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八百八十三章 童太尉要闪人了

十二月八日举兵造反,控制燕京城后,郭药师派人与金军联系,送上了降表,带领燕山府大小三百多官员和六万守军向完颜宗望军投降。

燕山府在割让给宋朝统治两年多后,又回到了金军的手中。

十二月十日,郭药师打开城门,迎接完颜宗望的军队进入了燕京城。

让蔡靖、吕熙浩等被劫持官员汗颜的是,燕京城中的百姓竟然真心实意的对金军夹道欢迎,城中欢呼声不断,似乎都在庆祝燕京城摆脱了宋人的统治。

还有那些从前不愿与大宋合作的世家大族,此时也纷纷露面,前来迎接王师。

在燕人的拥护下,完颜宗望以燕地解放者的姿态,志得意满的领军进入了燕京城。

被逼旁观的蔡靖等人却是垂头丧气,此时方知朝廷在燕地的施政有多么失败,早已失去了燕地民心。

难怪在还有六万兵马,粮草充足的情况下,郭药师一战之后就选择了投金。

完颜宗翰入城后,欣赏知府蔡靖忠心宋朝的气节,命军中的汉官劝说蔡靖投降,对他许以高官厚禄。

蔡靖说自己身为宋朝官吏,已经败了宋朝的燕山府,不敢再到金国误国误民,拒绝向金军投降。

而时立爱等燕地的辽国遗臣,此时却纷纷来投金军,为金军统治燕地,进攻宋朝出力。

十二月十五日,金军稍做修整离开燕山府继续南下时,完颜宗望命人将蔡靖杀害。吕颐浩等人则被完颜宗望带在了身边。

此时,完颜宗望还不信任刚投降的郭药师,只命他为前锋主帅,带一千骑兵给金军带路做向导。

郭药师不满这个安排,对完颜宗望说手中的兵太少,无法担当前锋重任。

完颜宗望又给郭药师增加了一千骑兵,但命令他不得擅自攻打抢掠前方州县。

自金军兴兵以来,燕地各州宋朝任命的官员纷纷抱头鼠窜。

景州城守吴震见势不好,由海路逃跑。

蓟州城守高公翰,副城守曾评带着守军逃往南方。

檀州城守徐杰、黄文也是弃城逃窜。

顺州城守林良肱逃往燕山。

涿州城守葛逢听到金军起兵就弃城逃跑。

易州城守黄烈还在城中坚持了几日,等到金军杀到城门外时才跳墙逃跑。但他逃跑时运气欠佳,跳城墙把双脚摔断,不幸丢了性命。

只有镇守燕山府的安抚使兼知府蔡靖不肯逃跑,拒降被害。

因为常胜军的投敌,整个燕地都很快落入金军的手中。完颜宗望挥军直指河北。

在郭药师的常胜军与完颜宗望军鏖战于白河的同一日,河东路太原府宣抚司早衙,童贯请太原府知府张孝纯一同议事。

此时宣抚司众人当然不知道决定燕地命运的决战正在遥远的燕山府展开,他们忧虑的是完颜宗翰军连下代州和忻州,李嗣本麾下十万大军旦夕崩溃,金军前锋正在逼近太原府。

童贯告知张孝纯,说因为前线情况紧急,自己准备明日一早出发赶回东京汴梁,亲自向朝廷汇报前线情况。

童贯请张知府好好镇守太原城。

张孝纯没有想到童贯在这个紧急时刻要走,坚决反对,要求童贯留在前线稳定军心。

张孝纯对童贯劝阻道:“金人撕毁盟约,大王应当大会诸路将士奋力抗敌,怎么可以就此离去?

大王这一走,人心骇散,无异把河东拱手让人。河东一旦失守,河北岂能保全?

大王务请留下来与我们共竭死力,率众报国。

如今太原府路地险城坚,将士谙战,金人未必就能攻破。”

因童贯被朝廷封为郡王,故张孝纯对他以大王尊称。

童贯闻言大怒,对张孝纯说道:“我只是受命宣抚,并非守土之臣,如果一定要我留下,还要你们这些守臣做甚么?

守城是你的职责,且须勉力!

我到京城禀奏,很快就会发动诸路军马前来策应。

我留下来,则两无所益。”

“大王要走,孝纯不敢强留。大王放心去,孝纯必与太原城共存亡!军机繁忙,下官告辞!”

张孝纯与童贯话不投机,愤然而起,不欢而散。

张孝纯回到家里,合掌大呼道:“平日里童太师多么威重,怎知大事临头,却畏懦如此!身为大臣,不能以死报国,只欲抱头鼠窜,何面目见天下士?”

不只是张孝纯对童贯要离开不满,马扩听说童贯要回东京,也急忙来劝童贯,说这种时刻,不能冒着被天下人唾弃的危险离开前线。

马扩又劝童贯将宣抚司从太原府移至河北真定府,理由是前线大部分地方都有关有城可守,只有真定府附近一片坦途。如不重点把守,恐怕金军会长驱直入。

而如果宣抚司移至那里,不但可以阻击金军,而且各路军马如果知道童太师亲自镇守最危险的地方,可以大大鼓舞士气。

马扩所献之策实在是谈不上高明,不过是热血青年的匹夫之勇。

无兵无将的情况下,让童贯带着宣抚司的幕僚们去真定府自蹈险地,这不是白白送死吗?

难道用童太尉的勇气、精神和天灵盖,就能打败金军的狼牙棒?

实际上,不只是马扩幼稚了,张孝纯也是一个没有军事经验的文臣。

他们只知道让童贯以死去守一城一地,却不知这样除了让童贯临死时背一个好一点的名声,实际上对于两国大战毫无作用。

童贯要想在这次国战中发挥作用,还真得及时赶回东京汴梁城,调集全**马与金军苦战。

只有童贯这种身在高位的人才知道,此战的关键在于东京汴梁城里的指挥调度。

然而皇帝身边那帮重臣,都是夸夸其谈的文臣,没有一个人有童贯这样的军事经验。

要调动指挥陕西五路的西军援救河东与河北,此时也没有比童贯更合适的人选。

正如童贯所言,坚守一地待援是守臣的职责所在,而他应该回到京城统揽全局,这样才能调动军队源源不断地来救援太原。

如果童贯被困在太原府或真定府,还怎么指挥各路军队?那他的作用,也不过就相当于是一个知府而已。

当然,童贯在道义上说不过马扩,只能假装同意,却没有任何行动。

马扩见状,再次找到童贯,请求他赶快赶往真定府。

童贯恼羞成怒,大骂马扩之所以让他去真定府,是因为马扩安家后,一家老小都住在保州。

童贯又说就算自己去了也没有,因为现在手中无兵,拿甚么抵挡金军。

马扩献策说可以就地招纳义勇。

童贯便说那不如你先去真定招兵买马,若是你能招到三万人,我就去真定府。

第二日,童贯与马扩等人就一起离开了太原,马扩赶往真定府招兵,童贯则带着宣抚司众人赶往东京汴梁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