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131、鬼祟之人

三国志廖化新传 131、鬼祟之人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城门缓缓开启,苏由亲自带领两名骑兵出城,朝着那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冲了过去。

看到来势汹汹的三人后,那人转身就跑,但是,两条腿的人根本跑不过四条腿的马。

苏由把那名形迹可疑的人带回城头。

看着面前的青年,廖化有些感慨,这人不仅行动猥琐,长相同样难看。

沙摩柯先开口,“你这该死的江东军细作,你们白天祸害了临沅城,这还不满意,晚上又来搞小动作,说出你们的计划,我可以让你死的时候,轻松一些。”

沙摩柯的彪悍形象,配上他的威胁,确实把青年吓坏了。

对方以为沙摩柯说了算,不停的求饶。

沙摩柯的这番话,却把廖化说笑了,按这位蛮王的说法,交不交待的结果都是死,这个斥候还怎么敢开口。

沙摩柯的威胁终究还是吓到了这名猥琐青年,廖化认为时机成熟,询问起来人的目的。

青年仿佛此时才回忆起自己带着任务进城,他的语速很快,“我有要事见廖太守,见不到廖太守,我什么也不会说。”

配合上青年不断哆嗦的双腿,这番话其实很没有说服力。

廖化完全可以直接亮明身份,但他却准备开个玩笑,进行试探,他认为,面前这人并非硬汉,根本不需要使用手段。

廖化笑了笑,“抱歉,廖太守军务繁忙,不能见你,你不交代清楚目的,那就请回,我也不杀你,直接从城头上跳下去吧。”

话音刚落,一阵阴风吹过,青年打了个冷颤。

从临沅城跳下去,即使不死,也得重伤。

青年强硬不过三秒,立即交代了自己的任务。

青年是江陵令姚泰的同乡。

姚泰命令青年混入临沅城,向廖化请降,请求汉军带兵突袭汉寿县。

廖化根本不记得姚泰这个人,询问之后,才明白,姚泰和潘濬一样,都曾是汉军在江陵的官吏。

糜芳献出江陵城投降之后,姚泰也改换门庭,投靠了江东,一直在潘濬的手下做事。

虽然青年看上去很怕死,但廖化不会轻易陷入到对方的思路中。

问了对方几个问题,确认对方的江陵人身份后,廖化也坦诚了自己的身份。

“我就是廖化,你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跟我说,但是,你先得告诉我,你是怎么穿过我军斥候的侦察,来到城下的。”

比起敌人的请降,廖化更关心的是斥候的侦察漏洞。

青年可以来到城下,说明斥候执行任务的时候,有缺陷。

而且,廖化突然间转移话题,青年反应不及时,当然也不会撒谎。

青年:“我刚刚离开汉寿,斥候就把我拦下了,我只说自己是廖太守的好友,斥候就放行了。”

青年的这番话,似乎到处都是漏洞,但对方敢这么说,恰恰证明了对方说了真话。

和熊山的斥候相比,武陵郡汉兵的意识差了很多。

廖化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增强斥候的警惕心。

话题重新转了回去,“姚泰想跟我说什么?”

青年毫无保留,姚泰的请降,和廖化有很大的因果关系。

事情起因还得追溯到廖化的那三刀。

廖化把潘濬劈落马下,卫兵们立即救起了潘濬。

那个时候,潘濬已经身手重伤,但他却是一名有职业素质的统帅,强打精神,装成无事的模样,甚至装模做样揉了揉胸口,示意廖化的劈砍毫无威胁。

潘濬努力维持部队不崩溃,但主将遇刺的消息还是影响到了江东军的前线作战,队形变得混乱。

这也是廖化和郑力等人可以顺利撤回方阵的重要原因。

等到汉军的援兵加入战斗,潘濬选择暂时收兵,撤出战场,重新整队。

但是,江东军还没有完全做好战斗准备,汉军已经进城了。

潘濬不得不强忍伤痛,先后组织部队,对临沅城的东门和南门发起强攻,以求接应城里的部队。

接应行动晚了一步,汉军又加强了临沅城的守备,最终,潘濬带兵撤回了汉寿县。

潘濬的坚持,虽然避免了江东军的崩溃,却让他错过了治疗伤情的最好机会。

进入汉寿县没多久,潘濬就因为伤势过重而死。

潘濬死后,江东军由朱然暂时统帅。

虽然潘濬得到了孙权的信任,平日里也很会为人处世,但是,他这一死,他代表的荆州系兵将瞬间变得群龙无首。

荆州兵大多由关羽军降兵组成,战事不利,江东兵难免会迁怒这些出身不好的战友。

荆州兵将不仅成为了江东兵的出气包,还在后勤补给上受到军需官的刁难和克扣。

朱然的不作为,放任了荆州兵不满情绪的持续发酵。

最开始,荆州兵的将领们也没打算做些什么,家眷在江陵,给江东军做事,就得低着头,夹着尾巴做事。

但是,并非所有荆州兵将士都是关羽军的降兵,很多人也是后来招募的荆州人。

而且,一些年轻人受不了这口气,面对刁难,一名荆州兵和江东兵产生了口角。

荆州兵一怒之下,杀死了江东兵。

杀人之后,凶手知道自己惹上了麻烦,丢下武器逃回自己的部队。

但是,荆州兵营地并不能保证杀人者的安全。

被杀的江东兵主将亲自带兵,在众在目睽睽之下,冲进了荆州兵的营地,当着荆州兵主将的面,杀死了那名凶手。

荆州兵主将既没做什么,也没说什么,放任江东兵扬长而去。

刚刚战败,将士们精神很紧张,很多荆州系兵将都产生了恐慌和不满。

姚泰没有不满,但是,他麾下的士兵们却开始自救,有人提议逃亡,有人决定造反。

一些和姚泰关系不错的士兵提议造反,并且,带人找到了姚泰这位江陵令。

在士兵们明晃晃的刀枪劝说下,姚泰同意起事,这才有了派出青年同乡,联系廖化约降的事情。

听完青年的话,廖化有些沉默,如果青年说的是真的,那么,现在确实是进攻汉寿县的最好时机。

朱然无视荆州兵诉求这件事,廖化其实很理解。

代理一军主将,需要日理万机,尤其是在江东军刚刚兵败的当下,朱然很多军务需要处置,江东兵和荆州兵势同水火,军中的流血事件恐怕根本没有传到朱然的耳朵里。

本就没有意识到荆州兵的不满情绪,自然也就无从解决。

朱然只要是个有常识的将领,就会想办法解决军中危机。

等到荆州兵的不满遭到压制,袭击汉寿县的好机会就失去了。

从青年的话语中判断,荆州兵的反叛行为没有组织性,很容易暴露,更容易镇压。

巨大机遇的背后,廖化面临着同样巨大的风险。

敌人未必不会使用诈降计,引诱廖化带兵出城。

甚至于,敌人可能进行苦肉计,伪造出城中发生内乱的模样。

听完青年的话,沙摩柯开口劝道:“机不可失,你不是想打汉寿县吗,现在机会就摆在咱们的面前,大干一场吧。”

廖化看向苏由,对方没有表态,但目光坚定。

廖化知道,不论自己有什么命令,这名忠诚的部将都会坚定的执行。

没等到酒宴结束,廖化立即派出大量传令兵,集结队伍准备作战。

酒宴影响到了汉军的集结速度和集结兵力。

尤其时廖化训练的那支蛮兵方阵,全军将士大多已经喝的醉醺醺的,不堪再战。

反而是苏由训练的那一支流民军,依旧保持着足够的清醒。

廖化陆续集结了上千士兵,集结好队伍之后,他不再等待。

在青年的引路下,将士们开始向着汉寿方向行动。

行军到半路,廖化遇到姚泰派来的新使者。

青年确认了使者的身份之后,廖化与使者接见。

使者告诉廖化,姚泰的起事已经暴露,江东军正对城内的荆州兵发起攻杀,荆州兵打不过,正处于劣势,希望汉军加速支援。

廖化没有迟疑,立即命令将士们急行军。

到达汉寿县城外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荆州兵打开了城门,放汉军入城。

廖化派人接应姚泰,但是,江东军已经杀死了这位江陵令,正带兵清剿县城内的荆州兵残部。

失去了内应,廖化直接登上了城楼,居高临下,坐镇指挥,部将们各司其职,在汉寿县内引兵作战。

有廖化居中统筹,汉军虽然兵少,却更能发挥出战斗力。

经过一夜战斗,江东军却损兵折将,部队散落在整个县城的各个区域。

汉军轻松获胜,把江东军驱逐出汉寿,夺取县里粮食的同时,还得到了大批经验丰富的荆州兵做补充。

支撑江东军南征的粮食,此时却便宜了汉军。

汉寿县东北,多是山地,附近已经没有能让江东军重整旗鼓的城池了。

汉寿县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可以用来阻击江东军。

但是,这座城池不够坚固,廖化并不准备和敌人围绕汉寿县打硬仗。

留下一名部将守卫汉寿县之后,廖化下令把粮草辎重转移回临沅城。

临沅城刚刚经历了战乱,城池需要整修,所以,廖化命令苏由和樊胄抓紧时间备战。

这一次,廖化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把临沅城的实际指挥权交给了苏由,樊胄仅仅负责政务。

除了守城,苏由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训练新军。

廖化希望从流民中选择更多可靠士兵。

廖化和沙摩柯,带领武陵蛮重新南下。

汉寿城的胜利已经打消了廖化的后顾之忧。

南征沅陵的时机已经到了。

在沅南城,将士们补充了粮草。

统帅汉军将士来到沅水河畔,廖化下令登船,新的战斗即将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