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七百六十五章 黄雀在后

辽国中京道西南部的北安州位于古北口以北,是挡住金军进攻南京道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金军陆续攻占辽国中京道的许多州城后,败逃的辽军纷纷退避到了北安州,复聚于辽国四军大王萧干的麾下。

北安州本是五代十国时期,辽国为了安置北迁的汉人而修建的一个城市。

此地介于中京大定府与南京析津府之间,有许多陶瓷匠人聚居于此,城外修建了许多官窑、民窑,乃是辽国有名的陶瓷出产地。

因为陶瓷生产和买卖,北安州虽小,却是一个富庶的城市。

然而随着数万辽军败退于此,北安州的宁静被打破了。

为了拱卫南京道,四军大王萧干收拢整顿各地的败兵,紧急加固了北安州的城防,欲在此地坚守待援。

在北安州的东门城墙上,悬挂着三颗面目狰狞的人头。

那三人正是在金军偷袭中京大定府时,并未抵抗就放弃了中京大定府,带兵逃到北安州的三个契丹族将领。

萧干初到中京道时,对管内诸将采取的怀柔安抚政策。对于丢失高州、恩州的辽军将领,都没有治罪。

可是,在萧干亲自领军出征时,这三个留守中京大定府的契丹将领却轻易丢弃了自己防守的城池,害得萧干腹背受敌,大败亏输。

此时萧干收罗了不少溃军,为了整肃军纪,就拿这三个临阵脱逃的将领开了刀。

三颗血淋淋的人头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城里城外的辽军都军纪严明了许多。

然而,萧干站在城墙上望向东方,眉头依然紧锁,心中也是波澜起伏。

就在方才,南京析津府来人,给萧干带来了一个大为不妙的消息。

将南京析津府作为临时都城的天祚帝耶律延禧得知中京大定府失守后,害怕金军乘势直下南京析津府,就带着自己的后妃、儿女及近臣萧奉先等人离开了南京析津府,向西跑到西京道去了。

这个皇帝自从在护步达冈兵败,葬送了七十万大军后,似乎再无亲自领兵与金军对抗的勇气。

前期放弃了上京临潢府,如今丢失了中京大定府,皇帝不思励精图治,却是再次逃跑,要将南京析津府也拱手让人?

萧干心头的愤懑渐渐积累,对天祚帝当真是大失所望。

幸得萧干及时封锁了皇帝离开南京道的消息,未让诸军得知。否则,只怕辽军辛辛苦苦积聚起来的一些士气,也要丧失殆尽了。

前方探马回报,东方发现了金军的大队骑兵出了泽州,正向北安州杀来。

为了迟滞金军的进军速度,萧干派出西部节度使讹里刺和特虎父子,带领一万奚军驻守在车河边的牛山馆,依托车河与牛山建立了第一道防线。

北安州城小墙低,不足为凭,萧干将大军在城北与城南各扎一营,与北安州形成犄角之势,准备隔着滦河与柳河迎击东边的金军。

就在萧干忙着布置防线时,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

牛山馆,萧干寄予厚望的西部节度使讹里刺被耶律余睹说服,带着儿子特虎与一万奚军投降了金军!

耶律余睹长期管辖辽国中京道,讹里刺也曾经是他麾下将领。耶律余睹携金军大胜之威在阵前对讹里刺晓以厉害,许以高官厚禄,成功地策反了讹里刺与特虎父子。

天祚帝耶律延禧杀死文妃萧瑟瑟,逼走上京留守、东路都统耶律余睹的恶果终于显露头角。

耶律余睹在辽国贵族中交游广阔,与许多人都亲近。他这一路西行,说降了许多辽军守将,为金军能够长驱直入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

讹里刺与特虎父子投降金军后,被出征北安州的金军主将完颜宗翰划归于在耶律余睹的麾下。

完颜宗翰让耶律余睹带着讹里刺与特虎父子的军队为先锋,引领金军直扑北安州城。

完颜宗翰的目的,是让耶律余睹、讹里刺与特虎假装败退,在靠近辽军后发动突然袭击,让辽军敌我难分。

待到辽军混乱之后,完颜宗翰再指挥金军骑兵突击萧干的中军,将那奚王萧干生擒活捉。

皇帝完颜阿骨打为了尽快平息辽国中京道地区的战乱,希望完颜宗翰等人能够招降奚王萧干,再利用奚王萧干招降安抚中京道的奚族各部。

因此,完颜宗翰急袭北安州,就是为了活捉逼降奚王萧干。

在中京大定府西边的三肤河畔,完颜银术可险些完成活捉萧干的任务,可惜那萧干身边有几员勇将拼死将他救出重围。

泽州之战,萧干见机得快,再一次从完颜宗翰等人手中逃脱。

此番追杀萧干军,完颜宗翰没有带上完颜银术可,而是带上了比完颜银术可名声更大的金国猛将完颜娄室,以及智勇双全的完颜希尹。

完颜银术可则是因为泽州一带尚未平定,留在了泽州松亭关一带征讨山上的奚族部落。

讹里刺与特虎父子投降后,已经将北安州的情况告知了完颜宗翰,说奚王萧干此番为了号召中京道各地部族起事,不会轻易撤离北安州,退往南京道。

讹里刺与特虎父子说,萧干再次聚集了数万辽军,背靠奚岭,要与金军决一死战。

完颜宗翰与完颜娄室听了之后,不惊反喜。

他们二人怕的就是萧干率军远遁,追之不及。

毕竟这中京道是奚族故地,萧干若是带着数万人马在中京道四处游走不定,煽动各州的部族百姓,金军可是很难彻底平定中京道。

萧干要死守北安州,完颜宗翰军就有机会将他生擒活捉了。

……

北安州,柳河馆驿站,耶律述德带着五百契丹骑兵驻守于此。

从牛山馆前往北安州,要先到这柳河馆,再向南到达北安州。

耶律述德领兵驻扎在此地,即是为了及时呼应前方的西部节度使讹里刺军,也是为北安州担任警戒线,防备金军故技重施,翻山越岭绕过讹里刺军,偷袭北安州。

耶律述德却不知晓,在他身后的摸斗岭密林中,还藏着二十几个身影。

这些人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柳河边的柳河馆,监视着耶律述德军及柳河对岸的官道。

这群人的首领,是一个没有双耳的汉子。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的济州三都缉捕使臣何涛何观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