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

盛唐陌刀王 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李嗣业几乎没有察觉到,大婚日期已经逐渐逼近了,他的时间在忙碌中度过,平日所住的内院书房也改为了婚房,被下人们装饰得满堂锦绣。

从镇使府的大门口到内堂这一段,铺上了红色毡子,每隔一段竖起杆子,挂起红色灯笼。

东厢房和灶房之间临时搭起大棚,一字排开镬、鼎和烤鏊。一只只剥皮后的羊吊挂在架子上,军中的屠夫们把肉一块块剌下来,扔进鼎中熬煮,白色油膜翻滚漂浮在水面上。

吴娘子手提着裙摆在院子中跑来跑去,大声喊叫着指挥若定,今日是她这辈子权力最大之时,不止家里的仆从,连府上的账房、李镇使麾下的那些亲兵、裴都督派来的军中的火头、都归她统一指挥。

“吴娘子,刚刚烤好的饼放到哪里去?”

“去西偏房,那里有簸箩,房子也阴凉通风,都先端进去。”

府邸门外赶来两辆牛车,车上墩满了酒坛子,负责押车的队正跳下车辕,跑进院子里冲着管家婆问:“吴娘子,两车酒我们从酒坊拉来了,还请你把酒窖门打开,让兄弟们搬进去。”

吴娘子亲自引路,从厢房的楼梯向下,从腰间解下钥匙打开了房门,军士们搬着酒坛鱼贯而入。

酒坊东家亲自来与吴娘子交接,指着坛子清点数目无差后,才拱手离开。

押运的军汉们守在门外不肯离去,有脸皮厚的上前讨问:“吴娘子,你说这疏勒酒坊出的三勒浆咋样,平时喝着挺正,但要防着他兑水,咱不尝尝别让他给诓骗了?”

吴娘子剜了他一记白眼:“想喝酒就想喝酒呗,还尝尝,得了,你们几个到里面抱一坛子,别让旁人瞧见了,这酒可是让明日大婚时酒宴上喝呢!”

“呵嘿,我们自然晓得!”

这些帮闲的军汉簇拥着一坛子酒,欢天喜地跑到角落地尝鲜去了。

吴娘子兴奋地吁了一口气,把酒窖的门锁上,尽管掌钥匙不当家,但已然证明了主家的信任和权力,这是她由来而得所产生的满足感和归属感。

……

李嗣业被迫待在了家里,他需要接待来自安西军体系内的同僚和上级。夫蒙中丞无法从龟兹赶过来,便派自己的儿子夫蒙智由前来拜贺送上贺礼。高仙芝和程千里派来了自己的管家,焉耆镇使马磷,天山骑兵军的李栖筠也派来亲信,还有就是各城各营大大小小的军头们。他们来到府上拜会后,住在疏勒城中馆驿,等明日正式参加婚宴。

大婚前的夜晚,镇守使府上灯火通明,许多人忙碌到深夜。新娘十二娘依旧不放心,把吴娘子叫到自己的房间里,一面对着镜子梳理青丝,一面询问她婚礼的准备事项。比如分了几个场地来开宴呐,有多少张案几呐。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进入内院中,那里已经摆下了几十张长案。外面大院都是些附近街坊,唐军中的帮闲,余下的案几都摆在外面去,如果不够铺些羊毡蒲团,多数人都是席地而坐或蹲在墙角抱着大碗划拉的。

婚礼的仪程十二娘已经在心中默念了几十遍,之前的六礼已经省却了多半,明日的迎亲却不能再自苦简陋。只是她一直住在镇守使府中,今夜只好搬到外面去,包括几个绣娘,丫鬟都准备妥当。

疏勒都督府的裴都督主动给安置了一座宅院,假装为十二娘的娘家,府上也张灯结彩。

她在几名婢女的搀扶下走出后院上了马车,临行前撩起帷幕看了这宅院一眼,在心底默默地说,过了今夜,我就是这里真正的女主人。

……

唐人娶亲一般定吉时在黄昏,所以这一日的白天,十二娘是在煎熬中度过,连端上来的饭菜都没吃几口,盘膝静坐在妆奁前,任由几个娘子在她的头顶上梳起倭堕髻,接下来的流程是敷铅粉,抹胭脂,贴花钿,点绛唇等等,直至遮盖了她本来的天生丽质。

李嗣业骑着黑胖带着花车和迎亲队,来到新娘的门前,大门却是紧紧闭合的。这却是另一种风俗,需要新郎高声念催妆诗。诗才横溢的人完全可以现场吟诗,也有提前请人编好诗词背下来的,李嗣业就属于后一种。

生活在这个时代,若是没有点儿诗文底子,还真是有许多不方便。

战锋队的押官田珍担当了迎亲使,站在院子外高声念三书六礼中的迎亲书。

经过象征性的阻挡后,府门大开,盖着盖头的新娘在送亲娘子的搀扶下,来到门外坐进花车中。

十二娘安稳坐好,旁边的徐娘子低声说道:”新娘子,上花轿你得哭啊。“

”今日是我的大喜日子,我为什么要哭?“

”你今日哭了,往后的日子才能天天笑。“

也许是这个道理,但她没有这样的演技,只能想往常那些苦日子,在公孙大娘的棍棒下练剑器,抑或是以前,身为贫寒妾室的母亲因为无子,父亲不禄之后被正房赶出府邸,幸好昔日家中与公孙氏有些来往,便过去做了徒弟,更像是过继给了她做女儿。

她凝结去些许悲伤情绪,可惜已经到了镇守使府上。新郎李嗣业翻身下马,手中握着弓,箭头上是泥丸,对着花车连射三箭定乾坤,才将新娘子从从花车迎下来。

两人各自握着红绸,新郎穿着红色吉服,新娘子头戴钗钿身披绿色翟衣礼服,这正是红男绿女。

进门前需要跨火盆,跨马鞍,跨过米袋子,踩着红毯往内院而去,两个孩童在他们身后抛洒五谷杂粮。宾客们在旁边观瞻拱手庆贺。

李嗣业对这些礼节一概不通,时刻需要人在旁边指点,幸亏这西域的汉文化并不严谨,若在中原定然会闹出许多笑话。

新人进入堂中,李嗣业取掉十二娘头上的盖头,她却双手撑着团扇挡住脸面。挡着脸应该怎么办?旁边早已有人送上绢布和笔墨,非得题一首却扇诗才行。

这个自然也不用发愁,疏勒府的胥吏们有许多精通文墨之辈,昨晚上已经给李嗣业誊抄数首,他死记硬背将其中一首记下来,内容大概是夸赞娘子贤良淑德的,要谨记其中繁体字的用法,不然又被人误做文盲。

十二娘诵读诗文,除却团扇,夫妻二人拜天地,家中高堂,无奈高堂不在,但墙上挂着李氏共祖老子的画像,两人都能拜。

夫妻对拜之后行结发礼,吴娘子端上托盘,里面放着剪刀,两人各自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结在一起,装进了香囊中。

两人对坐在案几前,端起盛满酒水的铜爵喝交杯酒,这叫做合卺之礼。喝完交杯酒之后,他们端着酒杯来到堂外,对今日来参加婚宴的宾客表示道谢。

此时天色已完全暗下来,内院掩映在红色的灯火下,宾客们端起酒杯从席位上站起来,与李嗣业举杯共饮。疏勒军副军使总算赶上了最后的环节,他风尘仆仆赶到了院子里,脚步有些许沉重。

赵崇玼在某个酒案上取了酒盏,站在台阶下双手捧着,按耐住眼眸里隐藏的戾气,挤出笑容对李嗣业道:”回来得迟了,刚好赶上镇使的婚宴,特地来讨三杯酒喝。“

说罢他仰头将一盏酒呛进了喉咙里,看得十二娘都有些忧心:”哎,慢点儿喝。“

他抬袖抹去髯须上的酒液,叉手说道:”感谢李镇使和娘子,只是我家还有些事情,不能在此多叨扰,还请见谅。“

李嗣业见他状态不对,连忙说道:”无碍,你先去忙着。“

赵崇玼再次叉手,大踏步地转身离去。

李嗣业对坐在案席上的燕小四招了招手,将他叫到身边低声吩咐道:”你带几个人,暗中跟着赵崇玼将军,只需要看顾他的安全,别的事情一概不要管。“

燕小四低声应喏,也低着脑袋大踏步地离去,到外院中叫了几个聚堆喝酒的亲兵,各自提了佩刀溜出门去。

李嗣业拜谢宾客后,与李十二娘进入洞房,房中只燃着豆大的红烛火。她坐在妆奁前取下头上的钗钿,将结下的长发盘下来。

李枚儿端着铜盆进门,里面盛着热水,让兄嫂擦洗了脸和手。她刚要转身离去,却被十二娘叫住:”枚儿。“

她拉开妆奁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锦囊,塞到枚儿手中,两人相视而笑,像是有什么小秘密。

李枚儿离开后,十二娘站起帮丈夫解衣,只剩一件白色中单,借着灯火的光线,可看到半透明的中单后面,淤积着累累的疤痕。

她伸手掀起李嗣业的中单,伸手触摸他健壮脊背表面的伤疤,许多刀口狰狞而硌手。她疼惜地闭合了眼睫毛,把脸庞触了上去,感受那疤痕下流动的热血。

李嗣业回过头去,咕哝着问道:”伤疤有什么可亲的,不嫌硌得慌么?“

”讨厌,你真没情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