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142、审问巴适

三国志廖化新传 142、审问巴适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劝住暴怒的沙摩柯,廖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沙摩柯是五溪蛮王,得到了廖化的提醒,这位蛮王必定可以掌握好对覃氏一族的处置分寸。

覃烈虽然是一族的族长,但他不过是一个空怀理想的老顽固罢了,无法勾起廖化的丝毫兴趣。

廖化更关心的,是巴适。

和沙摩柯的关注点不一样,廖化更在意巴适传递消息这件事。

询问老王死亡真相时,廖化没机会,也不适合追问。

事了之后,廖化腾出精力,第一个去找巴适。

廖化不仅想知道江东军和五溪蛮传递了什么,他还想知道,覃氏通过什么手段和江东军建立联络,以便进行防备和利用。

出门之后,廖化打听到了巴适的下落。

五溪营寨里没有专门关押犯人的大牢,覃氏之乱又牵扯到了太多人。

普通的房屋根本关不下所有俘虏,所以,蛮兵们在营地中设置了一个区域,安排蛮兵驻守,关押俘虏们。

由于沙摩柯没有特殊交代,巴适也和其他俘虏关在了一起。

确认目的地之后,廖化带上两名卫兵立即动身。

覃氏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却依旧给营地造成了破坏。

蛮兵们正在清理并修复营地,挽回和弥补损失。

说明身份之后,廖化穿过了警戒和关押的蛮兵队列,在卫兵的保护下,三人进入俘虏中间。

三人的打扮和蛮兵不同,他们的出现,迅速引起了蛮兵俘虏的注意。

覃烈、巴飞特那种五溪族至上的思路,似乎在覃氏蛮兵的心里很有分量

寻找巴适的时候,不少蛮兵朝着廖化破口大骂,这些蛮兵似乎真心觉得,汉兵的出现,导致了族人的灾难。

如果廖化三人手里没刀,这些蛮兵很可能会冲上来。

廖化根本不在意蛮兵的误会,在他看来,这些人只是牺牲品,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没有准确定位。

巴适大概是俘虏中,唯一一个对自己有准确定位的人。

见到廖化之后,几人找了一个清净的角落,巴适非常激动,“在下自知罪孽深重,但已决心悔过自新,我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廖将军劝大王饶我一条狗命,在下必有重谢。”

廖化差点笑了出来,所有求饶的说辞,都大同小异。

对方的姿态摆得很低,但廖化依旧板着脸,“是否活命,得看你的表现。”

巴适一脸谄媚,“廖将军想知道什么,尽管开口,我一定告诉您想要的东西。”

对方明显理解错了廖化的目的,廖化并不需要假口供。

廖化摇摇头,“不是我想知道什么,而是,你能给我提供什么。”

“你慢慢说,我仔细听,记住了,这可是你最后的活命机会,可得考虑清楚再张口。”

巴适有些急躁,“我多年的积蓄都藏在一个陶罐中,那个陶罐就埋在……”

廖化挥挥手,打断了对方的话,“我不缺你这点钱,你犯下的,是死罪,你的那些财物,只怕也有很多不义之财,还是留给家人吧。”

巴适盯着廖化看了很久,直到廖化作势要走的时候,他才慌了,讲起自己的经历。

话题从老王的死因讲起。

廖化倒也没有打断对方,重要的情报,这些繁琐无用的情报中,一定有重要价值。

在沙摩柯面前,巴适还是撒谎了。

按照巴适的说法,老王昏迷的时候,巴适就怀疑过覃凯夫。

但是,巴适不敢向沙摩柯报告,为了避免收钱办事的行为暴露,他只能相信有人对老王下咒了。

巴适同样不敢向覃凯夫询问真相。

覃凯夫即使对老王出手了,他也未必会承认。

如果覃凯夫真的动手杀了老王,巴适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果因为知道太多内部遭到灭口,那就糟了。

内心虽然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老王死于咒杀,巴适还是想过覃凯夫投毒的可能,也考虑过事发后的应对方法。

当沙摩柯认定老王死于毒杀,派人召集老王亲信问话的时候,巴适才会在第一时间选择逃跑。

巴适没有立即出营,找到了覃凯夫,希望对方照顾自己的家人。

巴适的行为,引起了覃凯夫的不满。

毕竟,巴适没有去见沙摩柯,却在逃亡之后找覃氏求助,很可能会暴露覃氏的嫌疑。

覃凯夫却依旧带着巴适找到了覃烈。

这位老族长劈头盖脸骂了巴适。

巴适得到一个任务,立即出营,寻找江东军,想办法与江东军建立联系,防备沙摩柯与汉人的联合。

事后来看,覃家会和江东军接触,只是个偶然,这不过是避免巴适落在沙摩柯或者汉人手中的一种权宜之计。

覃烈或许还怀着小人之心,尽管覃氏不方便在营地中灭口,但是,如果巴适能在下山路上死亡,倒也省掉了一个大麻烦。

巴适的运气倒是不错,下山之后没多久,便遇到了统兵讨伐樊胄的潘濬。

为了执行覃氏的命令,巴适冒冒失失的冲撞了军队。

毕竟,想要回到五溪营寨见到家人,覃氏是巴适的唯一依靠。

潘濬并没有处置巴适。

相反,表明身份和来意之后,巴适得到了潘濬的亲自接见。

潘濬对五溪蛮的情报很重视,立即接下了覃氏抛出的橄榄枝。

为了保护巴适的身份,从对方口中打听更多消息,潘濬留下了巴适。

江东军派出了不少聪明伶俐的士兵,伪装成游方的方士,前往五溪营寨与覃氏接触。

为了活命,巴适对廖化几乎毫无隐瞒。

将五溪蛮兵力,沙摩柯性格泄露给潘濬的事情,巴适也一并告诉了廖化。

廖化却并没有提出任何询问。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巴适一直跟随着潘濬行动。

直到廖化和沙摩柯会师,潘濬北撤,巴适才返回五溪营寨。

在覃凯夫的协助下,巴适顺利隐藏身份,在营寨中进出。

利用在江东军中发展的关系,巴适成为了覃氏和江东军联络的重要使者。

潘濬再次南下,主力进攻临沅的时候,巴适往来奔走,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间,潘濬希望覃氏可以带领部分五溪蛮,在阵前倒戈。

覃氏拒绝了江东军的提议。

但是,两方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疏远,为了达成共识,双方的使者加大了回访的频率。

随着廖化的迅速带兵北归,以及,汉军在临沅城战场的出色表现,江东军的武陵攻势失败了。

汉军守住了临沅,潘濬也在战后战死了。

覃氏和江东军的联系,因此中断。

潘濬兵败身死,不仅没有让覃氏认清现实,配合廖化作战,反而还给了覃氏一个错误信号——在打压汉军上,江东军是覃氏的友军。

覃凯夫派出了大量亲信,尝试和新的江东军建立新的联系,这其中,就有巴适。

巴适告诉廖化,半天之前,他向江东军的斥候传递了情报。

正准备和汉军取得进一步的联系时,江东军开始行动了。

这就是巴适能给廖化提供的全部情报。

听到这里,廖化提出疑问,“你是说,江东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武陵郡?”

巴适点点头。

廖化突然间意识到,巴飞特提供的情报有误,江东军很有可能轻装疾行,快速南下,蛮兵想要阻击敌人,需要更快出发了。

廖化继续追问,“你代表覃氏,给骆统传递了什么情报?”

巴适犹豫了片刻,没有吭声。

廖化立即进行追问,态度愈发严厉了起来。

巴适有求于廖化,只能实话实说,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就是巴飞特软禁了沙摩柯和您的情报。”

听完这个,廖化没有继续问话,立即离开了关押俘虏的区域。

真正的战略高手,会在蛛丝马迹中发现危机,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

廖化不得不防范江东军突袭五溪营寨的可能性。

派出一名卫兵,通知沙摩柯集结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廖化直接来到北面的营门附近。

覃氏刚刚在营地中掀起了叛乱,此时,正是守备最空虚的时候。

江东军骆统部队的前锋,距离五溪营寨似乎很近了,蛮兵必须做好战斗准备。

到达五溪营门之后,廖化派出了仅剩的卫兵,要求对方骑马出营,打探情报。

同时,廖化准备发动附近的蛮兵,进行备战。

但是,五溪蛮兵根本不理会廖化的命令,廖化的动员收效甚微。

大多数人虽然面上客气,但是,该做什么依旧做什么。

少数蛮兵甚至无视廖化。

有一名蛮兵还给廖化递过来一罐酒,让廖化饮用。

廖化还在想办法,卫兵返回营门内。

卫兵告诉廖化,江东军来了。

卫兵避开了江东军的斥候,打探到了江东军的情报。

从兵力上看,敌军数量近三千。

廖化立即派出仅剩的卫兵,通知沙摩柯加快集合速度,准备作战。

营门内的蛮兵听到消息,也开始惊慌失措。

调整兵力布防明显来不及,廖化只能要求蛮兵们保持镇静。

尤其是城门附近的蛮兵们,不能轻举妄动。

廖化责令,当江东军赶到时,发出喧哗者,一律斩首。

安抚好蛮兵之后没多久,江东军的斥候赶到了五溪营门外。

纵马来到营门处,廖化跳下战马,席地坐下。

三国志廖化新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