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再招靖安军

统计大明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再招靖安军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3:57:38 来源:笔趣阁

波斯湾内,大明的登陆部队已经开始登陆,奥斯曼帝国太自信了,他们觉得这里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之后就不需要多重视岸防力量了。

所以当大明的军舰把对方的舰队击沉在军港内,整个巴士拉地区就向大明敞开了怀抱。

大明的军队登陆的第一时间,有一支特殊的军队也登上了巴士拉,他们就是大明的铁路部队,这个不是普通的铁路建设兵团,而是后勤部直属的军事单位。

他们的特点就是修路不计成本只讲效率,是时间为第一要务。

他们来的任务也很简单,那就是不计代价的要把现在已经修成的铁路通车,这也是这支部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任务。

第一批五千人,配合上大明坚守在巴士拉等地的工匠为第一期的修路工人,后勤等战线稳定后方形式稳固之后,后面还会派来不少于五万人的筑路部队对铁路进行二次修整。

这就是一只冲在最前的军队,后面的五万筑路工人就是普通的筑路工人而已。

整个两河流域,幼发拉低河在南。底格里斯河再北,沿着幼发拉低河往上是沃马尔,纳杰夫等城到达团城,就是后世的巴格达,在往上再分开上游就是有名的美索不达米亚。

这条河经济上更加繁荣,很多商队都是走这条路线到达黑海沿岸甚至东欧,所以这条商路上面的人口城镇众多。

因为商业的繁荣这里并没有多少军队驻扎。

而底格里斯河就是沿着奥斯曼帝国和莎菲王朝边境的一些重镇了,这里很多的地方都是边境所以奥斯曼人在这里修筑了堡垒。

故而沿着底格里斯河往上比起沿着幼发拉低河难走的多。

但大明又不得不选这条路,因为接手了这里就等于接手了对莎菲王朝的一条完整防线。

大明可不希望自己在前面进攻的时候,后面莎菲王朝在后面摘自己的桃子。

所以第一批沿着两条河走的部队直接是两个师,分别从两条河流前进,一个是向上攻击另一个就是接手边境线的。

第一批部队后面还有新的部队回来,例如从阿曼地区向上的一个师,会在巴格达跟他们会师,然后一同沿着幼发拉低河向上转到地中海直取奥斯曼尼耶港。

大明还打算在这里建立新的靖安军,这里本来就不是奥斯曼族人占优势的地方,当地土族也早就苦奥斯曼久已。

就算上层有一部分人跟奥斯曼帝国高层狼狈为奸是既得利益集团,那大明也只需要拿掉这些高层,扶持新的上去,到时候自然就能培养新的利益集团,然后同仇敌忾。

不求他们能对付奥斯曼正规部队只要能维持好当地的治安就行。

这些靖安军一部分会从当地俘虏中选拔,一部分是从当地贫苦无产者中选拔,只要加入靖安军他们就变成有产者了,自然要一同捍卫自己的利益。

不仅仅是波斯湾这边,还有埃及地区,大明都打算成立靖安军力量,当然埃及那边的靖安军只是管好自己就行,而这里的靖安军将用来靖安整儿奥斯曼甚至整个欧罗巴。

虽然说用大明军队更让人放心,但是大明军队成本太贵了,而且军队运来总需要时间吧?

靖安军这种,有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加上一个月的实战训练基本就能凑合用了。

而大明要从其他地方调兵来,不说新兵招募训练的时间成本了,就是单从其他地方调老兵过来,那也需要半年之久。

就算是调过来了,有这么多老兵派到前线去打更大的地盘进攻更重要的敌人不香么?干嘛要留在后面管治安呢?

反正大明也没有打算大治这里。甚至陛下还打算在这里划定无人区唻。

说是为了恢复植被,涵养水土,把这里恢复成森林景观,大家都觉得奇怪,但是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朱慈烺打算把这里划为皇家的自留地,这里的石油足够大明皇室从今往后再浪三百年的,所以怎么可能发展这里。

就算是有一条铁路那也是皇家的,有一些城镇也是皇家控制的,这里将是大明除了关内之外,皇室最大的自留地。

所以战争做不到的事情,朱慈烺打算用其他方式实现。

例如从当地大量招收靖安军,而这些靖安军将会派往奥斯曼帝国的其他地方,甚至欧罗巴的其他地方。

然后有功劳就封赏土地或者欧罗巴的产业,然后鼓励他们把家人迁移过去。

不断的招募人,一直到招无可招为止。

朱慈烺还要在这里划定禁牧区,禁灌溉区,禁止毁树区,退耕还林区,防护林区等等,就是以种树的名义让这里的人自己都觉得在这生活不如换个地方。

朱慈烺还真的希望自己能在西亚在建一个森林,虽然不能让这里千里无人烟,至少能保证除了几个重要城市之外这里不会再有其他的居民。

到时候这整个波斯湾的石油额滴!都是额滴!

大明没有打算经营这里所以对于当地的治安要求也不是那么高,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叛乱就行,靖安军足以胜任这个需求。

至于将来,也许有一天大明消灭了奥斯曼帝国之后,拐回头会派重兵驻扎各地然后恢复当地治安,但那都是今后的事情了,现在肯定不会。

当大明拿下巴士拉之后,在巴士拉成立招兵的告示就开始张贴,甚至比安民的告示都要早,而第一批被转化的俘虏也发给了没有子弹的武器让他们上街作为样板进行宣传。

为了这个计划军人事务部和军事情报部可是煞费苦心,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在当地报纸上介绍大明莫卧尔地区的靖安军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状态。

不仅在报纸上介绍,而且在下面舆论上也早就开始铺垫。

莫卧尔地区的靖安军,那可是牛逼的厉害,当兵满五年自动获得大明公民身份,不仅工作轻松工资还高,只要当靖安军立刻成为当地人上人。

而且五年之后还可以带着自己的家属和子女移民大明,住在世界上最繁华富裕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