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46、再翻熊山

三国志廖化新传 46、再翻熊山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吕蒙军追击的兵力并不多。

廖化和申仪在一个路口分别,约定好在半山腰集合,各自挑选了一个方向离开,躲避追兵。

看到廖化和申仪分兵,追兵们同样分头行动,幸运的是,追击廖化的部队人数很少。

利用山上的各种障碍物,廖化和将士们一边躲避,一边反击。

费了一番功夫,将士们成功甩开追兵。

获得喘息之机,将士们原地休整。

点起火堆,烘烤衣服,同时,利用火的温度取暖。

在这一次的逃生的过程中,上庸兵的损失最大,除了极少数人,大部分士兵为了逃生,丢弃了战利品。

廖化的部队也没有好多少,虽然将士们携带的是粮米,但是,过河的时候将士们不得不跳下水,这些粮米同样被河水浸泡和污染。

一些明显腐烂或者污染的粮米被丢弃,剩下那些看上去还能食用的,则放在太阳下暴晒。

尽管如此,这些大米终究被水泡过,不能放太久。

火堆在提供温暖的同时,也容易暴露行踪。

将士们烤火取暖的时候,廖化并没有忘记派出斥候警戒。

廖化的部队简单进行休整,孙桓的追兵并没有出现。

将士们用沙土灭火堆,廖化带兵往半山腰冲了上去。

行军到半路上,廖化听到了喊杀声,他立即下令将士加速行军。

上庸兵似乎没能甩开追兵,被敌军追上了,士卒伤亡很大,部队处在崩溃的边缘。

廖化的部队多少恢复了点体力,算是一支生力军,突然加入战场,迅速扭转局势。

敌人很快被击溃,逃兵下山。

廖化象征性的组织部队进行追击,将士们和上庸兵会师。

派出大量斥候警戒进行警戒,廖化开始清点伤亡和损失。

经过连续作战,上庸兵减员超过了二分之一,将士们的斗志几乎快崩溃了。

廖化部队的状况却截然不同,伤亡人数不超过五十人,核心将领都活着。

兵员的损失还不算麻烦,但是,三名向导只剩下了一人,其余两人要么失踪,要么死了。

申仪主动找到了廖化,脸上带着愁容,“廖将军,咱们的伤亡太大,粮食也不够了,咱们可得在粮尽之前撤回上庸啊。”

廖化的部队多少还剩一些粮食,上庸兵可就难说了。

在廖化看来,别说是北归上庸,哪怕就近南下秭归,这些粮食都未必能支持行军消耗。

叹了口气,廖化说道:“我们的粮食也不多了,如果继续往北走,恐怕会死在山里,咱们不如西行一段时间,甩开兴山城的敌兵,伺机南下,进攻秭归,搏一个生路。”

申耽眉头紧锁,明显不能接受廖化的提议。

廖化先后指了指山脚、兴山城和兴山城外的两道吕蒙军防线,暗示东进的难度。

申仪也意识到东进的计划不可行,叹了口气,表情变得非常颓废。

廖化的语气变得很坚定,“咱们向东下山,走官道的选择可以排除了,唯一的生路只有西行,但是,我军又会面临食物不足的问题,这荒山野岭,根本没办法找到足够的粮食。”

“南下前往荆州寻找生路,是咱们的唯一机会。”

申仪仍然有些不甘心,“我赞成廖将军的看法,但是,咱们没必要太早决定路线,无论如何,咱们都要先西行,不如先走着,根据实际情况,再调整战法。”

廖化倒没有勉强申仪,同意了对方的意见。

从申仪处离开,廖化又找到了关平。

关平正在和一名士兵一起,掩埋战死者的尸体。

廖化看向了死者,那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可惜,大好的青春,却葬身在这兴山上。”

关平的语气很沉重,但他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是啊,我的弟弟大概也是这个年纪,孙权的背盟偷袭,让多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廖化拍了拍关平的肩膀,“多愁善感可不是你的性格,我跟申仪说好了,咱们西进一段时间,随后南下攻打秭归,这一次,咱们一定要让孙权感受到痛,让他们知道,背信弃义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你的弟弟,今年也快二十了吧。”

关平摇了摇头,“我的弟弟今年十八,关兴和我不一样,他更像一名天生的武将,从小就勇猛过人。”

廖化感慨了一句,“如果襄樊之战的时候,有关兴陪伴君侯,你也可以少操很多心事吧。”

关平已经掩埋好了死者,站起身,拍手抖了抖土,“作为一名将领,我确实希望有人能保护父亲,但是,作为一名兄长,我只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够远离战场,长命百岁。”

廖化点点头,“没错,咱们征战沙场的目的,除了封妻荫子,扬名立万,更是为了让家人不再遭受战乱。”

……

将士们在半山腰并没有休整太久,很快,斥候就带回了敌人搜山的消息。

孙桓似乎对抓捕廖化有很深的执念,他亲自带领大量兵力搜山。

关平一度提出设伏的建议,但是,廖化否定了这个想法。

将士们需要尽早离开熊山,脱离险地。

伏击孙桓,输了,将士们损失惨重。

哪怕是赢了,将士们宝贵的体力同样会有所消耗。

对于廖化的撤离意见,申仪倒是很支持。

因此,将士们立即从另一侧下山,进入熊山深处。

十二月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山里很难找到野果野菜。

偶尔有弓箭手打下了飞鸟,给将士们改善伙食,但是,猎物的数量太少了。

由于上庸兵没有及时换下湿透的衣服,不少人被冻感冒,甚至,冻伤冻死,原本已不多的队伍再度发生减员。

第二天,将士们开始对战友的倒地身亡变得麻木,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几天。

第三天,申仪不见了。

除了申仪,他的亲信和那名向导都消失不见了。

更可恨的是,除了这些失踪者,军中的粮食也少了很多。

廖化明白,申仪这是铁了心要北归,而且,申仪也看明白了,仅仅依靠将士们携带的军粮是没有办法全员回上庸的。

所以,申仪这几个逃兵,偷了很多粮食。

一些愤怒的将士提出要杀光上庸兵,以便节省粮食。

廖化阻止了将士们,他不希望将士们同室操戈。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影响行军效率的东西都被丢弃。

就连武器,所有人也往往只保留一件。

廖化也已经扔掉了铁枪,只留下了一套弓箭。

军中没有猎户,众人没有方向感,只能盲目的行走。

将士们在山里又走了三天,粮食开始限量供应。

除了负责捕猎的士兵,其他人只能吃一些清澈见底的稀粥。

为了充饥,将士们不得不拔树皮。

由于饥饿,将士们的身体素质下降。

军中冻死饿死的士兵数量开始变多。

有的人甚至在夜间睡眠的时候死去。

这支又饥又饿的队伍,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幸运的是,熊山里水源较多,将士们不必为饮水发愁。

每一次的爬山,廖化都觉得队伍即将走出山区。

但是,在一座山的后面,都是另一座新的高山。

心力交瘁的情况下,不少勇士累死在路边。

虽然廖化一直鼓励将士们坚持,但他的压力也在一天天增大。

正当他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部队终于走出了山区。

不远处有一座小城,城里冒着炊烟,城头挂着吕蒙军的军旗。

廖化并不知道这座城市叫什么名字,也没有派人打探那座城市的情况。

军中的将士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不论面前的城市是不是秭归城,将士们必须杀进城去,寻找食物。

廖化也没有立即带兵攻城,而是让将士们取出了身上仅存的全部食物。

利用树丛掩盖烟火,架起锅,生好火。

所有的粮食、野菜甚至树皮,都扔进锅里煮。

廖化清点了跟随自己的将士,活着走出大山的,只剩下不到一百三十七人。

大部分人都非常憔悴,基本上没有战斗力。

所以,廖化希望给将士们恢复体力,至少,恢复能够战斗的力量。

除了食物,将士们也开始补水

当然,为了避免将士们因为猛灌凉水,喝炸肺,廖化一再要求将士们控制饮水量。

只等将士们恢复好体力,将士们就要去拼命了。

刘封曾经跟廖化提起,要让将士们置之死地而后生。

那时候,廖化是拒绝的。

不论是背水一战,还是破釜沉舟,都是以少胜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典型。

可是,韩信和项羽会做出这种选择,都是被逼出来的。

廖化也被逼上了绝路,打下面前的城池,将士们就能活,打不下来,全军覆没。

为了保证将士的战斗力,廖化没有让所有人用餐,他从队伍中挑出了五十名壮士,众人大吃了一顿。

没有硬菜,体力跟本没有办法完全恢复,但廖化已经没有办法了。

廖化看过吃饭的士兵,小声说道:“兄弟们,咱们出发吧,不仅为了吃上肉,也为了那些饿着肚子的兄弟,咱们这一次只能赢,不准输。”

捡起一把刀,廖化第一个朝着远处的城池走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