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准备和谈

统计大明 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准备和谈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3:57:38 来源:笔趣阁

对朱慈r的打击主要是心理上的,输了不可怕,但是这种历史的惊人巧合就让朱慈r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大反派一样。

这就像你正感叹秋风萧瑟的时候,有人当头一盆冰水浇下,让你提前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你这个时候最担心的就是别感冒了。

在这种内外压力之下,朱慈r有些动摇了,这一仗好像真的不能一战而靖全功。

这个时候谈判也是不可能的,大明为了第二阶段战役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钱都花在前面去了,这个时候要是停了那钱不是白花了么。

再说了,这谈判桌上,谁提出谈判谁就处于被动,大明想要保住胜利果实,那就需要逼迫奥斯曼人自己主动跟大明谈判。

正在朱慈r动摇的时候,莫卧儿那边,又发生了大规模暴乱,朝日国全面失守,暴乱向着其余国家蔓延,向着大明这边蔓延开来。

非洲那边受到欧罗巴势力蛊惑的部族又开始闹事,新大陆那边也开始有印第安人开始高喊口号要驱赶大明。

欧罗巴人把自己塑造成了文明的拯救者,大明则变成了侵略者,殖民者。

不少非洲和新大陆的土著,被对方忽悠或者被金钱驱使开始走上反明的道路。

大明新招募的士卒恐怕还没有来得及前往奥斯曼战场就要被送往各洲镇压自己这边的叛乱了。

到了今天朱慈r才发现,大明的统治并不是那么固若金汤,听着三百万军队很多,但还是不足以应对全球的战争,不要说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了,就奥斯曼一个战场就有点顶不住了。

朱慈r也没有想到,原来关内关外的矛盾竟然这么大,这些年来,看着关内歌舞升平朱慈r就自动忽略了关外地区的水深火热。

大明从来没有把关外地区的人当成自己人,所有的政策也都是凑合,只要不闹事不影响皇明商号挣钱就行。

随着锦衣卫的调查,关外地区的阴暗面也浮出水面,垦殖公司那边是一种有组织的犯罪。

抢掠劳动力,逼迫当地土著女性从事非正当职业,抢掠当地土著的财产、土地等等。

对于土著更是随意杀害羞辱,甚至凌虐,镇压暴乱动辄屠杀和各种酷刑。

除了垦殖公司之外,各种商会在关外几乎也都是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模式,培养了大量的赏金猎人作为打手,为所欲为。

大部分地方的土著都生活的水深火热,不敢言而敢怒,所以大明驻军稍微收缩各种问题都接踵而至。

看着只是抽调了五十万军队,各地军队都还能维持局面,但是这五十万军队恰恰就是大明能灵活使用的兵力的大部分,剩下的都是驻扎着不能动的。

没有了这些灵活的野战兵力补充作战,各地区仅仅依靠驻军扑灭这种乱匪就出现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这种情况。

长此以往,必然成为疲兵,而且这些叛乱适应了大明军队的进攻节奏变成了真正善战的游击队,很容易出大事的。

就是现在大明也是对于雨林山地等特殊地形都是没有办法的,以前还有赏金猎人可用。

但是现在开战之后赏金猎人都朝着奥斯曼那边集中了,其余地方的根本不够用了。

看着烈火烹油胜利连连,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实际上危机已经潜藏,再这么耗下去,那真的是危机将至。

朱慈r直接喊来周遇吉:“准备和谈吧,前线在结束第二阶段进攻之后,立刻转入防守状态。

至于即将拨付的五亿也不再用于扩军计划了,准备为接下来的对峙准备物资吧。

已经抽调编练的北疆保安团,

按照原定计划整编,其余的舰船新建计划和空军装备采购计划全部取消。”

周遇吉愣愣的看着朱慈r,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这怎么说变就变了?

朱慈r看看他:“要懂得见好就收,既然彻底击败奥斯曼的可能已经不大,那就按照原定计划执行中级目标方案。”

所谓的中级目标方案就是拿下非洲和亚洲大部分,打通地中海到苏伊士运河再到红海的航线。

基本目标就是拿下苏伊士运河,高级目标就是灭亡奥斯曼,现在只能达成中级目标了。

周遇吉深吸一口气:“那么第二阶段作战的作战是执行熔炉计划还是执行防火墙计划?”

按照当初军部的预案,如果大明只能达成中级目标,那么战役的最后的善后计划就制定了两套。

熔炉计划就是在前线制造一个或者多个持续交火点,让大明跟奥斯曼帝国一直耗下去,用大明的综合国力拖垮敌人。

而防火墙计划,就是在两国之间建立一个防火墙,简单来说就是扶持一个或者几个傀儡政权,支持他们大明和奥斯曼帝国只见生存下来。

这些傀儡政权将会作为大明和奥斯曼只见的缓冲带,避免两国直接接触,让大明对占领区能够休养生息。

前一种是进攻性防守,随时为下一战做准备,后一种才真是防守,彻底放弃进攻。

周遇吉这么问,也是一种试探,看看陛下是打算歇歇在打,还是真的已经放弃进攻了。

朱慈r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选择:“防火墙计划吧,大明并没有准备好,接下来还是要从长计议。”

周遇吉感觉一瞬间像老了十岁,这不止是停战那么简单了,这代表着他的军事职业生涯已经走到了尽头,并且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笔。

作为军部的领导者,打仗打到今天这个模样他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开战不到三个月,军部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认为很快就能结束战争,到现在的军费一加再加结束遥遥无期。

不仅敌人没有消灭,自己家里面确各种问题不断,尤其是莫卧儿地区,就连军部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重大失误。

最近各地的坏消息不断,前线战事推进缓慢,国内劳动力短缺,尤其是军部虽然打通了大明到欧罗巴的航线,但是因为欧罗巴对大明的敌视,导致商业贸易比战前大幅度缩水。

这更加剧了内阁和各商会的不满,内阁的债券销售虽然还在有序进行,但是销售速度明显低于预期,表明民间对于这次战争结局并不是那么看好。

朱慈r感觉这好像是某种经济危机的前兆,大明已经不能再折腾下去了。

而且通过这一战朱慈r发现不止是军部有问题,内阁也是一大堆的问题。

首先就是内阁跟他朱慈r的对抗情况正在加剧,好像是因为朱慈r这一段时间来明显偏向军部导致内阁对朱慈r开始离心,加剧了这种防备和对抗情绪。

第二内阁已经有自成体系的趋势,看来完全放手也不是什么好的选择,这帮人不是没有了团体党派,而是整体形成了一个团体企图对抗皇权。

尤其是当军部没钱的时候,或者大明各地的军队都不够的时候,感觉内阁说话的语气越来越硬了。

这可不是啥好消息,对于皇帝来说,最怕的就是这种意识的觉醒,这帮人最后别学着欧罗巴给他来个君主立宪就麻烦了。

朱慈r前一阵子还觉得要是后面的国君战场上出现重大失误别丢了皇权,现在看来,不用等以后的国君,他自己要是打败仗了,恐怕自己都搞不定了。

看来以后内阁的事情自己这个当皇上的还是要多问多管。

还有锦衣卫,这次算是重大事故了,流放人员一事,简直就是朱慈r的巨大耻辱。

现在调查了一个多月,各种问题浮出水面,让朱慈r都有一种解散了锦衣卫从新训练的冲动。

除了流放人员之外,这关外地区的各种问题也是锦衣卫的不作为导致的,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朱慈r自己对于非公民生命的漠视。

你漠视别人的生命,别人也就漠视你的规则,想尽一切办法的破坏或者逃脱你规则的控制。

皇明商号自从交给朱姬润之后渐渐的也有了自己的思想,朱慈r确实很欣赏朱姬润的能力,但是不代表朱慈r喜欢有思想的皇明商号。

皇明商号可谓是资本的代表,资本一旦有了思想,那在联合了权力,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

现在大明就有一个有点跟皇权对立的内阁,再来一个有思想的皇明商号,还有军部的兵力严重不足,锦衣卫的失德失位,加在一起就显得大明摇摇欲坠了。

不能再打了,让别人看到了大明的虚弱只会坚定敌人进攻的信心。

正如吴启晨说的一样,这事一场错误的时间发动的错误的战争,军部以为自己准备好了,实际上大明远远没有准备好。

大明需要休养生息,在等五年乃至十年,大明才真正迎来复兴历的那些孩子们成年,那个时候大明的人口红利才真正的到来。

朱慈r已经明白,原来打仗也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人口才是一个大国的基石,没有人口其余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不能长久。

好在等这一战结束了,大明的内阁,军部还有锦衣卫都要换届了,包括皇明商号也要进行新一轮的换届。

大明自己的问题朱慈r可以慢慢的梳理改正。

朱慈r想要的也全部拿到,相比起奥斯曼剩下的土地,其实中东地区和苏伊士运河才是朱慈r迫切想要的。

至于剩下的地方,也就那样吧。

朱慈r的命令一下,前线的三个战区傻眼了,这打着打着,后面突然说要结束了,这让三个战区都一下子迷茫了。

不过这帮人还没有胆量违抗朱慈r的意思,所以上次联合会议之后半个月,三个战区的主官再次聚在一起。

大家首先都看向杨嗣昌,这个计划可行可是杨嗣昌说的,现在不仅不可行还让陛下彻底失去了信心,这是不是得怪杨嗣昌?

黄得功也非常不好意思,一千人的损失在大明新军这二十年的军事历史上都能排进前十的重大损失了。

黄得功先开口了:“那一战,主要是我这边主力都调往大马士革,又急于打通中亚战区和波斯湾战区的陆上联系,所以才出现的重大失误。

本来我已经打算引咎辞职的,没有想到这次失利的影响这么大……”

杨嗣昌则无奈的摇摇头:“这次失利并不是这次调整的主要原因,只能说是一个导火索吧。

我跟关内只隔着一个里海,消息通畅一点,从这个月的情况来看,大明关外地区暴乱增加,尤其是莫卧儿地区已经有朝日国全境沦陷,其余诸个藩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还有大明突然调整了北疆政策,北疆也是暗流涌动,虽然保安团已经撤入关内,但是北疆还是有很多赏金猎人的。

而且因为一直有不安定因素,北疆是不禁百姓持枪的,这民间持枪尚武的风气比起关内可要高的多了。

再有锦衣卫的重大失误,uu看书导致大明海上也不那么安全了。

各种因素作用,前线又不能迅速的打开局面,这个才是陛下对于战争失去信心的原因。”

李信琢磨着地图:“军部的意思是在前线之外建立一圈属国,用属国跟奥斯曼隔离开来,看来未来五年不会再跟欧罗巴打仗了。”

对于这个李信倒是没有什么,五年不打那就十年之后,他还年轻还有机会。

可是黄得功和杨嗣昌只能无奈叹气了,英雄迟暮,这一战已经是最后一战了。

黄得功摇头笑笑:“这一战我也是打了半个地球,唯一遗憾的就是没能灭一帝国,还在退休的时候留下这么一个污点。”

李信同情的安慰一句:“正所谓瑕不掩瑜,大家会看到你的功绩的。”

杨嗣昌也摸着地图:“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方,又要分给别人?这个就太亏了,不如我们下一阶段就协助这些藩国吧,咱们自己还是歇歇吧。

即要成立新的藩国,咱们又要利用现有的藩国,就像这爱琴海这边,不是有个希腊么,北面也有一大片国家民族,咱们都给他扶持起来,至于小亚细亚这边的半岛上也不是铁板一块,什么库尔德人,东罗马后裔等等,不都可以让他们独立建国么。”

吴大海看了一眼:“可是巴尔干这边大明不登录,这帮人能自己搞成功么?要是大明登陆,都登陆了,为啥还要依靠别人?”

杨嗣昌眨眨眼:“打着玩嘛,管他成功不成功呢,老伙计,你这是舍不得停战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