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七百九十五章重启太平洋帝国计划

统计大明 第七百九十五章重启太平洋帝国计划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3:57:38 来源:笔趣阁

李通站起来:“陛下,参谋部已经责令南掌国谨守边境,阻断怨军北去之路。”

朱慈烺怀疑的问道:“南掌国自顾尚且不暇,有本事堵住怨军北去么?”

李通皱眉:“南掌国实力评估是理藩院派驻参谋做的,其国虽然贫困了一些,但是民风彪悍,善于穿山越林,比起安南人不逞多让。”

朱慈烺敲着椅子:“去年他们是不是也进攻了二十万石粮食?”

李通愣了一下:“是,去年南掌国看到周围国家纷纷上供粮食,其在没有被要求的情况下主动上供粮食二十万石。”

朱慈烺拍拍手:“很好,这种心向大明的国家应该奖励,参谋部派出山地师前往学习交流雨林山地作战经验。

贵喜,去年对南掌国回赐的是什么?”

贵喜挠挠头:“奴婢这就派人去查一查。”

朱慈烺嗯了一声继续说道:“吩咐理藩院上报南掌国急需之物,大明要扶持南掌国成为地区稳定基石打击各国游击势力。”

南掌国也就是后世的老挝地区,整个安南地区唯一的内陆国,非常贫困。之所以这里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并不是因为其强大。

完全就是因为这里穷山恶水,太穷了!穷到被人嫌弃的地步。穷到被人忽视。

现在突然提起他,完全是因为,那里已经成为中南半岛走廊,要知道安南现在三国占据后世越南南部沿海一线,真腊国控制澜沧江口,大城国位于后世泰国位置。缅甸人控制中南半岛西部。

这些国家把整个南掌国包围起来,从地图上看这是一个完整的半岛板块,反过来说,如果大明控制稳定了南掌国,那么这些国家就被分隔成一条线。

对大明的好处就是,稳定一个就掌握一个,不用担心其他国家插手。

如果不能让南掌国稳定下来,那么就像现在这样,真腊国反对派在国内编练反抗军,竟然可以让反抗军北上再会红河平原闹事。

以后是不是缅甸国,大城国将来看大明不顺眼其反对派也来这么一手,那么整个中南半岛岂不是被搅的永无宁日。

所以朱慈烺觉得这里已经成为一条走廊,大明需要把这条走廊堵住,首先大明要强化南掌国的国力,至少要让他们的军力提升到能阻断那些他国游击队绕行的企图。

其次大明要控制那里,那里从地势上来说,是中南半岛的最高处,只要控制了那里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大势。

前几年大明还因为从云南地区还是从沿海进攻中南半岛诸国有过争论,最后朱慈烺力排众议,决定由海向陆。

现在看来这个政策是对的,大明以最小的代价控制了整个中南半岛,现在再携大势面向南掌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南掌国控制在手。

如果是先对付南掌国那么消耗的人力物力都非常多。而且损失也会很大。

在座的参谋听完朱慈烺的话之后,立刻明白过来这样做的好处。

李通站起来说道:“按照南掌国能上供二十万死粮食的能力,其至少能在养活三万到五万士卒。”

贵喜从对面的理藩院要来了回赐资料:“陛下,去年南掌国进贡大明二十万石,理藩院除了赏赐白银四十万两之外,还回赐皇明特供御酒、御茶、御用瓷器一套、白糖一百斤。”

朱慈烺还正在听,贵喜说到这里就停下了:“没了?”

贵喜躬身:“回陛下,就这么多。”

朱慈烺嗯了一声:“那就等着回复吧,进入下一个议题。”

李通神情有点雀跃:“下一个议题是议再次启动太平洋帝国计划。

目前整个计划因为突如其来的旱灾已经停滞,不过从去年的安排来看,这个计划反而因为旱灾的原因前进了一大步。

其中就移民这一块效率比原计划提升了几乎一倍,有了这个基础,大明能够提前三年完成原本太平洋帝国计划制定的移民目标。

去年虽然因为造运粮船的需要暂停了军舰制造计划,但是去年各船厂因为订单暴涨所以不少船厂都跟新了设备新挖了船坞,使得船台数量几乎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也是原本计划的一倍。

而且今年和明年天津船上等计划会再开新船台,到时候造舰能力比预计增长更快。

所以即使耽误了两年的时间,但是后面因为造船能力的增长所以造舰计划也能如期完成。

如果计划重启,那么大明依旧可以如期完成计划。

这次英国内乱按照锦衣卫的情报分析,其内乱可能要持续数年,参谋部认为应该趁着这次机会一举击败西班牙。

那么大明就能在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取得优势,为下一部争取海洋霸权打下坚实基础。”

李通说道这里看了看皇上的反应,发现皇上面上没有一点变化,完全不知道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李通咳嗽一声说道:“把目标对准西班牙,是大明既定战略,大明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大量的白银来稳定币值……”

李通作为大明的最高层之一,自然最知道皇上和大明最需要什么,这一句话就抓住了朱慈烺的痛点。

维持大明纸币的币值稳定一直是朱慈烺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去年,不仅大量纸币印刷,朱慈烺还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银从国外购粮。

虽然加大了对倭国金银的开采,其他矿区也扩大了开采规模,但是依旧是入不敷出。这导致内库存银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存银减少纸币印刷量增加,这必然导致纸币币值降低,为了稳定币值去年朱慈烺不得不投入一笔金银币和发行了一部分国债从市面上回收了一部分纸币。

但是投入金银币之后又进一步导致内库金银数量减少。

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出现挤兑,那么必然会导致朱慈烺辛辛苦苦建立的纸币信誉崩盘。

特别是在这个大灾的时间点如果纸币跟着崩盘,那么造成的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如果朱慈烺手里没有了现银,纸币又崩盘了,那么朱慈烺就真的啥都不是了。

百万军队又如何,没有军饷人家也不会给你白干活,没有银子买粮食就不要想了,只能抢了,但是军队没钱调动不了,怎么抢?谁去抢?

然后内部百姓缺粮食肯定会暴乱,到时候内乱一起,军队调动不灵,税收必然受到影响,税收收不上来就进一步加剧财政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