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90、陆逊很忙

三国志廖化新传 90、陆逊很忙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庸将看到的,是困难和风险;名将关心的,却是机会和收益。

在巴东城府衙里,听着将领汇报战果,陆逊的思绪飘到几天之前。

陆逊从来没有小瞧过廖化,得知巴东失守的消息后,他立即把江陵军政丢给了潘濬,自己乘船赶到巴东,观察战后城中的情况。

陆逊可不希望看到别人故意展现给自己的‘景色’,所以,他根本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更没有暴露行踪。

就连亲信和护卫,陆逊也没有带太多。

陆逊看到了很多巴东城最真实的东西。

得到了廖化军的好处,百姓对廖化军的褒奖远远大于责骂。

不少人反而把遭受到苦难全部归咎给了江东军,甚至有人公开扬言,一旦刘备东征,愿意亲自参军响应。

陈邵反叛后,城里还有不少残兵败将,但群龙无首的江东军们各自为政。

不少人甚至为祸一方,进一步伤到了将士们的心。

陆逊知道巴东的民心难以挽回,便暂时放弃整顿巴东的计划,前往巫县。

私下会见刘阿,陆逊希望刘阿在巫县施行仁政,争取民心。

陆逊和刘阿探讨战局的时候,斥候带回消息,关平和陈邵统帅大军下山攻打巫县。

江东军吃了太多亏,需要一场胜利挽回士气,陆逊立即想到反击计划。

命令刘阿坚守巫县,麻痹敌人。

陆逊沿着水路东撤,返回秭归。

在撤军路上,陆逊派出大批传令兵,召集散落了西荆州的各路将领派兵支援。

出乎陆逊的预料,将领们对新任大都督的第一条命令非常重视。

谢旌和孙桓都亲自统兵,来到秭归汇合。

根据斥候带回的消息,陆逊确认廖化军已深入了西荆州的腹地。

随后,陆逊带兵突袭廖化军的后路和侧翼,并且取得了大胜。

吵闹声把陆逊的思绪拽了回来,将领们已经汇报完了战果,他们正为大军的下一步行动产生争执。

嗓门最大的刘阿开口了,“要我说,你们两个别争了,大都督刚一出手,就重创了敌军主力,咱们听大都督的安排,肯定没错。”

文质彬彬的骆统微微皱眉,“我不是在长敌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从咱们突袭荆州开始,对熊山的围剿就从没有消停过,效果并不好,咱们还是步步为营,和敌人打持久战。”

孙桓明显不认可骆统的看法,“骆将军,你是不是被敌人打怕了,咱们之所以一直没有收获全功,还不是每一次行动都虎头蛇尾,给了敌人喘息之机,这种时候就应该重兵围剿,不达目的不收兵。”

骆统就像看傻子一样盯着孙桓,“孙将军倒是将门虎子,有胆有识,你想过没,咱们贸然入山,必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别的先不说,你兴山城剩下的物资还能支持你带兵进山吗?。”

孙桓年轻,性子急,指着骆统,却想不到辩解的语言。

空气仿佛瞬间凝滞了。

看着面前这三名将领,陆逊不住的摇头。

这三人都是人才,但各有各的弱点。

孙桓勇猛有朝气,骆统谨慎又稳重,刘阿年长多经验。

任何一人单独统兵与廖化军作战,陆逊都不能放心,但是,取长补短后,将士们却意外可靠。

陆逊就是那个能让将士们发挥出合力的人。

陆逊有些庆幸,自己麾下没有韩当、孙皎这样的老将,否则,只怕连最基础的命令都没有办法有效执行。

从情感上看,陆逊更倾向与反击。

廖化军今天攻一城,明日打一地,不仅挫败了江东军的威望,还抢走了大量粮食。

孙桓说的没错,和熊山上的敌人小打小闹,永远解决不了麻烦。

但是,现在确实不是动手的最好时机。

陆逊轻轻咳了一声,三名将领都停止争论,看了过来。

“廖化不仅是一名勇将,还是一名智将,他在熊山呆一天,这西荆州就不会有一日安稳。”

听到这里,孙桓面有得色,骆统的脸上却带着忧愁。

很快,陆逊话锋一转,“现在远没到达决战的最后时刻,但是,几位将军不准有丝毫松懈,必须训练士卒,积攒粮食,等我需要用兵的时候,将士们一定得有战斗力。”

“切记,一定要守住城池,不能再给敌人送粮食了,咱们不能总是要求主公从后方给咱们运粮食,你们明白吗?”

这句话,陆逊专门说给孙桓听。

早在陆逊担任大都督之前,他已经意识到了兴山城的战略作用。

其他城池都位于熊山的南侧,受到熊山敌军的重点监视,只有兴山城是个例外。

兴山城位于熊山侧后,必要的时候,兴山城的将士可以作为奇兵,突袭熊山。

利用城池的水运优势,城里囤积了大量粮食。

陆逊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进攻上庸,毕竟,上庸郡是孙曹联合时期,曹军划定的势力范围。

为了进攻熊山,更为了提前进行战斗准备,陆逊还下令加固浮桥。

只不过,前期的准备都白费了,廖化军偷袭了兴山城,破坏了陆逊的准备。

当然,守军反应能力太慢,孙桓没有对接好城防工作,都是城池失守的重要原因。

陆逊倒也没有追究孙桓的责任。

三名将领依次离开府衙,陆逊喊过亲信。让对方把陈凤带了过来。

从陈邵的表现来看,陈凤的表现还不算一无是处。

巴东城内人心惶惶,陆逊有很多计划,但这些事,不能让自己人做,所以,他专程找到陈凤。

在陆逊面前,陈凤的态度很谦卑。

陆逊:“这段时间,陈将军辛苦了,回来之前,我见过主公,主公亲口承诺,陈将军虽然有错,但忠心耿耿,允许你戴罪立功。”

接下来,陆逊宣布了对陈凤的处置,陈凤依旧代理巴东城军政,如果表现优秀,可以重新恢复职务。

听完陆逊的话,陈凤不仅没有露出喜悦神色,反而态度更加谦卑了。

陈凤:“罪将犯下重罪,却得到了主公的原谅,我一定奋勇杀敌,为主公效忠。”

陆逊需要的,可不是言之无物的表态,“巴东城百废待兴,陈将军觉得,应该怎么处理城中事务?”

陈凤试探性的询问,“我会修复城墙,加强要害部位的兵力,同时,严格盘查进出城门的百姓,避免巴东城失守。”

陆逊摇了摇头,“陈将军提到的这些,确实该做,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听说,利用城里的混乱,不少暴民偷走了我军的物资?”

陈凤连忙说道:“大都督放心,我一定督促老百姓,尽快交还误拿的物资。”

陆逊再次摇头,“我军的物资损失可不在少数,只用普通手段,是很难进行有效追缴的。”

“咱们追缴物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既不要扰民,也不能放过暴民。”

陈凤似乎还没有理解陆迅的意思,犹豫了很久,没出声。

陆逊索性直接挑明了,“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咱们不仅仅需要靠自己的部队追缴和抓人。”

“陈将军不妨告诉全城百姓,凡是举报抢夺过仓库财物者,追回的物资,一半送回仓库,另一半归告发者所有。”

对于陆逊来说,现在不再是施行全面仁政的时候。

尤其是巴东城,他已经实质性选择放弃了,准备用这座城杀鸡儆猴。

廖化军三番五次打破巴东城,并对百姓进行示好行动,这已经让陆逊收买人心的成本变得非常高。

既然如此,陆逊索性就反其道行之,通过严酷的手段,降低统治成本。

如果陈凤执行这个建议,虽说,江东军的口碑在巴东城就彻底完了,但城中百姓同仇敌忾的民心却被瓦解了。

举报他人成功,会获得大量财富,举报失败却不会遭到处罚。

在这种氛围里,怀疑和仇恨会不断扩散。

陈凤作为政策的直接推动者,必然会得罪很多人。

所以,陈凤没有立即承诺,他希望陆逊能给自己一个书面公文,便于开展行动。

陆逊驳回了陈凤的请求。

他需要陈凤这把刀,不希望江东军直接和百姓产生仇恨。

陈凤似乎也看出了陆逊的用意,大概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

作为一把做脏活累活的刀,陈凤很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被陆逊拿出来平民愤。

所以,陈凤犹豫了,他甚至推说自己身体不好,希望能够急流勇退。

陆逊问候了一下陈凤的身体情况,态度却很坚决,表示,对陈凤的重用,是孙权的意思。

结束谈话之前,陆逊轻描淡写的告诉陈凤,他深受孙权的器重,拥有假节的权力。

陆逊明示陈凤,工作中力不从心的时候,不妨把工作下派给部将处置。

遇到犯错的部将,同样可以把名字报给陆逊,无论对方什么身份,陆逊都会利用特权,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军法从事。

陆迅的一番恐吓,把陈凤彻底吓老实了。

陈凤面如死灰,接受了命令,几乎是挪动出了府衙。

看着陈凤的背影,陆逊叹了口气。

如果有选择,谁不愿意做个好人。

目光不自觉的转向熊山方向,看着墙壁,陆逊想象起对手的模样。

他很想知道,那个素未谋面的廖化,面对自己的出招,会采取怎么样的应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