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征北战

呼延灼依靠个人勇武和胯下的宝马侥幸逃生后,一路疾驰逃回到大营里,见到了同样损兵折将退回大营的先锋将韩滔。

“百胜将”韩滔在引兵包抄宋江军后路时,却被梁山强盗头领项充和李兖二人领兵夹击,陷入混战之中。

乱战中,韩滔中了“八臂哪吒”项充的飞刀,险些跌落马下。幸得身边将士救护,韩滔方才逃得一命。只是他率领的五千轻骑兵被项充和李兖军乘机掩杀,折损了不少人马。

呼延灼叹息一声,将自己中了毒计,三千铁甲重骑兵陷入骆马湖边的泥沼里,片甲未得生还的噩耗也告知了韩滔。

呼延灼的三千铁甲重骑兵是他这支部队的精锐主力,失去了麾下的铁甲连环马,呼延灼军的战力下降了不止五成,已经没有信心再与数万梁山泊贼军对阵。

呼延灼和韩滔不敢再留在这马陵山下,他们收拢败退的军队后,丢下大营和辎重,乘着宋江的贼军还未返回,马不停蹄地撤回了泗水南岸的宿迁县城。

回到宿迁县城中,呼延灼与韩滔、彭玘二将一起清点军马,此次带到泗水北岸的一万五千精锐官军,折损了六七千人马,几乎损失过半。算上彭玘留守的五千人,只剩下一万三千人马了,且是以步军为主,战力大不如前。

虽然呼延灼军在两次交战中也杀伤了那梁山贼寇数千人马,但贼军的兵力来自于乱民,只需在几个县城走上一遭,又能裹挟数千人补充兵力。

反观呼延灼军,最精锐的铁甲重骑兵被贼军消灭了,无法通过本地征兵来恢复实力,须得从东京汴梁城调集禁军精锐来补充战力,方才能再与梁山泊贼军一战。

呼延灼无奈之下,不敢隐瞒战败的消息,只得一面分派兵马坚守宿迁县城,一面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求救。

在呼延灼兵败京东东路淮阳军的马陵山下时,江南方腊军的起义暴动也是如火如荼。

南方的两浙路,方腊起义军占据睦州和歙州后,以杀贪官为口号,获得了广大饱受官吏盘剥的农民的热烈拥护和响应。

苏州石生,湖州归安县陆行儿,婺州兰溪县灵山峒朱言、吴邦,永康县方岩山陈十四,处州缙云县霍成富、陈箍桶等地方好汉,纷纷带领发动当地农民参加起义,加入了方腊军的行列。

台州仙居县吕师囊,越州剡县裘日新,衢州郑魔王等人也领导当地摩尼教秘密组织起兵响应同为摩尼教的方腊。

杭州北面的湖州、常州、秀州等州农民也闻风结集徒众,准备趁乱攻打州县,接应方腊军北上。一时间,整个两浙路都卷入战火之中,并波及了相邻的江南东路和福建路。

两浙路首府杭州城四面都是战火,城中人心惶惶,大小官吏和守城官军也是心惊胆战,不知何时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就在杭州快失守,整个两浙路要落入方腊军的手中时,江州王禀和黄文炳率领的先锋军沿江而下,在江宁建康府的马家渡登陆了。

王禀军在江宁建康府会和江南东路调拨的各州官军后,日夜兼程,向东南直插湖州和秀州,与据城坚守的秀州守将王子武里应外合,风卷残云般地消灭了那里的方腊乱军。

扫清杭州城北面的障碍后,王禀和黄文炳统军进入杭州城,奉旨接管了杭州城的防守重任。

黄文炳派兵在城中张贴朝廷大军南征的布告,终于稳定了杭州城中的民情和军心。

王禀全身披挂,威风凛凛地矗立在杭州城的城门楼上,抬眼望向南方。他知道,如今的两浙路已经大半失陷,杭州城就犹如是骤风巨浪中的一块礁石,即将迎来一**狂暴的冲击。

只要这杭州城还在朝廷的手中,那方腊反贼就无法完全控制两浙路。如今王禀军就是要在太尉童贯的大军杀到江南以前,坚守住这杭州,防止东南地区的治安进一步糜烂。

方腊军得知官军增援杭州城后,也集结了六七万大军,由方腊的爱将方七佛统领,杀气腾腾地扑向了杭州。

一场大战,即将在杭

州城下展开。

……

方腊义军骤然兴起,切断了宋王朝的经济命脉,道君皇帝宋徽宗惊恐万状,急派亲信掌兵重臣太尉童贯任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领兵平叛。

太尉童贯派出王禀军解除杭州之围后,又在东京汴梁集结了西军蕃汉军兵十五万,准备不日启程南下平乱。

就在这时,禁军兵马指挥使呼延灼兵败淮阳军马陵山,飞马求援的军情上报到了朝廷。

南边的方腊声势浩大,这北边的草寇又如此猖獗,宋徽宗心中好是烦恼。

太尉高俅不得不替呼延灼推脱战败之责,对道君皇帝宋徽宗进言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再给呼延灼增兵,相信他下一次定然能反败为胜。

如今童贯兼任两淮路宣抚使,宋江军在淮阳军战胜呼延灼军,再次威胁两淮路,童贯也不能置之不理。道君皇帝就让童贯拿出对宋**军的征讨之策。

童贯思量一番后,对道君皇帝宋徽宗说,赞同向坚守宿迁县的呼延灼军增兵,并且自己会让淮南东路的数州官军协助呼延灼军守住两淮路的北大门,堵住宋江军南下之路。

与此同时,让河北、京东路各州加紧调集军马和粮草汇集东平府,由东平府知府程万里统领平叛,消灭躲藏在梁山泊老巢的贼寇后,再挥军南下徐州,与呼延灼军南北夹击淮阳军的流寇宋江军。

太尉童贯献出的平定梁山泊贼寇之策,无形中将呼延灼军的地位降低,变成了两淮路的看门犬,却将平乱的指挥大权都转移到了东平府知府程万里的手中。

宰相蔡京此次复相多得太尉童贯之力,现在与童贯是亲密的盟友,自然是赞同童贯之策。

太尉高俅虽然明白童贯那厮巧妙地剥夺了呼延灼平叛的主导权,但此时呼延灼军新败,他也无话可说。何况童贯同意给呼延灼增兵,已经是给了他几分颜面。因此,高俅也赞同了太尉童贯平定梁山泊的措置。

高俅心中暗道:“本太尉掌管京中禁军,只要朝廷同意给呼延灼增兵,就可从中再做文章,助那呼延灼扭转乾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