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李乾顺的反击

韦州城之战谢幕后,西门庆军又多了一个战俘营。

谋宁克任一行被迫转道韦州城,与吕颐浩再度商议战俘交割事宜。

望着被炸毁的城门和一万多束手就擒的西夏军将士,谋宁克任面色苍白,已经无力再去谋划夏国的将来。

晋王李察哥和大将李良辅的军队是如何战败的,谋宁克任从战俘们口中已经有所耳闻。

不过,毕竟没有亲眼目睹,谋宁克任对战俘们的说法将信将疑,认为他们或许是为了给自己寻找战败而降的借口,而夸大了西门庆军的实力。

可是,如今亲眼见到韦州城坚固的城墙被西门庆军炸得残缺不全,谋宁克任明白,没有甚么能够阻挡西门庆军前进的脚步了。

心灰意冷之下,谋宁克任也没有心思再拯救韦州城的这一万多战俘了。

当吕颐浩前来问话时,谋宁克任直接以夏国困顿,再无余财赎人为借口,婉拒了吕颐浩的交易。

吕颐浩没能与谋宁克任做成这笔买卖,也不恼怒,而是将受伤的俘虏放走,如在平夏城时一般,让他们归乡传播楚军的恐怖,以及楚军准许夏国出钱赎人的消息。

谋宁克任不愿出钱了,或许李乾顺被逼无奈,还能紧一紧裤腰带呢?

西门庆军稍作修整,就沿着东面的灵州川北下,直扑下游的灵州城。

谋宁克任与获释的战俘们在范琼军的押送下,如同观战团一般,继续跟着西门庆军的脚步前进。

只不过,这三万俘虏出发时,却减少了三千多人。

原来,战俘中本就有三千多人是韦州本地人户。

当他们到达韦州城外时,城中和周边乡村的亲朋好友都纷纷前来寻找探望自己的亲友。

就在这些人远远相对,悲悲切切时,吕颐浩却向他们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吕颐浩拿着平夏城登记的战俘人员册说,如今韦州全境已经归于楚国治下,因此韦州出身的战俘们已经变成了楚国的百姓。

既然是楚国人,那么这些战俘也不必遣返西夏国了。吕颐浩指挥手下,将战俘中的韦州人都逐一释放了。

在这些战俘和他们的亲朋好友的感激涕零时,吕颐浩也告诫和勉励了这些人一番,要求他们返乡后安分守己,做楚国治下的良民。

这些俘虏早就被西门庆军的强大所慑服了,再加之在平夏城又被说书先生们洗了脑,哪里还会与西门庆军对抗,自取灭亡?

战俘们指天发誓效忠楚国后,方才扶老携幼,喜极而泣地各自归家。

这一幕,看在剩下的战俘们眼中,却让他们也心生羡慕之意。

其中数千灵州俘虏面面相觑,竟然都动了异样的心思:若是灵州城被楚军攻克,我等是否也能变成楚国人,被释放回家?

这些西夏军战俘竟然盼望着西门庆军能够一路高奏凯歌了!

谋宁克任也能感受到队伍中异样的气氛,不过他却一言不发,只是埋头赶路,也不知在想些甚么。

西门庆军顺流而下,正如这些西夏军战俘企盼着的一样,势如破竹地攻克了沿途的溥乐城和耀德城,推进到灵州城下。

这一下,真是震动整个西夏国了。

从灵州到兴庆府,是西夏国的核心地带,相对于西夏国其它地区,此地人口众多,土地平整肥沃,乃是西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宋神宗时,宋军曾经打到灵州城下。可是宋军被西夏军打败,损失了数十万军队和民夫。

灵州城一失,就意味着西夏国最核心的河谷平原地区向楚军敞开,都城兴庆府,乃至整个西夏国也都危在旦夕。

原本西夏国还有一个陪都,也就是西京凉州,可以让西夏国君臣在战事不利时进行战略转移。

可是,兴庆府到凉州的道路已经被西门庆军截断了,李乾顺若是要西逃凉州,只能冒险穿越茫茫大沙漠。

更何况,凉州城也面临着楚军西路军的猛攻,能否守得住,也是未知之数。

西夏国国主李乾顺退无可退,只得使出浑身解数化解危机。

在军事上,李乾顺动员军队保卫灵州,在灵州至黄河峡口(后世的青铜峡)一线囤积了十万大军,阻挡西门庆军北上。

与此同时,西夏军派遣许多别军翻山越岭,绕道到西门庆军身后,试图袭击西门庆军的粮草辎重,破坏西门庆军的攻势。

在政治上,李乾顺接二连三地派使臣赴西门庆军谈判,卑躬屈膝地表示夏国愿意奉楚国为主,请楚军高抬贵手,留下夏国的宗庙社稷,不要赶尽杀绝。

此外,李乾顺还病急乱投医,飞马给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和都元帅完颜宗翰送去许多礼物,请求金国出兵救援自己这个忠心耿耿的藩属国。

李乾顺在写给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和都元帅完颜宗翰的国书和密信中,说楚国野心勃勃、实力强大,有吞并夏国之志。倘若金国坐观夏国被吞并,只恐楚国实力增强,未必还会乖乖的听命于大金国。

总而言之,李乾顺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希望金军能够再度南下进攻不安分的楚国,恢复三国之间的秩序。

李乾顺在向金国告状时,却只字不提数月前不安分的正是想要吞并陕西五路的夏国。

为了挽救国运,李乾顺绞尽脑汁,使上了一切的手段。

甚至他还采纳谋臣的建议,派人潜入楚国境内施展离间计。

西夏国的间谍细作在楚国境内散播谣言,说甚么东平郡王西门庆功高盖主,狼子野心,有不臣之意。

甚至西门氏欲取代张氏都被有心人编成了童谣儿歌,四处传唱。

不得不说,李乾顺君臣的这一招离间计的确非常狠。

这样的谣言很容易造成君臣之间相互猜忌,进而引起不和与政治斗争动荡。

不严重的,通常是皇帝罢战休兵,将前方将帅的兵权收回。

严重一些的,或许皇帝就要动杀心,除掉对自己皇权有威胁的权臣。

亦或是掌握军队的权臣感受到了皇帝的猜忌,狗急跳墙地起兵造反。

总之,使用离间计以后,楚军势必得退兵回国,解决国内政治斗争问题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