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三百章 商路多艰辛

盛唐陌刀王 第三百章 商路多艰辛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李嗣业漫步在驿站建筑群中,抬头左右张望观看。跟他预料中的不太一样,精绝国王宫并非想象中的建筑雄伟,就算昔日有些精美的錾石,有雕刻花纹,如今也被风沙吹蚀为光秃秃的石块。

他回头问由三:“驿站是否接待过往客商?”

“当然要接待,来自中原和西域的胡人和汉人进入驿站,补充草料淡水,他们付给我们钱财,我们用这些钱买马匹草料,给我们这些人发饷,还要给尼壤城附近种树。”

李嗣业又问:“每年能收入多少钱财?除去尼壤驿站及城中的一切开支外,还能余下多少钱?”

看见由三发愣,李嗣业开口解释道:“哦,我不是要查你们的帐,如今都护府要在于阗道和中道上修建一百多座驿站,所以某选了几个点实地查干一下,你尽管如实道来,无论余下多少钱都护府都不会跟你们要。”

他们此刻站在驿站供应客人食物的石厅前,里面摆放一些简陋的石墩、石案,几名商旅正坐在石凳上干啃干粮。

由三城使抬手摸了摸幞头,低头羞涩地说:“我们尼壤驿并未积攒下多少钱,除去所有的开支外,如今库中也只有五万多枚铜钱。缺钱的原因主要是城池深入大漠,受风沙侵袭,缺水更缺粮食。于阗镇供应的粮食只够我们这些当兵的吃,接待来往客商的粮食,都得我们花钱去买,但我们于阗粮食的价格太贵了,即使一斗青稞也需要两百多钱。”

李嗣业确信地点了点头,丝绸之路南道上确实比其他两道更贫瘠一些,粮价是龟兹的五倍,长安的二十倍,但走南道距离葱岭以西大食,或是更南方的天竺直线距离更近,所以长久以来许多更富于冒险精神的唐人更喜欢走于阗道。

这条丝路商道不止贫瘠,缺水,风沙侵袭条件艰苦,还活跃着大大小小的沙匪帮,抢劫掠杀来往行商。

由于天竺的香料,大食的象牙、黄金是长安豪富们争抢的奢侈品,就如同中原产出的丝绸,商路的艰难险阻也使得外国货昂贵,一次行商千余里所赚取的钱财已经是相当可观。

商路上经常传说这样那样的传奇故事,让商旅们趋之若鹜。几乎每年都有这样一个传奇诞生,故事的内容都差不多,大概是某个关中郎君穷困潦倒,生活无从着落,抱着搏一把的心态找亲戚借了些钱,在长安城中买几匹素绢,牵着家中的老马跟随着商队前往西域做生意。

在丝绸之路上做生意赚钱的多少,是和商旅们行路的远近成正比的,把丝绢从长安卖到敦煌,跟卖到龟兹的价格相差了不止一倍。

商队的目的地是于阗,他们将带来的丝绢在于阗市场上卖掉,又在于阗城中花掉大部分钱买下胡椒,象牙等奢侈品,回到中原自然能够翻几番,这样一次生意能够抵两年家中的开销。

富有拼搏精神的郎君显然不满足在于阗的这点儿利润,他牵马驮着这几匹素绢跟随着其他商队,前往葱岭,翻过兴都库伦大雪山,南下天竺,这途中有许多商旅无法忍受旅途的艰辛,把货物在半路出售,赚取了钱财折回,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人。但郎君却依旧不肯停步,继续运货南下,最终到达了印度波罗王朝的曲女城。

他在曲女城中以极高的价格卖出了素绢,又用超低的价格买进了大量胡椒和龙脑香,风尘仆仆驮着货物返程。他幸运地躲过雪崩,翻过大雪山,又在于阗道上躲过了沙盗的抢夺,可能还丢失了一些货物,但最终的结果是他成功回到长安,将天竺龙脑香和胡椒在东市上出售,获得家资千万贯,一时暴富使祖孙三代衣食无忧、

这个传奇故事他以前就听说过,今日在尼壤城中又听到了,不管他是真是假,逻辑上是非常合理的。能用唐僧取经式的顽强精神来做生意,哪有可能不成功的?西行路上的艰难险阻,九死一生才使得经商的利润奇高,从而使这样的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因为深受盗墓小说的影响,比起这类发财传奇故事,他更想听到精绝古城的历史。这辈子好不容易来古迹一趟,总得满足好奇心吧。这个城邦制古国灭亡不过五百年,王国的宫殿依然屹立在大地上,虽然已经成为了驿站。听起来有点儿寒酸,但他更相信它是神秘诡异的,不然就太没意思了么?

“由三城使,可曾听说过鬼洞族和精绝女王?”

“鬼洞族?听着咋这么渗人呢?这里也住着许多从于阗过来的原住民,从未听说过什么鬼洞族,精绝女王也从未听说过。”

“呵,可能是我记错了,也许叫别的族呢?这精绝国的原住民叫什么?”

由三回答道:“可能就叫精绝人吧,但我从未见过有把国号,或族名自称为鬼的,也太不吉利了。”

李嗣业尚有些不死心,继续问由三:“你在尼壤城驻守十几年,有没有听说过什么地下城,地下洞窟,地下王宫陵墓什么的?”

“没有,从未听说过,卑职也率领居民在城中打过几口水井,从未挖出过什么地下王宫,大墓什么的。而且卑职认为,精绝国也不可能有国力修什么地下大墓王宫,他们即使在最鼎盛时期,国中人口也没有超过五千,能拿刀枪的壮年男子也不过五百人左右。不管大兴土木修建什么,都需要几万以上民力。”

由三说得很有道理,就凭地面建筑的格局,也能看出这地方不可能有什么地下奇观。

幻想破灭了,李嗣业的兴致也就此消失,决定离开尼壤城踏上归途,城使由三带领众多兵卒在门外相送。

这时正好有一支商队途径尼壤城,李嗣业便与他们结伴而行,一同前往于阗镇。

于阗道上的驿站数量确实不足,有时行进百里才能遇上一处集镇驿站,规模比起天山中道上的驿站也差远得多,不过是几座土坯房和残缺倒塌的围墙。集镇中仅有几户人家,生活来源也靠接待丝绸之路上的商队,通常开门接客的人家,会把在上挂一把笊篱,表明这是饭店。

李嗣业中途光顾了这样一家小店,特色的饭食是青稞和小麦面粉混合做出的饼汤,里面有沙漠中常见的一种野菜,还有野骆驼和羚羊肉片,味道谈不上美味,但要比驿站中的青稞干粮和野菜汤好得多。

为了躲避太阳暴晒,商队一般是白天在驿站休息,傍晚动身上路,凭借跑商老客对方向感的把握,即使夜晚乌云密布,商队也不会迷路。唯一需要担心的问题是沙盗。

离开尼壤城的第三日凌晨,北极星刚刚在深蓝的天幕中升起,商队在一处干涸的季节河河谷中行进。

商队的首领突然停住了脚步,睁着深邃的双眼望向不远处,有一道烟尘在地平线上突兀地升起。这时空气中并未有风,这烟尘就显得太过奇怪了。

多年的行商经验,让他心底产生了恐惧的预感。

“是沙盗!快跑!”

(ps:昨日单位遇上级检查,更新无力了。欠下的章慢慢补。感谢长江的尽头飘红打赏,感谢读者大大们的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