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268、统帅曹仁

三国志廖化新传 268、统帅曹仁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前线所有情报,包括那些战败消息,都会传回中军。

因此,当司马懿得知蜀军抢攻浮桥的消息,硬着头皮来到曹仁身边的时候,对方正在营帐里大发雷霆,胡乱的摔东西。

普通将领可以真性情,曹仁身为一军主帅,必须保持冷静,他可没有随意宣泄情绪的自由和时间。

捡起扔在地面上的大宝剑,司马懿开口劝道:“胜败是兵家常事,将军可别因为前线的小败气坏身体,收复襄阳城的重任,可都落在将军你的肩膀上呢。。”

曹仁停止宣泄不满,“牛金、常雕、王双和诸葛虔,都跟随我南征北战很久了,他们性格特点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也并不相同,可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让我省心。”

曹仁摇了摇头,“数万大军,人手看起来很多,人才却几乎没有一个,五千兵马已经派出去了,非但没能夺回河堤,反而损兵折将,我不得不再次追加了五千援军。”

“我的部下里,但凡有一名像廖化这样,哪怕只有对方一半才能的将领,我也不至于事事都要自己拿主意,就就连怎么打仗,我还得手把手的教给他们。”

司马懿并不认同曹仁的结论,将领和统帅应当各司其职,统帅就应该做好统筹全军的工作。

所有事务不论大小、紧迫性和重要程度,都亲自过问,曹仁将会变得很累。

而且,曹仁得到的消息都是过时情报。

即使曹仁经验再丰富,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战场上出现变数的时候,还得一线将领自己拿主意。

在司马懿看来,曹仁的最大问题,并不是麾下缺乏将才,而是不够果断。

如果在河堤战情传回来的第一时间,曹仁亲自统帅重兵,集中兵力反攻河堤,蜀汉军可能早就已经败退,根本不会出现后面的损失。

现在倒好,魏军的几次进攻均告失败,不仅诸葛虔的三千骑兵损失惨重,悍将王双也战死沙场。

一个小小的河堤战场,竟然牵制了魏军上万兵力,不论胜负,这场战斗都会成为曹仁的耻辱。

司马懿认为,此时的战略中心已经转移了,河堤迟早会收复,当务之急是阻拦汉军渡河。

司马懿开口道:“蜀军虽然偷袭河堤得手,但是,咱们的水军已经截断了汉水河道,敌军失去支援,而且,退无可退,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夺取河堤的蜀军除了破坏河堤,做不了任何事情,蜀军将士每死一人,战斗力就会弱一分,我军只要稳住阵脚,少犯错误,胜利一定属于咱们。”

司马懿拱拱手,“我听说,蜀军正在夺取浮桥,希望将军派兵增援,一定想办法阻止敌人在北岸建立起立足点。”

曹仁大概也已经得到了浮桥守军的战报,表情很平静,“你放心,我早就做好了安排,蜀军要是敢主力渡河,那将会自寻死路。”

曹仁没有详细解释自己的安排,他说道:“当前的战况还在可控范畴之内,我很担心蜀军表现出的斗志。”

摇了摇头,曹仁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同样是偏师渡河,常雕麾下整整两千精锐,却在一天之内被蜀军全歼。”

“这支渡河的蜀军数量更少,却表现的异常顽强,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偏师渡河后全军覆没的风险,他们不仅来了,还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我军反攻襄阳难度很大。”

看到曹仁成竹在胸,司马懿没有追问对方的部署,而是顺着话题询问道,“曹将军既然已经得到了敌军北上的消息,为什么没有在蜀军渡河后的第一时间集合全军,围歼来犯敌兵呢?”

“攻堤前锋损失惨重,我军士气受到影响,追加兵力,那也不过是添油战术罢了,不如要求攻堤将士按军不动,撤回支援的五千精兵,我军集中兵力赶到浮桥,帮助守军击退来犯敌军,那时候再集合重兵,围歼敌军偏师,整个战局都会变得顺水推舟。”

曹仁摇了摇头,“不着急,战事持续了这么久,蜀军杀我一千同样会自损八百,敌军攻堤部队已经是强弩之末,我军很快就能取得胜利。”

“我军当下的任务,是需要用攻城器械当做诱饵,彻底围歼蜀军利用浮桥渡河的兵马。”

司马懿大致记得曹仁的计划,语气中带着怀疑,“曹将军,这种时候咱们依旧采用诱饵战法,似乎有些不够稳妥。”

曹仁正准备解释,一名魏军士兵风风火火闯进营地。

“不好了,曹泰将军攻势不利,希望将军增派援兵。”

曹仁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质问道:“我还没要求他行动,曹泰怎么敢擅自出兵,诸葛虔呢,他是否夺下了浮桥?”

士兵茫然的看着曹仁,司马懿提出疑问,“曹将军,诸葛虔不是被你派到河堤战场,与蜀军偏师作战去了么。”

曹仁一拍脑袋,懊恼道:“坏了,我把这件事忘了。”

曹仁很快恢复了冷静,面色严肃,他对斥候说道:“立即通知曹泰,放弃对攻城器械战场的进攻,立即撤兵回营。”

士兵得到命令,转身就准备离开,司马懿一挥手,制止了对方。

司马懿说道:“既然曹泰将军已经发起进攻,牵制住了敌军,我军不如将错就错,战机已经出现了,我军主力在营里休整。”

“我军不妨按照原本的计划行动,拿曹泰将军当做诱饵,主力急行军,夺回浮桥。”

曹仁对着魏兵挥了挥手,示意对方立即动身,随后才对司马懿解释道:“来不及了,蜀军此时一定已经在浮桥处完成排兵布阵,这是我的疏忽,此时突袭浮桥,晚了一步,很难封锁敌军退路。”

“不仅仅是浮桥战场,恐怕,攻城器械也难以挽救。”

曹仁语重心长的解释道:“既然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这种时候,咱们不能继续执行已不切实际的计划,而是应该先控制住局面,搜集更多情报之后,再根据得到的信息下判断。”

随后,曹仁派出了大量传令兵。

同时,要求所有魏营将士紧守营盘,整装备战。

曹仁派出了大量斥候,打探过河蜀军的动向以及实力。

完成这些部署之后,曹仁没有继续在营地中逗留,他带着司马懿离开营帐,两人进入军营,曹仁不断接见部将,责令主营将士备战。

斥候们纷纷带回情报,战况不容乐观,蜀军重兵过河,已经彻底控制住浮桥,而且,曹泰集合了全部兵力,对蜀军展开进攻。

听到蜀军在浮桥处建立起立足点的消息时,曹仁没有惊慌。

知道曹泰违背了自己的撤军将令,投入全部兵力,与蜀军交战的时候,他愤怒了。

曹仁拍了拍大腿,叹息道:“全完了。”

司马懿有些疑惑,“曹将军多次带兵参战,经验丰富,战场地形开阔,即使我军无法取胜,也应该可以全身而退,将军是否多虑了。”

曹仁摇了摇头,“知子莫若父,曹泰性格太急躁,投入全部兵力之后,他已经没有能力应对蜀军的变招,一旦蜀将经验更丰富,再使用点计策,后果不容乐观。”

曹仁的语气有所缓和,他解释道:“按照我原本的部署,曹泰带兵牵制住破坏攻城器械的蜀军,诸葛虔夺回浮桥,截断敌军的退路,这样一来,蜀军军心大乱,来犯蜀将必然可以一战成擒。”

“但是,我却忘记自己把诸葛虔派去河堤参战的事情,这就意味着,蜀军可以源源不断的过河,兵力或许超过咱们的想象。”

“而且,过河的蜀军没有顾虑,可以集中兵力反击曹泰,以泰儿的性格弱点和那点战场阅历,未必能应付得了。”

司马懿拱了拱手,“请将军下命令吧,我愿意带人接应少将军撤军。”

曹仁仔细打量了司马懿几眼,摇了摇头,“不必了,我不是不信任先生,但是,在接应泰儿这件事上,我必须亲自走一趟。”

一名神色慌张的魏兵来到曹仁身边,来人气喘吁吁,“曹将军,我总算找到你了,大事不妙,曹泰将军遭到蜀军反击,战败了,败兵正朝着营地撤退,蜀军紧跟其后,进行掩杀,曹泰将军招架不住,希望将军能够派兵接应。”

听到魏兵的消息,曹仁停住了脚步,语气严厉,“你回去告诉曹泰,务必约束住败兵,控制住撤军速度,不能给蜀军可乘之机,尤其是不能让小败转化成溃败,明白吗?”

魏兵连忙点头,转身离去。

曹仁没有立即组织兵马救援,反而喊过身边的几名卫兵,开始下命令。

“传我的命令,所有将士给我守好各自的营盘,不论营外发生什么事,没有得到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轻易出营,擅自行动,违反军令者,杀无赦。”

“通知樊城守将赵俨,迅速调集兵马来到主营集结,听候调遣。”

“责令……”

传令的卫兵们离开之后,曹仁却并没有急于召集兵马。

司马懿很不解,提出自己的疑问,“曹泰将军的情况很危急,咱们是不是应该立即派人接应?”

曹仁叹了口气,“泰儿会派人求援,说明情况不容乐观,咱们更加不弄搞乱了自己的节奏。”

“仓促出军,行动顺利的情况下,咱们可能会救回败兵,但是,咱们很有可能被败兵冲乱,给了蜀军更大的可乘之机。”

“前线战场咱们可以放弃,后方营地,绝对不能有失,营地有个闪失,威胁到的,可是樊城的安全。”

又过了一会儿,传令士兵纷纷返回,曹仁这才再次派出传令兵,集合主营将士,要求部队在营地南门集合。

曹仁和司马懿两个人巡视了营内的几处要害部位,确认防务没有问题之后,两人才在卫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南门。

南门已经集合起了不少魏军将士,士兵们神情慌张,议论纷纷,交换自己掌握的情报。

司马懿经过的时候,有意咳嗽了几声,士兵们才停止交谈。

曹仁却一脸严肃的从士兵身边经过,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两人来到营门,和部队保持了一段距离,曹仁反问起司马懿,“襄樊战事之前,你可曾见过我军将士这么紧张,畏敌如虎?”

司马懿摇了摇头,他以前跟在曹操身边的时候,魏军也经常打败仗,然而,战事再怎么不顺,也不至于让魏军对任何一支敌军谈虎色变。

大战在即,士兵们的表现,必然会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

曹仁似乎看穿了司马懿的内心想法,“不论再怎么败,咱们永远都是百战精锐。”

曹仁一脸的傲气,“所以,赤壁惨败之后,我才能凭借败兵和江东军在南郡周旋一年,我甚至有胆量亲自带兵,救援遭到江东军重重围困的牛金。”

“但是,”曹仁话锋一转,“时代不同了,我军留守北岸的兵力远强于蜀军,将士们却没有办法从廖化手里赢得半分便宜。”

曹仁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刘备打出了兴复汉室的口号,又有关羽和廖化这样的名将,说句心里话,我并不看好这一次的南征。”

司马懿同样心生感慨,曹仁这名宗室老将,曾经在他面前情绪失控过,也曾因体力不支差点晕眩,但是,这还是他第一次出现动摇。

曹仁终究是名将,没有被情绪动摇意志,他的神色恢复正常。

看向正在集结的魏军将士们,曹仁开始训话:“蜀军渡河北上,死路一条,众将士需要奋勇杀敌,报答君恩,建功立业。”

一名行动冒失的骑兵闯进了营门,由于没能控制好战马,马蹄险些从曹仁身上践踏而过。

曹仁的卫兵迅速拉走了曹仁,把主帅保护了起来。

另外一些卫兵冲到骑兵身边,把骑兵拽落马下。

司马懿正准备责骂两句,骑兵大声嚷嚷了起来,“曹泰将军败了,全军已经溃退,蜀军就在营外,我要见曹仁将军。”

司马懿看向曹仁,对方的脸色非常难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