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第九百九十五章 西门庆征西

西夏军大举入寇陕西五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熙河路烽烟四起,唯有秦凤路,永兴军路还没有西夏军的踪迹。

秦凤路经略使赵点无后顾之忧,亲自统兵两万赶到渭州城外,援救被困于渭州的泾原路经略使席贡。

泾原路的兵马在镇戎军和瓦亭寨两度大败后,大多退缩回渭州坚守,再无力量在野外与西夏军对峙。

一旦泾原路失守,西夏军就可以直接杀到京兆府,动摇楚国在陕西的统治。

因此,驻军京兆府的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永兴军兵马总管王进也领兵三万沿泾河而上,进入了泾州城。

到达泾州城后,王进分兵五千给“跳涧虎”陈达和“白花蛇”杨春,让他二人火速北上原州,帮助当地守将坚守城池,确保原州不失。

随后,王进就以统制韩世忠为前部先锋,让他率领五千兵马继续沿泾河西进,直抵渭州城下。

王进则带着“九纹龙”史进和“神机军师”朱武二将,统领着大军紧随其后。

王进此番西进,也有一些复仇的心思。

当年王进的主帅刘法,正是败亡在了李察哥的手中。王进得知围困渭州城的是西夏国兵马大元帅,晋王李察哥之后,决意在渭州城下击败李察哥军,为刘法将军复仇。

王进离开京兆府西进时,也给华州、商州、陕州等地驻军下令,要他们随后跟进支援,齐集泾州。

因此,陕州等地的军马也纷纷沿黄河、渭水西进。

就在此时,陕州城北的黄河上出现了一支逆流而上的楚国官军船队,船首上高挂的旗帜迎风招展,旗帜上绣有一个龙飞凤舞的“关”字。

这支军队,正是“大刀”关胜、“井木轩”郝思文、“丑郡马”宣赞和“圣水将军”单延珪四将统领的一万劲卒。

而那军旗上的“关”字,正是当朝大书法家西门庆枢密使的墨宝。

得知西军被西夏军打得损兵折将,无力反击后,西门庆知道立威的机会来了。

于是,西门庆一边飞鸽传书,让王进西进解渭州之围,一边调兵遣将,要兴兵征讨西夏国。

被西门庆授予军旗的关胜军奉命先行开拔,前去支援鄜延路的延安府。

关胜的行军路线是,乘船从黄河上行到潼关,进入渭水,再向北走洛水直达延安府的甘泉县。

到达延安府的甘泉县后,关胜军再弃船步行,向北赶往延安府。

西门庆要操练水军将士,同时让关胜军也省去了许多鞍马劳顿。

关胜军在陕州城外停泊歇息,补充物资时,一个青年将领前来拜访主将关胜。

那青年在关胜面前毛遂自荐,愿在关胜军中效力。

关胜问了那青年的来历,此人名叫李彦仙,宁州彭原人,后徙居巩州,也就是陇西。

因为生长在边塞地区,李彦仙自幼习得弓马枪棒之术,又饱读兵书,有从军破夏之志。

前宋靖康元年,金兵进犯汴京,李彦仙散尽家财,招募兵马勤王,被朝廷授予承节郎,率三千壮士增援京都。

当时正巧遇到李纲奉旨宣抚两河,李彦仙上书弹劾李纲不知用兵之术,结果遭到有司追捕,不得不易名逃匿。

这年,金兵占领了河东,李彦仙为报效国家,再度从军。

河东失陷后,李彦仙来到陕州拜见守将李弥大。

李弥大曾经因为与李纲不合而被贬,与李彦仙颇有几分同仇敌忾,惺惺相惜之情。他见李彦仙谈吐不凡,就向他请教西北防务。

李彦仙指点江山,慷慨激昂,受到李弥大的欣赏,被留为裨将,驻守崤渑之间。

此时,金兵又犯汴京,永兴军安抚使范致虚奉命统帅六路大军增援。

大军开拔前,李彦仙不以位卑,再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崤渑是险要关隘,难以驻军,前进后退都容易导致军队溃散。

大军应分道并进,寻找时机出关。还应当以一半军兵扼守陕西,才可进一步采取行动。”

范致虚和李纲一样,本是一个不知兵的文人,加之他刚愎自用,所以不仅未听劝告,反而责怪李彦仙贪生怕死,沮丧军心,将李彦仙革职调离,打发到陕州石壕镇担任了负责捕盗的石壕尉。

如今听闻西夏军入侵陕西五路,李彦仙又有了上阵杀敌的报国之心。

只是范致虚辈还在陕西,李彦仙苦无出头之日。

如今听说枢密使西门庆麾下军队关胜部挺进陕西,李彦仙暗道有了用武之地,于是带着数百部众赶到陕州城外,专程恭候关胜军的到来。

关胜也是一个怀才不遇,长期屈居下僚的人,他听了李彦仙的遭遇,先生了三分好感。

与李纲、范致虚那些好名而不知兵的人不同,关胜可是自幼熟读兵书,以先祖关羽自勉的人。

关胜当即就与李彦仙考校了一番行军作战之法。李彦仙对答如流,说得头头是道,让关胜大为欣赏。

于是,关胜将李彦仙收于军中,依旧担任裨将。待日后立下战功,再行封赏。

李彦仙带领数百部众兴高采烈地加入了关胜军,跟着关胜向延安府进发。

关胜军西进后,西门庆也在东京汴梁城外誓师,亲率六万精兵征西,正式敲响了楚夏决战的战鼓声。

此番出征,西门庆身边猛将如云,鲁智深、蒋忠、焦挺、汤隆、洪振、岳飞、王贵、张宪、姚政、徐庆、段景住、范琼、魏定国、史文恭、苏定等将都在军中,“神医”安道全也带着医护队伍随军出征。

西门庆的六万大军中,带了三万火枪兵,由西门庆和汤隆、魏定国二将指挥,凌振没有随军出征,而是留下来负责南京应天府和东京汴梁城的火器作坊建造和火枪、火炮的生产。

西门庆的妻舅扈成以及祝彪、祝虎等将此番也没有出征西夏,他们被西门庆留在了东京汴梁城,继续控制京畿路的军队。

西门庆大军出发时,楚国皇帝张邦昌率文武百官出城相送,京师百姓也自发地赶来为西门庆军助威。

带着京师商人们捐献的各种劳军物资,西门庆军士气高昂地离开了东京汴梁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