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88、进攻兴山

三国志廖化新传 88、进攻兴山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江东军没有在山里布置斥候。

廖化顺利统帅部队来到熊山山脚,没有暴露行踪。

然而,廖化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动奇袭。

原因很简单,失去熊山的遮掩,廖化军的行动将会立即被敌人察觉。

敌人虽然没有部署斥候和阻击兵力,兴山城西侧的河道却是城池的天然屏障。

陆军想要渡河,要么搭浮桥,要么使用渡船。

廖化军没有渡船,只能就地取材,搭浮桥。

即使敌人反应再慢,也不会任由廖化军从容渡河,发起突袭。

没有掌握进一步情报之前,廖化选择按兵不动。

将士们就地休息,大批斥候悄悄出山,打听情报。

黎明的时候,斥候们陆续返回。

根据斥候带回的情报,敌人确实没有在西岸部署侦察力量。

河道西侧到熊山山脚的大片土地,都被敌人放弃了。

但是,敌人没有忽视河道的战术价值,不少快船沿河巡逻。

继续等了一段时间,最后一名斥候来到廖化身边。

斥候告诉了廖化一个好情报。

兴山城往北,之前一次兴山城战事的时候,廖化搭建的浮桥,被敌人重新修复,并且加固了,似乎可以被廖化军利用。

当然,敌人并没有疏忽这处安全隐患,桥的东侧,靠近兴山城方向,敌人建立了一座大营。

驻防的部队似乎不是陆军,而是水军,除了浮桥,岸边还有十条快船。

廖化重重奖赏了斥候,他带回的这条消息,对廖化来说非常重要。

既然知道兴山城有一支水军,那么,不管怎么样,廖化都要在攻城之前,瓦解这支部队的战斗力。

否则,一旦水军控制河道,廖化军即使杀进了兴山城,也会面临退路截断的风险。

不论敌人重建浮桥的目的是什么,廖化都决定把浮桥拿来自己使用。

廖化不准备白天发起进攻,下令部队重新上山休整。

他打算夜间下山,强渡浮桥,先一步摧毁敌人的水军。

为了保证一击成功,廖化会亲自统帅主力参战。

辅兵和部分战兵余部留在熊山山脚,等侯廖化下一步的行动命令。

廖化并不准备让苏由参战,他要求自己这名部将留在山腰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兴山城之战的经过,以及,敌人遇袭后的反应,为以后的作战进行准备。

将士们休整的时候,斥候们却没有休息。

廖化下了死命令,要求斥候们必须在隐藏自己身份的同时,摸清楚巡逻快船的行动规律。

凌晨的时候,将士们开始下山,在斥候的带领下,顺利到达浮桥附近的山脚。

浮桥使用渔船和木板搭建,桥的东岸有守桥的士兵。

快船也停在浮桥东岸,距离上桥位置很近。

浮桥没有办法同时承载太多成年人通行,所以,为了保证战斗力,廖化集中了二十名伍长,负责夺桥。

其余部队在什长的带领下,有秩序的渡河。

黎明时分,估计巡逻船队已经驶离浮桥,廖化下令突袭。

队伍刚刚走出熊山,就被两名守桥敌兵发觉。

意识到遇袭之后,敌人立即出言示警。

一人转身往大营跑,另一个人试图毁掉浮桥。

但是,廖化带兵强渡浮桥,杀掉了这名士兵。

水军大营的敌人已经被惊醒,不少人出现在营地门口,观察情况。

廖化没有耽误时间,随手指示一名伍长留守浮桥,接应后续将士,他带领其他人直接突袭敌人的停船位置。

和浮桥上的情况相似,守船的敌人兵力不足,仓促遇袭,士兵们没有反抗的勇气。

敌兵逃上一条快船,驶离岸边。

虽然救出了一条船,但是,依旧停靠在岸边的其余九条船,却都被廖化俘虏了。

控制住船之后没多久,廖化迎来了敌人水军的反攻。

不论是人数还是斗志,水军都打不过兵力越来越多的廖化军。

挫败敌人的第三次攻击之后,廖化带人来了一个反冲锋,将水军彻底击溃。

驱离敌人之后,廖化没有在浮桥处耽误时间,立即命令士兵登船。

兵多船少,第一拨上船参与奇袭兴山城的,同样是精锐。

既然已经过了河,浮桥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

廖化命令没上船的部队毁掉浮桥,步行南下。

至于廖化,则亲自带领船队,朝着兴山城方向发起进攻。

利用河道,船队直接攻进兴山城。

行船途中,船队遭遇了与那艘逃亡的快船会合的巡逻快船。

三条敌船上的敌兵使用弓弩,对廖化的船队进行射击,却没有产生太好的效果。

意识到敌人的攻势不强,廖化命令将士们加快行船速度,除了必要的弓弩还击之外,不必理会三艘敌船。

敌人明显水战准备不足,船上缺乏水战武器,当廖化船队攻势汹汹的南下之后,三条敌船同样调转方向,快速退入兴山城。

前后脚的功夫,廖化统帅的九条快船,驶进了兴山城。

兴山城北部城墙的守军虽然做好了防御准备,也意识到了廖化的水路进攻,但是,他们弓箭部队人数不多,没能形成有威胁的箭雨。

大概是受到距离影响,滚木落石的攻击同样对船队无效。

抵达码头之后,廖化命令船队登岸。

兵力不足的敌人被迅速杀散。

清理码头的同时,廖化下达了三个命令。

首先,一条快船立即回到西岸,通知那些待命的辅兵和战兵来到岸边,做好接应准备。

其次,其他快船立即北上,接应那些步行南下的部队从水路进入兴山城码头。

最后,留下少量士兵防守码头,廖化亲自带领部队朝着城里的府衙突击。

只要能杀死孙桓,兴山城之战,就大获全胜了。

廖化一行迅速杀到城主府,廖化却没有遇到孙桓,只抓到了几名留守的士兵。

士兵告诉廖化,孙桓早在五天之前就已经带兵南下了,兴平城的防务由南北两城门的守将负责。

敌人的主力已经离开了,廖化重创兴山城守军的任务注定无法完成。

队伍迅速到达并控制了仓库,廖化开始组织士兵搬运粮食。

敌军也开始走下城墙,对廖化军进行夹击。

敌军各自为政,并没有给廖化造成太大威胁。

将士们一边与敌人作战,一边夺取敌人的物资。

出乎廖化的预料,兴山城的敌人,储存了远超驻军使用规模的粮食。

廖化很可能在不经意之间,挫败了一场可能对上庸地区开展的攻势。

虽然很想把粮食搬空,但是,在没有彻底保证水道安全的情况下,廖化只能放弃贪念。

再说了,即使廖化军从兴平城离开,赶回熊山大营,需要翻越大量山路,将士们可以运输的粮食数量有限。

命令部将守住仓库,廖化亲自带领部分将士,往码头运输粮食。

不断有敌人的小股部队从城里出现,对廖化军发起袭扰,但都被打退了。

到达渡口,廖化与新登陆的士兵会合,河道的另一侧,辅兵们也已经来到岸边。

将士们把粮食转交给码头上的部队之后,便重新回到仓库搬新粮食。

码头部队负责把粮食送上船,满载之后,船队立即西行,到西岸卸下粮食。

就这样,船队往返了两次,输送了大批粮食。

敌人当然不会放任廖化军的行动,很快,河道上出现了火光。

去而复返的敌人快船重新出现在水面上。

这一次,敌人做了充足的准备,不仅使用火箭射击,还带来了了不少草船。

草船加火攻,给满载粮食机动性差的船队造成了重创。

廖化军水战经验不足,骤然遇袭,立即损失了三条快船。

敌方水军却没有出现损失,而且,这只是个开始,河道上不断有草船顺流北上。

如果水战持续进行,别说是转运粮食了,船队必然会全军覆没。

抽调使用弓箭的士兵,在岸边掩护水军作战。

廖化亲自前往仓库,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

将士们有秩序的向岸边撤离,廖化则亲手点燃火把,焚烧仓库。

坐视火势不可挽回,廖化这才带领最后的将士后撤。

再次回到码头,廖化发现,敌人再次击沉了廖化军两条快船。

当然,敌人也不是毫无损失。

一条敌船由于距离火船太近,发生碰撞,起火燃烧了,而且,碰撞的火船阻碍了剩余草船的行进通道,引发了混乱。

河道上的混乱给了廖化机会,将士们加快撤军速度。

几次往返,大军撤回西岸。

水面战场上,廖化军吃了大亏,但是,兵员损失并不大,这一次的行动,获取了大量粮食。

为了防止大军撤离后,敌人重新缴获这几条快船,廖化下令凿沉了所有船只。

命令使者携带足够粮食,沿着山脚北上,前往上庸郡。

廖化准备把补给计划告诉王甫和刘封,让对方提前做好准备。

兴山城的敌军吃了个大亏,然而,廖化军退走之后,他们却并没有渡河报复。

抢夺的粮食超出了廖化一行的运输能力,尽管心疼,多余的粮食不得不就地掩埋。

留下苏由继续勘测地形,廖化统帅大军,押运粮草,开始朝着大营撤退。

对于这场奇袭,廖化比较满意,但是,他现在只想知道巫县的战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