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260、壕沟战术

三国志廖化新传 260、壕沟战术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利用两轮佯攻,汉军成功调动起魏军兵力,大量敌兵朝着营地西边的栅墙集合。

廖化亲自组织攻势,却依然收效甚微。

带兵撤出战场之后,廖化没有组织汉军发动第三轮佯攻,将士们原地休整,和魏军对峙。

丑时,从襄阳城出发的木牛赶到了战场上。

按照廖化的部署,木牛迅速投入战场,一些手持铁铲的汉军将士跟在木牛身后,同时朝着两军阵中位置行进。

汉军人数较少,又没有表现出明显敌意,所以,魏军并没有立即下令齐射。

将士们到达魏军营前一箭之地处,才停止行动。

所有木牛横在阵前,侧翼护板朝向魏军营地。

汉兵立即开始挖掘壕沟。

过了很久,魏军才察觉到了汉军的目的,破空声响起,敌军弓弩手开始放箭了。

前线汉军指挥官迅速下达命令,安排将士们就地躲避。

魏军的这一轮齐射大多落空了,射在木牛的护板上。

等到敌军士兵重新开始装填弩箭,汉军士兵继续挖掘壕沟。

魏军的弩箭射击并没有取得效果,渐渐的,魏军减少了齐射的规模,增加了射击频率。

汉军挖掘的壕沟逐渐变深,很快,汉军士兵仅仅呆在壕沟里,就可以躲避头顶的流箭了。

魏军也并非坐视汉军挖掘壕沟,丝毫不做反应。

敌人派出少量兵力,携带着茅草和火把,试图进行火攻。

但是,汉军的援兵迅速向前,使用弓箭进行阻击。

魏军带兵将领非常很谨慎,行动不顺,立即收兵,撤回营地。

后来,魏军又采取了两次突袭,行动却都无功而返。

意识到无法从汉军身上占取便宜,魏军选择在营地中留守,不再实施任何无效行动。

魏军大概也意识到了汉军强攻西侧营墙的打算,大批兵力开始集中到了西侧营地,加固栅墙的同时,某些重点区域,又增设了一道防御。

没有了魏军的阻挠,汉军将士轮流休息,几乎每过半个时辰,负责挖掘壕沟的士兵,就需要进行一波更换。

魏军只要在汉军换人的时候,才会进行一轮象征性的射击。

修建壕沟的行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很快,天亮了,壕沟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廖化面前的魏军营地,也变得非常清晰。

尽管汉军集中精力挖掘壕沟,但是,将士们并没有疏忽对魏军的侦查。

一晚上的时间,魏军利用汉水,对南岸进行了三波支援。

魏军的船队同时肩负着运兵和运送物资大任务。

连番战事之后,魏军同样出现了伤亡,去掉死者和随船撤走的重伤员,敌营中的敌兵数量,恐怕不会超过两千人。

魏军的实力大幅提升,除了兵力之外,各种武器装备以及营防物资,同样得到了增加。

魏军的力量虽然加强了,汉军的兵力却早已超出了魏军的两倍以上。

汉军已经清理完浮桥战场,重新部署好防御。

各路兵马接受廖化的抽调,来到魏军营地前,与攻营汉军汇合,接受廖化的指挥。

现场的汉军人数已经超过了五千。

将士们吃完早餐,廖化亲自为担任先锋任务的丁奉部将士敬酒,鼓励战士们奋勇杀敌。

鼓舞士气之后,廖化来到战鼓旁边,亲自敲响了第一通进攻鼓。

丁奉挽盾持刀,第一个跳入壕沟中,其余汉军将士紧随其后,大部分士兵手持枪盾,少部分士兵还携带了临时制造的短梯。

修建壕沟的时候,汉兵有意把土料堆在壕沟的东边,壕沟设置成东高西低的模样。

魏军无法从营地中看出汉军虚实,但是,从汉军的位置望过去,可以轻易看清楚汉军突袭部队的位置。

等到汉军将士到达壕沟最前线之后,廖化命令鼓兵敲响进攻的鼓号声。

汉军将士们纷纷爬回地面,依托着木牛和盾牌,准备就近展开进攻。

魏军同样关注汉军的行动,汉军将士们现身之后,魏军营地立即射出大量弩箭。

当然,大部分弩箭都射空了。

趁着魏军装填弩箭的功夫,汉军加快行动速度。

一些汉军弓手也趁机使用弓箭还击,尽管没能对敌人造成压制,但也可以实现骚扰。

大批汉军士兵离开壕沟之后,不少人操纵起木牛,朝着魏军营地西侧的木栅栏,发起冲锋。

由于壕沟的存在,帮助汉军节省了大量的距离,第一波攻营的将士们,很快便冲到了魏军的木栅栏之前。

廖化再次下进攻命令,第二波攻营汉军开始出发,将士进入壕沟,沿着丁奉的进攻路线行动。

汉军的攻营计划简单粗暴,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压过去,一口气打穿魏军防御,将敌人全歼。

魏军兵种单一,只有弩兵和枪兵,甚至于,很多魏兵不得不同时使用两种武器,近战用枪,远战用弩。

只要汉军能够和魏军保持近距离交战,就可以最大程度削弱魏军的弩箭优势。

魏军这些木栅栏并不算高,汉军的短梯搭在魏军木栅边缘,士兵们便迅速开始攀爬。

攻营将士并没有丢弃那些木牛,很多汉军士兵直接操纵木牛,撞向了魏军的木栅栏。

尽管魏兵从内部扶住了栅栏,木牛的撞击并没有破坏敌人的防御工事,但是,木牛两侧安装的车刀,却成功穿过栅栏的空隙,戳向营内,打乱了魏军的防御阵型。

两军围绕着栅栏,进行着攻防。

一名汉兵直接利用木牛,爬到牛背上,使用长枪,猛戳营内的魏兵。

魏兵同样还击,刺伤了这名勇士。

受伤汉兵杀的兴起,单手抓住木栅栏,一个起跳,翻越进营地中。

得到这名聪明士兵的提醒,更多的汉军开始学习他的战斗经验,利用木牛翻越木栅。

汉军的行动开始变得顺利了起来。

不断有汉军兵将利用木牛,翻墙进营。

个别士兵跳到木牛背部的时候,还顺手捡起了石头等投掷物,对魏军守兵进行打击。

进入魏军营地的汉军兵将越来越多。

传令兵不断从廖化身边离开,把命令带给前线将士,以及,在后方待命的兵将们。

第三波攻营汉军开始出发,这一次,将士们不再使用壕沟,从地面上朝着魏军的木栅栏发起进攻。

等到汉军在木栅栏处形成突破,再把敌人顺势击破,那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魏军这些临时制造的栅墙,明显不够坚固,很快,便出现了多处缺口。

汉军不需要翻墙,便可以顺利杀进营地。

意识到战机出现,廖化不再留守后方,他指挥身边除伤员之外的所有兵将,朝着魏军营地发起总攻。

顺着缺口,廖化进入魏营,此时,汉军已经掌握了战场主导权。

魏军的防线不断后退,汉军的兵力优势开始转化成胜势。

魏军并不缺少精兵勇将,但是,他们每逼退一名汉兵,汉军就会围上更多士兵。

战斗已经进入了最关键时刻,留下少量预备部队后,廖化下达了总攻命令。

在汉军的全力进攻下,魏军的防线不断收缩,为了抵抗汉军的冲击,魏军放弃了所有栅墙,从其他方向抽调兵力,阻击缺口处入营的汉军。

汉军很快杀散了这些从外围抽调回来的魏军,把魏军最后一支成建制的部队,围堵在汉水岸边。

这些魏军依托汉水,摆出一个半月型的防御军阵,所有士兵手持刀枪,枪尖一致对外。

魏军只留下了一条通道,容许魏军败兵退回,其他败兵试图冲撞军阵的人,一律就地斩杀。

汉军也曾顺势对这些魏军发起进攻,但是,魏军守的如同铁壁一般,汉军的攻势并不顺利。

廖化下令将士们停止进攻,和魏军保持距离,同时,他抽调了军中的弓弩部队,对魏军的军阵进行射击。

廖化希望利用远程射击,引诱魏军解散阵型,主动发起反击。

魏军很沉得住气,士兵们不断中箭倒地,但是,敌军将士训练有素,倒地者立即被拉走,带到军阵内部,后方兵士迅速补齐阵型。

魏军的少量弓弩手,也对汉军进行反击。

魏军在对射中处于劣势,可他们却没有动摇,阵型不断收缩。

后期,为了阻挡汉军的弓弩射击,魏军甚至使用战死士兵的遗体挡箭。

这种用尸体遮挡弓箭的行为虽然不讲武德,却是替魏军争取喘息之机的最好办法。

一番试图之后,廖化确认了魏军的防守意志很强,便不再做无用功,命令汉军将士停止放箭。

魏军同样停止射击,与汉军展开对峙。

廖化没有下令发起强攻,而是要求将士们待命休整。

此时魏军斗志高昂,汉军全力进攻,必然会取胜,但是,一定损失惨重。

此时正是休息的最好时机,将士们拆除魏军的木栅栏,同样需要时间。

在魏兵们的护卫下,廖化再度来到阵前,高声喊道:“常雕将军,你们已经被包围了,现在投降,我依然会履行原先的承诺,给你们提供投降后的待遇。”

魏军响起一名年轻男子的声音:“你就是廖化,昨天在阵前说话的人,应该也是你,我很后悔,昨天没有对你进行射击。”

廖化不为所动,大声说道:“后悔解决不了问题,投降却可以,即使将军不为了自己考虑,也应该为麾下这些忠勇的将士们考虑,你忍心让这些勇士都客死异乡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激动一把,战死沙场并不困难。

然而,一旦意识到自己有活路可走,再想英勇献身,那就非常困难了。

廖化的这番话,必然会让面前的兵将们出现了动摇。

常雕继续反驳:”人都会死,不过是早晚的区别,将士们都有了觉悟,你现在劝降,也不过是多费口舌罢了。“

廖化继续开口说道:”常雕将军,你确实可以做曹魏的忠臣,可是,将军麾下的兵将呢,他们应该怎么办?“

”你是曹魏大将,战死沙场之后,不仅可以光宗耀祖,妻儿也会有别人代养,可是,其他将士们却很难享受你的待遇,你怎么能要求将士们跟随你一起去死。“

现场的魏军将士平举长枪,小心翼翼的防备着汉军。

廖化明白,自己的这番话已经被很多人听进了耳朵里,不少人的脸上出现了迟疑神色。

常雕再次大喊,”廖将军确实好手段,三言两语就让我军将士人心浮动,诸位在这里死战,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

常雕并不知道,廖化跟对方谈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动摇守兵的作战意义,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浪费口舌,来等待战机。

魏军的船队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到达南岸,送来援兵和物资。

按照廖化的估计,魏军第五波船队很快就会靠岸。

魏军残兵依托汉水列阵,物资已经损失殆尽,此时已经失去了防守的机会。

等到船只到达,魏军兵将有了活命的希望,那时候,敌军将士的斗志必然会受到影响。

敌军上船的时候,必然出现多人争抢上船通道的情况,那时候,汉军很可能会轻松取胜。

这种时候廖化需要做的,无非就是一个”拖“字诀。

魏将常雕同样使用了拖延战术,有意和廖化闲聊,为将士们恢复体力争取时间,因此,常雕的回答虽然很坚决,但是,他的用词却并不激烈,至少没有激怒廖化的想法。

廖化开始转移话题,”曹泰带兵强渡浮桥,常雕将军带兵在下游渡河,根据我对曹仁将军的了解,贵军一定还进行了其他部署。“

常雕并没有立即进行答复,陷入沉默。

过了一会儿,常雕哈哈大笑了起来,”廖将军擅长用计,就认为其他人的行为也都是计策,我曹魏兵力充足,根本不需要使用计策,只需要全力南下,就能马上收复襄阳。“

汉水河道上,出现了大量船只的影子,廖化期待中的曹魏船队,终于现身了。

既然廖化都能看出,魏军登船时,可能出现混乱,常雕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廖化没有迟疑,下令将士们发起强攻,分散魏军兵将的注意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