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296、魏军渡河

三国志廖化新传 296、魏军渡河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魏军的效率非常高。

廖化把投诚队率放回南岸后不久,对方便奉了曹真的命令,再次渡河,进入沙摩柯的防区。

跟随这名队率一同北归的,还有两名曹真的亲信。

沙摩柯已经得到过廖化的授意,因此,做出了合理合情的应答。

在使者们的面前,沙摩柯表现出一副贪婪的模样。

最终,双方谈好价钱,魏军从沙摩柯的防区突围,但是,他们需要在突围的时候,遗弃大量财物,当做买路财。

三名使者重新回到南岸,沙摩柯也把谈判过程原原本本的转达给了廖化。

不管怎样,魏军有了渡河的意图,战局便会按照廖化的计划进行。

廖化再次派人催促,把紧急调配的那些铁钉优先洒落在丁奉部和沙摩柯部将士防区之间的结合部位置。

使者返回之后,魏军很快便发起渡河攻势。

在汉军的有意放水下,魏军顺利杀下浮桥。

铁钉和石子的部署地点远离浮桥口,魏军先头部队的攻势又过于顺利,敌人开始追加兵力,部分渡河士兵开始上马。

廖化身着普通的汉军军服,混迹在丁奉军中,身处前线,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现场,时刻掌握战局的进展。

廖化身边还跟着几名魏军降兵,通过降兵们,廖化确认,这支过河的魏军先头部队,正是凉州军。

过河的魏军兵马越来越多,少量敌兵突破了汉军的封锁,进入到了汉军部署铁钉和石子的陷阱区域。

魏军人马踩中陷阱,出现了大量滑倒和伤亡,突围部队的阵型,也变得混乱了起来。

战机已经出现,廖化不再迟疑,立即派出传令兵。

汉军鸣鼓进兵,从两个方向发起反击,合击魏军,渡河敌人的队列也被切成了两半。

岸边的变故影响到了浮桥,正在渡河的魏军出现了骚乱,现场回荡起大量人仰马嘶的声音。

魏军似乎早有准备,敌人通过把引起混乱的士兵和马匹推入水中的方式,迅速稳定住战局。

此时的曹真,必然已经察觉到了汉军的计策,但是,战事已经开始,他们很难再重新部署突围计划。

已经登上浮桥的魏军,继续渡河,新抵达岸边的部队,却没有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战斗中,而是在浮桥口位置集结。

在局部战场上,汉军具备兵力优势,将士们又士气高昂,很快便压制住魏军的先头部队,将敌人往浮桥口位置驱赶了过去。

这些曹魏凉州军士卒虽然是曹魏精锐,但是,他们更习惯凉州的地形和特定战法,这是一支擅长骑术和骑射的部队,背水作战并不是他们的强项。

遭遇汉军反击,魏军混乱的队形没能及时恢复,从战斗一开始,他们便处于绝对的劣势中,被汉军打的步步败退。

廖化再次派出传令兵,通知二位将领追加兵力,继续给敌人施加压力,希望一鼓作气重创凉州军。

为了稳住阵脚,魏军对着战友挥起屠刀,一些乱兵被杀之后,幸存者终于被激起了血性。

凉州军终究还是曹魏的精锐,度过了最开始的混乱之后,这些骁勇的西北汉子们开始反击。

魏军打不过有组织的汉军,却牵制到了汉军的主力,为后续渡河的队伍,争取到了时间。

在浮桥口完成集结的魏军兵将,很快便开始行动,他们没有直接投入战场,支援劣势中的兄弟部队,而是调整了进攻方向,朝着沙摩柯的防区冲了过去。

为了诱使敌人从沙摩柯和丁奉两人防区的结合部穿行,除了结合部本身,其他区域也都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定的防御设施。

沙摩柯的防区也进行了简单的防御部署,但那却远远不够。

临时设置的少量木栅栏,根本没有办法抵挡铁了心求生的魏军。

防御工事纷纷遭到破坏和推倒,魏军从汉军防线上杀出了一个缺口。

汉军把兵力用在夹击凉州军上,防区的守备力量和预备兵力严重不足。

等到沙摩柯抽调兵马堵截,魏军已经扩大了缺口。

魏军突破汉军防线的时间比廖化预料中要早一些,但是,依旧没有超出廖化的估计。

按照原定计划,廖化派出传令兵。

沙摩柯指挥部队放开一条通道,纵容魏军突围。

同时,汉军集结兵力,全力围歼那支遭受夹击的凉州军先头部队。

曹真跟廖化两人倒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

魏军主力专心逃亡,汉军全力袭击敌人的小股精锐。

虽然没有见过曹真,廖化倒也很佩服魏军主帅的反应能力。

从敌军的部署上看,魏军原本打算以战斗力强悍的凉州军担任破阵先锋,在汉军结合部上打出一条通道,全军顺着缺口突围。

汉军夹击凉州军先头部队,沙摩柯的真实意图暴露之后,曹真又可以迅速调整部署。

曹真舍弃了那部分遭受围困的凉州军,反而用这些精锐士兵当成诱饵,牵制汉军兵力,同时,重兵突击已经兵力分散过的沙摩柯部防区。

魏军顺利在汉军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他们的主力快速通过,魏军源源不断冲出河道战场。

敌军并没有在现场逗留,接应后军突围。

人心惶惶的魏军也经受不起败仗,没有跟汉军交战。

主力逃脱之后,魏军防守缺口的部队也迅速朝着南阳方向撤离。

魏军的行动速度很快,等到汉军彻底歼灭了那支被抛弃的凉州军小股部队后,汉军已经失去了追击魏军主力的机会。

魏军的突围虽然成功,但是,他们却损失惨重。

尽管没有得到具体的战报,廖化仅仅凭借眼力,就可以得出结论,至少有三千西凉军沦为了俘虏。

伤亡在突围过程中的魏军兵力就更多了。

物资、军马、武器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不管怎样,廖化麾下兵力不足,吃不掉这全部的七万魏军。

把敌人放跑,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魏军对荆州的破坏。

即使魏军带回了大部分士兵,魏国国力依旧雄厚,部队损失的弥补,将士们战斗力的恢复,也都需要时间。

廖化无力统兵追击突围的魏军,但他还是派出少量骑兵快马北上,把战况告知赵云。

赵云战场经验丰富,又有胆有识,必然不会放过重创魏军的好机会。

从樊城到南阳,魏军逃生的过程中,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汉水北岸的战局彻底告一段落,南岸的战事却没有结束。

根据俘虏们的交代以及斥候的侦查,廖化很快便掌握了南岸的局势。

曹真在组织渡河之前,把兵马分成了两部分,他亲自统率主力渡河,张郃统帅偏师,在襄阳城下虚张声势,牵制守军兵力,掩护魏军渡河。

从战斗结果上看,张郃顺利完成了任务,直到魏军主力突围,关平也没有带领兵马进行拦截。

但是,张郃虽然成功掩护了曹真,却再也没有人能够带兵掩护他自己。

张郃的撤兵行动还是暴露了魏军的虚实,遭到了襄阳城守军的追击。

在距离汉水河道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汉军成功的堵截住魏军。

张郃不得已,只能放缓撤军速度,边战边退。

张郃部原本就是用来断后的弃子,兵马总人数不到三千,这支部队已经成为了一只孤军。

确认魏军主力逃离战场,不会再杀一个回马枪之后,廖化开始派人联络关平,同时,组织兵马渡河。

统帅汉军先锋的,正是丁奉。

张郃确实是一个反应速度很快的将领,当汉军北岸兵马登上浮桥之后,魏军开始调整兵力。

少量部队依旧驻守在浮桥南岸口,阻击汉军渡河,其余兵力全力东进,沿着汉水河道南下。

敌军兵种复杂,既有骑兵,又有步兵,行军速度受到了极大限制。

而且,从襄阳出发的汉军对魏军进行全力阻击,魏军根本无法摆脱汉军的进攻,更别说是提高行军速度了。

魏军磨磨蹭蹭的撤退,汉军却全力以赴的渡河。

丁奉身先士卒,手持短刀,第一个跳下浮桥,砍死了守卫浮桥的一名魏兵。

汉军勇士紧跟在主将身后,轻易击垮了防守浮桥的魏军,通过浮桥,顺利抵达南岸。

汉军即将会师,留给张郃的反应时间不多了。

魏军响起了更急促的鼓声,敌人开始全力突围。

但是,阻击的汉军却死死的牵制着魏军,敌军终究没能冲出汉军的防线。

在廖化部汉军与关平部将士合军围攻张郃部之前。

张郃再次调整部署,他抛下了随军的步兵和伤兵,仅仅统率骑兵,对关平部队的阻击薄弱地点实施一点突袭。

魏军集中了全部骑兵,所以,形成了巨大的局部突击力量,顺利的从汉军阵线上杀开了一个口子。

在突围过程中,魏军根本没有理会那些意外坠马的将士。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逃出汉军的包围。

魏军骑兵顺利逃亡,魏军步兵却没有这么好运。

关平及时调整了兵力,堵住了缺口与渡河的汉军合围了这支被遗弃的魏军。

魏军士卒纷纷丢下武器投降。

派出少量骑兵,象征性的追击张郃残部之后,汉军主力开始打扫战场。

这一战之后,魏军短时间内将再没有余力和汉军争夺荆州。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酷笔记小说三国志廖化新传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