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四百八十三章海上马车夫崛起的原因

统计大明 第四百八十三章海上马车夫崛起的原因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3:57:38 来源:笔趣阁

凌晨时分,长江口崇明岛东南外海,英国舰队负责人威德尔和葡萄牙澳岛代表诺雷蒂在郑芝龙舰队的‘护卫’下缓缓驶来。

远远地,看到一束光划破黑暗的夜空,闪烁着,诺雷蒂激动的喊道:“灯塔!那一定是灯塔的光芒!

该死的,这都走了快十天了,终于到了!大明正是太大了,我无法想象,大明的皇帝是如何统治那么大的疆域!

我敢说要是边疆发生叛乱传到京城都要一个月之后,他们的皇帝在派出军队,估计三个月就过去了!

上帝啊!三个月能做多少事!”

威德尔哼哼一声:“那又如何,现在我们不是一样能在数万里之外建立殖民地,若是殖民地叛乱,要平叛都要一两年以后了。”

诺雷蒂抬眼看了他:“殖民地跟国土能一样么?那些万里之外的殖民地不都是殖民公司在运作,但是大明确是直接统治!就像罗马那样!”

威德尔没有在争论,因为大明的翻译官来了。

周通译看着两人:“两位,船只即将进入长江口,我们会在松江府外滩停靠,那里将会是皇明博览会的举办地,也将是以后你们外商可以停靠交易的港口之一。”

威德尔眉毛一挑:“难道我们不应该停靠在天津,或者金陵这样的都城么?”

周通译斜眼看了看他:“你想多了!大明的京城非许可外国人是不得擅入的,你们要停在松江府,然后从陆路走苏州府到金陵城。”

威德尔摊摊手:“我无所谓,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我想知道这里距离你们大明的真正京城还有多远?”

周通译指了指北方:“乘船往北再走十多天,然后从天津港下船,然后再走几百里就能到大明的京城。”

威德尔惊讶的问道:“几百里?我不得不说,你们大明帝国是真的庞大,这个距离已经赶上我们国家的宽度了。

那么我们从这里到金陵要多久?你不会告诉我也有几百里吧?”

周通译点点头:“确实,你猜对了,两位不准备休息一下了么?”

威德尔摇摇头:“我们想看看大明的繁华,我想这并不违反规定吧?”

周通译笑笑:“这个自然,我大明拥有宽大的胸怀,既然已经允许你们前来贸易,自然不会蒙着你们的眼睛贸易了。”

周通译也不走了,干脆跟着他们一起待着,顺便好给他们讲解一下。

逐渐靠近长江口,来往的商船逐渐多了起来,威德尔看着一条条福船沙船来回穿梭:“不得不说,你们大明的海船确实是最好的商船,但是他确不是最好的战船。”

周通译淡定的说道:“我们大明的商人只是经商的,把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给当地散播财富。

又不像你们,所过之处一片狼藉,只知道抢掠和屠杀!”

诺雷蒂连忙解释道:“通译大人,并不是所有的欧罗巴人都喜欢战斗杀戮和抢劫,就像我们葡萄牙人就爱好和平。

我们到大明在澳岛一向遵纪守法。我们只是来贸易,互通有无……”

周通译不屑的说道:“我们大明的北方有蒙古人建奴,他们做着跟你们一样的事情,我们大明称他们为蛮夷,你们在大明眼里也不过是蛮夷而已!

我们大明讲究的是宽恕分享,道义或者称为正义,礼议,智慧,诚信。

而你们欧罗巴人做生意确讲究独占、贪婪、卑鄙、盲目、虚伪和谎言。”

诺雷蒂解释道:“通译大人,您是不是对我们有所误会。我们也有诚信的商人被传为美谈。

我给通译大人讲个故事吧,荷兰有一个商人名叫威廉巴伦支。十六世纪,荷兰人试图从北冰洋找到从喽啰吧直通大明的航道。

威廉·巴伦支曾在1549年、1595年和1596年3次尝试过。虽然每次都进入了北冰洋,但前两次航行,他都被冰块所阻而被迫折返。

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赞助下,巴伦支指挥3艘船开始第三次出征北冰洋。他带领17名船员出航,试图从荷兰往北开辟一条新的到亚洲的航行路线。他们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进入北极圈。

第三次航行他们不幸深陷浮冰里,想退已来不及了。最终,他们不得不把船停泊在岛屿旁边。迎接他们的是接踵而来的各种恶劣天气。

那里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之一,斯匹兹卑尔根群岛上常年覆盖着10至12英尺厚的雪,厚厚的积雪被严寒冻结,变得像花岗岩一样坚硬。当时的天气是如此之寒冷,他们只有把指头伸进嘴里才能保持温暖,他们还经常受到北极熊的袭击。

巴伦支船长和17名荷兰水手在这种条件下度过了漫长的8个月。为了御寒,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食物就靠打猎来勉强维持生存。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有8个人陆续死去。

但巴伦支船长他们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在死亡的威胁下,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8个月后,幸存的巴伦支船长和9名荷兰水手终于把货物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了委托人手中。

在当时,巴伦支船长和船员们的诚信震动了欧洲,也为荷兰商人赢得了宝贵的信誉。

那个时候,荷兰人口仅有150万,陆地总面积4万平方千米。如果用国土、资源、人口等条件来衡量,几乎不具备作为一个国家生存下去的条件。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于16世纪末最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崛起在世界民族之林。

17世纪的时候,荷兰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其势力几乎延伸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毫无疑问,荷兰的崛起和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巴伦支船长和l7名荷兰水手,是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坚守诚信,为荷兰商人创造了传之后世不朽的经商法则。

而巴伦支所到过的海域一直到到现在都被我们称为巴伦支海,想必这样的诚信典范就是在大明也不多见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