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149、斥候探报

三国志廖化新传 149、斥候探报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廖化派出执行侦察任务的这些骑兵,与其说是作战骑兵,更像是一群骑马步兵。

大多数骑兵没有马战经验,因为机缘巧合获得了马匹,就成为了一名骑兵。

廖化从没想过要把这些士兵单列成军,所以,在武陵郡战场上,他一直把骑兵当成斥候使用。

不专业自然会付出代价,尽管汉军的对手更业余。

为了穿越江东军封锁,汉军死了不少人。

尽管如此,骑兵还是打探到了廖化需要的情报。

皱了皱眉,廖化看着面前的斥候,“你们的意思是说,敌后根本就没有储存粮食的营寨,所有的粮食都会直接送到江东军防线上?”

斥候有些紧张,“是的,敌人没有从宜都调粮,而是就地调粮,夷族和汉人豪强给江东军提供了足够的支持,敌军每天都会获得大批粮食,这批粮草直接运送到前线。”

听完斥候的回答,廖化沉默了。

虽然廖化并不知道陆逊和那些‘地头蛇’达成了什么约定,但是,有了这些夷族酋长和豪强的支持,江东军的粮食问题算是解决了。

江东军兵力充足,人数数万,仅仅依靠本地调粮,是远远不够大军的长期维持。

然而,短时间内的供应,却不会出现大问题。

把粮食集中在前线,意味着更容易面临汉军的偷袭。

但是,这也说明了,敌人会有更充足的兵力守卫粮食,当粮食受到攻击时,江东军可以在最快时间内进行反应。

这三天的战斗也给廖化提供了不少信息,他认为,江东军的兵力在一万到两万之间。

本地的夷族和汉人豪强或许可以给江东军提供粮食,却无法提供充足的人力输送粮食。

这意味着,江东军很可能会抽调更多兵力运粮食。

想要让江东军缺粮,突袭江东军的存粮点并不是唯一办法。

廖化还可以在江东军的粮食来源和粮道上下手。

在有限的时间里,挨个收拾江东军的支持者,明显是一个性价比低的选择。

偷袭粮道成了廖化的最优选择。

廖化继续询问,“为了给几万人供应粮食,江东军恐怕需要动员成千上万的民夫,参与运粮行动吧。”

斥候连忙摇头,“根据我的观察,运粮的敌人数量不多,估计不到五百人,这其中大部分还是民夫。”

廖化一愣,“不到千人,却供应上万人的物资补给?”

斥候点点头,用手比划着,“据我观察,敌人使用了大量运输工具。”

虽然斥候没能准确说明工具的名称,但廖化立即看明白了对方的手势。

江东军似乎采用了木牛运输粮食。

敌军大批量的使用木牛,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兴山城北方的生命通道很可能已经暴露,甚至,丢失了。

廖化却无暇关心陈邵和关平,熊山出现问题,也只能由守将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木牛的出现,让廖化意识到,突袭敌军粮道的行动,已经刻不容缓。

动用木牛之后,江东军将会大量降低运粮时的人力成本。

而且,木牛既不吃草,又不吃粮,大大减少了物资消耗,提高了粮食的运输效率。

只有消灭了木牛,敌人的粮食输送效率才会降低,也只有这样,江东军才会开始缺粮,陆逊才有可能转变固守待变的战争策略。

廖化甚至产生一种想法,如果能俘虏这批木马,把这些运输工具投入到武陵郡战事中,汉军作战将会游刃有余。

但是,廖化同样明白,破坏粮道的计划担了很大风险,他不应该给行动提高难度。

为了保证奇袭的成功率,廖化决定亲自带兵奇袭,那时候,汉军的防线需要有大将留守。

沙摩柯不是好人选,却是廖化眼下唯一合适的人选。

所以,廖化派人喊来了这位五溪蛮王。

没过多久,沙摩柯兴冲冲的来到廖化营帐中。

沙摩柯大喊,“咱们要报仇了?”

廖化说服沙摩柯之后,对方依旧多次向他谏言,希望汉军进行有限反击或者发起偷袭,为死去的蛮兵复仇。”

所以,沙摩柯很关心汉军的最新部署计划。

廖化笑了笑,“没错,你猜对了,我准备带兵突袭粮道,烧掉敌人的粮食,需要五溪勇士的帮助。”

沙摩柯的眼睛向上一跳,‘粮食’两个字,似乎引起了他的注意。

沙摩柯左手变掌,右手出拳,双手撞在一起,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勇士们准备了太长时间,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

廖化笑着摇摇头,“这次突袭粮道的行动,由我亲自带队,你负责留守,组织防御。”

沙摩柯有些不满,“咱俩以前也曾并肩作战,这一次,你带兵打仗,把我留在家里等消息,这不合适吧。”

廖化调侃起沙摩柯,“如果大王带兵突袭粮道,那才真的没仗可打,根据斥候的报告,运粮的敌兵不足五百人,其中还有大半民夫。”

“官道上对峙的两军总兵力高达三四万,你觉得,哪里更有可能出现硬仗?”

廖化半开玩笑,“我倒是很担心,一旦奇袭的队伍成功烧掉粮食,咱们的防线却失守了,那时候,将士们可是连回归临沅的路都没有了。”

沙摩柯连连摆手,示意自己非常可靠。

达成共识之后,廖化打量起面前的五溪蛮王。

沙摩柯为人直爽率真,而且,作战勇猛。

但是,这两个优点在很多时候,都会成为缺点。

沙摩柯不仅不适合执行奇袭任务,哪怕是简单的防守行动,廖化同样顾虑重重,担心对方擅自做主,主动出击。

为了与陆逊决战,廖化几乎带来了所有能够动员起的部队。

如果廖化在场,可以压住全军,廖化不在场,除了这个五溪蛮王,似乎没有其他人有威信指挥将士们作战了。

如果可以,廖化很想留下三个锦囊,写下三条建议,交给沙摩柯。

等到汉军遭遇紧急事态的时候,沙摩柯能够打开锦囊,按照锦囊的指示下命令。

然而,沙摩柯虽然听劝,但不识字,这个方法行不通。

廖化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起来,“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有两件事需要你注意,你一定死守住防线,不论敌人怎么引诱,都不要反击。”

想了片刻,廖化继续进行补充,“另外,不论任何人,以何种形式出现,以我的名义向你传任何话,你都绝对不能相信,将士们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守住防线,等我。”

廖化并不知道沙摩柯是否会把自己的提醒放在心里,但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

沙摩柯重重的点头,神情同样严肃。

在对方即将离开的时候,廖化再度喊住了这名五溪蛮王,“覃氏虽然已经叛逃了,军中却未必没有江东军的细作,你注意安全。”

沙摩柯爽朗一笑,很快就离开了。

把防务交给沙摩柯,不论廖化怎么不放心,也只能相信对方。

廖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带兵劫粮道。

廖化也知道,自己是一军之主,他的安危甚至会决定汉军在武陵郡的归属。

廖化并不是没想过派部将统兵偷袭粮道,但是,这种决定全军生死的行动,只有自己带兵才放心。

从建安二十四年开始,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廖化已经多次冒险,无数次在生死边缘游走。

每一次,廖化都觉得自己不该继续冒险,但是,命运却没有给他选择的权利。

为了兼顾奇袭的成功和防线的稳固,汉军不能抽调太多兵马,奇袭部队必须是精锐。

廖化在全军范围内,挑选兵将。

武陵郡的连番作战,廖化与多支部队有过直接了解。

哪支部队能打,哪支部队不可靠,廖化多少见识过,或者,听说过。

廖化没有从蛮兵方阵中抽调兵力,抽调士兵,是对整体战斗力的一种浪费。

而且,这支部队更适合用在阵地防御战中。

尽管没有抽调蛮兵方阵,廖化选拔出的兵将也都是全军精锐。

除了那些在武陵郡征战中表现突出的兵将,廖化还从官道争夺战的蛮兵幸存者中,挑选了很多五溪勇士。

以备战为名,廖化召集了上千汉夷将士。

简单训练与整队,廖化命令将士们提前休息,扬言会在夜间组织将士们参与夜战训练。

为了保证突袭行动的隐蔽性,廖化根本没有告知将士们选拔精锐的真正目的。

出征的兵员已经挑选完成,廖化却依旧忧心忡忡。

想要突袭得手,队伍首先得躲过敌军斥候的侦察,把奇袭部队带到敌后。

而且,将士们得在漫长的敌后寻找到江东军的运粮队伍,破坏那些运粮的木牛。

官道的东面是平原,汉军只能走西侧的山林。

出征前,廖化又挑选了几名汉兵随行,包括熟悉地形的蛮兵向导,以及,打探过敌后情报的骑兵。

晚上,将士们开始集合列队。

军中所有骑兵都已经派了出去,这一次,骑兵的目的不是刺探情报,而是吸引江东军斥候的注意,为奇袭部队打掩护。

为了尽量保证行踪不泄露,奇袭的部队大多换上了江东军战俘的衣物。

少量没有衣物更换的将士,将会在行军时,走在队伍的中间。

清点人数之后,廖化以训练为由,下令出发。

三国志廖化新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