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军兵逼燕京城

辽国首都燕京城还未落入大宋的手中,却已经被宋朝改了名字,由此可见宋徽宗对于收复燕京的心思是多么急切,大宋朝廷官员对于二次北伐又是多么的盲目自信。

辽国萧太后为了给辽国留一线生机,已经下决心忍辱负重,投降称藩。

为了称藩成功,辽国同时向宋、金两国都送了投降表章,试探两国的态度。

辽国使臣萧容、韩昉拿着表章到了河间府的宣抚司,童贯和蔡攸二人以军中礼节接见了辽国的使臣。

看了辽国使臣献上的降表后,童贯和蔡攸表示无法接受辽国的称藩请求。

太尉童贯傲慢地说:“贵国表章中只提向我们缴纳岁币,不提归还土地,这个条件我国无法接受。贵国要想投降,必须归还燕云十六州。否则一切都免谈。”

说罢,童贯吩咐左右将辽使萧容、韩昉赶出宣抚司,以示自己的态度坚决。

辽使韩昉冷笑着对童贯和蔡攸说道:“对于贵国朝廷,土地的作用不过是产生税赋,我国给岁币就等同于归还土地。

燕京土地军民庞杂,除了契丹人,还有汉人、渤海人、女真人。你们收回后,恐怕也不好统治。不如还让我们替你们管着,你们只需要坐享其成。

贵我两国做邻居一百多年,边境也和平了一百多年,两**民皆受其利。

如今贵国不念两国旧谊,非要把我们辽国土地占了,与野蛮贪婪的金国接壤。

等到金国对你们动武那一天,你们就会想起当年我辽国的好了。”

听了辽使的话,童贯、蔡攸又犹豫起来,对于是否进攻燕京,心中拿捏不准。

于是,童贯让辽使萧容、韩昉暂时住在雄州等待答复,命人将萧太后表章飞速传往朝廷。

接不接受辽国称藩请求,还是得请东京汴梁城里的道君皇帝定夺。

辽国萧太后请降的表章送到东京汴梁城后,朝廷大喜,宰相王黼率百官在紫寰殿向道君皇帝赵佶跪拜上表称贺。

宋徽宗心潮彭拜,仿佛燕地已经收回,他迅速地连发了几道诏书。

第一道是回复辽国萧太后,希望她看明形势,早日正式带着燕地百姓及燕云十六州土地,来宋朝称藩。

第二道圣旨,是赦免燕地囚犯。

第三道圣旨,减免燕地百姓税负。

第四道圣旨,大宋在燕地选拔贤良。

宋徽宗已经迫不及待地以主人自居,对燕地百姓下发圣旨,给燕云十六州做了远景规划,就等收复失地。

太尉童贯等收到圣旨后,不敢怠慢,立即加紧安排军事行动,意图给辽国燕京小朝廷更大的压力,以求早日事成,让皇帝满意。

太尉童贯对前线军队下令,命都统制刘延庆自雄州出发,经新城县前往涿州。又命刘光世、杨可世二将自安肃军出发,经易州前往涿州。

童贯拟两路大军在涿州会合后,用优势兵力,一举拿下燕京。

刘延庆、刘光世、杨可世等将领兵到达涿州后,整编大军。二十万宋军加上常胜军、投降的地方豪强军队,对外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地北上伐辽。

宋军从涿州出发,一路鼓声震天,军容鼎盛,好不壮观。

然而,在涿州百姓的眼中,宋军声势浩大,无可匹敌。但是在常胜军郭药师、甄五臣、赵鹤寿等宿将的眼中,这支宋军纪律松弛,虚有其表,完全是在游行,哪里有行军作战的模样?

见刘延庆指挥的宋军行军无纪律,郭药师看傻了眼。以这样的军队上阵,再多都是猪羊啊!怎会是辽国名将萧干的对手?

郭药师心下不安,急忙策马冲到都统制刘延庆的身边,对刘延庆谏言道:“都统制,今日我大军拔队前行,却是军纪涣散,不做御敌的防备警戒,此乃行军大忌也!倘若敌人在半途中置伏邀击,使得我军首尾不能相应,则我军望尘决溃矣。”

刘延庆听了,哈哈大笑道:“我军在西北与西夏军征战多年,将士们英勇善战,谙熟战阵,岂有临阵对敌,不战而溃之理?况且那萧太后已经向我大宋递上了降表,谁敢阻我大军前进?郭将军不必多虑。”

刘延庆身边诸将也个个夸耀武勇,哪里将郭药师这个降将的话放在心上。

此番二次伐辽,郭药师不战而降,西军诸将在心中都不免轻视常胜军诸将,认为他们哪里知晓甚么行军打仗。

郭药师见西军诸将骄横,士卒军纪涣散,心中不由得忐忑不安起来。

当刘延庆带着大军前行至良乡县泸沟河时,前锋部队来报,说辽军统帅萧干与大将耶律大石带兵前来抵抗,与宋军隔泸沟河相望。

原来,辽国萧太后向宋、金两国送出降表后,听说宋国不念旧情,而是得寸进尺地派遣大军前来攻城,四军大王萧干大怒,与耶律大石带着辽军主力出了燕京城,来到泸沟河御敌。

见辽军主动发起了攻击,刘延庆命令前锋军迎战,宋、辽两军在泸沟河畔展开了交锋。

宋军虽多,但军纪涣散,各部不能协调作战。辽军却是带着国仇家恨,同仇敌忾地与宋军拼命,无不以一当十。

刘延庆的前军与辽军大战一场,竟然败下阵来。

刘延庆见前军受挫,急忙命宋军原地扎营固守,防备辽军骑兵的突袭。

萧干见天色已晚,也鸣金收兵,在与宋军相距十里处扎下营寨。

宋军初战受挫后,刘延庆方知辽军依然强大,于是命令诸军壁垒不出。宋、辽两军在泸沟河对峙多日,却没有交战。

太尉童贯知道情况后,传令给刘延庆说道:“大军已经在此耽搁几日,影响进军燕京进度,每日徒耗国家钱粮。据闻我军数量是辽军十倍,优势明显,为何不敢与敌军交战?希望你赶快解决这一路辽军,为国家攻取燕京城。”

刘延庆接令后,不敢再对辽军避而不战,只得召集诸将讨论对策。

郭药师立功心切,上前献策道:“敌将萧干现在统率着辽国主力在此与我军对抗,后方必然空虚。

我军可以派一支轻骑部队,绕开萧干主力,由固安渡泸沟河,绕道安次,直接抵达燕京城下。

城中汉人知道我宋军到后,必在城内响应,如此里应外合,燕京城唾手可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