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351、潭中战事

三国志廖化新传 351、潭中战事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把潭中县当成目标之后,汉军战兵与后勤部队分成两队,战兵轻装疾行,迅速杀到城下。

江东军守兵非常警惕,他们提前得到了汉军兵到的消息,及时收回城外的巡逻兵马,在城内布防。

汉军的节奏并没有被打乱,组织攻城之前,廖化派出更多的斥候侦查情报。

同时,廖化亲临一线,观察潭中县附近的地形。

城池的地势与地图上的标注大致相同,城池的东部有四座小山。

廖化统率主力,在北城外安营扎寨。

苏由和丁奉分别带领一支偏师,攻打附近的山头。

汉军的行动很顺利,敌军不仅收缩了城外的兵力,而且,他们放弃了城外所有制高点儿。

汉军并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先后攻占了四座小山,把旗帜竖在山顶。

夺取四座制高点之后,潭中县虚实尽收汉军眼底,整个城池如同不设防一般。

尽管如此,汉军并没有利用兵力优势发起强攻。

为了避免敌军反攻,汉军甚至在山上准备了一些滚木和石料。

在山脚和山腰,还安排了大量巡逻将士们,负责侦查和警戒。

山上汉兵的主要任务,是侦查敌情,但是,总有一些士兵会自发向城里射击,有些人甚至使用了火箭。

受到距离、高度和风向等多种因素制约,将士们的杀伤力有限,许多矢箭在飞行的过程中便失去了威力。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火箭在城里引发了小范围的火灾,汉军的袭扰起到了一定效果,打击了江东军士气。

江东军表现的倒也硬气,守军虽然处于不利态势下,却也拒绝了汉军的劝降,根本不愿见廖化的使者。

廖化的目的是夺取交州,汉军不会在潭中县城下逗留太久,七天是廖化心中的底线。

既然敌军做好了负隅顽抗的准备,汉军迟早要进行全面攻城。

攻城最重要的就是器械,山上汉兵们的火箭袭扰,提醒了廖化。

为了减少兵力损失,优化器械的配置,廖化亲自找到了关银屏。

关银屏已经成为了廖化麾下最信任的工匠,在南征的过程中,她为汉军立下了大量功劳。

这位黄月英的得意弟子已经深得师傅的真传,在器械的设计上非常专业。

廖化倒也没有为难关银屏,直接提出要求:“我需要一些投石车,但是,普通的军用投石车的建造时间太长,我等不了那么久,咱们可以适当的减少器械的大小,缩短建造时间。”

刚看到廖化的时候,关银屏眼神有些躲闪,听到设计攻城器械的请求之后,她倒是引起了兴趣:“将军设计投石车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攻打潭中县,还是为了阻击敌人的援兵,断绝敌军的南撤通道?”

廖化:“我对全歼这伙江东军没有兴趣,我军需要拿下潭中县,把这座县城打造成后勤中转站。”

关银屏不解道:“既然是攻城,越巨大的器械,杀伤力越强,如果一味缩小体积,恐怕杀伤力也会降低,难以对城墙造成破坏。”

指了指汉军占领的几座山头,廖化说道:“我准备把投石车部署在山上,居高临下对城里发起攻击。”

“这种情况下,投石车可以借助山体高度,形成巨大的冲击力。而且,体积越小的投石车,越容易在山上移动,便于及时调整部署,躲避敌军的反击。”

关银屏迟疑了片刻,试探性的提问道:“也就是说,廖将军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限于投石车的形态,你只是需要一种可以发射石弹的武器?”

得到廖化的肯定回答之后,关银屏露出狡黠的笑容。

自从在泸水北岸火烧藤甲兵之后,这位关家三小姐老实了不少,不但很少惹麻烦,而且,一直躲着廖化。

但是,一提到专业性的技术问题,关银屏又恢复了那个关家三小姐的调皮模样。

投石车的设计与使用,关系着一线将士的伤亡,廖化担心关银屏不能理会自己的意图,补充说明道:“我需要你尽快设计一款能够对潭中县造成杀伤,甚至是震慑的攻城器械,为了发挥作用,它们必须可以在山间行动,为了达成这些目的,攻城器械的体型也不能太笨重。”

关银屏摇了摇头:“即使减少了用料,降低器械的规模,建造投石车花费的人力物力也不可能节省太多。”

“我的建议,咱们可以就地取材,依托地形设置攻城器械,放弃投石车的设计,依托山上的老树,建造一些可以发射石弹的简易器械。”

关银屏比划出一个拉弹弓射击的动作,“将军可以把这种武器,想象成大型弹弓。”

“至于江东军的反击,我认为将军多虑了,山上的树木将会是咱们最好的掩护。”

廖化眼前一亮,汉军的确没有必要建造攻城器械,汉军控制了四座山头,可以对城里发起进攻的有效地点很多,可以利用的树木也不少。

如果真的在一些老树的基础上制造大型弹弓,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还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

即使这些弹弓的威力和机动性远不如投石车,然而,只要汉军的建造速度足够快,弹弓们形成了规模,杀伤力也会大幅提高。

廖化从善如流,立即放弃了自己的原计划,他开口说道:“老规矩,军中的工匠全部交给你指挥,这些攻城器械必须尽快完成。”

关银屏兴冲冲的离开,准备设计攻城的弹弓。

关银屏的建议,同样提醒到了廖化,汉军未必一定要对城池发起进攻。

在必要的时候,汉军可以投射一些非杀伤性的东西,动摇守兵的作战意志。

不管怎么说,这些巨型弹弓是否可以投入战场,都需要实战进行检验。

廖化给了关银屏充足的支持,要人有人,要物料有物料,总之,潭中县外大兴土木,战事一触即发。

当天晚上,汉军就已经设计出了第一座大型弹弓,并且,朝着城里投射出石弹。

刚开始,操纵弹弓的汉兵没有经验,投出的石弹命中率很低,攻击接连落空,甚至险些砸在汉军的营地中。

然而,随着攻击数量的增多,汉兵的经验也越来越多,不断有实弹落入城中,县城里不时有人发出了惊呼。

面对汉军的“空袭”,守兵同样组织过弓箭手和投石车反击。

江东军的射击准头却比汉军更差,他们的反击几乎没有出现任何效果,少量石弹甚至落回城里,给守兵造成二次伤害。

就这样,汉军还没有派遣地面部队发起进攻,江东军守将的态度就开始软化了。

守将主动派人出城,希望能够和廖化谈判。

廖化并没有轻信江东军的缓兵之计,将士们按部就班的进行攻城准备,他把谈判的任务全权交给了苏由。

……

苏由原本就是廖化辉下最稳重的将领,连续委以重任之后,他变得更加沉稳可靠了。

苏由顺利完成了训练无当飞军将士的任务,等到廖化带领新军和高定作战,要求他管理老兵的时候,他同样任劳任怨,几乎承担起汉军所有的苦活累活。

如果说,马谡负责把南征军的后勤运到前线,那么,苏由就属于军中的后勤大总管。

见到苏由之后,廖化先是询问了军中的物资情况,确认汉军做好了准备之后,廖化才询问起了谈判事宜:“江东军守将提出了什么投降条件?”

苏由摊开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恕我直言,江东军的戴良根本就没有诚意,他要求咱们停止石弹攻击,给他时间说服将士们,但他却没有实质性的让步。”

“使者已经第二次进城了,不出意外,这一次的谈判同样不会有任何进展。”

廖化笑了笑,“你不要害怕戴良对咱们虚与委蛇,不论他是否拖时间,咱们的攻城准备都没有停过,一旦谈判破裂了,我军可以迅速发起进攻。”

“不过,咱们也确实应该给守军们施加点压力,等使者撤回来之后,我就会命令山上的将士们发起一波投石进攻。”

苏由提议道:“如果咱们只采用石弹进攻,攻势看上去威力惊人,实际上却未必会取得效果。”

“咱们不如组织步兵发起一轮强攻,既展现军威,又可以增加将士们的经验,属下愿意担任先锋。”

廖化拒绝了苏由的请战,“江东军遭遇我军的投石攻击,敌军将士们的心里正憋着一股火气,这时候发起攻击,恐怕需要付出大量伤亡。”

“咱们现在要做的,应该是给敌人施加压力,让守兵长期保持警惕,时间长了,敌军自然会松懈。”

廖化补充道:“咱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攻心策略,多宣传一下我军的军威,对待俘虏的政策,而且,咱们不是从士燮的使者那里买到了一批蜀锦吗?”

“下次使者再进城,把这些蜀锦全部送给戴良。”

苏由有些迟疑,“万一戴良把蜀锦分发给将士们,鼓舞敌军士气,那咱们该怎么办?”

廖化笑了笑。“如果戴良真的那么做,那反而更好,咱们手上的蜀锦数量不多,他即使想要送人,也送不了所有人。”

“有些人得到的蜀锦多一些,质量好一些,其他的将士们必然会眼红……”

廖化神态变得严肃:“你立即部署人马,进行战斗准备,短时间我不打算攻城,但是,将士们必须得有所准备,随时听我命令行事。”

苏由点点头,接受了廖化的命令。

接下来的两天,汉军一直养精蓄锐,做最后的准备。

江东军却长时间遭受汉军的天降石弹,连睡觉都睡得不踏实。

廖化也曾登上山头,俯瞰潭中县,这座小城多处城墙出现了缺口,城中的建筑物也损毁严重。

不论操纵弹弓的士兵们再怎么熟练,也很难保证石弹攻击的准确性。

无差别进攻很容易误伤到城里的百姓们。

廖化唯一能做的,仅仅是强调将士们重点进攻城墙和城门。

汉军倒也不打算把江东军逼上绝路,占据了城外制高点的同时,汉军有意让出了敌军的南下通道。

几日的对峙下来,汉军没有正式发起进攻,优势却越来越明显。

将士们养精蓄锐,斗志高昂,后方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抵达前线。

廖化甚至还留下了马谡南征军提供的一批批民夫,汉军实力越来越强。

关银屏督造的弹弓越来越多,给守军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渐渐的,江东军似乎已经习惯了汉军这种进攻方式。石弹再度落进城里的时侯,守军几乎不再发出哀嚎。

战事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戴良和汉军使者提出了许多投降条件,谈判似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是,当天晚上,江东军便出城反击,偷袭汉军驻守的一处土山。

只不过,汉军对于江东军的反扑早就做好了准备。

沿途担任警戒任务的兵马,对敌军的奇袭部队展开阻击,被进攻的山头迅速燃起火光求救。

汉军迅速集结起来,对江东军的奇袭部队实施包围,如果不是敌军撤退的时机够快,这支出城的敌兵将会全军覆没。

奇袭失败,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趁着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守军在城里放了一把火,随后开始弃城南撤。

汉军的情报工作很扎实,斥侯立即把江东军的动向汇报给了廖化。

早已做好准备的汉军将士立即展开行动,主力部队迅速入城灭火,控制城中要害部位,安抚百姓。

山头上的守兵们对南撤的江东军使用石弹。

除此之外,廖化派出了全部骑兵,对江东军展开追击。

汉军夺取了交州的第一座城镇,建立起立足点。

廖化并没有立即组织兵马南下,而是对潭中县进行了加固和维修。

潭中县不仅成为了汉军的物资中转站,廖化还安排苏由在这里驻防。

汉军又在城里待了两天,第七天的时候,主力继续南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