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111、冒牌使者

三国志廖化新传 111、冒牌使者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廖化是一个汉人,穿着打扮也跟五溪蛮扯不上半点关系。

所以,樊胄针对穿着疑点,提出询问,廖化则很冷静的进行回答。

战乱年代,不少蛮族会到汉族聚集地生活,汉族流民也有不少人会前往蛮族营寨生存。

身份问题说清之后,樊胄又问了很多五溪蛮的问题。

在这里,樊胄用上话术,很多地理和人名都故意讲错。

廖化虽然是从五溪蛮营寨里过来的,但毕竟在山上呆了七天。

所以,虽然对五溪的情况不了解,拿来糊弄樊胄,倒是够用了。

确认廖化是五溪蛮使者之后,樊胄的态度变得愈发热情。

樊胄不仅带廖化认识在场的夷汉首领,还对廖化嘘寒问暖,俨然一副老友的模样。

客套话说完后,樊胄询问起五溪蛮的参战情况。

廖化清楚,五溪蛮将会派出三千人到达战场,但是,廖化没有在这时候说实话。

他虽然声称五溪蛮会参战,但只承认,蛮兵会派出千人支援。

之所以有所保留,廖化也是为了留有余地,同时,隐瞒情报。

廖化始终觉得,当着在场的汉夷首领们宣布五溪蛮的真正实力,实在太不小心了。

这些豪族,完全可以两头下注,尤其是那些夷兵首领,对刘备并没有多少忠心,随时可能背叛,廖化因此留下余地。

廖化打算以使者的身份,考察临沅城的实力。

确认了樊胄的本事之后,廖化再经过私下途径和对方见面,告知对方真实情况。

虽然不懂廖化的小心思,很显然,樊胄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樊胄语气有些急躁,“贵我两军共襄义举,此时正需要兵力,希望使者回去告诉你家大王,增派兵力,援助临沅。”

廖化倒是把自己带入了五溪蛮使者的身份,以五溪使者的视角和樊胄谈条件,“我们听说,将军麾下有义兵数千……”

没等廖化说完,樊胄插嘴了一句,“你们大王的消息太滞后了,武陵郡的义士至少在三万以上,整个武陵郡都打起来了,除了临沅城,沅南、沅陵都有义兵起事,江东军躲在城里,不敢出战。”

话锋一转,樊胄说道,“我希望将军带兵入城,不全为了参战,也为了帮五溪王立下大功。”

“我军刚刚起事,正是用人之计,一旦汉中王主力到达战场,一切都不一样了。”

樊胄的这番话,和廖化说服沙摩柯时的那番话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无论樊胄怎么舌灿莲花,廖化总归得到了习珍的提醒,樊胄骗不了廖化。

数千部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翻升近十倍。

樊胄最终看向廖化,拉着廖化走到一旁,“其实,我们的兵力不到两万,所以,五溪蛮的支援对我很重要。”

“我相信,以五溪蛮王的身份和动员能力,至少可以发动起上万的兵力。”

樊胄依旧没有说实话,但是,至少摆出姿态,试图争取廖化。

廖化却依旧冷着脸,“没错,我五溪族兵力虽然单薄,兵力不只一千人。”

“但是,我们不能派出太多人,各处营寨依旧需要集结重兵防守。”

“樊将军兵精粮足,又有汉中王和廖化将军共同支援,那么,五溪族摆出一个支援态度,也就足够了。

樊胄的表情有些尴尬,语气也变得急躁了些,“没错,主公确实会率大军赶到战场,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时间内,我军只能和五溪蛮兵守望相助。”

廖化:“我们五溪蛮的营寨就在临沅一带,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多年,族人不可能背井离乡,反倒是樊将军,局势不妙随时可以撤军,那时候,遭遇敌人报复的,必然会是我们五溪蛮兵。”

提出这个顾虑,廖化的实际目的是想探一下樊胄。

江东军顺流南下,不论是士气和战斗力都非常旺盛,这时候动兵,很危险。

从私心上看,廖化更希望樊胄能够把部队一直西撤,撤到位置更险要的沅陵城去。

那样的话,不仅可以延长江东军的补给线和进攻距离,而且,缩短了零陵兵的支援距离。

那时候,廖化可以利用五溪蛮的勇猛和地形牵制住江东军的军力。

汉兵不仅可以趁机壮大自己,还可以伺机反攻,这个策略,远比坚守临沅城,抵御敌军进攻要更强。

听完廖化的质疑,樊胄连连摇头,“临沅不仅仅位置重要,而且,还是武陵郡的治所,不仅仅是我,武陵太守也不可能愿意放弃这座城池,所以,五溪蛮的兄弟不必担心我们会逃跑。”

“我可以向五溪蛮的兄弟们承诺,即使战事不利,我军也不会撤退,将士们誓与临沅城共存亡。”

廖化仔细打量起樊胄,对方是认真的。

樊胄根本就没有南撤的想法,廖化虽然见到了不少汉夷的首领,却没有看到任意一个水军将领。

没有船只,就意味将士们的运力不足。

所以,廖化怀疑对方确实存了坚守城池的心。

廖化不打算继续试探,“我需要看到将军的真正实力,只有这样,我才可以说服将军。”

“打仗拼的不仅是兵员,更是武器装备,我想知道咱们的储备情况。”

一边告诉廖化城里物资充裕,樊胄一边主动带着廖化离开府衙,前往仓库。

府衙的位置在城西,仓库的位置在城东,幸运的是,在战马的协助下,众人行动速度很快。

即使在行进过程中,樊胄也不断尝试说服廖化,不仅介绍汉军优势,还勾勒未来的前景。

对于廖化这种看惯了兴衰成败的老将来说,他现在更看重的,还是那些能抓在手里的东西

在行进的过程中,两人遇到了不少流民,大多数是老幼妇孺,但也有不少青壮。

这些人的面色比较慌张,甚至有一个人冲撞了队伍。

樊胄对平民的态度倒是很友善,不仅恕冲撞者无罪,还对平民进行了安抚。

这个小插曲,丝毫没有影响到一行人前往仓库的节奏。

很快,众人到达了仓库。

樊胄亲自向廖化解释,临沅是一个水路中转的重要城镇,当汉兵杀进城池的时候,仓库内的很多粮食和物资都没有转运走。

樊胄还向廖化保证,无论五溪蛮有多少人进入临沅城内,都不需要为粮食问题产生担忧。

当然,樊胄似乎也明白,只有空口白牙说服不了廖化,所以,他在前方带路,主动带着廖化进行巡视。

众人先到了粮仓。

粮仓内,有不少粮堆,所有粮堆都堆放在了一起,似乎用黑布罩住了。

樊胄专程带着廖化走到了最外侧的一个粮堆,士兵掀开了上面的黑布,廖化亲自抓起了一把粮食,都是上好的大米。

从粮仓内的粮食储量上看,汉兵确实有守城的能力。

检查完粮仓,樊胄又带着廖化前往武器仓库。

武库里堆放着各类箱子,箱子外面还散落了不少武器。

樊胄就近打开一箱之后,露出了里面的一箱子短刀。

廖化确认,在场这些箱子里放着的,确实都是武器。

从樊胄展现给自己的情况来看,汉兵物资的确很充足。

廖化似乎确实多心了,只要城里有足量的物资,就完全可以武装起足够规模的将士。

检查完粮食和武器,廖化本想继续检查储存物料的仓库,樊胄却认为物料不充足阻止了廖化。

离开仓库之后,樊胄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城里的战争物资很充足,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五溪蛮的勇士,希望使者能够在大王面前美言两句。”

樊胄的得意神色还没有完全消除,东门方向响起了撞击声。

不少流民从廖化几人身边经过,朝着东门冲了过去。

廖化和樊胄两人对视了一眼,樊胄先调转马头朝着东门冲了过去。

廖化和其他将士紧随其后。

东门的情况已经很混乱了,一伙流民围住了东门。

民情汹涌,流民们手持棍棒和守兵对峙。

东门紧紧关闭,城头响起了守兵的呵斥声,但是,城门却响起了拍打声和撞击声。

如果放任这种情况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掀起暴乱

樊胄似乎也意识到情况不妙,分开人群来到了城门处。

亮明身份,现场的紧张气氛稍有缓解。

守兵认识樊胄,复原了整个对峙过程。

这几天,就不断有流民南下。

刚开始,守兵们没多想,稍作盘查之后,便一律放行。

随着流民的数量开始增多,守兵们的核查压力开始增加。

守将不得不驱赶了还没进城的流民,下令封闭城门。

天色渐晚,离开临沅城,流民们也无处可去。

所以,不少人逗留在城外,哀求守将重新开门。

原先进城的那些流民,也有不少人是城外流民的家眷,为了让守将重新开放城门,这些人在城门处聚集了起来,甚至拉拢了不少城里的流民协助。

城外的流民们知道城内的事情后,不知道谁想的主意,找到了一根圆木,试图破门进城。

樊胄和廖化看到的,恰恰就是这一幕。

守将说明情况之后,一位流民老者走出队列。

老者看着樊胄,“这位将军,我也有话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