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崽卖爷田不心疼

统计大明 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崽卖爷田不心疼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3:57:38 来源:笔趣阁

朱慈烺听到对方要波斯湾的土地,他就更心疼了,内阁还是有能人啊!当然主要是朱慈烺也没有隐瞒,被猜到也不是难事。

被猜到不难,但有人敢虎口拔牙,从他嘴里抢肉,这个勇气可以啊。

苏伊士运河和波斯湾都是朱慈烺的压箱底的家底,打算留给子孙的,怎么可能轻易给人家。

当然朱慈烺也不吃吴启晨那一套,这又不是二选一的必选题,朱慈烺要是就不出钱,内阁也拿他没有办法。

逼急了朱慈烺就疯狂印钱就是了,不就是再多印五亿么,只要大明一直胜利,区区通货膨胀还是很容易消化的。

朱慈烺正在犹豫是不是要直接内库印钱拨付。

朱姬润好像看出了朱慈烺的意思,眼珠子一转说道:“陛下,臣觉得不如把北疆所有的垦殖公司股份都转给内阁。

这一笔钱足够支持这笔军费,实在不行也可以把这部分股份转给民间公司,足够支持这次军费。”

朱慈烺摸摸下巴,崽卖爷田不心疼啊,当初朱慈烺可就是靠着给他们银行贷款起步,转售这部分卫所财产,才置办下来的垦殖公司家业。

整个北疆当时可是占据了大明军户的一半,先后上千万人北上,筚路蓝缕,在荒野寒地一点点的开发。

到今年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正是眼看着就要有受益的时候,朱姬润确要把这个卖了?

朱慈烺皱眉:“北疆很多物产都是有垦殖公司提供,更是皇明商号重要的货物供应来源。

出售垦殖公司股份无异于杀鸡取卵,将来皇明商号可是要在原料问题上吃大亏的。”

朱姬润躬身:“陛下,臣建议出售北疆垦殖公司原因有五。

其一,皇明商号一直不是靠股份才控制垦殖公司的,皇明商号需要垦殖公司的货物,垦殖公司也需要皇明商号买这些货物才能生存。

很多垦殖公司的出产物产单一,而且有且只有皇明商号才使用,离开皇明商号他们就卖不出去。

一些皇明商号垄断的行业别人也进入不了。

第二就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垦殖公司已经自成体系,在北疆已经是国中之国,陛下您别忘了现在锦衣卫查的案子。

北疆垦殖公司虽然没有流放案那么夸张,但是其中的问题肯定不少。

对方所依仗的不过是皇明商号体系的身份无人管理,所以他们逍遥自在贯了,越来越无法无天。

陛下还记得当初卫所制度崩坏的旧事吧,当初太祖也是高瞻远瞩,也以为自己为大明带来了万世遗福的妙法。

可是不过百年时间卫所制度就彻底崩坏积重难返。

今日之垦殖公司也是如此,陛下看似公平公正,让大家一起当家,分给所有人股份,一起奋斗,其实说到底,当年太祖卫所何尝不是把土地分给军户个人耕种。

但是最后各级军官一样是巧取豪夺,侵占强要,最后把军户变为他们的奴隶。

臣最近排查发现,陛下当初的股份之法虽妙,但是二十年之后的今天,部分垦殖公司的股份已经开始明显的向着少数人集中。

这个趋势一旦出现一定是越来越严重,若不改变,垦殖公司将会走上当年卫所制度的老路。

第三就是,北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虽然还是以垦殖公司为主,但是各种垦荒百姓也占据了一半的人口。

他们虽然没有垦殖公司规模大,但也表现出了旺盛的热情。

而这些横亘在关键节点上的垦殖公司确占据着资源交通贸易线路等等便利,确习惯了当年当官的模式骑在普通流民头上作威作福吃拿卡要。

更有甚至仗着自己皇明商号的身份,抢掠民财,百姓无处伸冤。

当初陛下推进的开荒善政现在,已经变成了北疆毒瘤,不仅自己内部腐化堕落还影响北疆的发展。

第四,北疆地区主要出产的物资是皮毛木材等等,虽然当地矿产丰富,但因为天气寒冷开采运输困难。

根据估计不要说一百年内,就是三百年内大明也难以开采,况且大明富有全世界的矿产资源,何必避易就难,目前仅仅是这些容易开采使用的资源就足够大明使用,何必在去开采那些难的。

就算陛下想要留下这些资源给子孙后代,垦殖公司所占的地方不过是北疆极小的一部分而已,陛下完全可以出台政策,新发现的矿产依旧归内库所有就是。

第五依旧是管理问题,垦殖公司,有自己的护卫团,有自己的股东大会,所属百姓吃穿用度全部靠垦殖公司供给。

虽然陛下要求各垦殖公司创办学校,建立县府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在这些地方根本就是一个名声,百姓只服从给他们吃穿的垦殖公司,只怕垦殖公司的护卫团,对于县府机构不过是敷衍罢了。

以上五点就是垦殖公司之害,想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陛下唯有下大决心,把垦殖公司拆散,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职能不同分家。

一家垦殖公司分成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公司,然后交给内阁或者卖给民间。

其国中之国一旦瓦解,再辅以内阁管理,百姓才能重回安居乐业。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北疆地区汉人人口已经超越当地其余种族,而且大明往西已经倒伏尔加河流域,北疆外患已经极其轻微。

臣以为,也是时候把其划入关内了。”

朱慈烺坐在那仔细思考着,看来锦衣卫那边暴雷之后为了防止垦殖公司那边牵连自己朱姬润也是仔细做了功课了。

这个时候提出甩掉北疆垦殖公司这个包袱也是应有之意,这玩意可不是啥好东西,赚钱不多糟心事一大堆,典型的就是烂摊子。

朱慈烺自己对这个也无所谓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皇明商号对垦殖公司的控股已经都改为百分之十了。

原料生产的利润本来就微薄,朱慈烺要不是为了养活这帮人,早就吩咐皇明商号继续压价了。

现在把他们推向市场,交给内阁管理,无疑是给朱慈烺自己也甩掉了一个包袱。

但是朱慈烺现在担心的是这帮人能不能适应市场环境,别一改制饿死了人,一些人受不了北疆的苦再跑回来了。

朱姬润见朱慈烺没有立刻答应于是又说了一句:“而且按照估算,北疆一百多个垦殖公司有护卫队五十多万人,这不正好解决了军部的兵员不足问题?

北疆现在安全已经无忧,已经没有必要放置那么多的护卫军。

即解决了这些垦殖公司的安全威胁,又为军部注入了新的力量臣觉得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朱慈烺眼睛一亮,是啊,那边还有好多的护卫队呢,当初因为北疆异族不稳沙俄又屡屡翻越边境袭击,朱慈烺允许这帮垦殖公司组织三千到八千人的护卫队。

前些年的时候,这些护卫队可是没少在北疆跟沙俄的战斗中发挥作用,后来战争过去了,朱慈烺虽然有过消减的打算,但是一直没有实施。

现在不正好是解决这个威胁的时候,抽调了护卫队,就不怕垦殖公司在乱来了,内阁也能好好管理。

周遇吉也是心中一动:“陛下,要是从北疆护卫队抽调一批人,完全可以组建新的极地师,到时候从沙俄地区新组建一个战区,直接从北方攻击奥斯曼。

甚至将来用来对付欧罗巴北部的那些寒冷地区国家,这些人在北疆都经历了极寒天气的考验,无论是新的极地师还是新的后勤人员都是事半功倍的。”

朱慈烺见朱姬润和周遇吉都已经松口,他也觉得这件事利大于弊,所以直接看向吴启晨。

吴启晨一直在听着,这件事虽然看着是皇明商号在甩包袱,但是对于皇明商号来说这是个包袱,对于他们内阁来说这个就是一笔优质资产了。

因为皇明商号缺少的是管理能力,内阁恰恰就是干这个的。一些人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厉害,别人在那个地方吃亏,他一定不会。

吴启晨也不能这么痛快的答应:“陛下,您这不是卖东西,您这就是甩包袱啊,我们内阁到时候恐怕不仅挣不到钱还会深陷其中。

这个烂摊子我们不要!”

朱姬润嘴角上翘了:“吴首相,您确定不要,按照我的建议,以后卫所是要拆分的,您虽然只有百分之十的股份,但有个优先分配权总不过分吧。

到时候内阁完全可以把这百分之十的股份都转化为优质资产的股份,至于那些不值钱的,不挣钱的,甚至亏本的那些完全可以出售或者解散就是。”

吴启晨眉头一挑,这个好像不错啊,这一样一来岂不是稳赚不赔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这些人解散了怎么安置?总不能让他们露宿街头吧?”

朱姬润笑了:“吴首相,您怎么忘了,北疆地区,别的不多,但是就是土地多。

陛下虽然会收回矿产开发权限,但是北疆一旦划为关内,这土地不就能拿来开荒了么。

您完全可以给这些人分一大片土地,有田有粮怎么会饿死人?

有了土地这些人也不会轻易离开北疆,加上那边现在又有了各种移民,完全不用担心没有人给你们的公司提供物资。

一些产业看着不挣钱,但是只要有需求,那自然就会有人干。

生活物资您更不用担心,现在北疆地区,辽河连通黑龙江,大明铁路东有出山海关过辽东走海参崴到努尔干的东线。

中间有出张家口过科尔沁草原到北疆城的中线。

西有走河套北上北海城的西线。

还有从海参崴一直通往金山的北疆横线正在建设之中,仅仅是铁路和河流运输就已经足够北疆的物资进出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公路系统。

大明二十年打下的基础,此时的北疆正是大有为的时候。

这次改革,皇明商号没有参与,一个是因为皇明商号没有官府职能,二是这次裁员解散卫所毕竟影响陛下名声,所以皇明商号才放弃。

不管怎么说绝对不是因为不赚钱,您回去还是跟内阁说清楚吧,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你们要是不愿意接手,陛下只需要把这些股份卖给各个商会一部分,筹出来三五亿相信绝对是轻松的事情。”

吴启晨想想确实这个道理:“你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刺耳,什么叫你们皇明商号顾念名声,难道我们内阁就不顾忌名声了么?”

朱姬润呵呵笑着看着他,吴启晨败下阵来:“好吧,那整个北疆的垦殖公司股份你们打算要多少?”

朱姬润看看朱慈烺,朱慈烺微微点头,朱姬润就直接说道:“我们打算卖给你们三十亿两。”

吴启晨拱拱手:“陛下,臣告退,这个买不起。”

朱慈烺连忙打了个圆场:“不着急,他出一个价格,你完全可以还价嘛。”

朱姬润也跟着说道:“北疆地区的垦殖公司,手里有煤矿几百亿吨,铁矿储量一两百亿吨,森林资源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东西,可都是实打实的钱,更不要说各种产业的收益了。

现在每年这百分之十的股份都能给皇明商号带来数千万两的收入,这还是因为他们的管理成本过高的原因。

只要稍微整理拆分之后,这个收益至少能翻几倍,说不定不要十年内阁就能回本,以后几十年几百年都是利润,你还有啥不满的。”

吴启晨摸着下巴:“这次军部的缺口不是只有五亿么,内库出了两亿,不如我们内阁再出三亿如何?”

朱慈烺直呼好家伙,这是还价么?这是白送好吧!这吴启晨还真的感想。

朱姬润也被吴启晨气的苦笑不得:“吴首相您别忘记了,一旦北疆化为关内,内阁手里掌握的土地可是翻倍增加,那么多的耕地,那么多的森林不是钱么?”

吴启晨正色道:“关外土地划给关内,那是陛下的决断,是大明形势的需要,怎么能够和花钱收购资产划上关系。

再说了,内阁并不缺土地,就现在,东三省,蒙古等地方都还有大片土地没有分配出去呢,那更北方的北疆,恐怕白送人家都嫌弃太远了。”

朱慈烺敲着桌子:“这样吧,三十亿实在太多了,内阁也拿不出来,不如直接减十亿,剩下的二十亿分四年拨付给军部,每年五亿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