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

盛唐陌刀王 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于阗军应当是安西四镇驻军中实力稍弱的一支,下辖的十个州境内的各城、各守捉、各驻兵堡、烽燧总兵力为五千,且战马刚刚接近一千余匹。然而这一镇在碛西所辖面积却很大,整个丝绸之路南道西出阳关之后,绵延数千里地的图伦碛西大漠南端,全在于阗的管辖范围内。

不过这些地区多数为戈壁无人区,绿洲如珍珠般散布在广袤戈壁中,串联珍珠的便是戈壁边缘那三十里一驿的大漠驿站。

于阗城所处的绿洲与戈壁有很明朗的界限,往往隔着河流,河水的北岸荒漠碎石,河水南岸却胡杨林密布绿草如茵。

李嗣业下午时分到达了于阗城,现任的于阗王、右威卫将军,毗沙都督府都督尉迟胜在城外迎接,李嗣业下马后直接到都督府上做客,双方算是混了个脸熟。

他自从担任两镇镇使以来,于阗唐军长达一年时间无人管理。副使李赞已经年过五旬,老将军两鬓如霜,长达三十年时间几乎一直在镇中苦熬,从队正到旅帅再到校尉,然后守捉使、押官、先锋直至副军使,也算是唐军中的活化石了。

李嗣业自然不能对别人那样,对老将呼来喝去,只一口一个老将军捧着。毕竟他分身乏术,经营的重点又在疏勒,这边只能拜托给这个老汉,多给他戴几顶高帽子好让他继续拉磨。

李赞将军见到新任镇使,心情也极度复杂,感慨唐军的高官越来越年轻化,上一任的镇使高仙芝就够年轻了,这一位李嗣业比他还年轻,看来他这老骥真应该伏枥歇着了。

尉迟胜特地办了一场欢迎晚宴,在自家的厅堂内燃起火盆,与李嗣业共坐在石案前,左边依次排列着于阗的本地官员,右边是于阗中的高层,高举起玉石杯盏频频劝酒。

“李将军请。”

“尉迟都督请。”

“各位将军请!”

一排于阗侍女头顶着瓜果盆呈送到石案前,又有几名穿着窄袖丝裙的女子翩翩起舞。于阗的佛教氛围很昌盛,所演奏的伴乐也有梵乐的味道,几个女子所跳的舞蹈轻灵祥和,舞动着绛红帔子宛如敦煌壁画中升腾而起的飞天。

酒宴过后,陪同人员纷纷告退,尉迟胜、李嗣业和李赞三人来到旁边的石室内,谈论于阗镇这一年内的赋税收入,军费及上缴给都护府的数额。

于阗镇下属的十个州均是羁縻州,由当地贵族世袭担任州司马进行自治,毗沙都督府则负责管理这些州,尉迟胜世袭罔替已经传了近八百年,而且还要传下去直至五代打破千年的纪录。

与安西四镇的其余三个镇相比,于阗镇算是高度自治,这可能与初唐建立都护府时所受到的阻力以及地理形势有关。强硬的譬如高昌鞠文泰,焉耆,龟兹等直接被灭了国,反而积极归顺的疏勒、于阗王室却保存了下来,接受封赏之后依旧管理本地。

这对李嗣业来说很轻省,无需插手地方事务,只需要管理好军队,与尉迟胜共同管理商税和屯田的租庸调,一部分上缴都护府,一部分充做军费,剩下的份额由地方分配。

安西都护府初设时,需要中央拨款拨粮才能维持,到如今两万四千名安西军完全能够自给,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碛西的贫瘠。人家狭小的河西走廊供养了七万西凉军,这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这几日内李嗣业在老将李赞的陪同下,巡视了唐军的几个主要据点,所暴露出的情况与疏勒一般无二,无非是后勤太差伙食太烂,等将来疏勒军的后勤整顿完毕后,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于阗军。

来到于阗的第十五天,李嗣业便将所有的重担又重新交给了李赞,李老将军的肚子里虽然憋着一口傲气,但为人还是稳重识大体的,当初夫蒙灵察将他提拔安置为副军使,也可能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他终究还是要回到疏勒去,那里才是举一镇而挟制四夷的战略要地。

“老将军,你老当益壮,趁着身体还健朗,可要替我多撑些时日。”

这话说的好不美气,李赞呛了半口气却无从反驳,敢情是要让我在这里熬完最后一段人生呐。他只好撅起下巴上的沧桑白须倔强地站在城门口,叉着双手既不点头也不应答。

“再会了。”

李嗣业郑重地抱了一拳,拨转马头带领着亲兵队沿着戈壁滩离去。

李赞望着远去的马队,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我怕是到临终也坐不上正位了。”

……

归途已经是十一月,北风卷地百草生霜,马蹄踩在坚硬的戈壁裸岩上,人畜的口鼻中都喷吐着白气,疏勒城的女墙垛口上堆积了一层白白的薄雪。

城头上飘荡着细细的碎屑,乍一看仿佛是天上飘起了雪花,但落到人手心里的时候,却是灰白色的灰烬。

昨夜城中失火,城西牧民们堆积草料的棚子烧了起来,大火顿时肆虐升腾着烧红了半边天,幸亏唐军组织人手救火,等到天亮时才被扑灭。

有几处民居被烧毁,但更大的损失是牧民们辛苦一个秋天打来的草料,竟有多半烧毁在大火中。

这一片绵延的灰烬堆里还掩映着明火,牧民们哽咽含着泪提着空桶站在北风里,他们的羊群,他们的牦牛将会因为得不到进食而饿瘦倒毙,辛辛苦苦几年积攒的财产终将会化作泡影。

这还只是开始……

疏勒都督裴国良勃然大怒,派人去调查失火原因,是有人故意纵火还是失火?到底是谁犯下的大罪?

失火原因很快查清楚了,官差们在草灰堆中找到了一个炭盆,并且根据发现炭盆的位置,把各家牧民们叫来辨认。

“这是谁家的草料棚子!给我站出来!若是让我们浪费口舌排查出来,绝没有你好果子吃!”

牧民们除了惊惶便是相互揣测,很快有人指认出,这是卜老三家的草料堆,于是罪魁祸首瑟缩着肩膀站了出来。

牧民们只是沉默了几秒钟,便蜂拥着冲了上去:“打死他!这个没种的东西!”

“忘八蛋!你他妈的要了我们的命!”

卜老三的娘子嚎哭着冲进人群去拽自己的良人,一面伸手去挡众人的拳头:“不要打了!不要打他,他不是故意的呀!俺们家的草也让烧光了!”

都督府的官差们从牧民堆中将人犯抢出来,押到了都督府正堂中。

裴国良本人也气得够呛,准备命人将这元凶棍棒打死,但问明原因之后才知道,不过是个糊涂的老实鬼,白天喝醉了酒没有来得及喂羊,晚上带着灯火和炭盆去抱干草,结果把炭盆遗留在草堆里引燃了大火。

裴都督狂怒归愤怒,但冷静下来一想,这牧民的无心之失还罪不至死。

“来人,把这卜老三杖责七十关起来!”

两名官差将卜老三拖了出去,关进了都督府的牢房中。

犯事的元凶已经处理了,但后续的事情却让裴国良头疼。牧民们没有了过冬的草料,牛羊相继饿死,人们陷入绝望,如果放任不管会引起大乱子。

那些幸运的没有被火焰波及的牧民,心中也惶惶然提心吊胆,整日看守睡在草堆里。

遭受大难的人很容易崩溃发疯,这些牧民们会不会来抢草料,会不会一时冲动再放把火,大家一起玩儿完。人心难测啊。

裴国良知道应该早点做出决定,越是等下去情况会越发糟糕,可眼下能有什么办法?他已经束手无策。本想请李嗣业出面想办法解决,但李镇使已经远赴于阗一个月未归,唐军中没有能够担责的主心骨。

他无奈中只能去找赵崇玼先借一些草料,周济过眼下再说,跟对方说明情况后,赵将军也捻着胡须皱起了眉头:“你想借用唐军的草料安抚民心,倒也不是不能借,只是李将军不在,我不敢擅作主张。”

“赵将军!等不及了!等李嗣业回来,牛羊全都饿死了,这些牧民也就乱套了!”裴国良焦急地跺着脚说道。

“可我唐军的草料也刚够战马一个冬天的消耗,你拿去喂了羊,唐军的战马吃什么!”

“那我眼下怎么办?”

赵崇玼琢磨了半响,咬牙狠狠心说道:“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羊!你去告诉牧民们,唐军可以周济他们一小部分,但必须杀掉一半儿的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