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三百三十一章 赐宴麟德殿

盛唐陌刀王 第三百三十一章 赐宴麟德殿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龙尾道两侧的宫门大开,官员们鱼贯而入,几十根巨柱支撑着大殿的结构,可惜他恰好站在门外的位置上,仅仅能看见巨柱排列到深处,至于陛阶上是什么样子,皇帝穿的是十六旒明黄衮冕,还是大裘冕,这他就不清楚了。

他这还算是幸运的,多数官员只能站在蔓延的龙首道上,或在长长的直道上遥望,从他们所站立的位置到大殿中央也不过短短几百米,但就是这短短几百米,却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攀爬。

宫殿彰显了皇权的博大威严,也夸张了官吏们的渺小,在这如日之升,如在霄汉的宫阁下,他们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自己的微弱。帝国皇帝的威仪,仅仅次于九天之上的凌霄天宫。李嗣业这带着不同目光来看,也能够感受到一种被俯视的压力。

“行拜礼!”

宫殿内的声音通过交替喊了出来,官员们开始做那套动作,迈左腿,击掌,迈右腿,击掌,然后俯身下拜。

“稽首!”

万人齐声高呼:“恭祝陛下万寿无疆,吾皇万岁!”

“起居拜舞礼!”

不知从何处传来编钟和号角的声响,也到了最让人羞涩的环节,但他前排的十几人丝毫不觉得尴尬,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开始跳动,左右摇晃着身躯,然后还要三百六十度转身跳。

“礼毕!”

“天降灵宝,改元履新!百官上表朝贺!”

当然要先请三师三公呈送贺表,但本朝还没有活着的三师三公,品阶最高的是太子,然后是各路亲王,接下来是太子太师太傅,可惜箫嵩已经退休致仕。文武百官中品阶最高的是中书令和侍中,所谓的中书门下三品。

接下来三省六部开始上表,贺表的数量估计能堆一尺多高,只有中书令和侍中的上表会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念出,李嗣业在殿外能听到的,也只是像苍蝇一般微弱的声音。

贺表的内容不用想也知道,是最没有营养的吹捧功绩的词汇,右相会在表上增添一些听了让人高兴的的数字来增加说服力,比如全国增加了多少户,人口增加了多少,粮食产量多少,丝绸产量多少,等等不一而足。

百官贺表之后,听到里面有太监高声喊:“诸州进贡品。”

贡品不必抬到大殿上,早已经入了皇家内库,只挑选出几样有代表性的贡品来搏皇帝眼球,比如说越窑青瓷、三彩、波斯琉璃盏、吐蕃牦牛、回鹘白驼、高昌进贡葡萄酒、于阗羊脂玉、还有南方的珊瑚,广州进贡的昆仑奴。

天下六百三十一州,羁縻州八百,每州都有进贡,每州都要进去将清单念出来。红日逐渐升到了当空,李嗣业只站得双腿发酸,肚子饿得前胸贴后心,整整两个时辰都在报贡品,圣人听这些宝贝估计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大朝会总算进行到第三项,赏赐升迁过去一年来立下功勋的文官武将。这个程序进行了简化,不需要官员们一个个上去谢恩,宣读完毕后统一跪谢皇恩,嗯,还要跳一次舞。不然这大朝会开到下午都开不完。

一个嗓门大的宦官站在御阶旁,展开密密麻麻的黄稠纸,开始宣读升赏。

中书令李林甫改为右相兼尚书左仆射,牛仙客为左相,兼任兵部尚书。十二卫大将军各有任免,北衙六军也各有财物赏赐,节度使任用,各州刺史升降……

李嗣业隐约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然而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时辰,已经过正午了吧,他连自己升赏都提不起兴趣去听。

然后听到宫门内有喊声:“谢皇恩!行稽首礼!”

所有升官赏赐的没有赏赐的都俯身下拜,然后站起来跳拜舞,这次的拜舞更激动,手舞足蹈的幅度更大了些,以此来表现出臣子对皇帝封赏的感激涕零。

“羁縻州使节、诸道采访使、诸州刺史、皇子贵孙、升赏功臣、赐宴麟德殿!”

宴会群体剔出了大部分京官,但剩下的也有三千多人,浩浩荡荡朝着内朝麟德殿而去。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内朝,在翰林院一侧,乃是国宴场所,面积规模远胜含元殿,有前中后三殿两重檐,三殿之间有建在高台上的楼廊连接,碧瓦蜿蜒而上。

李嗣业在队列中遥望,这庞然大殿东临太液池,重檐顶倒映在水中,绿瓦遮蔽半面湖水,密集排列的廊柱宛如繁星点缀。

这次他们进入的是麟德殿中面积最大的中殿,立柱有百根,头顶是藻井,数丈长的宫纱垂落在地,近千名宫宦侍女站立伺候。殿间星罗棋布排列着可供十二人对坐的朱红长案,官员们按照列队的次序依次入席,这次李嗣业排到了四百多位,跟他同桌而坐的是几个羁縻州的使者和折冲都尉。

他抬头遥望,大殿朝北的高台上摆放着黄绸案几,皇帝跪坐在案前,手捋青须满意地看着眼前这些嗷嗷待哺的臣子们。圣人心里一定在想,只要把饭给吃好了,这大朝会才算办得成功。

他们这一桌上,两个宦官合力把主食抬上了长案,柳编的簸箩有三尺长,里面堆叠着酥黄色的胡麻大饼,如小山一般高。然后两人抬着门板一般的木盘,里面堆满了切成薄片的羊肉,然后是恭桶一样的大木桶,里面放着马勺。紧接着又抬了一门板凉菜,好像是他敬献的凉皮,可谁见过凉皮用几尺长的容器盛放?李嗣业看到这个东西,就看到了喂马的马料槽。

不愧是大唐啊,连盛饭菜用的器具都如此……大气。

宫女们抱着盘和碗还有盏给每个人发放,每人一双筷著,有点儿自助餐的意思。众人谁都没有动筷子,只是高仰着脖子抬头望向坐在高台上的皇帝。

李隆基已经脱下了身上臃肿华贵的大裘冕,换上了明黄常服,头戴金莲冠,后插子午簪,眼带睥睨望着下方众官,突然开口问:“翰林院可有赐宴日应景诗文?”

席中一人手擎着酒盏站立而起,朝着李隆基敬献诗,李嗣业低声指着那人对身边的人问道:“这人是谁?你认识么?”

“李白,新近入长安的翰林待诏,才华横溢,在圣人面前非常受宠。”

“岂止是才华横溢,他……”李嗣业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神往地盯住了李白,对方穿着浅绿色朝服,头戴进贤冠,在无数冠冕的人头攒动中。他独有风骨而飘逸俊洒,这个身影把无数人都变作了背景板,即使是富丽堂皇的麟德殿也不过如此。

他知道这不过是种心理现象,如果这个人不是李白,或者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也不会有如此迥异的感官。李白正在捋着长须念出自己的诗作,似乎引起了身旁诸人的称赞,也获得了圣人的赞许,他听不清他到底念了什么。

高力士站在皇帝身旁,高声喊道:“开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