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357、反击布骘

三国志廖化新传 357、反击布骘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面对步骘的第四次邀战,廖化可不打算继续败退了。

廖化并不能确认,步骘是否会因为汉军前三阵的兵败而麻痹大意。

不过,廖化倒也通过这几次战斗看出了江东军的战法。

除了细节上的一些偏差,江东军的做法大同小异。

步骘一直采用正面牵制汉军,侧翼突袭的方式与汉军作战。

第一次的战斗,江东军虽然偷袭侧翼得手了,主力部队却没有抓住战机。

步骘明显对那场战斗的结果耿耿于怀,后面两次作战中,敌军一直强化侧翼兵力。

只不过,战机既然错过了,那就是错过了。

在后面的两场战斗中,汉军强化了侧翼的防御,没有再给江东军机会,每一次全身而退。

连败三场,廖化却没有太担忧,不论小败多少次,只要汉军拿下最后的胜利,就不会损伤廖化的威名。

汉军将士们的看法却与廖化不同,他们会高估江东军的实力,认为常胜将军的廖化都没有办法解决汉军的困军。

部队人心惶惶,心怀鬼胎和别有用心之徒则趁机逃跑。

越是这种时候,军纪的管理越不能松懈。

廖化亲自指派了军法官,抓捕并处决了一些逃兵,其中,甚至还有无当飞军的精锐士兵。

严格的军纪只能维持住汉军军纪,却没有办法提升将士们的斗志。

客观形势所迫,也是廖化不再采用败退的方式骄敌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战之前,廖化集结了军中所有部将,进行战前最后动员。

除了关兴和少量将领,大部分将士的斗志不高,许多不知内情的部将冷漠的对待丁奉。

为了执行廖化的败退命令,丁奉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这三场战斗中,丁奉一直指挥前锋作战,但他却连续兵败,军中早就传出了议论和不满。

不少人通过公开和私下的途径否认丁奉的能力,希望廖化换将,一些人甚至还质疑丁奉的忠诚。

明知丁奉的苦衷,但是,胜负未分之前,为了避免情报泄露,廖化依然不能给丁奉正名。

所以,议事之前,廖化先表现出对丁奉的态度:“这段时间,的确辛苦承渊了,正是凭借你的能力,我军才保持住战力,有反击步骘的实力。”

丁奉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行了个军礼。

看向在场众将士,廖化大声说道:“我军连续兵败了三场,你们必然也不甘心,老虎可以打盹,却不能一直睡不醒,明天我军将对江东军进行全面反击。”

“传我的命令,将士们有进无退,奋勇杀敌,士兵畏缩不前者,杀伍长,伍长不服命令者,杀什长……”

杀气腾腾的话语,非但没有引发部将们的不满,反而激发了众人的斗志,部将们纷纷表态欲战。

连续的兵败,让将士们压抑了太久,他们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的渠道。

军心可用,廖化倒也欣慰,他开始进行战事部署:“我宣布,决战的先锋由……”

“且慢,”关兴出言打断了廖化,“我请求担任全军先锋,请将军把统兵后援的任务,交给其他人。”

唯恐请战遭到拒绝,没等廖化开口,关兴继续说道:“前三次作战,廖将军都用已经把先锋官安排给丁奉将军的理由搪塞我,这一次战斗,你可没有正式下任命,就算是轮,也该轮到我做先锋了吧。”

“廖将军亲口承诺过,军中无戏言啊。”

关兴虽然直爽,但他也不傻,被廖化敷衍的次数太多,也就不那么好骗了。

而且,关兴抓着廖化的话柄,廖化倒也没有合适的理由拒绝。

军国大事,一条命令直接关系着数千甚至上万人的生死,廖化倒也不会为了遵守承诺把人命和国运当成儿戏。

但是,仔细思索之后,廖化不得不承认,关兴的确是担任先锋官的最好人选。

故意装成不愿意的模样,廖化说道:“如果你能答应我一个条件,那么,先锋官的位置就由你来做。”

关兴的表情难得变得凝重了起来:“廖将军尽管吩咐,末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廖化摇了摇头,“你既然要求做先锋官,就需要承担起指挥先锋将士破阵的职责,而不单单是一名斗将,你需要注意控制部队的作战节奏,不能擅自离队。”

关兴点点头,“没问题。”

关兴喃喃自语道:“只要将士们冲的够快,我就不算离队……”

尽管听到了关兴误说出口的心里话,廖化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廖化并不担心关兴技不如人,甚至不担心他的防护不到位,廖化唯恐这名年轻的勇将太过冒失,给敌人可乘之机。

先锋官儿的表现,不仅会决定先锋将士的士气,甚至会影响到整支军队的斗志。

一旦关兴有个意外,汉军之前辛苦布局造成的局面就被动了。

接下来的决战中,即使汉军和江东军打成平手,对廖化来讲,战事也等于失败了。

之前的三场作战中,为了装成顺利兵败的模样,汉军动用了主力。

但是,不论局势多么紧张,廖化手里始终保留了五百名无当飞军的将士,没有参战。

生力军的体力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消耗,将士们长期跟在廖化身边,对眼下的战局和江东军的实力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更适合担任破阵先锋。

廖化本希望丁奉带领这支部队一雪前耻,现在看来,关兴是更好的统兵人选,勇将配上精兵,汉军的突破能力更强。

决战涉及大量人事调动,所有部将都有任务,关兴之后,廖化进行了大量部署和安排。

和之前的战斗不一样,廖化没有留在后方,他带着将旗,进入到前军的作战序列中,跟在先锋部队身后。

丁奉坐镇中军协调兵力调动,随时听候廖化指示。

总之,廖化不仅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将士,他同样严于律己,毕竟,汉军这一战输不得。

……

从假装败退到全面反击,汉军的战术思路已经大幅转向。

第二天决战开始之前,汉军采用了进攻性更强的锋矢阵。

汉军变阵之后,江东军同样出现调整,敌人摆出一个中部薄弱,重兵集结在两翼的雁行阵。

和兵力大幅度减少的汉军不同,江东军似乎吸纳了不少从廖化军中逃亡的南海兵,兵力规模反而更大了。

锋矢阵是一种中央突破的阵法,理论上来看,汉军应该完克江东军。

但是,江东军有兵力优势,即使是最薄弱的中部,兵力规模同样可观。

廖化甚至有种感觉,步骘故意示弱,引诱汉军深入江东军的阵型,那时候,江东军可以从两翼合围汉军。

看到这个阵型,廖化立即知道了,这一仗,汉军必胜。

但是,敌军分成两部分,汉军想要重创江东军的计划可能会落空,敌人即使兵败了,也必然会有不少将士逃出将士,甚至会保留部分编制。

所有战术安排已经告诉部将们,廖化却没有办法变阵,静静等待决战开战。

布骘倒也迂腐,跟前几次的战事一样,他派出使者,通知廖化进行作战。

之前的三场胜利,似乎让布骘很有自信,这名看上去普普通通使者居然向廖化提建议,不论这一战结果怎样,只要汉军退出交州,江东军便不会追击,两军可以各守边境。

廖化意志坚定,当然不会被使者的三言两语影响到,婉言谢绝了对方的提议。

从汉军处离开,使者没有返回中军,直接退回江东军的左翼。

过了一会儿,江东军敲响战鼓,敌军率先开始行动。

并没有等待敌军走近才冲锋,江东军行动之后,廖化同样下令敲响进攻鼓。

关兴立即统率先锋行动,他没有躲在队伍后方,而是一马当先。

关兴更没有忘记对廖化的承诺,他控制住和将士们的距离,快速接近江东军军阵。

面对汉军的反击,江东军的阵型出现调整,两翼部队依旧展开迂回,但是,中部兵将却停止了行动,原地整队布防。

汉军先锋却没有丝毫迟疑,速度不减,两军迅速厮杀在了一起。

前锋将士只有五百人,将士们却迅速击破了江东军的防线,并且不断扩大缺口。

廖化命令身边的兵将沿着先锋的突破口冲进去,江东军中军迅速被冲垮了。

先锋的表现似乎激发了无当飞军将士们的血性,许多士兵放弃浪费时间的劈砍和捅刺,借助藤甲的强大防御能力,不少人直接把武器横在胸前,朝着敌人撞了过去。

蛮兵出身的将士不一定身材魁梧,他们在气势上却很惊人,顺利战胜了同样瘦弱的江东军。

江东军侧翼的部队还没有包围汉军,行军的位置远没有达到可以合围汉军的效果。

步骘的反应很快,鼓声节奏开始变换,侧翼的江东军朝着汉军夹击过来。

很可惜,江东军的反应慢了一步,在侧翼部队加入战局之前,汉军击穿了江东军的中部兵力。

前锋需要面对的,仅仅是江东军的残兵,和一些临时抽调过去布防的兵马,关兴的压力大减,已经不再需要援兵。

在卫兵们的簇拥和防护之下,廖化勒住马,俯瞰起战局。

江东军虽然反应了过来,但是,敌军失去了先机,被分割成两部分,给了汉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廖化不敢大意,江东军终究还是具备人数上的优势,如果汉军不能抓住江东军中军被击溃,兵将斗志动摇的宝贵时机扩大优势,战事或许还有反复。

已经派到前线帮助关兴的将士,也很难重新召集起来。

将士们并不知道廖化的想法,不断有汉兵从廖化等人身边经过,前往中部支援关兴。

廖化立即派出成何,组织卫兵截住附近的汉军,同时,派人寻找丁奉,下达总攻江东军左翼的命令。

江东军中路兵败,敌军却没有崩溃,这说明,步骘并没有留在中路。

根据使者进入左翼的信息,让廖化做出了先左翼再右翼的决定。

在卫兵们的努力,与廖化将旗的双重影响下,汉军将士们纷纷来到廖化身边,听从指挥。

这些兵马里有不少百烦卫的老兵,还有一些廖化的熟人,马大目、樊七等人都在场。

看到这些立过战功,知根知底的老部下们,廖化倒也生出一种豪气。

得到丁奉回应之前,廖化便统率将士们朝着江东军左翼冲了过去。

江东军也看到了廖化的军旗,许多人都被汉军这支小股部队吸引住。

大量将士调整行军方向,朝着廖化等人冲了过来。

两军很快冲杀在一起,廖化等人虽然战斗力较强,他们都兵力却太少了。

廖化的旗帜被越来越多的江东军士兵发觉,敌军局部兵力开始增加,廖化开始面临遭受包围的风险。

廖化当即立断,转攻为首,以军旗为核心,卫兵和百烦卫老兵们为骨干,拱卫在廖化身边。

廖化倒也没有闲着,身着名匠制造的筒袖铠帽,他很有安全感。

小心躲避流箭,廖化使用手弩,对江东军进行点射。

廖化倒也不是随机发射弩箭,他只会射击一些距离较近,看上去更像是江东军军官的目标,再不济,他也会瞄准那些表现的很勇猛的交州兵。

弩箭的装填速度很慢,所以,廖化命令身边护卫自己的两名士兵负责弩箭装填。

及时取下廖化装填的弩,同时,把已经装好的弩箭交给廖化。

就这样,江东军还没能杀到廖化身边,至少有五人倒在廖化的弩箭之下。

主将不怂,将士们也敢卖命,汉军士气大振。

一向表现突出的向籍,再次展现了强悍的实力,他把长枪当成棍棒乱舞,一个人压制住多名江东军士兵。

樊七和马大目两人没有向籍的实力,但也表现出了老兵的战术素质,二人肩并肩,互相掩护,一边抵挡江东军的进攻,一边抓住机会反击。

不时有莽撞的江东军将领被斩将立功的假象诱惑,报上自己的名号,扬言要跟廖化作战。

廖化却对这些无名之辈毫不理会,保持自己的节奏。

廖化等人不仅牵制住了江东军重兵,而且,干扰了敌人的战术部署。

等到丁奉的中军赶到之后,江东军队形已经混乱,敌人开始败退。

步骘似乎的确混在左翼败兵中,左翼兵败退之后,敌军右翼的攻势几乎在同时瓦解,败兵开始北撤。

廖化没有迟疑,发动身边将士,对江东军进行驱赶,同时,他要求丁奉投入全部兵力。

只有把江东军尽可能驱离广信城,才可以避免步骘与吕岱形成配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