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232、喜忧参半

三国志廖化新传 232、喜忧参半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廖化喜忧参半,主要有两个原因。

喜的是,汉军夺取西荆州二城,优势开始扩大,随着时间推移,汉军将会在实力上彻底碾压江东军。

忧的是,敌人在秭归集结了重兵,是汉军重创江东军的最好时机,关羽没能重创这支部队,放任敌军主力逃亡,这就给江东军留下了的战略选择和战术破坏能力。

如果秭归和巴东依旧在江东军手里,敌人未必舍得这些西部重镇,向东突围。

现在,江东军只剩下了夷陵孤城一座,弃城而走,似乎也不再是难以接受的想法。

一旦陆逊集中兵力,向东方的汉军连营发起突袭,以汉军现有兵力,很难完成阻拦。

西部带来的压力提高之后,廖化发现,自己的部署有一个致命漏洞。

建立十里连营的时候,汉军在东西两侧,布置了一定的警戒和防御力量。

东面的威胁比西面更大,所以,在构筑防线的时候,汉军的资源和兵力都在向东方倾斜。

现在情况大不一样,汉军攻克了麦城,东部的威胁,暂时解除了,西部的压力,却不断增加。

即使防御重心还没有转变,汉军也必须加强西部的防御。

关平的到来,给廖化帮了大忙。

关平顺利穿越敌占区,来到廖化身边,告知关羽命令。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关平依旧会顺利通过占领区,重新返回关羽身边。

关羽麾下兵强马壮,并不缺少良将。

廖化两面受敌,无将可用,关平的出现恰到好处。

廖化发出邀请,关平顺水推舟,留在他的身边,参与到连营的防御建设中。

关平无兵无将,所有参战兵力,都从其余各支部队中临时抽调。

关平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组织将士们在西方集结,增加一重防御,避免夷陵敌军突围。

……

关羽给廖化的防御时限,是一个月。

半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汉军并没有与江东军发生战争。

这期间,不论是陆逊还是孙权,都减少了派遣使者,穿越汉军封锁的频率。

附近的平民,也大多知道了汉军的目的。

在劝说、行贿等多种手段全部失败的情况下,百姓们停止了穿越汉军防区的无用尝试。

平民终止走亲访友,客商则选择绕路行走。

汉军斥候,却频频出动。

尽管江东军加强了戒备,斥候们还是顺利打探到了情报。

行动距离最远的汉军斥候,甚至到达过吴都武昌。

韩当部属带着主将遗体返回武昌的时候,年富力强的吴王出城十里,迎接遗体。

孙权给韩当召开了盛大的葬礼,在葬礼的当天,他流下了很多眼泪,并且扬言,会把廖化挫骨扬灰,给韩当报仇。

韩当的儿子韩综,继承了韩当的部曲,甚至继承了韩当的偏将职位。

一时间江东军群情激愤,孙权把敌人的士气彻底煽动了起来。

只不过,孙权虽然摆出一副要跟廖化没完的态度,江东军却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复仇行为。

江东军没有重新修理麦城,仓库和府衙被破坏之后,守军的粮食随意存放在街道上,主将也居住在军营中。

除了韩综赶往麦城,接管韩当旧部,配合孙桓守城之外,孙权并没有派出其余兵将支援麦城。

不仅如此,孙权还召回了徐盛的部队,重返江陵。

孙权看上去似乎放弃了陆逊,廖化却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面对敌军的反常举动,廖化开始往东线增派侦察斥候。

……

这一天,关平来到了廖化的营帐。

看到关平,廖化主动开口,“陆逊又进行了什么小动作,这次派过来的,究竟是夷陵逃兵,还是,江东军死士?”

关平的神色有些古怪,“都不是,这一次是咱们的人。”

“有一名被敌人俘虏的俘虏,趁着整修城墙的机会,打昏了城门守兵,逃出城外。”

廖化眉毛一挑,“这人莫非也告诉你,陆逊准备发动奇袭了?”

关平连连摇头,“没有,这名士兵丝毫没有提及到江东军打算发起偷袭的事情。”

“但是,”关平有些迟疑,“我询问过这名逃亡者,他告诉我,夷陵城内的兵将正在进行大范围备战。”

“按照士兵的推测,江东军的作战目标很可能不是咱们,是马鞍山。”

廖化微微皱眉,江东军几次派人通知廖化,将会发动突袭,敌人始终没有采取行动。

这一次,逃难者却根本没有提到突袭廖化部汉军的事情,容不得廖化不去多想。

犹豫了片刻,廖化开口说道,“你把那名逃亡者叫过来,我亲自问几句。”

关平咧嘴一笑,“放心吧,我已经把人带过来了,他就等在营帐外,随时接受你的召见。”

得到廖化示意,关平离开了营帐,把人叫回营地。

关平一改刚才的嬉皮笑脸,语气严厉地冲着那名士兵说道,“江流,廖将军就在这里,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说出来,可不能有丝毫欺瞒。”

士兵讨好式的说道:“将军放心,我不敢撒谎。”

廖化没有立即询问,而是仔细打量起来人,对方中等身材,长相普通,年纪似乎在三四十岁之间,长相白净,衣着整洁。

廖化产生了怀疑,从江流身上,他看不到丝毫风尘仆仆的痕迹。

廖化的语气很温和,“你的事情,我已经听关将军说过了,你再跟我讲清楚细节,不要紧张,慢慢说。”

得到鼓励,江流的状态倒也很轻松,“报告将军,我本是荆州一介平民,听到关将军到达荆州的消息之后,立即准备好路费,打算前往汉军营地投军。”

江流摸了摸头,“没想到,江东军对平民投靠汉军的防心很重,我刚到夷陵附近,就被敌人发现并且抓了起来,在夷陵城中承担修墙任务。”

廖化鼓励道,“后来呢,你怎么想到翻墙出城,投靠我军的呢。”

江流立即反驳,“廖将军记错了吧,我根本就没有翻墙出城,我是利用上厕所的时机,在水里下了泻药,趁着士兵们腹泻离开城门的时候,我趁机打开城门出城了。”

廖化没有追问泻药的来源,他的语气很平淡,“大概是我记错了吧,离开城门之后,你又做了什么。”

接下来,江流绘声绘色的讲解了他的逃亡全过程。

在江流的描述中,整个过程凶险万分。

听完江流的描述之后,廖化再次开口,“不好意思,你逃出城的过程,我没仔细听清楚,你能够再复述一遍吗?”

江流迅速描述完下药引走四名江东军守兵的事情,廖化再次追问起对方的逃生经历。

江流绘声绘色的再次讲完,廖化又一次要求对方复述整个过程。

同样的内容,连续说了三遍,江流的脸上,沁出了汗珠。

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廖化高声呵斥,“江流,你可知道欺骗我的后果。”

江流吓得一哆嗦,险些瘫倒在地。

廖化语气依旧严厉,“你如果不把真相完全告诉我,那么,我只能对你军法从事了。”

江流连忙向廖化求饶,“报告将军,我虽然是陆逊放出城的,却绝对没有为陆逊做事,请将军你放心。”

廖化面色平静,什么都没有说,直勾勾的盯着江流。

江流似乎下定了决心,“两天前,贼将陆逊来到我们身边,从俘虏中挑选了几个人,并且,对我们进行考验。”

“我通过了考验,获得自由,但是,陆逊对我提了一个要求。”

廖化提问道,“陆逊对你进行了什么考验?”

江流有些犹豫,直到廖化脸色变得不善,他才重新开口,“陆逊跟我们说的,就是我刚才跟廖将军说过的那一段话。”

“陆逊让我们几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内容,他们几个都失败了,唯独我却成功了。”

廖化点点头,之所以他会对江流起疑心,同样是因为这段话。

江流的三次回答,廖化不仅仔细听了,还认真记了。

廖化的疑心,并非源于这段话夸大其词。

尽管经过了三遍描述,江流的每一次说话,却都一字不差。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同一个词汇可以表达出多种意思,同一种意思,一样有多种表达方式。

内容相同,本身并不稀奇,但是,一字不差就说明了问题。

廖化提问道,“陆逊想让你做什么事情?”

江流的音量降低了不少,“陆逊要求我欺骗将军,让我告诉你,他将会带兵发起突袭。”

廖化摇了摇头,“陆逊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既然你的记忆力这么好,那就请你把他的原话告诉我,记住,一个字儿都不能错。”

说完,廖化不怀好意的摸了摸刀。

江流再次打了个冷战,试图模仿陆逊的语气,“你告诉廖化,就说夷陵城内正在大肆备战,准备对城东汉军营地发起突袭。”

“如果廖化追问起来,你就告诉他,汉军内部似乎有人当了陆逊的内应。”

说完这些,江流连忙辩解了起来,“我知道不能欺骗将军,所以,关将军询问我的时候,我也没敢隐瞒,将军饶命啊。”

在廖化的眼中,江流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他倒也没有追究对方的欺瞒之罪。

廖化:“你还知道什么,都给我一次交代清楚吧。”

江流一拍脑袋,“对了,我好像听到有人提起,江东军准备了许多引火的东西,江东军该不会准备使用火攻吧?”

廖化进行追问,但是,江流并没有亲眼看过那些引火物,既不了解引火之物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

江流一直在城墙边参与筑城,对其他情报的了解程度很有限。

得不到更多消息,廖化派人把江流带下去,监视了起来。

随后廖化看向了关平。

关平一脸歉意,“这是我的错,真没想到,这家伙看着忠厚老实,居然骗了我。”

廖化进行安慰,“江流这人,看上去倒也像一个语言诚恳的人,关将军一向善良,误信小人,也在情理之中。”

“善良没有错,但还是希望你能提高警惕。”

关平叹了一口气,他把话题扯回陆逊身上,“既然陆逊派江流通知咱们江东军打算发起突袭,咱们是否应该加强戒备呢?”

如果仅从江流的描述上来分析,这一次,确实认真了。

过度进行防御准备,必然会导致将士们疲惫不堪。

置之不理,一旦江东军全力突袭,后果不堪设想。

廖化叹了一口气,“一切照旧,让前线将士提高警惕,后方将士随时待命,伺机进入战局。”

“不过,”廖化的语气变得严肃,“命令全军将士做好防火准备。”

廖化多次在战斗中借用火的力量。

对火攻的战法与应对,廖化丝毫不陌生。

关平微微皱眉,“你的意思是说,江东军的引火之物,很可能用在咱们身上。”

廖化摇了摇头,“也可能用在你父亲的身上,那时候,咱们必须派人通知关将军,做好防备。”

并不怪廖化提高警惕,在原本的历史中,陆逊火烧连营的时候,就是安排将士们手持茅草,趁夜偷袭,顺风放火。

江东军现在的战略形势,比历史上差了很多,廖化却依旧保持警惕。

一把火,烧掉的未必只是一支军队,而是一国的国运。

廖化倒也没有过度紧张,水火虽然无情,却在使用条件上有极大的限制。

火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风向,只要汉军有了提防,江东军就很难取得战果。

不论火攻还是内应,如果陆逊不提,廖化很难会提前预防。

为了预防火攻,寻找内应,汉军必然会耗费大量人力。

廖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尽管可能性很小,内应一事却不可不防。”

“从现在开始,没有命令,任何人员不得随意出入西侧营区,斥候进出营地,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报备,避免超时。”

关平被廖化说服,抱拳行礼,当即离开。

廖化挑选了几名伶俐的士兵,把通知关羽提防火攻的任务,交给这些人。

廖化很好奇,他想知道,那名已经陷入绝境的江东军大都督,现在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