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九百六十章 西门大债主

虽然也是在南薰门外的青城玉津园安营扎寨,但西门庆并未如完颜宗翰那样特意摆开军马威慑楚国大臣。

得知权开封府尹周懿文来访,西门庆派人将他接入玉津园,热情款待了周懿文。

周懿文见西门庆没有流露出一丝敌意,心下大安,就开门见山地询问西门庆,领这么多义军入京,究竟是何目的。

西门庆笑着反问道:“周府尹如今被陛下委以重任,想必是拥戴陛下登基称帝的吧?”

周懿文面色微红,开口说道:“时势所迫,不得不为。陛下接受金国册封,也是为了保全满城文武百姓。本府以为,陛下乃是爱民之天子,理当拥戴。不知西门庆大官人意下如何?”

西门庆听了,颔首说道:“周府尹所言极是,陛下实有爱民之心。赵氏失德被废,乃是咎由自取。这皇帝宝座难道只能让赵氏坐么?”

周懿文听西门庆对赵氏宗族充满了蔑视之情,知道西门庆不是领兵来为赵氏复辟的,顿时大喜,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

“西门庆大官人,这么说你也支持陛下继承大统?京东路各州可是与大官人意见一致?”

周懿文欣喜地问道。

“周府尹,你可知,楚国危矣,你等即将大祸临头!我此番领兵前来,就是为了救陛下与你等楚国大臣!”

西门庆忽然收起笑容,对周懿文严肃地说道。

“西门庆大官人,楚国危机何在?”

周懿文虽然知晓各地都还未向楚国皇帝张邦昌效忠,但也不知金军刚退,东京汴梁城周边就有赵氏宗亲的势力在蠢蠢欲动。

西门庆早就在京畿地区遍布情报网,赵叔向、张深、刘光世等人在颍昌府的动向如何逃得过西门庆的耳目。

他告诉周懿文,为亡宋复辟的势力很快就会挥军进京,逼迫楚国皇帝张邦昌让位。

一旦楚国皇帝张邦昌丢了皇帝宝座,不仅他本人的身家性命难保,周懿文这些拥戴他登基的从龙大臣也难逃一死。

然而此时楚国能够直接掌握的军队,只有范琼的一万多人马,完全挡不住各地野心家的军队。

西门庆告诉周懿文,自己领兵前来,就是为了进京护驾,保护大楚国皇帝张邦昌和京城中的诸位大臣。

此外,西门庆的选择,也就是南京应天府留守程万里的选择。南京应天府和京东路会成为楚国的一大支柱。

周懿文听了,将信将疑,暗道莫非这西门庆大官人是应天府留守程万里派来夺权的?

不过,西门庆军已经不请自来,掌控了东京汴梁城的外城,信与不信,都改变不了如今西门庆与程万里一方强势的局面。

既然权四厢指挥使范琼将军也没有实力赶走西门庆军,周懿文此刻纵然是不信,也得装作深信不疑。

于是,周懿文起身行礼,向西门庆大官人和程万里留守表达感激和景仰之情,并说要立即入宫向皇帝张邦昌回禀。

临行前,西门庆让周懿文给皇帝张邦昌带回一个消息,说自己已经从金军那里救回了四千多东京汴梁城的女子,请城中官府配合西门庆军送这些女子归家。

听到这个消息,周懿文如遭雷击,呆立在那里,半晌醒不过神来。

西门庆大官人竟然从不可一世的金军手中救回了四千多女子?这、这简直匪夷所思,让人不敢相信。

要知道,为了完成与金军的交易,京城中但有一些姿色的女子,都被开封府抓走送入金军大营了。

这一次搜捕可是铁面无私,六亲不认,即使是皇亲国戚都跑不掉。

时任大理卿的周懿文也难以幸免,他不得不献出了自己的两个小妾,以此展现自己的忠诚。

往事不堪回首啊!

得知西门庆救回来四千多女子,周懿文急忙请西门庆帮忙查找自己的那两个小妾。

西门庆在雍丘县驻军时,早就将这四千多京师女子登记造册,逐一查清了她们的底细。

不如此,西门庆怎能知道哪些贵戚官员欠下自己一笔人情债呢?

因此,当周懿文提出查找自己的小妾时,西门庆安排下去,不过一柱香的时间,营中就将周懿文的两个小妾送到了周懿文的面前。

周懿文与两个小妾劫后重逢,少不得拥抱在一起,洒了几滴辛酸泪。

西门庆大官人好事做到底,为周懿文的两个小妾安排了一辆马车,让她们能够跟随周懿文一道回城。

这一次,周懿文带着真挚的感情对西门庆千恩万谢后,方才上马离去。

西门庆看着周懿文兴奋远去的背影,默默地记下了周懿文的这笔欠账。

老爷我可是真金白银帮你赎回两个小娘子的,日后你不得十倍回报于本大官人么?

大张旗鼓做好事,积累功德和名望的感觉可真爽啊!

西门庆为何要帮张邦昌稳住楚国形势,而不是一到东京汴梁城就对他取而代之呢?

当然是时机还不成熟,需要先让张邦昌这个倒霉皇帝背黑锅,承受拥护赵氏的复辟党的仇恨。

待到借楚国和张邦昌的名义镇压瓦解了复辟党的势力后,西门庆再取而代之不迟。

只要枪杆子掌握在西门庆的手中,名声本就不佳,握不住笔杆子的楚国皇帝张邦昌只能是一个傀儡皇帝。

那么,在西门庆已经提前除掉了康王赵构这个最好的复辟者后,继承亡宋的楚国境内,还会有为亡宋招魂的复辟势力么?

当然会有了!

毕竟赵氏已经繁衍了这么多代,就如汉朝能够有放牛的宗室后代刘盆子,卖草鞋的宗室后代刘备,宋朝的野心家们当然也能找出几个姓赵的宗室后代来兴风作浪。

被金国掳走的宗室成员基本上都是执掌皇权的宋太宗一系子孙,但也并不是全部一网打尽。

因为一部分太宗分支子孙名爵不高,分散到各地为官,从而幸运地躲过了东京汴梁城的这次劫难。

太宗的六世孙赵不试,此时就在河北路担任相州通判。

金军二次南下后,完颜宗望的东路军绕相州而过,直取东京汴梁城。知州汪伯彦庆幸之余,依然歌舞升平,不思勤王救驾、保境安民。

宋太宗的这个六世孙,通判赵不试却带着军民终日巡城,防备金军的进攻,向世人展露了一丝英气。

磁州知州宗泽得知金军攻破东京汴梁城,太上皇与皇帝,以及京师的宗室诸王都被金军掳走后,将目光投向了相州通判赵不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