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八百二十六章 斗智斗勇

只听得萧干在帐外说道:“此事不急,本王已侦得宋军的运粮队不日即将到达。因而,本王已派出一支精兵埋伏在涿州城的方向,截击宋军的粮草,切断宋军的归路。

宋军如今还不知晓我军兵力已增至三十万,兀自在哪里死守营寨。

待伏兵袭击宋军的辎重部队后,本王会出奇兵,将全军分为三路,由本王、大石林牙和乙室八斤各领十万人马,包抄围歼宋军。

本王会先让左右两路人马潜行至宋军营寨两侧,完成包抄任务后,再点火为号,与中军同时发动进攻。

你等勇士自然是随本王的中军行动,直冲宋军大营。

届时我三路大军夹攻宋军大营,定要全歼宋军,不使宋军一人逃回白沟以南。”

萧干话音刚落,就听得一个辽军将领在帐外说道:“末将愿为前锋,斩那宋军统帅刘延庆的人头献给大王。”

“末将也愿做陷阵先锋!”

另一人的声音也在帐外响起。

“好!你二人不愧是我大辽的勇士,本王成全你等的心愿,让你二人担任先锋。

不过,明日你等还得依照原本的安排,押着这些俘虏去宋军营前骂阵,羞辱宋军诸将,继续动摇他们的士气。

本王还要去前军巡营,你等也早些歇息吧。”

萧干在帐外说了这番话,就带着手下远去。

帐外的辽军将士都毕恭毕敬地说着“萧大王辛苦,小的恭送萧大王。”

随着萧干的远去,帐外的辽军又吃喝了一阵后,就各自散去,回营帐歇息去了。

营地里,只剩下守夜巡逻的士兵们的脚步声。

赵端甫、赵明、黄定国几人都被绳索捆住,行动不便。但他们听得辽军走远后,还是在地上滚动着凑在一起,低声商议起来。

赵明开口说道:“那萧干的话,你等众人可都听清了?你等怎么看?他的话是真是假,是否是故意说给你我听的?”

赵端甫低声说道:“在下以为,不排除这种可能性,萧干或许要借我等施展疑兵之计。可是,此地看守极严,我等皆被捆得动弹不得,根本无法逃脱出去。那萧干欺瞒我等又有何用?”

黄定国道:“那萧干若是要用计,今夜在帐外故意说了这些话让我等听在耳里,必然会让看守的辽军故意疏忽,放我等离去。这倒是一个逃脱辽营的好机会!我等须得把握住此天赐良机。”

赵明闻言,奋力挣扎了一下,想试一试身上的绳索能否挣脱,却发现自己被捆得十分结实。

“几位兄弟,你们试一试,有没有哪个兄弟身上的绳索可以挣脱?”

赵明小声地对众人说道。

赵端甫、黄定国几人在地上挣扎了一番,都失望地摇了摇头。

显然,辽军并未在绳索上留下破绽。

“仔细看一看,帐中可有辽军无意间遗漏下来的,能够割断绳索的小刀之类物品?”

帐中众人又摸黑寻找了一番,依然是一无所获。

“悄悄去帐篷门口瞧一瞧,辽军的守卫是否醉酒或熟睡,给我等留下了逃走的机会?”

黄定国打了几个滚,滚到门口观察了许久,却发现帐外看守的辽兵神采奕奕,毫无倦意。

不远处,还不时地有辽军的巡逻队经过,显然辽军军营戒备森严,完全没有逃脱的机会。

黄定国失望地向众人摇了摇头。

看来辽军并无放自己这几人逃走的打算,难道那辽军统帅萧干说的都是真的?

白日里辽军营地里人马喧闹,莫非真的是援军来了?

如果萧干所言属实,宋军可是要大难临头啊!

赵端甫、赵明、黄定国几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难辨真假。

“不如再等等,看帐外的看守有没有故意松懈之时。”

赵端甫建言道。

于是,帐中的众人都安静下来,悄悄观察着帐外的辽军看守。

一夜过去,辽军的看守也换了一茬人,却是尽忠职守,毫无松懈之时。

直到拂晓时分,赵端甫等人熬了一夜,也未寻到辽军看守的破绽,终于死了趁机逃走的心。

赵端甫睡眼蒙松地对赵明几人说道:“只怕是我等猜错了,那萧干并未对我等用计。听营寨里的动静,辽军的确是增兵了。”

赵明叹息一声苦笑道:“倘若萧干所言不虚,刘大帅他们可就危险了。可惜我等无能为力,没有机会逃回去给刘大帅示警。唉~我军危矣!”

赵端甫跪坐在一边不知思量着甚么,片刻之后,他忽然开口说道:“众位将军,下官有一计可以给我军传递消息,只是报信之人极其危险,有性命之忧……”

赵明等人闻言说道:“赵兄有何妙计,但说无妨。

我等本该战死在燕京城中,倒也不失为烈士。如今不幸兵败被俘,每日里被拉到两军阵前羞辱,端的是生不如死。

若得给大军示警,洗去这身上的耻辱,虽死无憾!”

赵端甫听了,对众人说道:“此计须得骑术精湛的人方能冒险一试。”

赵明开口说道:“我在杨可世将军麾下担任骑将多年,即使捆住我的双手,我也能策马狂奔,我去!”

黄定国也说道:“我也是骑得劣马之人,不能让赵将军一人冒险,我陪赵将军去。”

其他几个将领自知骑术不如赵明二人精湛,也就没有出来相争。

此事本就是九死一生,骑术不好,无法从辽军手中逃脱,反会坏事。

赵端甫将头凑在赵明二人身边,对他们低声说道:“二位将军,你们向辽军投诚吧……”

萧干的中军大帐里,耶律大石正在与他议事,忽然有人进来禀报,说是俘虏里有两个宋军将领决定弃暗投明,向萧大王投诚。并且,他们愿意前去宋军大营外骂阵,动摇宋军意志,为我军招降纳叛。

萧干听了,意味深长地与耶律大石对视一眼,分付手下将那两个宋军俘虏押入中军大帐。

过不多时,赵明、黄定国二将被辽军押送到辽军统帅萧干的大帐中,向萧干表达了投诚之意。

萧干问二人在燕京城里被俘时临死不屈,为何此刻会改变了主意。

赵明、黄定国二将答道,自被俘之后,每日里被带到两军阵前示众,他二人在宋军中已经名誉扫地。

即使萧大王宽宏大量地将他们放归,他们回到大宋也只有一死,再无立足之地。

因此,他二人愿意投靠辽国,为萧大王效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