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八百零五章 改投门庭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第八百零五章 改投门庭

作者:木木三大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5 来源:笔趣阁

晁盖、吴用、董平三人皆知不能跟着李处温一条道走到黑,夺了燕京城献给大宋。

晁盖撮着双手,拿眼望着吴用,口中问道:“军师,那李处温父子兄弟身居高位,权势遮天,你我几人是寄居辽国的客将,如何斗得过他?莫如你我兄弟在此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若他真要带着大辽投宋,你我兄弟带兵一走了之?”

董平却说道:“李处温虽是宰相,不过也是一介读书人而已,懂得甚么领兵作战?不如哥哥与小弟尽起本部兵马,袭杀了那李处温,将他的狗头交给皇帝,也是大功一件!”

吴用却摇了摇头,对晁盖与董平说道:“二位兄弟,我等不能静观其变,也无法独自袭杀那李处温。

我等静观其变,那李处温掌控辽国后,必不肯与我等干休,即使我等要走,四面都是敌人,未必能够走脱。

何况我等也在辽国经营了一些时日,方有今日之地盘,岂可轻易丢弃?

但只凭我等的实力,也扳不倒那宰相李处温。

李处温派遣小生前来,只让小生带话,却未有只言片语的书信。无凭无据之下,我等几个宋人客将如何取信皇帝,告倒根深叶茂的李处温家族?

况且我等师出无名,被李处温反告一状,十之**会被诬陷为叛乱。燕京城的兵马不少,以我等檀州的军马,只恐难以战胜李处温。

更何况,真被诬为叛军,这檀州的军马也未必全都会听从我等的号令。

惟今之计,我等只有改投门庭,投靠李处温的政敌,利用辽国的内斗,才能将他投宋的企图扼杀!”

晁盖闻言,对吴用问道:“军师,谁人可以对抗李处温,你可是心中已有人选?”

吴用笑道:“哥哥,你怎地忘了四军大王萧干?小生听闻那萧大王可是极其欣赏哥哥与董平兄弟的勇武呀!

那萧大王身为四军大王,手握强兵,在朝中的地位不亚于宰相李处温。他又是奚人,与契丹人休戚与共,必不肯与汉官李处温之流一起投宋。

如今我等不如向驻军白沟的四军大王萧干告密,帮他击败李处温的阴谋。”

吴用一语惊醒梦中人,晁盖与董平恍然大悟。

仔细一寻思,在这辽国,了解并赏识自己两兄弟的,就只有宰相李处温与四军大王萧干二人。如今要背叛李处温,最该投靠的人正是萧大王啊!

三人彼此交流了一下眼色,就此下定决心,投靠萧干,揭发李处温的密谋。

“军师,我等兄弟共举大事,你为何不让一清先生同来?倘若那李处温事发时,一清先生还在他身边,萧大王平乱可是刀剑无眼啊!”

晁盖对兄弟比较厚道,顿时想起公孙胜是李处温的人,不禁对公孙胜的处境有几分担忧。

“公孙先生在济州救了我等一命,此番我等也得帮公孙先生脱险。”

董平这厮也难得的讲了一次义气。

吴用无奈地说道:“晁盖哥哥,董平兄弟,一清先生是自家兄弟,小生当然是要帮他的。只是,时机不到啊!

不是小生多心,一清先生毕竟是李处温培养的心腹,他与李处温的交情只怕比与我梁山泊众兄弟更深!

我等兄弟要反那李处温,实不敢让他提前知晓。哥哥,只能事成之后再设法营救一清先生了。”

晁盖听了吴用之言,只觉梁山泊上的老兄弟现在各为其主,让人心中好不难受。

不过,吴用说得显然在理,晁盖对于吴用隐瞒公孙胜的举动也无可厚非。

至于董平,方才只是随口那么一说而已。毕竟公孙胜是晁盖与吴用的老兄弟,不是他董平的兄弟。

“军师,此刻一清先生何在?他还在山上修道么?”

晁盖随意地问道。

“哥哥,一清先生在李处温府上。小生从李处温府上领命出来时,曾经见到了一清先生。想来那李处温也有秘密任务交给一清先生吧!”

吴用对晁盖如此答道。

李处温与自己的兄弟和儿子密谋了一切,但是并没有将所有机密大事都告知吴用、公孙胜等手下人,而是让他们各自分头行事。

所以,吴用不知公孙胜是要去易州联络外援,公孙胜也不清楚吴用是来檀州搬取援兵。

“唉~我等兄弟一场,不可不救一清先生。我等帮萧大王平定叛乱后,一同向萧大王求情,保他一命!”

晁盖对吴用与董平嘱咐道。

“晁盖哥哥,理当如此!”

吴用与董平异口同声的应道。

“哥哥,此事须得盯紧了何涛,嘱咐他不可提前告知何清,以免消息泄露出去。”

何涛现在也是自家兄弟,晁盖等人也不想瞒他。可是何涛的弟弟何清还跟在公孙胜身边,吴用不得不多提醒一下。

“军师放心,何涛兄弟是晓得轻重之人。”

晁盖信誓旦旦地说道。

何涛跟随晁盖与董平二人驻守檀州后,发挥出了他的才干,正领着人翻山越岭地侦查消息,联络奚人,现今已然成为晁盖手下的得力干将。

相处得久了,晁盖对何涛也是信任有加。

“如此就好,我三人须得有一人赶去白沟,将李处温之事密报给四军大王萧干……”

晁盖三人商议后,决定由董平帯一队人马潜行绕过燕京城,去往涿州和易州的前线向萧干告密。董平弓马娴熟,武艺高强,这长途跋涉之事,非他莫属。

吴用则留在晁盖身边,继续担任军师之职,辅佐晁盖更好地掌控檀州的这支军马,等待四军大王萧干的命令。

三人商议完毕后,董平立即选了二十个精悍的手下跟着自己,统统换了便服,骑上快马出城而去。

……

辽国建福元年六月二十三日,在燕京城南瑶池殿养病的天锡皇帝耶律淳病危,召集朝中重臣及契丹贵族齐赴南瑶池殿,欲托付后事。

宰相李处温得到医官传递的消息,早早地就来到了南瑶池殿探望皇帝的病情。

确认六十岁的老皇帝耶律淳已经药石无效,处于弥留之际时,李处温一边催促宫中之人按照皇帝旨意召集群臣,一边寻了个由头帯着儿子李奭离开了瑶池殿,直接回到自己的府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