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八百三十六章 赵良嗣的艰巨任务

身为辽国的太后,萧太后不顾同族的萧干劝阻,毅然决然地跟着耶律大石和契丹军踏上了西去夹山,投靠天祚帝耶律延禧之路。

然而,正如萧干所猜测的那般,天祚帝耶律延禧并未谅解耶律淳称帝之事。

当萧太后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夹山,还政于天祚帝耶律延禧后,却被残暴的天祚帝当即处死了。

耶律大石因为有领军投奔天祚帝的功劳,得到了天祚帝的赦免,侥幸逃得一命。

耶律大石毕竟是耶律淳一手提拔上来的,与耶律淳也有君臣之谊,因而见萧太后遇难,耶律大石已经深悔不该带着萧太后去见天祚帝。

然而,大错已经铸成,那个在宋军攻占燕京城时,勇敢的亲自操弓上阵的皇太后,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萧太后在燕京城里的英勇表现,已经赢得了许多燕京城契丹贵族的拥戴,因此他们都追随着萧太后来到了这荒僻的夹山。

天祚帝耶律延禧的暴行,让这些契丹贵族心寒不已,许多人开始起了叛离天祚帝,投靠金国女真人的心思。

得知萧干带着几万大军躲藏在燕地北边的群山之中后,天祚帝耶律延禧虽然恼恨他拥戴耶律淳为帝,但还是为萧干加官晋爵,大加笼络。

然而,萧干得知萧太后遇害后,勃然大怒,拒绝了天祚帝授予的官职,带着奚、汉、渤海三军回到了奚族的故乡箭笴山地区。

萧干在箭笴山召集奚族各部贵族聚会商议,得到了他们的拥戴,于是在箭笴山自立,号奚国皇帝。

萧干改元天复,利用从燕京城带出来的文武官吏和奚族贵族,设奚、汉、渤海三枢密院,又改奚族东、西节度使为二王,分司建官。建立了奚人自己的政权。

天祚帝耶律延禧得知萧干独立建国称帝后,立即下旨称萧干是乱臣贼子,号召辽**民齐心协力平乱。

然而,天祚帝现在只能指挥一些西京道的游牧部落了,燕京地区已经落入金军和宋军的手中,哪里还有人会响应他的号召?

燕京地区的最后一股辽军势力,平州张觉部也已经向金军投降,辽国在燕京地区再无一兵一卒。

对于萧干的奚国,天祚帝耶律延禧显然是鞭长莫及。

萧干建国称帝,威胁的当然是中京道和南京道的金军占领区。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得到消息后,立即写信招降萧干,对他告喻祸福,许以高官厚禄,让他向金军降伏。

然而,萧干拒绝了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安抚和招揽,誓言要与金、宋两国分个胜负。

箭笴山是奚族传统聚居区,位于燕山东部,那里山势高峻、陡险,是燕山北部山地与辽西走廊、华北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因为萧干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地势,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命令中京大定府的完颜昌等人不必上山进剿,只须守住山下的城池和关隘即可。

完颜阿骨打的策略是,将萧干困在贫瘠的山区,让他难有作为。

只要萧干不向北进攻,金军也不会主动攻击他。

至于萧干军是否会向南进攻燕地,完颜阿骨打并不想过多的理会。因为,他力排众议,决定将燕地交给宋国。

萧干军的麻烦,不妨留给接管燕地的宋军去面对。

身为身经百战的一代雄主和名将,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已经识破了萧干的战略意图,猜到了他将来的进攻方向。

此时的宋、金两国,正在为是否交割燕地,如何交割燕地展开拉锯战一般的谈判。

完颜阿骨打当初将马扩留在军中,主要是为了在攻打居庸关和燕京时,让马扩帮助分辨是辽军还是宋军,防止误打了友军。

如今燕京已经收复,燕地各州相继降伏,金军不须再动刀兵,马扩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因此,完颜阿骨打将马扩放走,送给马扩一匹战马,又派出五百骑兵负责护送,让他赶回雄州去见太尉童贯,商议交接燕京之事。

马扩立即启程赶到了宋军控制的涿州城,并命人先行赶回雄州,告知太尉童贯燕京城的情况,好让宋军能尽快发兵燕京,与金军交割土地。

此时的雄州城中,太尉童贯还正忙于对上次刘延庆军完败进行内部清算。

为了推脱自己的责任,太尉童贯决定放弃刘延庆父子,将兵败的责任全都推到刘延庆头上。

童贯上表说,刘延庆擅自撤兵,不战自溃,现在云中燕京仍未收复,如若不严惩刘延庆,恐怕会让军中将士不服,难以再令行禁止。

道君皇帝赵佶被童贯的上书激怒,下令将刘延庆下狱,准备开刀问斩。

刘延庆为了保命,将自己请求撤军,太尉童贯批准的往来文书呈给了道君皇帝,以此为自己辩解,证明临阵撤军非是自己一个人的决定,太尉童贯也知晓此事。

道君皇帝看了刘延庆呈上的文书后,认为撤军虽然不是刘延庆一个人的决定,但身为前线的最高指挥官,刘延庆依然对宋军撤退中的溃败负有最大的责任。

因此,刘延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被朝廷贬到筠州流放。

童贯接到马扩传来的消息,准备与金军谈判时,陪金使去京城谈判的赵良嗣再度从东京汴梁城返回雄州,受命赶往燕京城,继续与金国谈判交割燕云之地。

童贯见了自己这个心腹赵良嗣,也将收回燕京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大宋朝廷两次北伐都是大败亏输,数十万宋军精锐被辽军歼灭殆尽,在金、辽两国那里可谓是丢人现眼。

按照宋、金两国联盟协议,本该由宋军攻取的燕京,宋军竟然无法攻克,不得已请金军入关攻下了燕京。

可以说,宋军无能糟糕的表现给两国之间的谈判制造了许多问题,宋使赵良嗣实在是没有多少底气。

然而,就是在这种被动尴尬的条件下,宋徽宗君臣居然还想在收回燕京时,一并收回金国并未承诺割让的营州、平州和滦州。

宋使赵良嗣真是头大如斗,只得硬着头皮奔赴燕京城与金国君臣谈判。

此时的燕京城里,以前的辽国重臣左企弓等都苦劝皇帝完颜阿骨打不要将燕地割让给南朝宋国。

军中诸将也是议论纷纷,认为自己流血流汗打下来的土地,为何要便宜了那软弱无能的宋国。

虽是如此,完颜阿骨打还是有心遵守诺言,与宋国协商解决燕京归属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