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三百六十七章 灯下独谋大业

盛唐陌刀王 第三百六十七章 灯下独谋大业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李嗣业早已在心中酝酿起一个计划,不,应该是多个计划,由于脑子的点子太多,他必须找笔记下来,免的这些想法像流星一般消失。

他回到府中以后,也让仆从烧了热水,然后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同李十二娘和李枚儿见面,共同吃了一顿下午饭,也算是隆重的家中聚餐了。

用过餐之后,他借口疲累独自回到书房中,在十二娘和李枚儿这里争取到一点儿自由时间。

他点燃了油灯,铺开纸张,用最细的毫笔蘸墨,开始在纸上书写这次视察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无非就是后勤补给能力不足,装备能力还差点,军中医疗体系不足。

后勤不足体现在粮食单一上,只有青稞米可不行,至少要有小麦和面粉。唐军在碛西也积极屯田,仅疏勒一镇就屯了七屯,每屯五十顷,解决了多半的粮食供应,少量需要河西供给。但田地里只有青稞怎么行,疏勒镇的畜牧业还算不错,但许多兵卒一年都吃不到一顿肉……

军粮这一方面,扩大军屯的面积,多引种河西的小麦,与青稞形成互补。在疏勒军中打造圆底铁锅来进行炒面,混合盐、羊油从而制作压缩饼干扩展到全军,多多腌制羊肉,找出一个适合长时间保存的盐分比例,要求能在通风良好的坏境下保存一年以上。以上这两种军有食物有保质期长,便于携带等特点,日后建议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进行制造和发放。

在疏勒城以及各州城中设立兽医站,雇佣民间有医马经验者任职。疏勒一带戈壁滩上岩石裸露多,恐割伤马蹄,马蹄铁这时候也应该出现了,不但要出现,还要推广到全军中,让每一匹马都钉上马掌。

设立医疗培训班,请安西军中的医官进行授课,学员则从兵卒中征募,能得医疗培训的士兵,比其他兵卒多得一成的饷钱奖赏,这是一种对学习的鼓励。

还有一项措施,就得花大量的钱了,用补贴的方式鼓励兵卒购买私马。最后的标准要求是各城各堡各守捉各城戍守士兵每人必须有一匹马,跳荡营,战锋队,城防营等军中精锐需则要两匹马,才符合快速反应部队的特征,而仅有的两个团骑兵,则必须达到每人三匹马。

拥有一匹马,是为了让兵卒有野外独立作战的给养。士兵步行,马驼干粮和淡水,可使得士兵拥有无需补给线独立作战两到三个月的能力,这是最基本要求。

这确实需要耗费大量金钱,全让兵卒们掏钱买是不现实的,虽然这个时期的马匹价格跌落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一匹西域敦马的价格九千文。整个疏勒境内唐军有六千名,还有两千名当地人组成的蕃军,如果去做一下调查,估计有近半的人没有马匹,就算让他们疏勒与士兵们各自担负一半,也需要大概三千多万钱,折换为银是三万多两,折算为黄金就是四千多两。

归根结底还是算到钱的头上来了。

他在葱岭守捉还藏着曼苏尔赠送的一箱黄金,当初这箱金子是几个大汉合力抬进草厅的,估计在五六百斤往上。当初为了开辟葱岭棉花田,花费了其中一点,这次一旦动用,恐怕要花费其中的一半。

当然还不到非拿不可的时候,疏勒每年的商税财赋收入,除一部分上缴都护府外,多数都留了下来,当做疏勒地方官员的俸禄和办公费,一部分用作疏勒军的军饷和装备更换。他需要和裴国良商讨一下此事,毕竟对方才是疏勒镇名义上的最高官员。

再来估算一下添加一名募兵需要添加多少花费吧,这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兵卒的生活用品也要正规化,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提出来并解决掉。

一名唐军需要的硬性规定个人物品有,羊毡两块,宽两尺五寸,长六尺,厚度不得超过五分,价值在四十钱左右。

牛皮水囊价值六十钱,干粮袋不足十文钱,蹀躞带二十钱,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等加起来价值近百钱,当然这些东西无需疏勒镇来掏钱,每个月给你们发九百多钱的饷是用来干嘛的?

还有进食的炊具,这个必须要解决,兜鍪怎么可以当做饭碗?现在市面上的粗瓷碗才十文一个,黑陶更便宜,六文。但这些陶瓷易碎,显然不适合来回换防行军的兵卒,士兵们宁愿用兜鍪也不愿意用陶瓷也是因为这个。但为了广大兵卒的个人卫生考虑,也必须想出代替品来。

什么?搪瓷?不锈钢?铁制品?前两个就当是开玩笑,铁制品按照现在的工艺水平,是完全能做到的,但不应该考虑成本吗?用接近横刀的价格来买一个碗?无论是强逼让士兵们自己买,还是疏勒镇集体采购,都无法承受好吗?

他提起毛笔将炊具这一行勾去,在下面写上留待解决。

接下来是真正的大头,让他这个半吊子键盘经济学家都头疼的部分,镔铁横刀两千文,最次等的细鳞铁甲,疏勒镇向唐政府内部采购,少府寺军器监给出的价格是两万钱。突厥敦马九千钱,连同马鞍马镫辔头长鞭算在一起,价格也直逼一万啦。

特殊兵种骑兵会用到马槊,步槊,这两样东西是天价不在计算内,就算标准的配备,普通兵卒一般都是三件,分别是刀,枪,弓或弩,这使得每个人的打击杀伤范围都从七十步开始算。枪和弩的成本折算下来,也需要近三千钱。

他用手指扒拉着盘算算了一下,除去兵卒的个人用品,再除去特殊兵种,一名唐军的基本配置在三万五千文,就算刨除马匹的一万钱让他们自己筹备买马,也需要两万五千钱,还有募兵的饷钱九百,果真是老费钱了。怪不得坐镇西域五千多里,掌管着三条商路赋税的安西都护府只能保有两万五千人的军队数量,即使有良家子肯参军,他们也雇不起。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西域贫瘠,无法完全负担安西军的军费以及粮食消耗,人口密度也不足以支撑募兵。他将来可是要以这里为根基的,就算侥幸也能如安禄山一般,能从皇帝手中讨来北庭、河西两镇节度使,三镇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超过十三万。话说天宝十九年,安禄山起兵叛乱的时候,可是纠集了十五万兵马南下的。

所以他若是想有所作为,必须改变碛西的现状,发展农业商业,吸引内地移民,使得粮食产量能够供养六万人以上的军队,这样等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他也可以举一支能够独立与安禄山叛军抗衡的武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今日起就把安西四镇中稍显贫瘠的疏勒作为试点,开始他的大计。

这个白日梦做得很美好,可惜现在已经到了晚上。看了看自己手底下的纸张,糊里糊涂写了一大堆。没想到这思维一开始发散,竟然就停不下来,如果他想到明天早上,估计把整个地球拿下的方针战略都有了。

李嗣业揉了揉眼眶站起来,外面有个人影闪进来,却是李枚儿端着茶盏来到书房中。

“就知道阿兄还没睡,喝了我这碗解乏茶,能消除疲劳。”

李嗣业端起茶碗,看着门口的格子窗外,似乎有人影晃动,随口问道:“门外还有人吧?”

枚儿挤着眼睛点头:“阿兄说的没错,我今日到疏勒的佛寺里求香,在门外遇到一位精通周易卜卦的道人,便特地请了回来。”

“佛寺门口的道人?他是去踢馆的吗?”他随意调侃了一句,问:“干嘛往家里请道人?”

李枚儿一边说话一边给李嗣业使眼色,暗示他十二娘也藏在门外偷听,叫他说话注意点儿。

“今日我与嫂嫂到佛庙烧香,偶遇这位道人,枚儿就想请他来家中,用堪舆术来看看哪里适合当洞房,怎么摆置才使得风水好,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适合成婚的日子。兄长若是不反对的话,我就请这位高人进来了。”

“哦好,快请进。”这个事情他绝对不能反对,毕竟是亲口承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