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军归来

盛唐陌刀王 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军归来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高仙芝常在搬师途中与李嗣业商谈轻甲与重甲远征后勤补给问题,山地作战时跳荡与战锋队的搭配问题,特别是复杂的地形下,六花阵无法起作用,就需要两三种兵种无阵形协同作战。更严重的问题是,许多唐军军官一旦脱离了阵形就不会打仗了。

李嗣业也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比如更加灵活性脱离方阵的战法,以五十人为一队分散单独指挥作战,但能训练到这个程度的,均是军队中的精锐。

李嗣业心知肚明,高仙芝已经开始为他的人生巅峰之战小勃律做长远谋划了,这让李嗣业为之神往也为之纠结。预计这几年内找不到弯道超车的办法。他心中清楚,只要高仙芝不犯什么明显的错误,他就不可能绕过他。如果找私人路线谋划着向高力士杨贵妃行贿,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外调到河西或北庭去。这怎么可以!他从开元十二五年就来到碛西,从守捉使开始苦心经营,他的人脉资源和职业规划都在这里,若是调到别的藩镇将意味着人生地不熟,还得从头再来发展,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去的——除非让他做一把手节度使。

所以目前顶着高仙芝上位才是最好的办法。就像机关单位里人们常说的那样,想要坐领导的位置,只能让领导升官,他才能把位置腾出来给你。

远征小勃律就是高仙芝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的一战,李嗣业当然希望他快速走上巅峰,然后迅速落幕。还是那句话说的好,这个时代不阻止你闪耀,但是你也别想掩盖去别人的光辉。

既然收拾突骑施能够提前,那么远征小勃律也能提前,只要条件成熟,此事一定会提上日程。

返程路上军粮就是缴获的羊群,每天都要宰几十上百只,搭配一些尚未变质的压缩饼干,所以丝毫不必担心粮食短缺。况且途中不断有从各驿站派出的驿使接应传递消息,一旦缺了粮,便能以最快的速度传信龟兹,让他们迅速来送粮。

六天之后,军队返回至拨换城前进营地,夫蒙灵察召开小会,命令各军分道扬镳,回到各自的驻地去。所缴获的财物也要进行一次分配。疏勒军获得的分配是一千两百匹战马,四千头牦牛,羊六千头,还有各种抢劫来的黄金香料钱财。这对战马资源不太充裕的疏勒军来说,确实是一次极佳的补充机会。

这些都不算什么,关键是李嗣业本人,也得了一匹极佳的良驹。这匹马是死掉的黄姓可汗贺莫的坐骑,名为照夜玉狮子。原本是石国国王送给苏禄的宝马,后莫贺袭杀苏禄,把这匹马也照单收了,如今成了唐军的缴获。

本来它是被夫蒙灵察所有,只是李嗣业一看到那雪白的毛发就双眼放光,再也挪不开了。据说这照夜玉狮子没有一丝杂色,能够日行千里,更绝的是夜晚能够发出银白光,就如同防护服上的反光条。

他能够想象骑在这马上的感觉,胜过王子,盖过唐僧,直追刘备,堪比赵云。只是不好意思张嘴向夫蒙灵察要,只好隔天就去看一看,用手梳理那雪白的马鬃,感叹这马可真是好。

“别摸了,你牵回去吧。”

夫蒙灵察站在他身后,突然出声说道。

李嗣业连忙转身叉手,摇头说:“这是中丞的坐骑,嗣业哪能夺中丞之所好。再说这马也就是长得漂亮点,跑起来不一定能行,况且末将只是顺便过来看看,并不想要。”

“废话!你不想要一天过来跑六七次,这马我做主赏给你,你若是不要,那我给王正见和马磷了。”

李嗣业再不敢多嘴,连忙牵着马一溜烟地跑了回去,这样他的坐骑编队里就有了通体乌黑的黑胖,青骓、和照夜玉狮子这三匹好马,算是满足了这个收集癖患者的愿望。

七月底,安西军各自开始从拨换城开拔,李嗣业的疏勒军留在最后才离开,他们牵着马在城门前恭送夫蒙灵察,高仙芝、王正见、马磷等将领。

夫蒙中丞在马上低头凝视着他说道:“李嗣业,今年腊月同我一起回长安叙功,到时候我不公文知会你了,十一月底前尽早来到龟兹。”

“喏。”

又要回长安,果真是光阴如梭,记得上一次回长安是刚刚改元天宝,等这次回去,一过正月,就是天宝三载了。

中丞拨马转身,高仙芝等人随从在他身后,六面横飘的纛旗挡住了他们的身影,然后是传令的四方旗,五行旗,成群的战马列队沿着苍凉戈壁古道转往龟兹方向。

下午时分,李嗣业也开始搬师回疏勒,相送的人自然是贾崇奂这个东道主。此次攻伐突骑施黄姓,贾崇奂的拨换营编入左厢前军之中,在羯丹山战役中表现可圈可点,所以他之前粮草被烧所犯下的错误,应当是被原谅了。

……

八月初二,疏勒城的城门口垫上了新土,守城的城门郎们枯燥地拦截过往的商旅,检查他们身上是否有都督府出具的商税凭证,城头上的兵卒盯着灼热的日头站岗,时而偷跑到女墙与烽火台的夹间蹲下来躲避日光,随之抬头瞧见了绿洲棕黄色的胡杨林尽头,有绛色的旗帜飘扬。

他定定地看了老长时间,等胡杨林中出现的旗帜越来越多。行进中的尖顶盔反射着太阳的光泽,盔下护颈的披肩宛如密集的反光板,他们牵着的马匹镶嵌在这反光板中央,马蹄踢起的灰尘在空中飘荡,即使几千人几千匹马所带来的踢踏声,也足以与奔腾的河流相当。

兵卒从阴影里钻出来,跑到城墙的另一头,身体伏在墙垛上,双手扩做喇叭高声喊叫道:“娘子们,你们的阿郎得胜回来了!”

他的声音高亢而悠长,比走街串巷的买油郎更有味道,也能够传到城墙的对面去,还能够弹回来:”娘子们,阿郎回来了!”

裹着厚罩衣在羊圈中揪着羊角拖拽的娘子松了手,擦着额头上的汗珠,抬头遥望城墙。站在胡饼摊子前的娘子伸出去接钱的手悬空,抬头遥望远方。镇使府内头戴钗钿的高髻娘子静坐在妆奁前,也抬头遥望窗外。

娘子迅速关上了羊圈门,跑回自家的土屋里,掀起厚榻上面的草席,从里面取出一团包裹,一层层地打开来,取出里面的花钿和铜钗,跑到水缸前,低头将铜钗扎上发髻,花钿贴上额头。

卖胡饼的娘子准备合上窗扇,阻挡最后两个走过来的客人:“对不住,今日收摊了。”

“小娘子,是你家郎君出征归来了吗?”

娘子瞟起眼角余光,轻抿着嘴唇继续收摊:“你听谁说的。”

“我听到城头上戍丁喊的,疏勒军又打胜仗回来了。”

“没错。”她掩饰不住嘴角的笑纹,伸手递出两个胡饼:“喏,给你,不要你钱。”

客人把胡饼接过来:“今晚有人热被窝了哈。”

“死相,”娘子嘭地一声把窗扇合上,顾不上收拾自己,只低头在地上木盆中双手鞠起水洗了把脸,又用湿漉漉手掌将头顶发髻蓬松抚弄妥帖,才转身合上门,从院子里绕出去。

李娘子将六对钗子步摇全部交插在云朵髻上,只在额头上贴了花钿,手指在唇脂盒中轻点,均匀地涂抹在上下嘴唇的中央。李枚儿已经哗啦一声推开门扇闯进来,走到她身边拽着臂弯:“嫂子,快走,阿兄回来了。”

“是吗?”娘子继续涂抹着唇脂。

“你没听到有人喊?”

“没听到。”

“走吧,嘻嘻。”

她们在吴娘子和陈娘子的伴随下,走出镇使府门外,却在门口止步遥望。

“我们就在这儿等吧。”

“为何不到城门口迎接,这样不是能快些见到阿兄?”

十二娘抿嘴点了李枚儿额头一下,摇摇头说道:“他们这趟出去打仗,总是有些人回不来的。他们的娘子也在城门口等候,若是得到郎君的噩耗,难免伤痛落泪。我们一家团聚大喜,让她们瞧见了,更戳痛她们的心,倒不如就在这里等候,没人看得见,也不扎眼。”

她虽是这样说,但还是往前走了几十步,瞧见城门后,才又连忙退了回去。

……

(ps:感谢书友20190125100908937飘红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