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100、孟达反了

三国志廖化新传 100、孟达反了

作者:烽岳键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23:38 来源:笔趣阁

大军带着粮食,行军速度较慢。

为了加快速度,廖化差人带着他的亲笔信,先行一步赶到房陵,请守将在行军沿途设置一些接应点,提供相关补给。

有了廖化的书信,也借助他的面子,行军速度开始加快。

经过房龄的时候,太守邓辅亲自出城,邀请廖化进城。

廖化谢过对方的好意,以行军不便为由,拒绝了对方的邀请。

队伍继续南下,在粉水河畔,廖化与正在折返的王甫一行汇合了。

王甫告诉廖化,他已经把军粮运到了熊山。

启程之前,王甫还抽空跟关平见了一面,了解了更多熊山战场细节。

王甫还带走了木牛,他觉得,把一个独轮车设计的太复杂,有些得不偿失。

为此,廖化亲自给王甫做演示。

扳动牛舌,锁住车轮之后,王甫才意识到木牛的战略价值。

廖化把自己说服刘封,得到上庸粮食支援的消息,也告诉了王甫。

熊山虽大,需要吃粮食的人却不多。

等到廖化遣返了山上的平民,将士们的粮食消耗会更少。

上庸、房陵两地的支持,可以成功让廖化破解掉陆逊的围困战法。

廖化也明白,自己不可能永远骗过陆逊,所以,趁着敌人还没有发觉运粮计划,山上需要储存尽可能多的粮食。

王甫还给廖化带来了前线战报。

廖化军到达兴山城外这么久,江东军主力却一直没有现身。

王甫也曾在将士们的保护下,赶到了城下,进行监督。

江东军采用坚壁清野策略,城外大营和兴山城也可以形成犄角之势。

最先打破僵局的,是廖化军。

在约定的日期,关平配合陈邵,发起佯攻。

这场进攻的效果却并不好,投石车远远的打出了几轮石弹,就匆匆撤离,并没有试探出敌人的实力。

王甫南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运粮食,他告诉廖化,为了避免暴露行动意图,运粮队伍提前过河。

在兴山城外第一道防线北上不远处,王甫亲自主持,监督将士们增建了一座浮桥。

这座浮桥距离兴山城的距离太远,兴山城城头的守兵不可能发现这座浮桥。

只要陆军能够挡住敌人的斥候,河道上的拦河索和另一座浮桥完好无损,这个运输途径就是完好的。

此时山里的通道还没有打通,房陵城的粮食没有办法运到熊山大营。

幸好熊山上有一座关平临时搭建的营地,粮食在营地中卸下,大部分在营地中囤积,小部分带到军中,用作军粮。

王甫甚至开玩笑,说熊山部队已经没有粮食危机,不需要房陵继续支援。

粮食这东西,永远多多益善。

现在廖化军挡住了敌人斥候的侦察,可以秘密调粮。

敌人迟迟没有进攻,或许还在等待廖化军因为缺粮自行崩溃。

一旦粮道暴露了,处境就被动了,敌人必然会有行动。

当然,王甫只不过跟廖化开了个玩笑,他知道敌后作战的困难,表示会全力支持。

王甫还表态,哪怕房陵缺粮,也不会让熊山上的将士们挨饿。

分别之后,廖化继续带队南下。

到达第一道防线附近的浮桥,廖化召来了邓贤等部将,准备下令渡河。

一名骑兵从北方追了过来,他找到了廖化,自称是刘封的使者,要求廖化配合。

确认了廖化身份之后,使者一开口就是个大消息,孟达叛变了。

具体的叛变内情,使者并不了解,他只说,孟达在一个夜里,带了不到两千家将士离开上庸城东逃了。

刘封第二天醒酒之后,发现孟达失踪,孟达却早已过了房陵。

孟达反叛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上庸郡加强了戒备,但是,那些手段,防备的是外来者,更是普通人。

不单单是孟达,就连廖化统兵出城的时候,也顺利叫开了城门。

廖化并不吃惊孟达能顺利出城,他好奇的是,孟达为什么这么果断。

自己跟孟达谈过很多,该说的都说了。

孟达是个聪明人,不应该这么不理智,即使铁了心要走,也应该再观望一段时间。

一定出现了什么导火索,才促使了孟达做出了叛变决定。

以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廖化需要考虑的是以后。

使者千里迢迢南下,肯定不只是为了通知自己孟达已经叛变的消息。

果然,骑兵告诉廖化,他奉了刘封的将令,要绑邓贤回上庸。

邓贤就在廖化身边,但是,骑兵却并不认识邓贤。

骑兵希望廖化能配合,廖化却婉拒了。

军中有一千五百名将士都是孟达的部属,一旦让骑兵把邓贤带走,整支运粮队伍就没法带了。

廖化不同意,现场的其他部将也不远得罪人,都没有吱声。

骑兵似乎没想过廖化会拒绝,他不得不孤身进入军队,寻找邓贤。

等到骑兵得到消息,重新回到廖化面前的时候。

廖化已经派人把邓贤保护了起来。

没有廖化的支持,骑兵找了一通,只能放弃。

廖化虽然没有把邓贤送走,但却委托骑兵给刘封带了个话,孟达的部属,廖化一定会严加管理,不会让这支队伍叛逃。

希望刘封照顾好出征将士家眷的同时,廖化再次许诺,兴山城战功必然会有刘封一份。

廖化和邓贤两个人并没有交情,之所以冒着得罪刘封的风险保护邓贤,还是因为邓贤的身份。

孟达侄子这个身份,比邓贤本身更重要。

强烈要求邓贤随军南下,廖化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孟达投鼠忌器。

廖化并不是对孟达的反叛毫无防备。他认为,邓贤终究是孟达的外甥,孟达即使要跑,也应该通知邓贤一声。

再说了,孟达的部属里,很大一批跟随廖化行军,孟达不应该会舍弃这些人。

所以,部队行军的时候,廖化以配合邓贤执行任务为借口,派出不少士兵进行监督。

一旦邓贤有异动,廖化会迅速把人控制起来。

事实上,孟达对自己外甥的性命并不上心,邓贤的人质作用已经失效。

但是,邓贤还是有价值的。

如果刘封派人抓邓贤,自己把邓贤交出去了,会给其他将士一个暗号。

刘封要什么人,廖化就会交什么人,这样下去,队伍就散了。

所以,维护邓贤的目的,也是为了稳定军心。

廖化相信,刘封会要邓贤,也并不是因为邓贤这人重要,纯粹只是为了出口气。

等到廖化在兴山城战场取得大胜,立下战功分给刘封,那时候,刘封当然会忘记今天的不愉快。

确认骑兵离开之后,廖化命令将士们迅速带着粮食渡河,随后,来到邓贤藏身地。

邓贤有些吞吞吐吐,“廖将军,军中传闻,我都听说了,那一定是个误会,我的舅舅得到汉中王的赏识,不可能背叛。”

廖化叹了口气,邓贤确实是一个无能的人,这种时候,喊冤狡辩能有什么用。

活命的最好方法,就是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廖化倒倒也没有指责,他告诉邓贤,时间会证明是非曲折。

按照原先的历史来看,孟达即使反叛了,也一直留在上庸地区。

让邓贤活着,也算留下了与孟达的对话通道。

但是,廖化也不会养闲人,让邓贤什么都不做。

对方总得做点什么,体现自己的价值。

廖化说完之后,邓贤一声不吭。

无奈之下,廖化只能继续提醒,“不论孟达有没有投敌,在我这里,你是你,他是他。”

“你立下的战功,我会如实上报,只要你好好干,即使孟达真叛变了,也对你没有影响。”

邓贤面色有些犹豫,廖化只能继续开口。

“在我这里,我可以保护你的周全,但是,上庸郡呢,你认为你能躲过沿途的盘查,和你的舅舅会合吗,再说了,哪怕你到了曹营,或者南下投奔江东军,人家凭什么重用你?”

廖化说的东西很现实,邓贤明显听进去了。

抱拳行礼,邓贤:“请廖将军指点一条明路。”

廖化叹了口气,可把自己累坏了。

“为了打通从熊山大营到达兴山城的山中通道,我在山里部署了重兵,亲信部将带人打通道路,不过,仅仅依靠他的人,效率太低了。”

“我希望,你能帮我一把,你从靠近熊山的这一侧带人开始动工,这样,我军或许可以提前打通山里的通道。”

廖化早就想两头开工,但一直没有机会把想法落实。

苏由虽然把民夫分成好几组,多个地段开工,但是,速度还是慢了些。

山上的临时营地已经建立,大军的粮食压力也得到缓解,现在正是加速打通山里道路的最好时机。

从熊山大营调兵成本较高。

从兴山城外的两处大营中抽人,又会削弱防御力量。

邓贤这一支部队,出现的刚刚好,对方也同意了廖化的建议,表态会完成任务。

当然,邓贤只是名义上的指挥,具体的方案,廖化还会安排信赖的人负责。

邓贤一行押运粮食过河,廖化继续南下。

一名士兵气呼呼来到廖化面前,“将军,不好了,防线上的守兵把咱们拦住了,还说,没有接到命令,哪怕你亲自到场,也不给放行!”

三国志廖化新传/9635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