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309、牂州见闻

三国志廖化新传 309、牂州见闻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朱褒并没有允许南征军将士们入城,他仅仅邀请了廖化一人。

在不知牂州虚实的情况下,廖化贸然进城,等于把个人安危完全交到了对方手里。

这个邀请,未必就是鸿门宴,却一定是对廖化的试探。

廖化跟朱褒两人没有冲突,汉军重兵集聚在牂州城外,对方也没有对自己下手的理由。

廖化没有露怯,微微一笑,“那就麻烦朱太守在前带路了。”

朱褒看向身边的亲信,命令道:“你立即回城,通知粮库的守兵加速清点粮食,注意保持街道上干干净净。”

亲信有些疑惑,接到命令却没有立即离开,他说道:“二位将军即将入城,现在才派人打扫卫生,似乎来不及了。”

亲信的表现让朱褒觉得自己失去了面子,他开口骂道:“笨蛋,我的意思并不是真的让你打扫街道,而是让你通知将士们,做好防范,阻止城里的流民作乱,避免冲撞到廖将军。”

亲信总算被骂明白了,他先行一步,骑快马入城。

廖化倒也没有想太多,朱褒的表现,反而扭转了他心里的部分坏印象。

这名牂牁太守,看上去倒像一个仔细人。

两个人并排骑行,朝着牂州城门走了过去,卫兵们跟在两个人的身后。

廖化主动开口询问道:“朱太守进入南中,恐怕已经过了一段时间。”

朱褒点点头,“陛下攻下成都之后,我便和前任庲降都督邓方一同进入南中,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一直担任着牂牁太守。”

“南中的刁民向来不服王化,他们多次叛乱,邓将军曾对南中蛮族采取过多次军事行动,我也曾经出兵配合过。”

之所以提到廖化的前任,朱褒的目的,是向廖化示好。

廖化半开玩笑道:“恐怕朱太守也没有想到,新任的牂牁太守居然脾气不好,不懂道理,恐怕你会更加怀念邓将军了。”

廖化的这番话,让朱褒连忙摇头。

两个人很快进入牂州城,入城主道路的两侧,站满了汉兵。

士兵们拦住了两侧的百姓,清空了道路。

一边行进,廖化一边打量起这些士兵。

历史上的朱褒曾经掀起过叛乱,这些汉军是叛乱军的重要来源。

审视牂牁兵的时候,廖化不自觉把这支队伍当成了假想敌。

尽管没有实践检阅过这些部队,根据经验判断,朱褒的这些兵也不算精锐。

如果牂牁兵与南征军开战,廖化有信心在一刻钟之内结束战斗。

目光越过汉兵们的头顶,落在了街道身处的流民人群中。

不少百姓衣冠褴褛,躲在角落里注视着路过的廖化一行。

流民们的眼神有些躲闪,眼睛里写满了畏缩和小心。

人群中的一名蛮族装束的小女孩,引起了廖化的注意力,廖化勒住马。

朱褒同样停止了行动,询问道:“将军怎么不走了?”

廖化也曾经参加过守城战,管理过流民和百姓,百姓们或许会有恐慌和恐惧,但不会对汉军有敌意。

孩子是天真的,最不擅长掩饰,廖化从小女孩的眼睛里看出了仇恨。

回头看向朱褒,廖化询问道:“高定带兵撤退,战争已经结束了,继续让百姓们留在城里,恐怕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朱褒连连摇头,“廖将军第一次来到南中,不了解我们这里的情况,高定的确撤退了,我们却完全没有办法保证,他不会再杀一个回马枪,最好的办法,还是稳妥两天,确认敌军彻底离开牂牁,咱们再遣返百姓。”

廖化并不理解朱褒的顾虑。

流民,尤其是百姓中的那些老弱病残,不仅对守城没有任何帮助,还会消耗城里的粮食,增加城内的治安隐患。

廖化笑道:“旁人见到百姓,唯恐避之而不及,还是朱褒将军格局高,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

朱褒明显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继续深究下去,他讪讪的一笑,随后说道:“咱们别耽误了正事,请廖将军跟我来。”

说完,朱褒扬起了马鞭,骑马先行。

廖化转过头,看向蛮族小女孩的位置,此时,小女孩已经不见了踪影,他只能放弃询问企图。

廖化不再迟疑,夹紧马腹,跟随在朱褒身后,快速行动。

由于街道主路非常通畅,一行人很快到达了粮仓。

廖化几人的动作太快了,仓库守兵们刚刚得到消息,正在从库里运粮。

守兵们并没有把粮食直接运到廖化的军中,而是选择先搬出仓库,在仓库门口,集中堆放。

朱褒看着廖化,笑着说道:“这些都是南中汉民自己耕种的粮食,或许没有北方的粮食好吃,拿来裹腹却已经足够了。”

廖化上前,随便打开了一个粮袋,伸手抓了一把粮食。

朱褒并没有在粮食中动手脚,也没有拿一些腐朽的陈粮充数。

廖化拱拱手,表示感谢。

现场堆积的粮食越来越多,很快,一队士兵押解大量平民,来到了仓库门前。

和现场的汉兵们相比,这伙平民们的身体状况并不好。

尽管汉兵同样身材瘦弱,但好歹还看的过去,这些平民大多骨瘦如柴,有些人走路的时候,脚步不稳,仿佛随时都可能跌倒。

在汉兵们的呵斥中,平民们替代了仓库守兵,开始搬运粮食。

朱褒邀请廖化进城的理由,在现场监管粮食运输,但是,仅仅依靠廖化和几名卫兵,倒也没有办法监管起整个运输行动。

某种意义上看,廖化军中并不缺粮食,索要粮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削弱朱褒的实力,增强己方的生存能力。

廖化正准备告辞,仓库门前的存粮位置产生了骚动。

一名汉兵大声呵斥了起来,“你这蛮子,好大的胆,竟然敢偷偷往身上藏粮食。”

呵斥之后,汉兵抽出刀子,做势要砍人。

廖化连忙出声制止,并且快马来到两人身边。

看向那个被指责偷了粮食的男子,对方满脸惊慌,地面上还散落着不少稻米。

廖化的语气很平和:“你可知道,偷盗军粮可是重罪?”

这名百姓连忙求饶道:“我错了,但我实在没有办法,进城之前,朱褒曾向我们收取过剿匪钱,留在牂牁城的时候,每天还要按人数给朱太守上交买命财……”

廖化没等男子说完,怒斥道:“诋毁国家重臣,偷盗粮食,这都是死罪,来人,给我把这个人抓住,我要带回军中严明军法。”

廖化的两名卫兵立即从他身边离开,朝着男子走着过去。

男子连忙求饶道:“将军饶命,我还有孩子要照顾,请您高抬贵手。”

廖化叹了口气,跟两名卫兵说道:“孩子是无辜的,你们跟着他一起,把他的孩子带上。”

男子面如死灰,朱褒在一旁突然开口,“我管理不善,让将军笑话了,不如把这个罪人交给我来处置?”

廖化摇了摇头,“盗窃军用物品可是死罪,这种人必须严加惩处。”

“最近我军增加了许多新兵,士兵来源复杂,正好利用这人的首级,来号令全军。”

朱褒倒也没有继续坚持。

廖化并没有说实话,根据看到的事实,他已经得到了结论,朱褒这人的确激化了蛮汉的矛盾。

呵斥与严令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这名蛮族男子。

自己的人先把对方抓起来,才可以保证青年的生命权,从汉兵的反应上看,他们可以随意斩杀蛮族。

直觉告诉廖化,男子透露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朱褒很可能是一名不称职的太守。

依着廖化嫉恶如仇的性格,他不可能放过这种鱼肉百姓的恶官。

南征之前,刘备给了自己假节的权力,也就是说,不经过通报,廖化就可以杀将。

然而,廖化身边人手不足,他只带了几名卫兵入城,贸然偷袭朱褒,即使得手了,也很难全身而退。

廖化身死事小,乱兵们失去朱褒的指挥和控制,祸害城中的百姓,那就成了廖化的罪过。

发生了男子盗粮这一事件之后,气氛有一些尴尬,朱褒的话少了很多。

最终,还是廖化主动开口:“朱太守能否告诉我一些,益州从事常房在牂牁郡谋反的细节。”

朱褒警觉的看着廖化,“那只是一个勾结蛮兵的叛徒而已,将军为什么会关心?”

常房不仅被朱褒袭杀,还反而污蔑成反贼,于情于理,廖化都不能对这件事情置之不管。

之前,为了牂牁郡的稳定,廖化有意回避这个话题。

既然确定朱褒这个人有问题,廖化便直接询问起这件事。

既是为了掌握更多信息,进行下一步决策,也是为了观察朱褒的反应。

廖化微微一笑,解释道:“和那名盗窃军粮的男子一样,我希望拿常房举例来严肃军纪。”

“用男子的首级,教育士兵遵纪守法;通过常房的败亡,提醒将校们忠于汉室。”

朱褒虽然有些狐疑,但还是开口解释道:“根据我得到的情报,常房与蛮兵联合,试图偷袭牂牁,所以,我先一步下手,剿灭了这一伙叛贼。”

“现在想想,常房很有可能与高定有联系,正因为我破坏了他们的计划,所以,高定才集结了重兵,试图偷袭我。”

廖化询问道:“那名报称常房谋反的人,是否可以让我见一面?”

朱褒叹了口气,“将军来晚了一步,那人前段时间恶病而死。”

通过一番问答,廖化成功争取到了时间,不知不觉中,两人回到了城门位置。

一行人与那两名押解蛮族男子的卫兵会合。

廖化拱拱手,向朱褒告辞,“朱太守政务繁忙,就不要送了,我希望你尽快把粮食送到军中。”

朱褒点点头,“将军尽可以放心,我会要求下面的人加快速度,一定不让南征军的兄弟们饿着肚子。”

说完这些之后,朱褒看向身边的亲信,“把那件东西拿过来。”

这一次,亲信倒是领会到了朱褒的真实意图,很快取过一件藤甲。

朱褒指着甲衣,讨好道:“这件甲衣,是南中的特产,不仅轻便,还具备很强的防护效果,寻常刀枪根本无法刺透这件藤甲。”

“别人送给我之后,我一直没有来得及穿,廖将军的身材跟我差不多,这件衣服应该合身,将军千万不要嫌弃。”

廖化摆了摆手,“感谢朱太守的好意,但我实在是不方便收。”

朱褒开口劝道:“将军南下征战,需要一件防身的衣物,这个藤甲虽然只是南中的寻常防具,防护效果却非常好。”

廖化继续推辞道:“感谢朱太守的好意,但我今天实在腾不出手拿这件甲衣了。”

“明天我便发兵西进,追击高定,那时候朱太守再送给我这套甲衣,也不算太迟啊。”

廖化对朱褒产生了想法,所以,他不能收对方的礼物。

但是,为了不引起对方的警惕,廖化又不能表现的太直白。

高定最终还是接受了廖化的说辞,“就这么说好了,希望廖将军能明白,我朱某人永远都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廖化拱拱手,带人出城。

离开牂州,回到汉军临时搭建的营帐里,廖化立即把偷粮食的男子喊了过来,仔细询问起对方的盗粮原因。

男子也没有保留,说出了自己的见闻。

廖化的神色逐渐凝重,朱褒可比他想象中更加嚣张跋扈。

高定带兵进攻牂牁郡之前,朱褒曾经向辖区的百姓们收取过各种粮食和金钱,扬言要为百姓们退敌。

当高定真正统帅蛮兵攻进牂牁郡的时候,朱褒又命令百姓迁到牂州城中。

命令很仓促,根本没有给百姓们提供收拾行李的时间。

尽管这样,百姓们每天都需要上交粮食和银钱,作为滞留在城里的费用。

即使蛮兵退了,朱褒也没有放百姓们离城。

那些交不起粮食的百姓下场就更惨,他们不仅吃不饱饭,还得接受朱褒的一些指派,用力气抵账。

利用这一次高定的偷袭,朱褒把自己的府邸又扩大了一倍有余。

对百姓们来说,朱褒比高定对百姓的压迫更大。

百姓的说法必然反应了事实,廖化不打算放过朱褒。

他派人传令:“宣张嶷、丁奉二位将军,速来我的营帐里议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