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九百八十九章接着忽悠

统计大明 第九百八十九章接着忽悠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3:57:38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崇祯继续在长安城吃喝玩乐,而朱慈烺则要对西北作战的一线士卒和立功人员进行表彰。

西北作战已经做过一次表彰,因为西北离京城太远了,上次表彰主要是千户以上的人和重大立功的人。

这次表彰主要是普通士卒,在朱慈烺准备来之前,西北各师已经开始准备,士卒已经提前出发。

朱慈烺没来之前他们已经在三天前全部到齐。

看着这一百个士卒身体笔直的坐在台下:“你们辛苦了,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让你们跋涉几千里而来。”

“不辛苦”

朱慈烺笑了:“不辛苦那是假的,古人有很多诗形容西北的苦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等等。

现在已经进入二月中原大地已经万物复苏,柳树抽芽,春燕衔泥。

但是西北朕前天还收到消息轮台地区又迎来新一轮的降雪,再看你们有不少人脸上的冻疮还没有消退。

朕知道你们吃苦了!

有人就问既然知道天气不好,既然知道西北这么苦寒,还让你们跋涉几千里而来,为什么?值得吗?有意义么?

朕觉得有意义!

吃苦不可怕,可怕的是吃得苦没有意义,没有人在乎,没有人心疼!

因为朕知道比起身体上的苦西北荒僻的环境带来的孤独寂寞,等心灵上的苦才更难以忍受。

所以朕来了,大明没有忘记你们的功劳,朕没有忘记你们的辛苦,朕恨不得亲自上前线去慰问每一个士卒,只可惜国事繁忙,一直不能成行。

你们是大明的功臣,是朕的英雄,荣誉属于你们,属于大明!

讲话结束,朱慈烺挨个给这些人发勋章,握手的时候,朱慈烺会仔细看一下每一双粗糙的大手,说一声辛苦。

虽然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一场收拢军心的秀,但是看着一个个真实的激动的容颜,朱慈烺看到了一种叫信仰的东西。

大明新军已经凝聚了必胜的信念,现在信仰正在形成,将来长枪所指一切敌人都将化为齑粉。

二月二是皇明博览会开幕的日子,也成为了大明重大资产拍卖项目约定的时间,今年是天津博览会的最后一年。

不过今年天津博览会的风头被西安完全盖过了,因为皇上在这一天将亲自参加长安西北资产拍卖会。

一大早拍卖场就座无虚席,每次有皇上参加的重要会议对于商人来说都是提高自己地位的好机会,能吹一辈子的资本。

所以今年的拍卖会不仅要检查资金,还要检查身份。

当朱慈烺上台的时候,下面的人早已经站在那里,一同参见,本来礼官觉得这个应该行跪拜大礼。

不过考虑到座位之间的距离,如果要行大礼,必须让人出来,这人来来回回的走动既浪费时间,还增加了安全隐患,所以取消了。

宣布免礼之后,朱慈烺再次开口说话:“今天朕也是来参加这次拍卖会的,还带着钱来的1

话一开口,下面的人都会心的笑了。

朱慈烺说话的时候后面的人展开了一副巨型世界地图。

接过贵喜递上来的长棒朱慈烺站在地图前:“朕除了来参加拍卖会,还是这次的战争债券的购买方,朕可是投进去了五千万两银子。

所以今天朕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件商品。西北这个地方,将来大有可为。

首先大家都知道,大明在修铁路,从这里中都省的连云港一直往西过河南、陕西、河西走廊一直修道轮台。

从吐鲁番这里还将修一条支线一直到莎车城。

这条路把海洋和西北连接起来,把中原和西北连接起来,使得西北不再是一隅之地。

而未来,这条铁路会继续往西延伸,从轮台往西的北线走咸海,过里海,从黑海北部再继续往西,穿过欧洲平原一直到达荷兰的鹿特丹。

朕称这条线为第一亚欧大陆铁路桥。

而从莎车往西,走咸海之南,里海之南,过莎菲到奥斯曼统治下的伊拉克,在这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北上过奥斯曼首都进入欧洲南部,这是第二亚欧大陆铁路桥。

而从伊拉克这里继续西行入埃及沿着尼罗河向南一直眼神到南非,这里是亚非铁路桥。

这不仅是畅想,而是分步骤在一步步推进的计划,明年连轮铁路就将开工,十年之内这条铁路必然修通。

而延伸工程也从铁路修通之后开始。

西北地区将会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而当地又是优质的棉花种植区、畜牧区。又发现了煤矿,非常适合发展棉纺织,毛纺织,皮革制造等产业。

而未来的一段时间,大明对于当地的牲畜、粮食、马匹的采购都是不限量的!有多少买多少。

从这里出发中亚乃至北亚东欧庞大的市场触手可及,无论是做中原物产的转口贸易,还是加工行业,哪怕只是种点粮食养点牲畜都不会亏钱。”

讲完这些,地图再次放下,这次是西北的全域图,这张地图把西北的地形地貌清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朱慈烺继续说道:“大家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担心准噶尔人的骚扰。

在这里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准噶尔已经跟大明求和,大明准许其互市,但是要求他们不得骚扰大明边境。

而且轮台城防线固若金汤。大明也不会放弃哪怕一寸土地,如果谁敢触犯大明的利益,那么迎来的必将是,灭国之祸!

有些人说西北苦寒,其实西北的寒冷跟京城相差不大,说西北干旱黄沙遍地,这个也不准确。

你们看从高原昆仑山和天山上常年有高山雪水融化成的河流灌溉着山下的土地,这些地方养育了数百万人口。

这里有丰美的牧场,牧场规模跟蒙古地区不相上下,有大量的良田,可耕地总量比北直隶还多,既然几百万异族都能在这生活,那为什么我们不能?

所以购买这里的土地,买的即是这里的现在,也是这里的未来,朕亲自到这里,就是为了证明朝廷开发西北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