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250、将军曹仁

三国志廖化新传 250、将军曹仁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陛下有令,车骑将军以下众将士严守军纪,约束好麾下士卒,不可擅动刀兵。”

曹仁接过了司马懿递来的诏书,一副意难平的模样,“老臣遵旨。”

心中暗骂了一声老狐狸,司马懿却还得在明面上继续安抚曹仁,“曹将军尽管放心,大军南征之时,将士们一定会担任先锋。”

“咱们只不过让那些不识时务者,再多蹦跶几天罢了。”

曹仁点点头,回头看向众将,一脸严肃,“众将先退下,等侯陛下的最新命令。”

一名年轻将领快步来到曹仁身边,拱拱手,“父亲,将士们都等着击破蜀军,为夏侯将军和徐晃将军报仇呢。”

“咱们不能坐视蜀军在荆州横行霸道,敌军主力尽出,正在围攻夷陵,现在是咱们收复上庸,为将士们复仇的最好时机。”

“放肆,”曹仁厉声指责,曹泰吓得浑身战栗。

曹仁放缓了语气,看向在场其他兵将,“陛下不仅下了诏书,还派出了司马先生。”

“擅自出兵,那就是忤逆陛下。”

教训儿子的同时,曹仁也在间接提醒在场诸将。

有了曹泰这个典型,众将士噤若寒蝉,毕竟,他们不是曹仁的儿子,拒不听命,顶撞主帅,有可能被处以军法。

曹仁的目光在众将脸上划过,很快,他的注意力放在了一名长相白净的儒将身上,“常雕,你来复述陛下的口谕。”

常雕拱拱手,“车骑将军以下诸将,不得妄动刀兵。”

“错,”曹仁摇摇头,“不仅不能妄动刀兵,将士们还需要约束住自己的士卒。”

目光再次扫向众将,曹仁的语气依旧严厉,“南阳的确远离前线,将士们也的确在休整,但是,全军将士都得按照战时水准要求自己,兵将需恪守军令,违反军记者,一律军法从事。”

“士兵犯下重大违纪行为的,追究主将的责任。”

曹仁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退下吧”

众将如蒙大赦,纷纷离开,脚步声渐行渐远。

营房中没有外人,曹仁招呼司马懿坐下,拱手道谢,“多亏了陛下和仲达,如果没有你带来的命令,我手底下这些兵将,恐怕就压不住了。”

曹丕命令曹仁带兵南行,但是,行军到南阳,他便以水土不服,将士需要休整为由,约束部队不再南下。

不仅如此,曹仁还派人向曹丕请战。

司马懿和刘晔在曹仁的意图上达成了共识,两人一致觉得,如果曹仁真的诚心求战,那么,他根本不会派人通知曹丕。

曹丕听取了两名亲信的建议,配合曹仁演了一出戏,下令禁止将士们出战,并且,派出亲信司马懿留在军中,协助曹仁约束将士。

曹魏重兵留守南阳,而不是襄樊前线,确带来了很多好处。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运粮距离大大缩短,后勤压力减轻了。

司马懿笑了起来,“将士们一心求战,说明军心可用,这可是一件好事。”

“闲聊的时候,陛下也对曹将军的统兵能力赞叹不已。”

司马懿是个聪明人,曹仁倒也没有在他的面前说假话,“我军不能南下,至少现在还不能出兵,一旦进入襄樊前线,势必会影响吴蜀两军的兵力配置。”

“那时候,吴蜀两家或许迫于我军带来的压力,会停止交战,咱们的处境就艰难了。”

司马懿开口询问道,“我没带过兵,确实也不懂军事,不过,我认为,曹泰公子的建议很好,咱们如果轻骑疾行,偷袭上庸,很可能一举成功,为死难的将士复仇。”

曹仁点点头,“没错,既然陛下选择御驾亲征,那么,我军这一次南征,就不能只考虑蝇头小利。”

“偷袭上庸,同样会逼迫蜀军调整部署,也许吴蜀的决战态势就中止了,两方会陷入僵持。”

曹仁不厌其烦的对司马懿解释,“以我麾下的兵力,和将士们的斗志,如果带兵西进,很可能轻松夺取上庸郡,为夏侯尚复仇。”

“但是,”曹仁叹了口气,“攻克上庸,必然会损兵折将,兵马疲惫不堪。”

“夺下了上庸,也就失去了天下。”

司马懿明白了曹仁的意思,如果魏军不把兵力消耗在上庸郡,而是选择养精蓄锐,那么,吴蜀两败俱伤之后,曹魏就可以趁机南下,收取整个荆州。

如果江东军损失惨重,魏军完全可以命令合肥的张辽兵团顺势南下,趁机灭吴。

吴蜀两家因为偷袭荆州势同水火,但终究是唇亡齿寒。

剩下一隅之地的巴蜀政权,只会有灭亡这一条选择。

司马懿彻底对曹仁折服了,“陛下让我留在军中,助曹军稳定军心,有所差遣,我一定唯将军马首是瞻。”

“行军打仗上的事情,以后可得跟将军多请教。”

曹仁大笑了起来,“司马先生这话实在太见外了,你有任何疑问,尽管向我提出,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司马懿并没有请教带兵打仗的事务,而是聊起了眼下的战局,“听说蜀军已经攻克了巫县、巴东、秭归、宜都,武陵和零陵的地方豪强也响应蜀军的东征。”

“蜀军把陆逊合围在夷陵,把朱然堵在江陵,江东军的劣势已经显现的很彻底,咱们就这么视而不见,真的合适吗?”

曹仁点点头,“先生放心,别看江东军处境艰难,但是,他们的兵力还没有完全动员。”

“吴都武昌重兵集结,没有投入战场,据我所知,濡须口的都督朱桓,统帅了重兵防御我军的合肥兵团。”

曹仁轻轻抚须,“只有把这些江东军都调动到荆州战场上,那时候,孙权才算真正的山穷水尽,咱们的战机也就出现了。”

“东吴倾国兵力尽出,咱们一举南下,先破蜀,再灭吴,统一天下不是梦想。”

司马懿虽然不懂军事,但他还是发现了曹仁思维中的盲区,“将军的这些想法,完全建立在蜀军没有办法速胜的基础上,如果蜀人迅速夺下了荆州,江东军来不及调派兵力……”

停顿了片刻,司马懿继续说道,“那时候,孙权或许会默认丢失荆州的事实,不再和蜀军对抗,甚至于,两军会重新联手,共同对抗咱们。”

曹仁摆摆手,自信的说道:“蜀军想要迅速取得胜利,在荆州建立起主导地位,他们要么攻克夷陵,要么,打下江陵。”

“夺取了夷陵,以为着蜀军没有了后顾之忧,蜀地钱粮兵马可以源源不断顺着长江进入荆州。”

“至于夺取江陵嘛,”曹仁眉头一皱,又很快松开,“敌兵就扼住了荆州的命脉,可攻可守,但是,问题不大,江东军重兵守城,蜀人应该没有机会。”

曹仁:“你没有带过兵,可能不知道攻城战和守城战的难易区别。”

“关羽带兵攻打襄樊的时候,于禁无能,葬送了七军精锐,然而,我只带少量兵力困守孤城,就坚持到关羽军撤兵。”

击退关羽,是曹仁最得意的战绩,他的脸上露出得意神色,“我听说,江东军在夷陵经营了很长时间,陆逊麾下兵力充足,短时间内守城应该没有问题。”

“江陵的城防更加完善,内外两座城池加起来,防御能力可能等同于襄阳和樊城的合力,只要守将不做蠢事,坚守半年,应该不在话下。”

看着曹仁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司马懿倒也安心了下来,对方经验充足,判断一定准确。

司马懿拱拱手,准备告辞,营帐外突然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将军不好了。”

一名年轻的魏军斥候冲入营地,他不仅气喘吁吁,而且,身上的武器装备都没有佩戴整齐。

斥候表现的多么狼狈,就说明了,荆州面临的问题多棘手。

曹仁面露不悦,却没有追责,安抚起面前的斥候,“发生了什么,不要慌张,慢慢告诉我。”

士兵喘了几口粗气,情绪平复了下来,“不好了,蜀军攻克了江陵城。”

曹仁“蹭”的一声站起来,这名年迈的老将,失态了。

……

相同的地点,同样的参会将领们。

召开第二次军议的时候,不少兵将已经睡下了。

因此,个别部将衣冠不整,而且,状态明显不佳。

曹仁倒也没有追究将士们的失态,毕竟,是他派出传令兵,强行召集重将开会。

清了清嗓子,曹仁大声说道:“曹泰、常雕,你二人速速带领三千骑兵南下襄阳城,协助牛金防守襄阳城,打探荆州军情。”

“切记,你们给我牢牢守住城池,任何人上门挑衅,都不准应战。”

常雕拱拱手,接下命令。

曹泰却愣在了那里,“父亲,你说过了,陛下有命令,咱们不能擅自动兵,。”

曹仁气的破口大骂,“蠢货,谁让你南下打仗了,我的命令仅仅是调动兵马。”

经过这一提醒,曹泰才反应过来,接下命令。

骑兵的南下只是第一步,曹仁继续下达第二条命令,“胡遵,你负责断后,集结掉队的将士。”

“诸葛虔,你负责组织部队管理粮草辎重,做好行军准备,出兵的时候,你需要保证粮食不会出现问题。”

“王双……”

魏军效率很高,得到曹仁的命令后,众将士纷纷离开。

等到所有将领离开营房,曹仁仿佛整个身体被掏空了,无力的坐下。

曹仁是一名老将,体力比不上年轻人,仅仅下达命令,就让他耗费了大量精力。

司马懿拱拱手,劝道:“曹将军是陛下的左膀右臂,一定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要太操劳,很多事情,交给下属去做就可以。”

为了缓和气氛,司马懿开起了玩笑,“曹将军之前曾说过,要遵守陛下的旨意,没想到,这一天还没有过完,将军就按耐不住性子,下令调兵了。”

曹仁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这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之前我军按兵不动,目的是为了隔岸观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没想到,吴人竟然如此无能,连江陵重镇都守卫不住。”

曹仁叹了口气,“蜀军既然已经攻克了江陵,局势就已经彻底出现变化,在吴蜀荆州对战中,占下了不败之地。”

“我军只有立即南下,才能给江东军信心,同时,牵制蜀兵兵力,重新平衡局势。”

司马懿还是有些不解,“将军给曹泰的命令,是不能轻易出战,莫非,你认为,蜀军会挟攻克江陵之威,顺势北上,夺取襄阳和樊城?”

曹仁点点头,目光凝重,“咱们的目的是要夺取荆州,甚至,统一天下。”

“带兵攻克江陵的蜀军主帅,是威震华夏的关羽,他不可能看不出我军的目的,必然会进行防备。”

曹仁摸了摸下巴,“如果是寻常将领,敌人或许会在麦城一带布防,但是,对手既然是关羽,很可能以攻代守,顺势攻打襄樊。”

“樊城守将赵俨虽然经验丰富,可他手中兵力有限,襄阳守将牛金是我的老部下,但是,此人一向鲁莽,我不放心。”

曹仁思索了一番,继续说道:“曹泰虽然勇敢,却粗心大意,完全不像我,常雕用兵过于谨慎,优柔寡断,但是,他俩配合统兵,相信可以保证襄阳无事。”

司马懿拱拱手,“我能否向曹将军提一个请求?”

说出心结之后,曹仁心情似乎不错,“你可以提两个。”

司马懿开口道:“我想跟曹泰将军同行,进一步了解荆州战局。”

曹仁的眉头皱到了一起,没有立即答应。

司马懿以为曹仁有顾虑,连忙解释:“我司马家的男儿不仅擅长文事,也学习过弓马,将军放心,我不会妨碍骑兵行军。”

曹仁有些迟疑,“我顾虑的并非先生会影响行军。”

“陛下要求我军将士不能妄动刀兵,但是,现在局势出现变化,咱们必须得行动了。”

曹仁的脸上再度浮现出忧虑神色,“派骑兵南下襄樊,只是权宜之计,我还得要求陛下下达最新命令,同意我军南下参战。”

“我会派出传令兵,向陛下汇报我的判断,司马先生是陛下的亲信,我更希望你能亲自替我走一趟,说服陛下。”

司马懿摇了摇头,“陛下给我的旨意是监督将士们,不要擅自出战,也就是说,陛下希望我留在军中。”

“将军如果真的有传话需求,还是找其他人吧,不过,我可以帮你写两封信。”

曹仁点点头,批准了司马懿的请战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