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281、救援丁奉

三国志廖化新传 281、救援丁奉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在王宪的引路下,汉军朝着丁奉部将士驻地方向行军。

距离村庄还有一段距离,廖化得到了斥候的汇报。

丁奉防守的村子处在官道上,村子共有四个村口。

魏军在西、南、东三个方向部署了兵马,对汉军实施围困。

敌人采用了标准的围三缺一战法,引诱丁奉带兵往北撤离。

斥候们还告诉廖化,魏军已经对村庄发起过两次试探性进攻。

统帅魏军的指挥官,大概就是张辽,即使在名将如云的魏营,他的表现也很出色。

张辽一向以骁勇敢战闻名,是绝世勇将,但却不以谋略著称。

从这段时间的表现上看,张辽似乎有勇有谋,与传闻不符,廖化怀疑,张辽麾下一定有擅长智谋的能人。

一鼓作气,再而衰,廖化下令将士们进行休整,自己则思索破敌方法

三百名将士,即使贸然投入战场,也不会对战局造成太大影响。

贸然出兵,非但解不了丁奉的围困,反而会打击将士们的士气。

因此,把汉军到达的消息传递到村里,同时,与丁奉约定好动手时间,这就非常重要了。

廖化派出卫兵,在全军招募敢死将士,准备突破魏军的包围,进村传达联合信息。

王宪听说了这个消息,主动找到廖化,希望自己可以再走一趟。

廖化有些迟疑,“你的心意我很了解,但是,你的伤情还没有恢复,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养伤,传递情报的事情,还是交给我军将士吧。”

一旦传递情报的士兵没能穿过魏军的封锁,不仅可能丢掉本人的性命,还会让廖化的整个计策失败,所以,廖化希望从军中挑选马术能力较强的斥候老兵。

王宪的态度很坚决,“我虽然受伤了,却不影响行动,将军麾下的士兵虽然骁勇,却不一定有像我这样熟悉战场环境的人,一旦行动失败,都未必会知道往哪里逃跑,恐怕会耽误将军的谋划。”

“丁奉将军认识我,我返回村子,也可以省掉解释的时间。”

廖化认可王宪的说法,点点头,“既然你想走这一趟,那我同意了,我会派两名卫兵和你同行,保护你的安全。”

王宪摇了摇头,“如果将军信任我,就不要安排其他人了,人越多,行动失败的机率会越大。”

安排卫兵随行,并不意味着缺乏信任,廖化可以接受王宪的提议,但他需要知道对方的计划。

廖化:“你准备怎么做,才能穿过魏军封锁,回到丁奉身边?”

王宪说道:“我准备直接穿过魏军的阻击阵地,进入村子。”

看着廖化犹豫的神色,王宪开口说道:“我知道魏军埋藏战死士兵的位置,那里没有魏兵监管,我只需要寻找一套魏军的甲衣穿上,动作再快一些,就不会被敌人察觉。”

廖化不再迟疑:“那就麻烦你再走一趟,你告诉丁奉,知道我的计划后,立即燃起狼烟,等我军发出信号,他便集合兵力突围,我军从南往北打,丁奉从北向南冲,两军在村外集合。”

下达命令之后,廖化派出两名斥候,协助王宪行动。

其中一名斥候迅速返回,向廖化复命。

廖化大吃了一惊,“魏军在南侧村口设置了两层防线?”

斥候点点头,继续说道:“没错,敌人似乎已经知道了我军的动向,抽调了两外两处村口的兵力。”

情况出现变化,想要调整部署,只能迅速把王宪喊回来。

廖化连忙询问道:“王宪已经进入了魏军防线?”

斥候点点头,“没错,我们两人协助王宪,找到了一身相对完好的魏军甲衣,目送他进入西侧的魏军阵地,我赶紧返回复命,另一名战友,正在现场观察。”

既然王宪已经动身,汉军便来不及调整计划。

廖化陷入沉思,他只能等待另一名斥候带回的信息,当他再次抬起头的时候,村子的方向,燃起了滚滚浓烟。

另一名监视村子的斥候立即折返,确认狼烟是从村里升起的。

……

廖化立即下令,要求将士们进行备战。

正午,汉军生火做饭,燃起了滚滚炊烟。

在保证汉军将士用餐的前提下,将士们煮起了大量豆子。

魏军的诱敌计策提醒了廖化,既然汉军马匹会因为饥饿,误食大豆。

熟豆同样可以用来干扰魏军的行动。

汉军将士们携带了三天军粮,其中有许多大豆,具备使用熟豆战术的条件。

汉军行军太匆忙,没能携带拒鹿角或者木栅栏这类减缓魏军骑兵冲击效果的物资。

熟豆将会是汉军对抗骑兵的一项有力补充,这也是廖化决定挑选中午作战的重要原因。

除了蒸煮豆子,炊烟的存在,同样起到了提醒丁奉准备的目的。

汉军燃起炊烟之后没多久,村子方向升起狼烟,丁奉用自己的方式告知廖化已经做好准备。

简单用餐之后,汉军开始分兵。

廖化安排了一名资深部将,统帅步兵,携带熟豆,向着魏军村子南侧的防线行军。

按照计划,等到步兵出现在村子外侧,必然与魏军展开厮杀。

牵制魏军兵力之后,丁奉便会带兵进行突围,那时候,敌军必然会再次分兵,阻击出村的汉军。

汉军牵制了魏军两拨兵马之后,廖化再带领军中为数不多的骑兵行动。

只要廖化能够找准进入战场的时机,便可以引发混乱,丁奉和被围的骑兵将士们,也可以趁乱突围。

整个计划存在很多风险。

如果敌将不理会汉军的步兵的接近,重兵围困村子,那么汉军也不可能凭借着不到三百人的步兵强行进攻。

假如敌将异常谨慎,在阻击汉军步兵和丁奉部汉军的同时,留下了大量骑兵当成预备兵力。

那么,廖化带领骑兵进入战场的时候,就很难起到战术效果。

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廖化眼下的这个布局,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破局方法。

经过新野外的那场战斗,汉军骑兵力量伤亡较大,因此,骑兵没有立即投入战斗而是等待斥候送回的战报。

行动很顺利,汉军步兵赶到村外,立即迎来了魏军的阻击。

步兵们停止行军原地布防,并且,使用了一批熟豆

村外的战情,立即引起了村子里兵将们的注意。

丁奉部将是趁势杀出,大概是为了断绝将士们的后路,离开村口之后,将士们在入村通道处放了一把火。

魏军的兵力迅速被调动了起来,在另外两处村口布防的魏军,开始朝着村子南侧行军,试图进攻汉军侧翼。

得到斥候汇报,确认丁奉已经与魏军发生接触之后,骑兵开始行动了。

到达南侧村口,廖化亲眼看到了混乱的战场。

魏军的兵力分成了三个部分,最南侧的位置,是一支魏军偏师,专门负责阻击汉军步兵。

魏军偏师的兵力不多,受到熟豆的影响,马队阵型大乱。

汉军步兵顺势反击,不断有魏军骑兵落马。

魏军不得不又增派了一批步兵,救援这支骑兵。

村口突围的汉军压力更大。魏军从三个方向发起进攻,汉军结阵抵抗。

丁奉组织的这场突围,刚刚离村就被挡住了。

泻药似乎对汉军骑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突围的汉军将士大多步战出村,汉军只在队伍中间部署了少量骑兵。

魏军同样在村口方向投入了主力,战况十分激烈。

除了两处战场,魏军还有少量兵力正在警戒,这似乎就是斥候们打探到的魏军第二波防线,经过连续抽调,现场兵力已经很少了,但是,敌军有少量骑兵正在待命。

战况没有达到廖化的最好估计,却也不算很坏。

廖化下令将士们朝着村口方向行动。

战场形势复杂,因此,当廖化带领少量骑兵出现的时候,魏军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但是,当这一支汉军骑兵气势汹汹的出现在身后,还是引来了魏军的注意。

魏军调集防线上的部队,同时,从前线厮杀将士的里面抽调骑兵。

一旦魏军骑兵赶回,对廖化等骑兵进行阻击,那么,他的计划就很难成功了。

廖化当机立断,下令将士们直接朝着魏军那些待命的将士发起冲锋。

冲锋的目的不是为了破阵,而是为了通行。

承受着损失,汉军打穿敌阵,迅速朝着村口战场冲了过去。

遭遇变故,魏军那些抽调的骑兵只能调整方向,同样朝着汉军冲了过去。

汉军人数很少,又经过一轮厮杀,将士们的体力出现损失,所以,突击效果不会太好。

魏军后方的将士迅速布阵,做好阻击。

廖化只能暂时忘记个人得失,组织骑兵们继续冲击。

汉军这一波冲锋的气势确实很高,冲进了魏军的军阵,但是,距离丁奉部的将士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马速便开始迅速下降。

没等廖化下令将士们步战,跟在汉军身后的魏军骑兵同样冲进了魏军大阵。

正在厮杀的魏兵并不知道身后的来人是友军,很多人以为遭遇到了袭击。

魏军阵型混乱不堪,士兵的斗志受到影响。

丁奉抓住机会,带兵袭击,和汉军合流。

汉军且战且退,穿过魏军的包围,同时,与牵制魏军的步兵汇合。

保持行军速度,汉军朝着新野撤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