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归晋 > 第089章 昏太守令出城追击

三国归晋 第089章 昏太守令出城追击

作者:魔力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6:07:16 来源:笔趣阁

当卫宣回到城墙上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值守的士兵有点意外,他们以为几天没下城墙的卫家二公子在第一天成功击退贼兵的攻城之后会回去好好睡一觉。

不是卫宣宣不想回去睡觉,奈何没人替代他,尤其是全城的主心骨太守阴德超级惫懒,他卫宣只能身兼数职了。

有两个人同样没有闲着,那就是卫宁和毌丘兴,卫宁正在督促民夫为守城将至增加伙食,毌丘兴则带着人在城外处理那些云梯和敌我双方的尸体,回收羽箭等。

毌丘兴家在闻喜,闻喜和安邑近在咫尺,为了确保闻喜的安全,毌丘兴也是不得不和卫家人一样拼命。

么有任何意外,一页过去,一切归于平静,当卫宣再次登上城楼远眺贼兵营地,发现竟然空了,不一会斥候来报,贼兵营地确实空了,贼兵就这么撤退了,众人一脸的不可思议。

卫宣倒是觉得郭太等人没必要玩什么计谋,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如果他觉得自己带的这些人能够攻下安邑肯定今天会继续,如果拿不下来就该退一步积蓄力量再图安邑。

果然大约一个时辰后,有斥候从各个方向回报,贼兵分两路攻打东堩和濩泽去,这两个县在安邑的东面,如果再加上东北面的猗氏,将会和襄汾、襄陵等地连成一片,同时打通了从白波谷到王屋山的通道。

卫宣猜测这可能原本就是贼兵的计划,只是因为襄汾太顺利这才提前来了安邑。原本不损失第二波的辎重队,郭太等人手下有两万五六千人,再沿途裹挟一些百姓的话,到安邑也是有将近三万人,不要命的进攻,或许真的而回拿下。他们也知道安邑难打,但是早一日拿下安邑的好处不言自明,不但挥霍的海量钱粮同时可以号令河东,还可以仰仗坚城对抗朝廷大军。所以郭太等人的冒险举动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昨日一战安邑城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战斗力让几个首领都动摇了,所以选择暂时退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贼兵攻打别处对安邑城来说是一件事也是一件坏事,好在安邑有时间来修补城墙,砍伐树木和训练新兵,而坏事就是下一次贼兵子阿来,病例数量可能翻倍甚至翻好几倍!

太守阴德听闻贼兵退了终于第一次主动地登上了城楼,就在卫宣以为阴德会对他和坚守在城墙上的将士表示感谢并进行一番鼓励的时候,太守阴德却说了一句希望卫宣率兵出城追贼兵,以挽救郡东诸县,阻止贼兵连结襄汾和王屋山!

在场的所有人都以为阴德疯了,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阴德没有疯。阴德之前表现得懦弱和惫懒是因为他觉得河东完了,朝廷必定要绕不了他,死活都无所谓了哪里还有工夫在乎如何抵抗贼兵,抵抗几天贼兵?

但现在不一样了,卫宣在贼兵抵达的第一天用一百五十骑兵突袭造成至少一千多的贼兵伤亡,接着徐晃带领两百骑兵夜袭贼兵的辎重队,战绩据说有五六千人。今日一战更是挡住了贼兵的五波攻击,如果再算上那些被弓箭手射杀的灾民,那也是四五千人的斩获。前前后后加起来就是上万人了,贼兵虽然号称十万,但能战之青壮也就那么两三万,所以阴德觉得守住安邑肯定没问题了。

现在贼兵退了,阴德觉得是贼兵害怕了,他又想将功补过了,如果能够出城追击贼兵,不管胜负,消息传回洛阳他这河东太守肯定还是保不住,但是这条性命可能保住了,万一再来一两个胜利,那他这太守的运筹帷幄之功还是有的。

在这种将功赎罪的心态下,阴德要求卫宣带兵出城就很正常了,至于出城的将士的死活他并不关心。只要安邑还在就没有更糟糕的结果了。

卫宣想指着阴德鼻子骂娘,但却还是忍住了,之前阴德可以装死,但只要朝廷的圣旨一日没有下,他就是河东太守,有权利调动郡内一切人力资源。卫宣是兵曹橼更加义不容辞,从这几天表现出来的指挥才能来看,也是当仁不让的最佳带兵出城追击贼兵的人选。

太守的权力很大,太守府就是小朝堂,从除了郡丞和郡兵司马是朝廷委派之外其他的属官都是太守自己的征辟就可以看出来,而且有权利弹劾县令长,所以说太守在郡内就是小君。

如果卫宣不言以领兵出城追击贼兵,不但需要再次辞去兵曹橼,还要面临怯战的骂名,对他在安邑以及将来出仕影响都很大。这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年代,卫宣今日不顾从太守阴德的调遣,他日必定声名狼藉,没有一个人愿意用他、举荐他、跟随他。阴德是算准了卫宣不会拒绝这才突然提出来。

虽然不能拒接,但条件还是要讲一讲的,首先安邑城需要留下兵力防守,所以原来的郡兵和个家族凑起来的壮丁不能动,能够出城的就只有新招募的新兵,新兵营成立不到三天,当然不能直接开赴战场,那不是去打仗是去送人头。所以卫宣希望在城内训练一段时间再出发。经过讨价还价,阴德同意五天后誓师出征。武田是他能接受的耳机线,因为他也担心时间再长一些,贼兵不但顺利拿下郡东诸县,只怕是整备好病吗再次围攻安邑了。

第二个是留守安邑的郡兵统帅人选,卫宣先后推荐郡丞王濛和法曹毌丘兴,都被两人以不知兵恐耽误大事拒绝了,太守阴德也不看号他们两人,尤其是王濛,如此表现得太出色就更加衬托出他这个太守无能。

卫宣最后推荐了自己的从兄卫峥,阴德同意了,阴德之所以同意是因为卫峥是卫家人,而且是核心子弟。在安邑只要是卫家人就能得到卫家的全力支持,还能得到功曹卫宁、主薄裴盛和法曹毌丘兴至少三人的支持。

卫宣推卫峥是因为当初在家族会议上表现出的大局观和推断力,卫峥的军士能力至少比卫宁要强一点,只要按照卫宣如今分组轮换的办法战斗力应该不会下降太多。

接下来就是出征队伍的军饷和粮草的的运输问题,阴德难得表现出了大方的一面,只要卫宣张嘴,太基本上都答应下来,逼得卫宣想拖延出征日期都不可能了。阴德也知道自己即将离任,府库再充盈,继任者也不会感谢他,还不如拿出来武装新兵,至少能够得卫家一个人情。

因为贼兵突然转向,徐晃带着的骑兵也就没事情做了,很快就回到了安邑,连番大战两百人的骑兵队损失了将近二十人,不过全部是郡兵。为了自己的小命卫宣也是准备出征的时候带上这两百骑兵的。所以骑兵的统辖权回到了卫宣手中,只有王强等二十人还在紧追郭太等人。

不过卫宣随即给徐晃分派了更加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全权负责新兵营的整备和训练。卫家五百多护卫混编入新兵营,新兵营新兵为三千,分为六个部曲,卫宣自带一曲为中军,徐晃带一曲,剩下的军侯分别是柏树、刘铭、郑腾、徐礼,这当中柏树是在卫家做了几十年的,当管事都当了四五年,刘铭则是以前卫府护卫队一个小队长,徐晃就更不用说了,这样几个人掌握这支新军才能保证关键时刻这些没有多少战斗经验的新兵不至于丢下卫宣溃逃。

卫通和郭业吵着要跟着出征被卫宣留下来协助卫峥。两人无奈,卫峥可是个纯书生,也需要有人在旁边协助。

赵云则是一直到出征前一天奉童渊之名跟随卫宣出征。对于赵云,卫宣当然是欢迎的,两人之间虽然没有主从关系,但是跟着自己打仗次数了双方也能锦衣了解,加深有一不是。于是干脆让他统率一百多骑兵跟随中军行动。

当然一起行动的还有杜鹏、杜冲等一百二十多名卫家的私兵。之所以是私兵是因为这些人的战力远比一般的护卫要强,卫宣也舍不得将他们全部混入新兵营,而是想着将这些人全部武装成为骑兵。

五天的时间想要将一些农民训练城精锐的战士是不可能的,能够教他们的也只有战阵和鼓号旗帜等,比如什么是前进,什么时候全军冲锋,什么是待命,什么是撤退。队伍马马虎虎地合练了几次。接下来就是辨认自己曲、屯的旗帜以保证战场上的进退不至于找不到方向。

这样就花费了将近三天时间。接下来就明军法了,战场是要死人的如果担心被敌人砍死就往回跑那是要付出代价的,简单的说就是要让这些新兵畏惧卫宣的军法胜过畏惧敌人!至于古代军队里复杂的左中右三军的旗帜服装的辨认卫宣统统省了,一来他自己都觉得复杂,二来战场上一旦出现空缺,当然是就近找队互助,那种四处看简章看胸牌不但太浪费时间,最主要的不利于最高指挥官快速整编队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