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346、高定很慌

三国志廖化新传 346、高定很慌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尽管汉军对牂牁兵俘虏们进行了优待。

伪装成牂牁兵的越嶲兵俘虏们却不愿在汉军中久待。

抓住了一些汉军守备松懈的机会,俘虏们陆续逃回牂州城下。

第一名逃回叛军营地的俘虏,立即把刘胄可能反叛的消息报告给了自己的头领。

层层上报之后,高定也对刘冑的行为产生了怀疑,但是,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安排将士捕杀刘胄。

身为全军统帅,高定需要考虑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高定下达了封口令,要求所有知情者不得泄露关于刘胄的任何消息。

高定还派出大量巡逻士兵,对后续逃回的越嶲兵进行最直接的管控,避免惊动刘胄。

鄂焕的两场败仗已经传到了军中,影响到了将士们的士气,军中不能再出现其他问题了。

战事进入到最重要的时刻,将士们突破了牂州城城墙,杀入了城里,正朝城里的核心区冲杀。

一线进攻的叛军将士中,有许多牂牁兵。

如果对刘胄采取行动,导致军心不稳,必然会影响后续战况。

鄂焕也是从汉军营地中逃出来的将士中的一员。

鄂焕明显没有高定考虑的那么复杂,他多次劝过高定动手:“大王,迟则生变,即使你不忍心对刘胄下手,也应该收掉他的兵权,我的教训,就是前车之鉴啊。”

鄂焕的确趁乱逃了出来,但是,他隐瞒了自己和廖化之间的对话。

鄂焕的兵败一点也不冤枉,汉军的实力太强,他本人的能力又很一般,但是,这并不妨碍鄂焕怨恨刘胄。

两场失败,鄂焕总归需要承担指挥责任,但是,他还是决定把主要责任甩给刘胄。

高定有些迟疑,鄂焕开口说道:“大王可能不知道,在我和汉军进行的两场大战中,刘胄全程袖手旁观,为了欺瞒大王,他和汉军打了一场假的突围战。”

看到高定依旧有些迟疑,鄂焕重重的跺跺脚,“将军今天不忍心采用雷霆手段锄奸,明天,叛徒会害死咱们。”

一名蛮兵快步跑进营帐,报告道:“不好了,汉军在城里布置了埋伏,入营部队损失惨重,尤其那些担任先锋的队伍。”

高定大惊失色,“攻城战打到这种程度,敌军还有埋伏?”

蛮兵点点头,“没错,伏兵藏在民居中,不知道有多少,只等咱们入城,敌人才发起反击,顺着窗户,射出大量弩箭。”

没等高定下达命令,又一名蛮兵冲进营帐,“不好了,击败鄂焕将军的那一批汉军,朝着咱们杀了过来,前锋即将赶到城下。”

高定大意了,他完全没有料到,汉军会在城中留下了一支弩兵部队,他更没有料到,汉军的增援会来的这么“凑巧”。

高定当然不知道,汉军掌握了攻城战的情报,人为控制好作战节奏,他只会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

攻城失利,将士们的战斗力和意志都受到了损伤。

此时汉军的援兵又杀了过来,叛军没有办法在汉军增援赶到之前,重新组织兵力攻打城池了。

高定立即命令攻入城中的兵马开始撤退,同时,大量斥候离营,开始进一步打探汉军援兵的准确情报。

局势突然发生转变,帮助高定做出了决断,他的语气很坚定,“我给你一队老兵,都是咱们自己人,你以组织兵马攻城为理由,生擒刘胄,控制住他麾下的部队,记住,不要涉及太多人,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杀人。”

鄂焕走后,高定又下达一系列新命令,要求将士们做好战斗准备。

高定觉得,自己遭遇了多场败仗,但是,他还有夺下牂州城的希望。

汉军主力还在,之前溃逃的士兵,也大都重新集结,从人数上看,叛军占据优势。

叛军已经攻破了城池一次,他们完全有能力第二次破城。

击败了来援汉军,叛军还可以再次组织攻城战。

现在的高定,还是很乐观的。

之前的几场败仗虽然影响到了部队的士气,甚至对高定的威望造成损失,但是,只要高定击败汉军,夺下城池,他就是胜利者。

意外发生了,一个简单的抓人任务,却让鄂焕再次惹出麻烦。

鄂焕派人向高定求援,声称自己遭到了牂牁兵的兵变。

高定再三追问,求援者才说明了真相。

整个入营的过程很顺利,刘胄并没有对鄂焕到来意产生疑心,他还派出卫兵,把众人请到了大营里。

鄂焕压根就没有注意影响,上来就万不得已而又简单粗暴的把刘胄杀了,而且,他拿着带血的人头走出营地,劝降牂牁兵。

刘胄虽然年轻,终究是一方豪帅,手底下有不少亲信,而且,鄂焕的强势做法激起大部分兵将的敌意,这些人立即对鄂焕发起攻击。

趁着营地里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刘胄被杀的空档,鄂焕派出士兵冲出营地,向高定求援。

部将惹出大麻烦,高定只能亲自统率刚刚整合好的部队赶去救场。

高定以多击少,迅速平定了战乱,解救鄂焕之后,他又斩杀了十几名谋逆者立威,控制住营地中的剩余兵马。

在这场内战中,刘冑的这部分牂牁兵损失惨重,刨除死伤逃亡之后的残余兵力不到二百人,而且,军中人心惶惶。

高定迅速控制住乱局,却错过了最好的备战时机。

再次见到鄂焕,高定无法继续忍受,他劈头盖脸的怒斥对方:“我说过,大战在即,不宜动手,你非说对方反迹已明,现在好了,这支牂牁兵的确叛乱了,咱们的部署也彻底被打乱,我得额外想办法,才能安抚牂牁兵的人心。”

鄂焕依旧在为自己的行为做辩解:“大王,如果咱们不消灭刘胄,等他在军前叛变,咱们的处境会很被动。”

“我军提前动手,这部分牂牁兵来不及准备就被消灭了,咱们现在面临的局势还不算差。”

高定的语调提高了八度,“也就是说,我还得感谢你喽?”

鄂焕低下头,“属下不敢,我除了一身力气,只剩下对大王的忠心了。”

高定的火气熄灭了不少,不论鄂焕在这一场战争中多么不可靠,对方也是自己麾下的第一战将,早些年间,鄂焕立下不少功劳和苦劳。

高定不能因为几场失败,就否认掉鄂焕以前做过的贡献。

最关键的是,此时牂牁兵已经军心不稳了,如果因为处罚鄂焕,导致越嶲兵军心不稳,后果就严重了。”

这场兵变让高定意兴阑珊,他萌生了退意,语气却依然冰冷,“你组织兵马断后,咱们回家,一定要挡住敌人的反扑,不能让汉军追上我军主力。”

“如果完不成任务,那你就不用见我了,自裁吧。”

……

趁着汉军援兵没有完全赶到城下,汇合了从牂州城撤回的部队之后,叛军开始西撤。

汉军倒也没有放任叛军撤走,剿灭了牂州城附近的乱兵之后,汉军展开追击。

如果不是汉军缺乏骑兵,主力将士需要依靠双腿行军,叛军必然会遭受重创。

鄂焕带领上千兵马,且战且退。

叛军的战斗力虽然比不上汉军将士,但是,他们对地形的熟悉程度却更高一些。

在汉军的追击下,断后兵马损失惨重,鄂焕却艰难完成了任务,掩护叛军主力顺利撤回了越嶲郡。

只不过,尽管没有遭遇大战,叛军的实力却在撤军过程中不断减弱。

牂牁兵大多不愿意背井离乡,纷纷逃离军队,到了后期,高定身边几乎只剩下越嶲兵。

即将回到自己的巢穴时候,高定吃惊的发现,汉军一支偏师已经完成了偷袭,并且,控制住了留守山洞的将士家眷。

汉军不知道高定带兵返回越嶲郡的消息,却在一些要道上设置了警戒部队。

打探情报的叛军斥候不得不伪装成百姓,走小路,进入山洞,与家眷们产生联系,并且顺利把情报送回给高定。

高定自己在山洞附近的一处山林中安营扎寨,集结自己的旧部,以及各路残兵。

刚开始,高定还想隐瞒情报,但是,巢穴失守的消息却根本瞒不住。

每天都有大量兵将离开,依旧跟随在高定身边的部队,已经不足三千人了。

所以,得到斥候的情报之后,高定动摇了。

高定也是一名叱咤风云的蛮族夷王,不论北上进攻益州,还是与朱褒配合,他让自己的部属获利了。

这一次的兵败却让将士们损兵折将。

患难见真情,叛军败退回越嶲郡,知晓汉军夺取了自家巢穴之后,许多跟随高定很多年的蛮将都纷纷离开,向汉军投诚,不离不弃的兵将,数量更少了。

高定是蛮族的大王,究竟是选择投降,还是反抗到底,都会影响整支部队的未来,不能轻易下决定。

高定召集了四名部将,进行最后的商讨,“攻占咱们巢穴的,是汉军都督马忠,你们应该也得到了消息,汉军有三千兵马,而且,他们占据了地利优势,以咱们现有的实力,很难进行有效应对。”

“咱们的家眷都在山上,敌人对他们都待遇很不错,所有人都能保持正常饮食,甚至容许族人们自由活动。”

高定叹了口气,“前有马忠,后有廖化,咱们已经被逼上了绝路。”

“汉军强调,大汉朝廷承诺过,叛军放下武器投降者,一切过错都既往不咎,为了族人,我倒也愿意受点委屈,你们几人有什么好看法?”

除了鄂焕,其他蛮将纷纷叫好。

“大王说的对,咱们的将士已经人心惶惶,畏敌如虎了,每天都有人逃亡,这仗没办法再打下去了。”

“没错,咱们投降才是唯一选择,汉军想要统治南中,马忠必然需要得到大王的帮助。”

“呸,大王的事情那能叫投降吗?那分明是保留自己的实力,汉军不可能在南中长久驻兵,等他们撤离南中,大王随时可以带领咱们再次起义。”

原本高定并不想询问鄂焕的意见,但是,部将的反常表现,反而激起了高定的好奇心。

高定询问道:“鄂将军有什么看法?”

鄂焕:“属下的确有很多肺腑之言,希望大王能够屏退左右。”

高定满足了鄂焕的要求,连卫兵们一起驱赶了出去,营帐中只剩下他们两人。

鄂焕慷慨激昂劝说道:“大王糊涂呀,咱们将士虽然人心惶惶,但是,你的手上还有数千勇士,咱们并非没有反败为胜的筹码,现在放弃太可惜了。”

“全军将士有一个算一个,我们都可以投降,归降汉军之后,很多人或许可以担任汉军爪牙,为大汉朝廷管理地方,可是,唯独大王你不能投降呀,咱们与汉军连番作战,积怨很深,最近这场牂州城争夺战,更是与汉军结下了梁子。”

鄂焕摇了摇头,“大王投降之后,别说是保留现有的待遇,性命同样堪忧啊。”

高定犹豫了一下,“大汉朝廷愿意接纳咱们的将士。”

鄂焕再次摇头“大王你错了,大汉朝廷愿意接纳的人,是那些放下武器的兵将,并没有单独说明接纳大王,这里面的差距,请你细品。”

“想要毁掉一个人的方法,不仅仅是**上杀死对方,只要汉人把大王和部将们离散开,把你和家人带到成都“保护”起来,咱们的生死就全在人家的一念之间了,大王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高定似乎被说服了,“按照你的说法,我应该反抗到底?”

鄂焕重重的点头,“没错,咱们必须反抗,即使要投降,也得先证明自己的价值,只有不让汉军小瞧了咱们,我们才可以提条件,让汉廷保障大王的生命和待遇。”

高定点点头,感慨道道:“只有处于绝境中,才能看出谁忠谁奸,众将都劝我投降,他们都为了自己,唯独你是种例外。”

“也只有你才知道,我不能投降啊。”

高定的语气变得严肃,“立即传令下去,咱们和汉军死战到底,即使撤退到山里打游击,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咱们不屈服,汉军早晚会让步。”

高定集合了麾下的败兵将士们,进行战前动员,为了坚定众将士们的决心,他杀马盟誓,准备和汉军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