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92、武陵使者

三国志廖化新传 92、武陵使者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没等到廖化想好打开局面的好办法。

斥候就报称,一名自称廖化故人的青年请求会见廖化。

得到廖化的答复,斥候把青年带到了廖化面前。

这位故人年纪小,不到20岁,英气逼人。

这段时间,跟随难民,山上倒也多出不少人,青年大概就是在这时上山的。

廖化身边有护卫,也不怕对方行刺,表明身份之后,询问起对方的用意。

谁知道,这位青年不敢轻信廖化,直到所有人都证明了廖化身份之后,青年才说,自己是从武陵过来的,有要事向廖化禀报,还要求屏退左右。

青年的神神秘秘,倒是引起了廖化的好奇心,随从们检查过青年,确认对方没有携带武器之后,廖化带领青年返回自己的营帐。

随从全都离开,青年开口质问廖化,“廖太守,您担任武陵太守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武陵,整整两个月了,武陵的百姓都盼着你呢,但是,你连个口信都不给我们,这不合适吧。”

“该不会,你在熊山待的太久了,忘记了武陵百姓吧。”

听完青年的话,廖化苦笑。

刘备给廖化一个武陵太守的称号,不仅仅是给了廖化一个名分,同时,也为了让廖化尽快把武陵夺回来。

廖化并不是不理解刘备的用意,但是,他却迟迟没有动身。

在廖化的眼里,武陵的战略价值远远不如秭归、夷陵、夷道这三地更重要。

廖化还认为,把江东军的兵力吸引在熊山一带,将士们可以更好的发挥战果。

所以,廖化对于那个名义上归自己管理的城池才会一点都不在乎。

所以,廖化虽然没有阻止士卒们把自己的任命公布出去,但他也从来没有主动去探索过。

自己的将士都在山上,敌人不可能为自己宣传。

能把消息传播开的,有且只有一人,那就是联络沙摩柯的马良。

仔细打量着面前的青年,廖化可不会觉得,稳重的马良会派来这么一个不成熟的年轻人。

廖化:“你究竟是谁,来见我的目的,又是什么?”

青年倒也坦然,“我叫习宏,武陵从事樊胄托我给你带个话,孙权背盟偷袭,吕蒙白衣渡江的时候,为了保存有用之身,樊将军诈降江东,现在吕蒙死了,敌军群龙无首,樊将军准备兴义兵反叛。”

看到青年信誓旦旦的表情,廖化正考虑怎么劝诫,对方又开口了,“我的哥哥零陵北部都尉习珍同样愿意跟随樊将军一同起事。”

青年眉飞色舞,“樊将军能够聚集数千人的队伍,我哥哥同样可以号召几个县的义兵起事,一旦得到廖太守你的声援,我们又怎么会失败呢。”

廖化远没青年那么乐观,青年这么一提,再次勾起了廖化的回忆。

在夷陵之战前,确实在武陵和零陵地区掀起了反抗孙家统治的起义。

具体谁参与,又发生了什么,廖化早已经记不清了,他只知道,这一次的起事失败了。

人心思汉,是一件好事,而且,将士们舍弃性命起事,也同样值得感谢,但是,眼下不是起事的最好时机。

廖化略一沉思,“你们准备了多长时间,准备什么时候起事。”

习宏拱了拱手,态度变得很恭敬,“下个月初就会行动”

说完之后,习宏又补充了一句,“无论廖将军来或者不来,我们都会行动。

看到习宏的态度,廖化虽然知道劝不动,但还是继续进行劝诫,希望对方能够让两位起事的将领稍等。

听完廖化的话,使者有些不满,“廖将军,汉中王任命你做武陵太守,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任。”

“你放任治下的百姓遭到敌人的压迫,忠于主公的人受到残害,你会愧对主公的栽培,知道吗?”

虽然面对指责,但廖化倒也没有生气。

沉默了片刻,廖化做出承诺,“这样吧,你让樊胄和习珍两个人给我一个多月的时间,五月之后,你们一定保护好自己,等我解决了熊山的问题,不论怎样,都会给两位义士一个满意答复。”

习宏面露怀疑,“廖太守莫非是在缓兵之计,举义的事情已经商量好了,恐怕没办法再拖下去了。”

廖化:“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既然说了,就一定会做到,如果你们相信我廖某,就给我点时间。”

“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承诺,我既然选择留下,我的目标不仅仅是熊山、武陵,甚至不是江陵,我一定要把江东军赶出荆州。”

“你可以转告樊胄从事和习珍都尉,在消灭敌人之前,首先要做的,是保存好自己,事不可为的时候,我廖某这随时欢迎义士们的帮助。”

会做出这种决策,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熊山上的军民数量得有数千人,如果这些人得不到安置,那么,熊山的局势随时都会崩盘。

只有保证熊山上队伍立于不败之地,廖化才能考虑其他战场。

但是,这些考虑,根本不能跟习宏说。

一方面,习宏未必能够理解。

另一方面,廖化还不能因为一面之缘,过于相信习宏。

尽管得到了廖化的答复,但是,习宏并不甘心,进行全方位的游说。

但是,廖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该说的都说过了,该劝的也都劝完了,也就只能送客了。

当然,廖化没有让习宏一个人离开,而是亲自礼送习宏出营。

在营门位置,廖化指派了两个亲信,以跟随习宏共同拜见樊胄和习珍为由,共同下山。

为了防止习宏的身份有问题,廖化挑选了两个机灵的人,他不仅要求二人提高警惕,反复强调,如果习宏有诈,立即动手杀死人,决不能泄露军机。

对于无功而返这件事,习宏似乎很不甘,离开的时候,多次回头,但廖化始终没有改变主意。

原本廖化还可以慢慢思索下一步部署,知道武陵和零陵两郡可能出乱子之后,廖化只能优先去考虑处理熊山的粮食危机。

这一着急,廖化还真想到了好办法。

目送着习宏彻底走远,廖化转身回营,直接来到了詹晏的营帐里。

伤筋动骨,需要恢复一百天,詹晏现在已经休息了六七十天。

箭伤已经基本恢复,甚至可以进行轻微活动。

看到廖化之后,詹晏赞叹不已。

“你在山里做的这些事情,狗子已经跟我说过了,我真是自愧不如,也许,江东军奇袭荆州之后,我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把统兵权交给你。”

廖化笑了笑,“你可是咱大汉的伏波将军,我还等着和你一起打到长江以南,怎么可以总说丧气话。”

詹晏的态度变得严肃,“我没丧气,是真的自愧不如,我守卫熊山的时候,一心只想活下去,希望收复失地,根本没想到,熊山会有如此战争潜力。”

廖化没有和詹晏继续客套,詹晏的话,至少给廖化释放了两个信号。

詹晏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听从廖化的指挥。

同时,詹晏认可廖化的战略,至少不会对发展熊山的战略有意见,不太会仓促下山,进行攻城略地。

只有这样,廖化才能放心把熊山军务托付给詹晏。

廖化:“你可能已经听狗子说过了,咱们山上最近混进来了不少人。”

詹晏点点头,“没错,我认为,敌人一定在这些上山的平民中混进了斥候,你可需要仔细甄别。”

廖化摇了摇头,“斥候的事情并不重要,咱们虽然在熊山里扎下了大营,但队伍随时可以转移。”

“而且,咱们在山里部署了大量斥候和暗哨,敌人一旦上山必然会被发觉。”

叹了口气,廖化继续说道,“他们打探咱们的消息,也不会有太多意义,我担心的,是粮食问题。”

“咱们的粮食,坚持不到秋收,所以,我需要立即打通粮食的通道。”

廖化的神色变得很庄重,“等我们下山之后,山上的事情就麻烦将军了。”

詹晏和廖化两个人也算是战场上结下的友谊,而且,两个人的目标一致,双方倒也没有客套。

对于廖化这种简单直接的风格,詹晏似乎早已经习惯了,但他还是面带愁容,提醒廖化行事一定要谨慎。

廖化理解詹晏的顾虑,在巫县战败之后,他多次组织部队下山,却根本没有取得成绩。

最大一次出兵规模,廖化动用了整整两千人,最终,陆逊并没有还击,廖化只能无功而返。

廖化倒也没有跟詹晏解释太多,这一仗必须打。

将士们在巫县吃了一个大亏,必须在其他地方捡便宜。

不论是进攻巫县、巴东、秭归,还是夷陵,大军下山会立即被敌人察觉。

兴山城却不一样,由于夹在熊山中部,城池纵深特别浅。

站在熊山上,可以俯瞰城内,如果运气好,还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廖化这一次出兵,不单单是出于战术上的考虑,更多的,还是为了获取战略上的主动。

所以,这次出兵,廖化不仅会统帅关平和陈邵的部队。

他还要带领自己那三百精锐将士。

(作家说的东西,的书友可能看不见,在正文解释一下,原本第83章许诺给大家免费,今天突然发现变成了付费篇,调整半天没调回来,上架后发不了免费了,如果在作家感言里加一章免费,顺序会乱,为表示歉意,过段时间加更两篇,作为补偿,昨天欠的一篇,也不会忘,太抱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