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98、王甫来了(新年快乐)

三国志廖化新传 98、王甫来了(新年快乐)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故友重逢,两个人都很激动,嘘寒问暖之后,开始切入正题。

廖化有很多疑问,但他还是选择从曹军计划偷袭上庸的这件事开始说起。

把中年人的供述,自己对曹军出兵时间的推测,都告诉了王甫。

廖化希望王甫能提高警惕,对方却对他的情报并不重视。

王甫表示,即使没有廖化的提醒,上庸将士们也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这几个月,房陵和上庸两城的城防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

曹军对上庸的野心早就已经暴露了,襄樊战事很久之前就结束了,敌人非但没有从前线撤军,反而不断往边境增兵,曹军斥候也多次越界侦查。

不论是民间,还是军界,曹军进攻的传闻也不断流传。

上庸郡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除了全郡备战之外,刘封还派出使者,向成都求援。

听完王甫的话,廖化非但没有放心,反而皱起眉头。

廖化的出现,确实让荆州战局与原本的历史出现了偏差。

但是,对上庸的影响却不大。

上庸兵得到了关羽军残部的补充,但是,南征失败,反而让上庸兵的兵力出现损失。

一增一减,上庸的军事力量或许比历史上更弱。

士气需要重整,损失的物资和兵员同样需要再次补充。

王甫是一个稳重的人,既然他信心十足,或许上庸确实做好了战备。

但是,坚固的城池也很容易从内部被攻破,孟达是最大隐患。

廖化却没有立即提出疑问,他更想知道兴山城外那场败仗的真实原因。

尽管廖化在熊山打出了气势和名声,但他始终对刘封的撤军耿耿于怀。

王甫表示,那天的失败其实是场意外。

刘封确实曾经下达了坚守的命令,面对敌人的突袭,上庸兵最开始打赢了。

但是,立功心切的李贤主动带兵离开防线,出击了。

在追击过程中,李贤中了埋伏,派人回营求救,刘封不得不派出申耽救援。

两军刚刚汇合,还没撤回大营,大批敌军突然从河道现身,袭击了李贤和申耽的侧翼。

最终,前线部队大败,敌人跟随在败兵身后,冲进了营地内。

即使是身经百战的关羽军,也在敌人的这轮突袭中溃败了。

王甫只能集结了少数精兵,来到刘封的营帐,把这名身体不适的副军中郎将救出战场。

王甫不知道廖化的奇袭计划,刘封同样没有提起。

所以,救出刘封之后,王甫立即撤出战场,沿途收拢败兵。

知道廖化翻越熊山,偷袭兴山城的时候,部队已经退回了粉水边。

虽然王甫立即派斥候返回打探,却没能得到廖化的情报。

知道前因后果,廖化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过去的事情终究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未来。

王甫做出进一步解释,上庸兵虽然打了败仗,但部队的主要损失并不在兵员上。

士兵们的家眷都留在上庸,即使是打了败仗,和队伍分散了,将士们也会上山下河,努力往上庸方向逃。

但是,武器装备上的损失却很难弥补。

那些逃兵为了加快速度远离兴山城,扔掉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尽管在撤军的途中,王甫找到了之前廖化掩埋的那些战利品。

但是,这些武器中有一小部分彻底破损,无法使用。

即使那些可以使用的武器,也需要进行保养。

挖出来的武器装备数量太少,没有办法弥补损失。

王甫知道廖化关心什么,还告诉了廖化很多消息。

比如,成都派来了使者,对上庸众将进行了封赏。

只不过,刘备并没有增派实质性的兵力和物资援助。

王甫又询问起廖化在熊山的作战成果。

廖化介绍过几场重要战斗之后,王甫连连称赞。

王甫给了廖化一个承诺,即使刘封不给熊山上的将士们提供支援,王甫和房陵城也会成为廖化最坚守的后盾。

得到王甫一个承诺,廖化这次北上之行,就没有白来。

话题很快又聊回了上庸。

刘封这人是刘备的义子,打仗也勇猛,但是,不太会做人,智谋不足。

廖化倒不担心刘封会背叛,他更担心申耽和孟达。

廖化尽量提问的不动声色,“你觉得,孟达这人怎么样?”

王甫一愣,“孟达吗,他人不错,我去过几次上庸,跟孟达打过交道,这人性格比较随和,帮了我不少忙。”

“过节的时候,孟达还给房陵城的将士们送了一些慰问品。”

廖化点点头,孟达确实是个很会来事的人,在上庸经营的这段时间,指不定拉拢了多少人。

一旦孟达反叛,后果确实很严重。

“刘封和孟达的关系怎么样,他们之间有没有发生矛盾?”

王甫皱皱眉,“刘封回到上庸之后,利用南征失败,对孟达进行了惩罚,收回了部分权力。”

王甫连忙补充了一句,“虽然少将军步步紧逼,孟达却是一个很识大体的将领,不仅没有阻挠少将军的收权,而且,他亲自带着外甥李贤上门道过歉。”

“我听说,孟达为了表现诚意,还把汉中王赏赐的乐队,转赠给了少将军。”

王甫在那里赞叹孟达识大体,但廖化意识到,孟达和刘封的矛盾似乎已经很大了。

汉中王亲自赏赐的乐队,重点不是乐队,而是赏赐,这代表了一份荣誉。

不到万不得已,孟达不可能愿意把乐队转赠给刘封。

不管怎样,廖化一定要赶到上庸,努力调节两将之间的矛盾。

紧接着,廖化又询问起申耽。

王甫却摇了摇头,示意自己并不了解申耽的情况。

王甫的驻地在房陵,平日里对上庸城的军政事务并不关心。

之所以了解孟达,也不过是因为孟达做人比较高调。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廖化也没有逗留下去的必要。

既然得到了王甫的承诺,廖化相信,进攻兴山城的将士们,至少短时间内,不再需要为粮食问题担忧。

廖化专程叮嘱王甫,到达前线之后,把木牛带回房陵城,让工匠仿制,增加运粮效率。

廖化不想耽误时间,和王甫在粉水畔分离。

王甫继续押运粮草南下,廖化则带队西进。

经过房陵的时候,廖化没有进城,直接前往上庸。

到达上庸,城门处的守兵数量确实增多了。

但是,守兵的盘查仅仅走一个程序,即使廖化和将士报了假身份,守兵也没有进行核实。

进了城,廖化直接前往府衙。

在府衙门口,廖化以外的其他人被拦在府外。

在卫兵的引见下,廖化进入府衙里。

刘封正在府里大摆筵席,孟达和申耽也陪在他的身边。

那支曾经为廖化演奏过的乐队,依然在演奏着那首《定军山》。

看到廖化之后,刘封连忙出声招呼,“元俭,你回来了,快来一起喝酒。”

知道这名小将军的脾气,所以,廖化也没有推辞,直接入座,端起酒碗先敬了刘封一碗。

放下酒碗,刘封盯着廖化,“熊山将士缺粮食,我很理解,但是,上庸这里也没有余粮啊。”

“我倒是没料到,你居然亲自跑一趟,来找我催粮食了。”

其实,廖化的目的不全是粮食,刘封既然提起,廖化就顺着话说下去了。

廖化还没有见过苏由派往上庸的使者,按照刘封的说法,他似乎不想提供粮草援助。

廖化相信,使者肯定已经把该说的都说过了,使者说了也没用的东西,廖化同样不可能说服刘封。

不能晓之以理,那就诱之以利。

廖化把自己在西荆州的征战经过讲了出来。

破巫县,战巴东,败骆统,降陈邵。

这些故事不仅吸引了刘封的兴趣,还引起了申耽和孟达的关注。

当然,廖化隐瞒了关平和陈邵的败仗。

最后,廖化提起了兴山城的战斗,他旁敲侧击的说道,“我军在兴山城方向,已经把敌人压制住了,此时,将士们恐怕已经转守为攻了”

“如果能得到少将军的支援,我军一定可以给孙桓一个教训。”

“到时候,在汉中王面前,我也会把刘封将军对我的建议和帮助都一一报告。”

听完这些话,刘封的眼睛一亮,廖化几乎是在明码标价,要用军功换粮食。

刘封当场就改口了,“廖将军在熊山屡立战功,我们上庸虽然鞭长莫及,但一直希望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如果不是曹军虎视眈眈,我真想跟着将军一起南下,为国立功。”

“廖家军需要什么帮助,尽管跟我吩咐,只要力所能及范围内,我一定倾力相助。”

刘封的话里依旧有所保留,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刘封还像一个老朋友那样,对廖化嘘寒问暖。

廖化进行了一番客套,确定粮草事情达成共识之后,他才抛出了自己亲自来上庸的主要目的。

“少将军,你知道吗?曹军最晚也会在12月之前出兵上庸。”

虽说廖化在跟刘封对话,但他的目光却快速从孟达和申耽的脸上扫过。

廖化最关心的还是孟达,但是,他并没有发现丝毫异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