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八百五十章 兴风作浪李安弼

张觉起兵造反之后,一面以辽国忠臣自居,借以蛊惑滦州、平州和营州的辽国遗民,一面又派人与宋朝和萧干的奚国秘密联系,企图与他们联手抗衡金国。

因为燕地汉人纷纷返回燕京,宋军更快得知了张觉叛金独立的情报。

燕山府路宣抚使王安中,中山府安抚使詹度等人八百里加急将此情报送回京城上报朝廷。

宋徽宗得悉后,立即下诏命代理雄州宣抚司宣抚使之职的中山安抚使詹度派人打探平州的虚实。

詹度派人到平州打探消息,探子回报说查明平州现在仍用辽国年号,州内官员宣称决不归顺金国,也不会归顺大宋。

未过几日,平州张觉却又派人来见王安中与詹度,表明了自己投宋之意,请求宋朝给予支持和援助。

张觉一方面遣使表示欲与宋朝合作,互为依靠,另一方面却在平州关起门来坚称只忠于天祚帝,绝不归顺宋朝。对于此人的真实意图,大宋朝廷深感难以琢磨。

此时,朝中有大臣提出,张觉虽然现在有求于大宋,愿意和我们合作,但也不排除将来他会有突然翻脸进攻宋军的可能。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燕山府东面出现一股数万之众,敌我难分的势力,实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大宋对此风险不可不防,如今趁着张觉与金国对立,有求于大宋时,不妨趁机控制张觉这股独立势力。

宋徽宗采纳了这个意见,派张觉的儿女亲家王倚去劝降张觉。

王倚去了平州后,张觉立即派手下张兴佑赶往雄州来见詹度。

詹度见了张兴佑,先对他晓明利害,说金国所以留着平州不攻打,是因为西面天祚帝还没抓到,南面又有宋军大军压境。等金军打败了天祚帝,带着得胜余威再来平州时,平州这弹丸之地定会被金军夷平。

借着,詹度又诱之以利,说如果张觉愿意投诚大宋,大宋可以加封张觉为节度使,全力支援张觉经营平州。

最后,詹度又威胁说,传闻张觉私下里准备联合周围几个州县,想要趁乱攻占燕山府。大宋雄师百万,你等不是大宋的对手,休要自取其辱。

张兴佑连忙表示平州军对大宋一片赤诚之心,绝无攻打燕京之意。此等捕风捉影的消息,或许是金军间谍在挑拨离间。

在表了一番忠心后,张兴佑匆匆赶回了平州。

张觉听说宋朝愿意封他为节度使,让自己继续统治平州,心中大喜,就写了一封纳土归降的表章,命人送到雄州宣抚司。

詹度看了张觉的表章,不敢擅自做主接纳平州叛军,就派人急报朝廷,请宋徽宗定夺。

同时,詹度分付张觉不可轻举妄动,害怕金国得知了平州叛军与大宋的这些勾当。

此时,左企弓等人已经在西门庆的护送下逃到了金国,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也得知了平州张觉叛乱的消息。

完颜阿骨打派遣驻扎中京道的兄弟完颜阇母率领三千骑兵前往平州兴师问罪,被张觉帅兵拒于营州城下。

完颜阇母派兵将皇帝完颜阿骨打的诏书送入了平州和营州城中,对张觉军进行招降。

诏书中说:“朕当初暂住燕京,嘉奖你们平州官民率先来降附,所以才把平州升为府,并作为大金国的南京,同时削减你们的徭役,减少你们的赋税。

朕对你们的恩惠够厚了,你们何苦再当叛徒奸逆?

朕本可亲提大军攻取南京,但此时正是农忙时节,刀兵一起,百姓们无法耕种。

朕不忍心因为一个恶人而危害到南京的众百姓,所以暂时按兵不动,希望你们明白朕的心意。

况且辽国已举国为我大金所有,你们孤城自守,又能有何作为?

南京虽叛,朕只对首恶治罪,其余军民一并释罪不予追究。望你们悬崖勒马,尽快投诚。”

完颜阿骨打的诏书虽然恩威并重,但张觉在平州盘踞多年,手下都是心腹之人,因而平州、营州的官民并未影响金国的号召,献城投降。

完颜阇母兵少,本就没有做攻城的准备。他见营州闭门坚守,只得引兵退去。

临行前,完颜阇母命人在营州城门上大书道:“夏热且去,今冬再来。”随后金军方才扬长而去。

张觉见完颜阇母不战而退,立即将其当作营州大捷报给了宋朝,借以邀功请赏。

听闻张觉击退了金军名将完颜阇母,宋徽宗君臣对张觉不由得更加重视了。

对于是否纳降平州,朝廷内部却有了很大的争议。

赵良嗣等人认为,金国一再明确告知宋朝,平州等地不能给宋朝,如今宋朝如果招降纳叛收回平州,是背盟的不义之举,会与金国交恶。为一平州得罪强大的金国,不是明智的选择。

然而在燕山府主持大局的燕山府宣抚使王安中等人则认为朝廷应该接收平州。

原来,张觉的智囊,辽国翰林学士李石已经化名李安弼,带着几个辽国遗臣秘密进入燕京城,求见了燕山府宣抚使兼知府的王安中。

李安弼向王安中吹嘘张觉统下的平州内有十万大军,外有天险地形,足以抵挡金国的进攻。宋朝如收回平州,金军再难越过燕山攻击宋朝,则北方从此无忧。

李安弼又说,若是宋朝不要平州,则平州张觉军会效忠辽国的天祚帝。张觉连同北面的萧干,西面的天祚帝这几股辽国残余势力联合起来,将会严重的威胁宋朝边境。

其实,翰林学士李石,如今的李安弼心中效忠的乃是辽国。他为张觉出谋划策,帮他叛金,是为了分裂金国,兴复大辽。

如今李安弼等几个辽国遗臣在王安中面前替张觉游说,其真实目的就是以平州为诱饵引宋朝上钩。他们希望借平州挑拨宋、金两国之间的关系,让宋、金毁约开战,给天祚帝趁乱复国的机会。

李安弼此人不愧有足智多谋之誉,他独自周旋于平州张觉和大宋朝廷之间,欲在这燕地掀起一场狂风暴雨。

王安中不知眼前这几个辽国遗臣复国的志向,反认为李安弼等人说得甚有道理。

于是,王安中上折子力挺收复平州,又派人护送李安弼等到东京汴梁城面见宋徽宗及众大臣,当面陈说平州形势。

也不知是李安弼与萧干暗中早有勾结,还是纯属巧合,当李安弼等人去往东京汴梁城时,萧干军突然对大宋亮出了他的爪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