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364、撤兵广信

三国志廖化新传 364、撤兵广信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反击得手,击败江东军后卫部队之后,汉军没有丝毫留恋,全力撤退。

汉军来去如风,打了江东军一个措手不及,甚至没有给步骘反应时间。

面对行动果断,烧营南撤的汉军,步骘犹豫了。

江东军既没有集中兵力展开追击,又不甘心与汉军脱离接触。

江东军兵分两路,一路进入汉军营地,寻找并抢夺那些没有焚毁的物资,另一路则紧跟汉军身后,有节制的进行驱逐战。

汉军并没有给江东军留下机会,刚开始撤军的时候,队列由进攻转后撤,汉军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但是,江东军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汉军不仅安排了后卫兵力,撤军也非常有秩序。

战况完全处在廖化掌控中,他既没有因为江东军的追击,盲目提高行军速度,也没有为了减轻负重,丢弃武器装备。

江东军统兵将领不够果断,唯恐遭到汉军反击,江东军只敢偷袭汉军的后卫部队,抓捕一些掉队的将士,并不敢距离汉军太近。

一追一逃,两支军队逐渐远离步骘的主力。

等到追击部队变成一支孤军后,廖化命令将士们停止撤退,转身反击。

没等交战,把风声当成汉军伏兵的江东军不战自溃。

汉军救出了被俘虏的将士们,遗弃了敌军丢弃的武器装备,就地掩埋多余的战利品,随即,从容撤兵。

在广信城城东,南撤汉军遇到了刚刚平定广信城内江东军,准备北上接应廖化撤退的丁奉部队。

两军合兵,将士们入城休整。

把兵马交给丁奉管理之后,廖化直奔南城城墙,检查广信城的现状。

整个南城被烟尘笼罩,到处都有大兴土木的迹象。

为了优先搜集修建城墙的材料,许多在战火中遭到破坏的房屋被拆除,城中出现不少空地,甚至暴露了部分地道。

大量汉军兵将在城里巡逻,维持秩序;大批平民装扮者,在城下搬运物料。

南城城墙下集合了更多人,军民往来穿梭。

和城区相比,这里的军民界限更清晰。

平民和汉兵各自走不同的通道,做不同的事情。

汉军一改实施空城计时候的宽松策略,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每一处缺口,都有至少两名汉兵把守,阻止平民出城,城墙上还部署了一些弩兵,这些射手手持弩箭,面朝城内警戒。

有了秩序才能提高效率,参与维修工作的百姓将物料送到缺口处,从守兵的手中获得凭证,便迅速折返,没有丝毫逗留。

任务分工也很合理,体力好的青壮年负责重体力的物资搬运,老年人则负责一些技术上的任务。

而且,汉军的做法也很人性,在距离城门一段位置的地方,汉军设置了一个临时放粮点,平民拿着凭证换取粮食。

钱粮现场完成清点,不会留下后患。

汉军还进行了一些人道主义救助,遇到体力不支的人,也会及时进行救助。

广信城南城的修复工作看上去施工力度大,维修范围广,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广信城城墙是木质结构,比不上石墙坚固,修复起来的难度,倒也不大。

在一道正在修补的缺口处,廖化见到了张嶷。

廖化对张嶷的表现很满意,赞叹道:“咱俩约定以十日为期限,没成想,你带兵奇袭吕岱,并且取得了大胜。”

张嶷没有居功,反而苦笑了起来:“末将虽然使用了空城计和疑兵计,但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这次夜袭,实在是不得已才进行的。”

“南城失守之后,江东军源源不断入城,三个城区均告失守,尽管我军及时收缩了兵力,也可以凭借北城存粮和地道与江东军进行拉锯战,可我担心再守下去,将士们会损失惨重……”

张嶷无奈的摇了摇头,“冒险夜袭,失败了不过损失二百将士,残余部队依旧可以跟江东军打巷战,可是,我军一旦成功得手,防御压力就减轻了,也就更有把握守住城池,我赌对了。”

廖化摇了摇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样的冒险,下不为例。”

张嶷有些感动,继续说道:“广信是苍梧郡的重镇,位置险要,但是,城防设施太差了,我军这次就吃了大亏。”

“属下建议,在木质城墙的墙根外侧新筑一道石墙,加强城池防御强度,如果江东军再次组织兵马进攻,末将也有信心坚持更久。”

建议的确很正确,但却不符合当下战情。

江东军三路兵同时战败,给汉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战略主动权,汉军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转守为攻,腾不出资源修筑外墙。

廖化摇了摇头:“施行仁政,远比加固城墙更重要,木质城墙或许不够坚固,却已经够用了,只要把城墙修补好,广信就能满足最低防御力,接下来的备战工作,等城墙修筑好了再说。”

真等城墙修好,汉军主力也已经完成休整,将会执行进攻任务,广信城外墙的建设工作,当然也就不再重要了。

廖化及时转移话题:“丁奉告诉我,咱们抓获了吕岱麾下的大将陈时?”

张嶷点点头,“没错,这陈时在江东军中有一定资历,和戴良两人都是吕岱的左膀右臂,为了避免出现麻烦,我把陈时和其他江东军俘虏分开了,单独关押着。”

廖化:“陈时的地位这么重要,有他帮忙,咱们的交州之战或许可以事半功倍……”

张嶷解释道:“为了避免吕岱再次带兵攻城,我亲自组织人手进行广信城重建工作,我虽然脱不开身,但我曾派人劝降陈时。”

“陈时的态度很强硬,不仅把咱们的人骂了回来,还拒绝了我的拉拢,扬言如果咱们再劝,就会绝食。”

如果陈时想死,他也不可能活到今天,陈时的嘴硬很可能是在为自己争取合适的谈判条件。

廖化说道:“我怎么听说,这位陈时将军在咱们反攻广信城的一开始,便丢弃了自己的防区,逃向东门的时候,他又不小心摔下马伤到了腿,这才被迫留在城里?”

张嶷点点头,“将军明鉴。”

留在交州的江东军将领,其实没有几个在历史上发挥重大作用的人才,陈时也只是一名寻常将领。

如果陈时没有过早的舍弃南城,也许江东军不至于会迅速败溃。

虽然不喜欢陈时的为人和做法,但是,廖化需要陈时这份资历。

汉军兵力有限,想要平定交州,必然需要地方豪强武装的支持。

陈时是吕岱麾下大将,独立领兵平定过交州叛乱,如果他能投降,一定会打击江东军的威望。

廖化神情变得庄重:“陈时关在哪里,咱们千万不要怠慢陈将军。”

张嶷拱拱手,“将军放心,陈时将军的住所就在这城墙外不远,将军想见他,我愿意亲自为你引路。”

正准备询问一些关于陈时的细节,不远处响起了汉兵的呵斥声。

“凭证我已经给你了,你赶紧离开,张嶷将军在前面,无关人员不能轻易靠近,你再往前走,别怪我不客气。”

一个谄媚的声音响起,“我不找张嶷将军,我找廖将军,我是廖将军的朋友,这位兄弟给行个方便,可别耽误了正事。”

汉兵还在呵斥对方,廖化却产生了兴趣,循声走过去,看到了装扮成平民的士徽。

回头看向张嶷,对方明显不认识士徽,一脸茫然。

士徽现身这件事情的后果,其实可大可小,也暴露出了汉军的管理漏洞。

张嶷虽然在城墙缺口和城墙上方部署了警戒兵力,可以有效防止江东军乱兵趁机逃出城。

但是,对城墙内侧的警戒,以及物料的检查却远远不够。

一旦别有用心之徒参与城墙的修复,稍微搞点破坏,汉军就可能付出大代价。

参与城墙修复工作的平民数量很多,这里面还不知道混进来了多少江东军兵将。

廖化理解张嶷的难处,准备私下再提醒,看向盘问士徽的汉兵,他制止道:“不要对士徽将军无礼,士将军是我的朋友,在战场上帮过我大忙。”

士徽脸上一红,明显勾起了不好的回忆。

在汉寿城内,士徽和叔父士壹的部队自相残杀;到了江陵城,士徽再次帮助廖化逼反了姚泰。

士徽的主观意愿并不想帮助汉军,但他的确给汉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廖化笑着说道,“在战场上,咱们各为其主;战场之外,士徽将军却是我廖化的朋友。”

“如果你需要填饱肚子,完全可以表明自己的身份,这广信城里粮食充足,张嶷将军肯定不会怠慢贵客,你何必舍易求难呢?”

士徽把手中换取粮食的凭证送给了呵斥他的汉兵,苦笑道:“我也希望为修复广信城做出自己的贡献。”

廖化问道:“我听说,将军最后一次现身战场的时候,在这广信城外,你是什么时候进城的?”

士徽神情尴尬,“贵军把我击败之后,我本打算投奔吕岱,没成想,那匹夫丝毫不顾及战友的死活,对我们挥起了屠刀。”

“我找错了方向,逃进了广信城里。”

士徽苦笑道:“虚假的安全感让我再次误判贵军的实力,错过逃出城的最佳时机。”

“城外的部队虽然败了,但是,我们杀入广信的兵力却很多,我本以为将士们可以守住自己的防区,吕岱也能及时重整败兵,杀回来,没成想,贵军的增援先赶到了战场,南城迅速失守。”

士徽摊开手,一副无奈的表情:“等我意识到不妙,准备向东城撤退的时候,贵军兵马已经封锁了从离开了南城的几条主要官道,我只能留在城里。”

士徽的出现对廖化反倒是一个意外之喜,这位士家公子说的好听,实质上却忍受不了靠体力换取粮食的生活,这才铤而走险,寻求廖化的帮助。

廖化半开玩笑的说道:“攻克江陵城的时候,我打听过你的消息,但是,却一无所得,我遗憾了很长时间,在这广信城内重逢,倒也是个缘分,你有任何要求,尽管提。”

士徽拱了拱手,“这一次的战斗,我已经认清楚了吕岱的为人和江东军的实力了,我不打算继续跟汉军作战,希望父亲可以跟廖将军合作。”

“回到交趾之后,我一定劝说我的父亲不再跟廖将军为敌,只不过,我现在囊中羞涩,从苍梧郡到交趾郡,道路遥远……”

士徽想跟廖化借钱,廖化却故意装作听不懂:“没错,这一路太远了,兵荒马乱,又过于危险,广信城战事刚刚结束,平定了江东军三路大军,我也抽不出兵力保护你南下。”

没等士徽解释,廖化继续说道:“咱们已经很久没见了,这一次见面,正好可以促膝长谈,士燮将军对我的看法,交州的风土人情,我都得向你请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吕岱手下或许还有一批残兵败将,但他已经不再是我的对手了,你尽可以放心,等到时机成熟,我军彻底击败江东军,会亲自派人送你回家。”

廖化的确认真听取了士徽的诉求,但他从来没有表示过,自己一定会满足士徽的要求。

士徽是士燮的长子,也是最合适的人质。

把士徽扣在军中,士燮总会有些投鼠忌器,廖化也可以在谈判中建立一些优势。

所谓的时机成熟,不过是廖化一句话的事情,至于护送士徽回家,廖化既可以派出两三卫兵,又可以派出两三千将士。

士徽倒也不傻,没有继续坚持,反而感谢了廖化。

拒绝了士徽的请求,却丝毫不妨碍廖化提要求。

廖化说道:“桓邻先生已经很久没出现了,我一直没有机会和士燮将军沟通。”

“我曾和南海郡的士武将军发生过一点误会,需要跟士燮将军澄清一下,麻烦你亲自动笔写一封信,给家里报平安的同时,转达我对士燮将军的善意。”

廖化对士家释放的“善意,”士徽也只能选择接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小说酷笔记三国志廖化新传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