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新货币改革

统计大明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新货币改革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3:57:38 来源:笔趣阁

复兴九年正月初一,万众瞩目的新年新福利正式发布了,今年大明圣旨的第一道依旧是跟农业相关。

大明境内不分关内关外,无论是新纳入还是早就归属的,继续全面取消农业税,所有土地相关税收与土地挂钩的税收全部取消。

这道圣旨没有一点新意,但是朱慈烺每年都要强调一遍,就是想让大家记住,这个免税不是天生就该有的,而是皇上的仁政才有的。

第二道圣旨就是大家都关心的外贸许可证问题了,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大明的造船业和航海业已经全面走向成熟,所以从复兴九年开始大明全面放开了外贸限制。

只要缴纳一万两的海员保险抵押金,通过大明的海贸培训就可以获得海贸许可证。

这对于很多挂靠在三十六家的海商来说可谓是巨大的利好了,挂靠这种事情从来都不是免费的,更何况人家的许可证也是花千万两买来的。

现在全面开放了,虽然依旧要收一万两,但是朝廷也说了,这是海员安全的保险抵押金,收的合理,而且比起过去挂靠动辄百分之几的利润这区区一万两真的好了很多。

第三道圣旨就是陛下体恤各族疾苦,对活动在关内地区和大明各处的衣食无着的流民提供一块可耕种的土地,让他们能够安定下来。

这个政策正式针对过年前跟吴启晨商量的对关内流寇处置的事情,后来想想既然关内的流寇是问题,关外的也是问题。

因为不管关内关外,都是大明的领土,关内闹事要管,关外闹事一样要管。

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把所有流民一起解决了,要说土地大明还真的不缺,不止是北疆,像新大陆,非洲,南大陆这些地方都有大片大片的荒地可以开垦。

第四道圣旨就是正式把东三省和蒙古地区纳入关内,生活在当地的所有百姓都自动获得公民身份,而且各种基础设施也开始全面像关内看齐。

这个去年孙传庭还在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了,各种准备工作内阁和皇明商号也都一直在做,民间这种传言也一直不断。

今天算是正式的以圣旨的形式确定下来。

第五道圣旨就是取消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文凭考试的学籍限制,只要你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当的知识能力,交钱就能参加考试。

这个改革就是朱慈烺年前微服私访的时候茶馆里听到那些儒生的抱怨有感而发的改革。

不再要求参加相应考试必须在学校里学相应的年数,这样一来,那些儒生如果自认为有相应的知识就可以考试。

只不过考试的纪律和监督更加严格而已,以后的学生也不必一直按部就班的一个年级一个年级的上。

这个世界上确实是有天才的,他们学习速度飞快举一反三,其实按部就班本身就是对天才的束缚。

除了上面五条之外,还有一些小一点的变动,例如最低工资标准再次上调,高中和大学学府继续增加等等。

复兴九年正月初六,锦衣卫几乎出动了全部的人力开始对全国的意外死亡和失踪人口进行排查,那些隐藏的罪恶被一一揭露。

看着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件,朱慈烺逐渐愤怒,人性的丑恶竟至此,这一次绝不宽恕,仅仅十天的时间,朱慈烺勾决了一千三百多人。

这刷新了复兴历之最,大明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杀头了,虽然没有立刻就杀,但陛下都勾决了,只要罪名确认那肯定是必死了。

朱慈烺禁止了对案件详情的报道,大明对于媒体的管控比起后世更严格的多。

某些流量媒体为了博眼球什么东西都写,什么东西都事无巨细的列出来,尤其是这些罪恶,过程详细到每一个微小的步骤。

警醒世人的不过是他们的借口,其实这无疑是放大了人性的恶,这东西只会让好人更恐慌坏人更坏。

整个复兴九年正月,大明到处都在抓人杀人,锦衣卫抓人有时候都不需要先定罪,只要怀疑有罪,那么抓进去自然有的是办法让你招。

所以朱慈烺勾决之后,这些死刑犯并不会立即执行,锦衣卫要把这些人在移交给执法部,由各地在侦办复核,确保没有冤假错案发生。

看到这个结果,朱慈烺已经决定以后每隔几年就搞一次这样的肃清行动,要不然罪恶之焰只会越烧越旺。

复兴九年正月十五日,今年除了盛大的烟花表演之外,紫禁城内第一次亮起了点灯,虽然只点亮了三大殿等主要宫殿,但对大明来说这也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次变革。

这些点灯是由放置在鸽房那边的蒸汽机带动的发电机发出来的电带动,皇宫是大明第一个通上点灯的地方。

朱慈烺看到点亮的点灯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当然这不是大明第一次用上电,第一次用电的东西应该是有线电报,只不过电报用的是直流电,是蓄电池,朱慈烺的这些点灯用上了发电机也用上了初级变压器。

大明没有按照历史那样一步步的发展,朱慈烺的很多奇思妙想都是跨时代的,电力也没有大家觉得那样必须要在内燃机之后才是电力革命。

束缚大明进行电力革命的不是技术而是铜产量,但是对于皇家来说,哪里都可能缺铜,皇家确不会缺。

正月十六这一天,朱慈烺在皇宫见了大明第一批经济学家,因为这些人提出了一种大胆的理论,那就是大明的货币不应该以金银为等价物来发行。

准确的说,他们觉得大明的货币不应该是内库存多少金银大明就发行多少纸币,实际上皇家至少应该把自己掌握的固定资产也估价作为纸币发行的准备金。

这样才是大明纸币发行的真正极限数量,现在大明的货币政策,有点限制大明的发展速度了,大明市面上应该流通更多的纸币。

朱慈烺喜欢这样的假设,如果把皇家掌握的所有资产都计入准备金,那么大明就不存在纸币超发的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