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21、阻敌计划

三国志廖化新传 21、阻敌计划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廖化和赵累合兵之后,部队从南门出城。

房陵城的南部是山区,不适合大军行动,所以,吕蒙军想要到达房陵,一定要走地形更平坦的东南方向。

将士们知道了行军目的,情绪普遍不高,行军过程中,大军保持了相对的安静。

赵累和廖化两个人,在阻击地点的选择上产生了争议。

赵累觉得,将士们应该迅速赶到粉水,沿着河道在岸边布置防御。

廖化的想法却更积极主动,他不仅要到达粉水,还要过河作战。

两人的意见分歧太大,为了避免动摇军心,他们不得不远离部队,远远跟着部队行军,互相说服。

赵累先开口:“我们兵少,吕蒙兵多,关将军下了死命令,让咱们坚守三天,这种时候,正面硬抗没有意义,而且,很不理智。”

“我军如果能在粉水畔设防,不仅可以削弱敌军的兵力优势,还可以增加咱们的胜算。”

赵累的看法简单直接,反正都是阻击,就应该选择最有把握的阻击点。

廖化考虑问题的角度却不仅仅停留在战术层面上。

如果面对曹军,沿着河道布防,确实可以削弱敌人的骑兵优势。

但是,面对水军闻名天下的吕蒙军,退守岸边就意味着放开了河道。

吕蒙完全可以利用粉水调兵,把兵力投放到关羽军防线的任何一处薄弱点。

由于粉水流经房陵东部,吕蒙军甚至可以派出一支部队顺势偷袭房陵。

阻止吕蒙军步兵接近粉水,可以避免敌军利用水路调兵。

说出自己的顾虑,廖化再度提出合兵渡河作战的建议。

“我军如果渡河,不仅消除了吕蒙军的水军优势,还可以随时截断敌人的后勤。”

“主力遭到拦截,吕蒙军的水军攻坚力量不足,即使到达房陵,也不会对局势有明显影响。”

“我相信,在没有彻底消灭我军之前,吕蒙军不敢带兵突袭房陵。”

赵累眉头皱了起来,“带兵渡河作战确实有很多好处,但是,我军抛弃后路,放弃了物资补给,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收益越大,风险越高,为了说服赵累,廖化提起了背水一战的经典战例。

赵累明显没有被廖化说服,“元俭,咱们不是兵仙,而且,我军输不起,如果只是寻常作战,咱俩一心为公,两种决策都有可行性,我愿意陪你赌一把,但是,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作战,更为了后方将士的安危,不能有丝毫马虎”

赵累提出了折中的建议,“依我看,咱们不如兵分两路,我带着主力部队沿河布防,你带着部队过河进行突袭,这样,咱们可以兼顾。”

只有兵力充足,才有分兵的余地。

负责阻击的关羽军将士本就人数不足,贸然分兵,最大的可能是被对方各个击破。

廖化反复进行劝说,但是,赵累却表现出了难得的固执。

廖化不得不让步,听从赵累的意见,在粉水西畔布防。

部队很快到达粉水,一支吕蒙军的部队正在渡河。

这个时候,不少吕蒙军将士已经在粉水西畔登陆了。

赵累和廖化没有犹豫,组织部队合力进攻。

这支吕蒙军试图整队抵抗,但是,仓促中,军队行不成队形。

一波冲击之后,吕蒙军被打的溃不成军,少数士兵原地投降。

更多将士转身跳入粉水,试图泅水逃生。

关羽军将士迅速赶到河边,使用弓箭对河水中的吕蒙军将士进行射杀。

这些吕蒙军战士虽然水性不错,但是,他们不是钢铁战士,很多人中箭之后沉入河中,再也没有浮起。

廖化没有渡河追击,和赵累两个人在河畔布防,同时询问起战俘。

从战俘嘴里,廖化知道了吕蒙军的动向,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吕蒙没有全军走水路北上,主力走的旱路。

但是,吕蒙军没有放弃水路优势,水军随同北上。

被廖化和赵累合力击败的吕蒙军将领,是廖化老对手孙桓的部队。

孙桓在华容道被廖化击败之后,并没有返回江陵,而是在江陵西北驻军。

招揽旧部的同时,孙桓还招降了一些关羽军的将士。

孙桓的兵力数量有所恢复,战力却达不到巅峰时期。

吕蒙主力北上的时候,也派人联络过孙桓,要求对方担任全军先锋。

正是由于孙桓提前北上,所以,先头部队才会在关羽军到达粉水的时候,提前渡河。

只不过,廖化击败的吕蒙军,同样是孙桓麾下的小股兵力。

孙桓主力此时远离粉水,先头部队已被击败。

如果关羽军将士们动作快一些,完全可以执行廖化的方案,在孙桓军赶到之前,抢渡粉水东畔。

廖化再度提出建议,“赵都督,你想在粉水西畔设置防线的想法,我很理解,但是,咱们应该采取更积极的作战态度。”

“这样吧,我写一封信,派人送过河去,提议决战,为了引诱敌军渡河,我军撤后一断距离,方便孙桓渡河,你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吗?”

半渡而击是一个好主意,但是,这个主意没有新意,稍微带过几年兵的人都会产生警惕。

廖化照顾了赵累的态度,没有提出过河,所以,赵累的反对态度并不强烈。

最终赵累被廖化说服,两个人针对作战计划进行确认,努力保证万无一失。

孙桓即使再年轻气盛,在廖化面前吃的亏多了,也得长记性。

仅仅依靠一封信,诱敌计划未必能成功,廖化还需要给孙桓准备一个出兵的理由。

回到军中后,两将演了一出戏。

两名主将在全军将士面前大吵了一架,赵累甚至扬言,“你要是能打,那你依靠自己的部队和吕蒙打吧,”随后赵累带兵离开。

赵累带走的不仅仅是他的部队,就连战鼓和军旗,也一并带走了。

留在河畔的廖化军将士加上民夫和俘虏,剩下了不到三百人。

所有的一切,当然也被那些孙桓军的战俘们看在了眼里。

接下来,廖化召见了全部战俘们,和战俘们分别进行谈话,进行劝降。

俘虏们也不傻,当然能看出关羽军的弱势,大多拒绝了廖化的招降。

廖化倒也没有生气,他让投降的士兵加入民夫的队伍,摧毁河畔的防御设施。

紧接着,从拒绝投降的将士里,廖化挑出了一名士兵。

这名士兵收到了廖化送给孙桓的书信,被责令离开。

送信士兵离开后不久,廖化又下达了撤军命令。

在撤军过程中,看管俘虏们的关羽军士兵对俘虏们的看管出现了漏洞。

一名混迹在民夫队伍里的吕蒙军降兵和俘虏们接触。

趁着看管的士兵不注意,这名降兵释放了不少俘虏,这些人跳进粉水,向着对岸的吕蒙军方向逃走。

………………

孙桓读完了廖化的邀战书信,和廖化想象的一样,他不想参加这场决战。

即使得到了廖化的书信,孙桓还是很犹豫。

在孙桓的身边,一名将领神色慌张,不断跺着脚。

“孙将军,我已经问清楚了,这个廖化正是杀死潘将军的贼首,这家伙迷信武力,想对我军半渡而击。”

“敌军发生内讧,那廖贼兵力不足,末将愿意带兵担任先锋,一定挡住敌人的攻势,不知道将军还有什么可犹豫?”

孙桓面前的这个马忠,是潘璋的一名部将。

潘璋带队伍支援房陵的时候,曾经和孙桓有过短暂的接触,潘璋邀请孙桓同行,孙桓却拒绝了。

当时,潘璋的部将马忠因为身体不适,没有跟随大军北上,留在孙桓军中休养。

知道潘璋被杀之后,马忠大怒,这一怒之下,病情反倒是好了。

在孙桓北上的时候,马忠曾多次请战,都被孙桓拒绝了。

这一次似乎察觉到了战机,再次来到孙桓面前,书信也是马忠转交给孙桓的。

孙桓安抚面前的勇将,“你放心,廖化这家伙多次和我军作对,我一定会杀死这个贼子,为潘璋将军和李异将军报仇。”

马忠情绪很激动,“既然廖化想要请将军过河决战,那咱们不如现在就开始做准备。”

孙桓拍了拍马忠,试图安抚对方的情绪,“这廖化诡计多端,完全可以在我军半渡过河的时候发起偷袭,那时候,我军仓促遇袭,很可能大败。”

“既然大都督即将赶到战场,咱们不如保守一些,再等一天,等到主力到达战场之后再发起进攻。”

马忠的态度很坚决,“如果孙将军不愿意为潘璋将军报仇,那么,我亲自在军中招募将士,独自带兵过河,就不麻烦您了。”

“感谢孙将军这段时间的照顾,将军的恩情,马某下辈子再回报。”

说完,马忠气鼓鼓的转身。

孙桓连忙上前,拉住对方,“将军慢走,我没有说不去救,等我确认廖化军具体虚实之后,会给将军一个满意答复。”

一名士兵进入营帐,“禀告将军,有多名士兵从河对岸逃了回来,有要事报告将军。”

孙桓看向了同样茫然的马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