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苏伊士运河战役胜

统计大明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苏伊士运河战役胜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3:57:38 来源:笔趣阁

当天晚上,李信吩咐各部随时准备应对突袭或者突围,虽然对方交出了布防图,但谁知道这不是使诈呢。

当天夜里对方的要塞区发生了激烈的交火,李信皱眉在后面听着。

熟读三国的都知道,这里面可能有埋伏,但万一要是空城计呢,别总督那边被发现再被反杀了,那这机会就错失了。

当然李信也没有司马懿这么傻,招呼过来前线指挥官:“你部立刻往各山头派出一个连侦查情况,以三发红色信号弹为进攻信号,三发绿色信号弹为警示信号。

命令各部坐好战斗准备,一旦信号到了,立刻发动进攻。”

李信站在院子里焦急的等待着,大约半个多小时之后,突然第一个山头三发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之后几个山头立刻跟着发射。

李信站在那里笑了,此战第一功稳稳到手!

等到天色黎明的时候,大明军队已经接管了全部山头,对面的运河总督穿着正式的军装,带着手下排着整齐的队形,把火枪双手举过头顶出来投降。

李信亲自接待了他,看着这个留着浓密八字胡的奥斯曼将领,李信热情的跟他打招呼:“很好,大明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天你做了一個正确的决定,你的子孙都将因此受益。”

对面的总督听完翻译的话之后,脸色也一高兴,对面的明军将领好像没有看不起他的意思。

总督很高兴:“我想是的,其实自从我的三儿子在大明留学之后我就对大明非常向往了。

不瞒您说,其实我在大明已经置办了不少家业,开战之初我就把家人转移到了这边,现在我正期待着跟孩子团聚。”

李信眉头一挑,怪不得这家伙这么上道,原来早已是个奥奸,看来这里面少不了军事情报部的功劳。

作为开战以来投降大明的奥斯曼最高级官员,又是苏伊士运河的总督,这位奥奸可谓是奇货可居。

李信不介意给予起高规格的待遇。

正要邀请对方一起吃早餐的时候,远处传令兵过来:“总兵大人,刚刚海面上有一艘小船逃离了要塞区,是否追捕?”

李信转头看看总督,总督摊摊手:“您知道,总有那么一些人顽固的坚持着错误的道路,他们是奥斯曼人,我阻拦不了,只能放他们离开。

当然这位大人您要是想要追击,我完全没有意见,他们逃跑的方向应该是大马士革。”

李信眯着眼:“命令海军舰队巡游运河附近,对逃跑的船只追出五十里返航,拒不投降的炮击击沉。”

李信也不客气,对待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帮人既然这个时候逃跑,那么将来肯定会坚定的反抗大明。

李信对总督发出邀请:“走吧,正好造反做好了,我们一起去吃饭吧,对了,你不是奥斯曼人吧?”

这个就是没话找话了,作为自己的对手,李信对于这位总督的信息可谓是了如指掌了,要不然咋叫知己知彼呢。

对方也点头回答:“感谢您的慷慨,是的,我是埃及人,这里是我的故乡,伊斯坦布尔试图让我们破坏运河来阻止大明的进攻步伐。

不过对于我们来说,苏伊士运河有着特殊的意义,他养活了一大批埃及百姓。

而且当时为了开通这条运河有数万埃及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用血泪开通的运河怎么能轻易被毁坏,这是我们的希望之河,有了他我们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李信认同的点头:“是啊,这里将会是世界的主要航道之一,所有的船只经过这里他们的衣食住行需求都将在这里补给,你们将有数不尽的机会。”

总督看着运河:“是啊,现在可能奥斯曼人会憎恨我,但是我相信几十年之后,埃及人民会记得我的好,正是我拒绝了破坏运河的无理要求才保全了这条黄金水道。”

李信很满意对方的高瞻远瞩,两人来到食堂,总督大人愣愣的看着一排排的窗口里的不同饭食。

李信给对方介绍:“这里是军官食堂区,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只要不浪费吃多少都行。”

总督看着远处的普通士卒的窗口:“我看到那边士卒的饭食和这边是相似的?”

李信点头:“吃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这边的区域安静一点,大明虽然有官兵餐的区别,但实际上也不过是吃饭的区域不同,吃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总督竖起大拇指:“怪不得大明的士兵都这么厉害,你们的食堂里面的饭菜实在是太丰富了,能吃的饱吃得好的士卒肯定愿意拼命。”

李信有点疑惑,打仗拼命不拼命能吃的好不好有关系么?有点关系吧?但是好像又不是有必然的关系。

这个总督是在尬吹吧?找不到话题瞎聊吧?

两人吃完饭,李信看着对方欲言又止的模样:“莫拉名先生有什么事情你直说就是。”

莫拉名呵呵笑着:“大人承诺的何时能够兑现?我希望能够早点回京城跟我的家人团聚。”

李信笑了:“昨晚我已经把你的要求发往京城给皇帝陛下,虽然我已经同意了,但是最后支付方式还需要陛下定夺,还有你的安置问题都是如此。

不过你放心,大明不会亏待自己的朋友,你只需要在这里安心等待,不出十天就会有消息传回。”

其实大明的消息最多六天就会传回,不过这件事毕竟只是小事,谁知道陛下会几天内处理,或者陛下不乐意支付这笔钱,那也好有个转圜的余地。

莫拉名眼睛一亮:“大明京城离得那么远竟然能够在十天之内来回消息,不得不说,大明的电报真是神奇的东西。”

安排莫拉名一家下去休息,李信开始布置防御,对方投降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堡垒都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特别是对着地中海这一面,除了第一天被炮击的地方。剩下大概还有百分之七十是完整的,只要稍加休整就能构筑完整的防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