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四百三十九章来自欧罗巴的情报

统计大明 第四百三十九章来自欧罗巴的情报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3:57:38 来源:笔趣阁

京城里朱慈烺正签署命令,把禁卫军编练淘汰下来的火绳枪送往釜山。

虽然说这些枪还能使用,不少明军手里的火铳还不如这批火绳枪质量好。

但是能把旧枪卖出新枪的价格,然后给那些士卒发新枪,不好么!

除了火枪之外,京营和勇士营等部队还淘汰了不少的刀枪,也一并运过去。

如果说高丽正规军不屑于使用这些武器,那么倭国的那些农民造反,绝对不会嫌弃这些武器。

全都卖了换新的!六万杆火绳枪加上十万件刀枪,足够倭国那些乱民使用了。

如果叛乱能够持续更久一点,应该可以卖出更多才是。

朱慈烺早就想收拾倭国了,整个大明没有人比朱慈烺更想。

现在有这么个机会,朱慈烺自然不会放过。

这一战不仅仅使得倭国陷入内乱,大明还能练兵,特别是天津海军,一直没有战争经验,这次正好把这个短板补上。

倭国这次事件跟大明的大量购粮有关,高丽事件已经过去,大明现在粮食危机已经解除,大明不在急需从倭国购粮。

今年之所以继续,一个是皇明粮库打算进行朱慈烺制定的储备计划,获得更多的粮食来源。

二来也是因为酿酒计划,能用买来的粮食酿酒那是最好了。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大明一千可以从倭国购买一百万石以上的粮食,特别是眼看夏收在即,这笔粮食就没得买了。

江南粮食产量不会出现大的进步,那么不影响储粮大计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找到新的粮食来源了。

高丽兵灾之后今年正在恢复生产,购买物资需要钱财,想要钱财自然需要卖出粮食,所以今年从高丽应该能买到五十万石以上的粮食。

越南和占城那边,因为运输路线太长,一直作为粮食贸易的补充,今年看来要加强那边的采购了。

江南大批田产被分给皇家亲属之后,管理难度一下子降低了很多,今年夏粮顺利收上来之后,朱慈烺打算让刘若愚回来。

皇明商号摊子铺开的越来越大,越来越牵扯朱慈烺的精力,朱慈烺打算对其进行管理机构改革。

而刘若愚作为皇明商号开创元老,这新的管理机构自然需要他坐镇场面。

朝堂上关于进士们的争吵终于告一段落,朝堂上吵了两个多月,大家猛然发现,他们吵了半天,人家状元郎在参谋部呆的好好地。

丝毫不受影响,不仅没有觉得自己受不公正待遇,反而有点自得其乐的意思。

大明难得安宁了下来,五月份经过一年半的航行才到达欧罗巴的锦衣卫,在欧罗巴建立了第一个情报站,传回了第一个消息。

消息的内容中有一条引起了朱慈烺的兴趣,那就是今年二月郁金香泡沫破裂,荷兰陷入衰退。

蹭热度赚钱肯定是来不及了,但是从荷兰的衰落中分一杯羹确不是不可能的。

曾经有人把十七世纪比喻成荷兰人的世纪,荷兰人博得海上马车夫的称号,阿姆斯特丹更是世界的航运中心、金融中心、造船中心等等。

荷兰全盛时期全世界有一万五千艘商船属于荷兰,荷兰一度占据欧罗巴航运的九成。

但是郁金香事件导致了荷兰的衰退,十七世纪后半程,虽然他依旧勉励维持体面,但是欧罗巴的中心不可逆的朝着大英帝国而去。

如果不从他身上咬下来一块肉,那就太可惜了。

第一个胜利果实自然是大琉球了,郑芝龙虽然开垦大琉球,但是大琉球岛上还有荷兰人建立的殖民地。

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郑成功收复大琉球了。当年郑成功能那么轻易的收复大琉球,这就证明荷兰当时的衰退已经无力经营那么多的殖民地。

这个果实朱慈烺可以在一年到两年内吞下。

第二个果实就是荷属印尼和香料群岛。

欧罗巴人从黑死病大流行之后,认为水会传播疾病,加上木材的大量消耗导致洗澡的成本大大提升,所以欧罗巴形成了不洗澡的文化。

为了掩盖身上的味道,欧罗巴有巨量的香料需求。

就算不说欧罗巴人,大明对于香料也有大量的需求,大明不论男女都有挂香囊的习惯,特别是女人的胭脂水粉,香料都是必不可少。

所以如果能控制香料,那绝对是一个暴利的生意。

第三个果实就是荷兰人的航运生意了,做生意大明的商人才是世界上最专业的,也是最勤劳勇敢的。

一万五千艘船很多么?大明又不是造不起,航运生意不仅仅是利润的事情,有更多的船,就能培训出更多的船员。

海员绝对是优质的海军兵员,这可比现在从沿海渔民中招募的更能快速适应远航。

当然要是发展得当,那么抢下荷兰的南非殖民地也是个不错的生意,黄金就是钱啊!

那些就想的远了,不过对大琉球的收复可以开始准备了。

锦衣卫欧罗巴情报站是朱慈烺掌握了锦衣卫之后就开始策划的。

不得不承认大明航海技术跟欧罗巴是有差距的,即使大明曾经有过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但是现在已经挥霍殆尽。

从欧罗巴不仅能学习先进的造船技术,还有各种新知识、新书籍、新理念。

甚至掌握欧罗巴的情报能为大明以后的海洋战略提供参考。

而情报站这个东西不是派人过去就行了,从身份、语言、情报收集能力等等方面都需要安排。

而且路途遥远,一个来回要大半年时间,而且路上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这种情报传递,还要设置情报中继站,总不能指望信鸽从欧罗巴一路飞回大明,虽然信鸽可能有这个实力。

但是情报传递可不能冒这种风险,所以平均四千里左右就要设立一个中继站。

所以一直花了一年半,他们才到达欧罗巴,发回了这第一条消息。

西历二月份发生的事情,也就是大明一月份,现在已经五月,从情报传出的时间来看,这个情报花了将近一个月才到达。

无弹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