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九百三十二章 内斗与外战

当宋军屡战屡败,损兵折将,金军南下二次伐宋时,大宋朝廷上,群臣又在忙碌些甚么呢?

因为赵桓登基当了皇帝,太子詹事耿南仲升为资政殿大学士、掌枢密院事,成为朝堂上的政治红人。

为了巩固皇帝赵桓的皇权,耿南仲牵头组织了对太上皇赵佶近臣旧党的政治清洗。

同样为了赢得政治清洗的时间,耿南仲主张对金国求和,稳定外部环境后,着眼于国内政治斗争。

大臣谢克家、孙觌、李擢、李会、王及之、王时雍、刘观七人结党依附耿南仲主和。

为了排挤主战派的李纲,耿南仲和吴敏不顾御史中丞陈过庭和陈公辅反对,一起推荐李纲领兵去救被金人围攻的太原,结果导致宋军大败,损兵数十万。

李纲也因此被耿南仲等人成功的赶出了东京汴梁城。

金国再次南征,众臣多主战,耿南仲却坚持割地求和。

耿南仲还指责敢说话的陈公辅是李纲党羽,陈公辅被逼辞职,被贬出东京汴梁城。

左正言、程瑀等人为陈公辅辩解,但并未被皇帝赵桓采纳。

李纲走后,朝中的主战派还有同知枢密院事许翰和太宰兼门下侍郎徐处仁。

许翰不但是主战派,而且早就是一个敢于和“六贼”为敌的耿直之人,他坚持朝廷务必要吸取前朝教训,重用“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这样的沙场宿将。

但是,与此同时,许翰却又在对金战争中犯下大错,坑死了种师道的亲弟弟、同为沙场宿将的“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

因误信错误军情,他接连敦促种师中发兵救太原,更不惜以军人最看重的名誉进行道德绑架,导致种师中仓促之下不带辎重和赏赐就上了前线。

结果种师中军在杀熊山全军覆没,宋军的士气也遭到大损。

为此,许翰遭到弹劾,也步李纲的后尘,被朝廷罢官。

主战的太宰兼门下侍郎徐处仁又与主和的少宰、知枢密院事吴敏在皇帝赵桓面前争执不下。

耿南仲与依附自己上位的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唐恪、户部尚书兼开封尹聂山欲排挤二人取而代之,就指使中丞李回弹劾二人,于是徐处仁、吴敏都被罢免。

吴敏被赶出东京汴梁城,打发去了扬州。他一时还未想通,暗道我与耿南仲不都是主和派吗?怎地主和派要对我下黑手?

走到半道上,吴敏总算是醒悟过来了,虽然同是主和派,可耿南仲是新皇帝赵桓身边的亲信,而自己却曾是太上皇赵佶的重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来我吴敏虽然为皇帝赵桓上位立下了功劳,但也是太子党的清洗对象啊!

不过,比起帮助赵桓守住太子之位,却依然被杀的梁师成,吴敏的下场已经算是很好了。

咱们这个圣上,还真是刻薄寡恩啊!

面对强大的外敌威胁,皇帝赵桓身边的重臣不是精诚团结,而是相互倾轧,不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逃不过被政治攻击的命运。

此时的朝堂上,政治风向完全根据皇帝赵桓的好恶而改变。

然而赵桓初登皇位,本就没有执政经验,他的为人又善变,立场总是摇摆不定。

于是,朝中一会儿主和,一会儿主战,让各地官民和军队都无所适从。

面对金军大举南侵之势,以耿南仲为首的主和派大臣主张派使臣与金国谈判,割地赔款求和。

中书侍郎何?却反对割地,请求建四道总管,由胡直孺、王襄、赵野、张叔夜分别率军勤王。

各地军队已响应勤王号召,唐恪、耿南仲、聂昌等人却认为,两国正要和谈,我朝却不停调兵,如果让金朝人知道了怎么办?岂不是让金国怀疑我朝求和的诚意?

因此,唐恪、耿南仲等人发檄文止住军队,不让他们赶赴东京汴梁城。

这时,天象不吉,彗星出于寅、艮之间。人们认为这是天象在示警了,耿南仲却说这是应在外夷金国身上。

谏官李光对此有异议,也被耿南仲赶出了东京汴梁城。

为了在战略上麻痹宋朝君臣,以免他们逃往京兆府、成都府等地,金朝使者王汭持完颜宗望书信,来到了东京汴梁城,欺诈耿南仲等大员,说宋朝割地可以求和。

老将种师道生前,得知真定府、太原府皆失守后,判断出金军的目标是东京汴梁城,檄召西南两道兵赴东京城勤王。

南道总管张叔夜、陕西制置使钱盖收到消息后,各自统兵赴东京城勤王,然而唐恪、耿南仲仍然坚定地主和。

正好,种师道回到京城不久就病死了,唐恪、耿南仲就发檄文止住诸军前进,两路军也各自回师。

大宋朝廷面对金国的军事威胁,应对就是如此的混乱不堪。金军却抓住时机,两路并进大举南下。

天会四年十一月,完颜宗翰誓师后,自太原发兵向宋朝的东京汴梁城进发。

金军西路军接连攻克了宋朝的威胜军、隆德府、泽州。

随后,完颜宗翰军又攻破天井关,逼进河阳孟州城。

孟州城都监张蒙方在关键时刻展现了勇气,与张团练一起领兵死守孟州城。

可惜孟州地方官军的战斗力太差了些,张都监的一万军马只坚守了一日,就被金军攻上了城墙。

张都监与张团练二人皆战死于乱军之中。

同年十一月,完颜宗望率领金军东路军直真定府南下。

当时,韩世忠率领宋金边境战败的宋军退守真定府以南的赵州,正挡在金军东路军前进的道路上。

韩世忠领兵奋勇抵抗,甚至冒险偷袭金军的营地,可谓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但韩世忠手下的兵还是太少了,很快就被迫突围撤退,未能守住赵州城。

邢州信德府,从种师中军死里逃生的张俊领兵与完颜宗望军交战,同样大败亏输,逃回信德府城闭门不出。

这两个日后的“中兴四将”兵微将寡,面对的又是全盛时期的金军,依然是没有扭转乾坤之力。

完颜宗望军没有在邢州信德府城下久留,而是继续南下。

此时已经没有大将担任河东、河北宣抚使主持战局,河北各州官军都是各自为战。

有的州县闭门固守,有的州县望风而逃,也有的地方跃跃欲试,还想要与金军较量一番。

大名府留守杜充认为自己治下兵强马壮,就派军出城迎战金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